穿越古代做夫子 第292节

  看在某些大臣眼里,他们只觉得这位寇将军会来事,堵在宫室门前不就为了太子吗?到时候救驾有功,估计就可以更上一层楼了。

  他们边想,边在京畿营士兵的掩护下撤退。京畿营要做的,就是在保护这些官员的前提下,将这些匪徒拿下,如果遇到顽强抵抗的,就格杀勿论。

  这些匪徒过惯了安定的日子后,不仅斗志不复从前,就连身手都变弱了很多。刚开始还仗着凶性负隅顽抗,不一会儿就四散奔逃了。

  京畿营的人分出一部分护着官员和内眷们往外走,将他们送上来时乘坐的马车后,继续回到明思陵中捉拿叛党。

  宫室外的过道里,突然传来了脚步声。原本有些懈怠的楚辞等人,立刻警觉起来。他们靠着过道转角,举起了手中的长刀,就等着给来人当头一击。

  可是来人在快走到转角处时突然停了下来,楚辞心都提到了嗓子眼,握着刀的手也有些汗湿。

  “辞弟?”

  楚辞一怔,扔下手中的刀,直接冲了出去。寇静提着剑站在外头,铠甲上一片血污,冲着楚辞笑了笑。他就知道,以辞弟的谨慎,一定会候在转角处。

第523章 心如死灰

  惊魂的一天就这么过去了。不论是宫里还是宫外的人, 今夜都久久无法入眠。

  第二天一早,天还黑沉, 大臣们就齐聚宫门外,等着处理昨天的事情。他们有些手被碰伤了,有些脚崴了一下,礼部那个于大人最惨,被人推了一下磕破了头,用布包了几圈,看上去伤得特别重。

  但这都挡不住他们想要参政的心。昨天在张贵妃下葬之日,皇后和二皇子合谋发动宫变, 这种震惊朝野的大事件,他们今日要是不来, 恐怕会抱憾终身。而且他们也想知道, 后面来的那些援军, 又是怎么一回事?

  过了好一会,宫门才开启。今日本是常朝, 当值的内侍没想到外头会有这么多人, 打开门后吓了一跳。

  “我等皆是来求见太子殿下的,还请公公通传一声。”

  三品以上的进去了, 三品以下的守在宫门外等通传。很显然,太子经历了昨天的事情, 也没能睡好,所以他们很快就被传进去了。

  因为人数太多, 御书房位置不够, 所以这次的常朝,被挪到了大殿之上。虞秋坐在上头,等底下的大臣们行礼过后, 主动提起了昨天的事情。

  “想必各位大人都是为昨天发生的事情来的吧?孤昨夜一直没有睡好,闭上眼睛便是那些穷凶极恶的叛党杀人的样子。看各位大人,应也是如此吧?”虞秋一脸倦怠,老气横秋地说道。他昨天真的吓坏了,但同时也有些激动,因为他昨天亲手打败了一个人。

  “太子殿下明察,老臣昨晚一夜未曾合眼,都在想昨天发生的事情。没想到皇后纪氏,竟真做出了混淆皇室血脉之事,而后更是伙同二皇子,纠结人手意图谋反。此等罪大恶极之事,简直天理难容,还请太子殿下当朝处理此事,以正视听。也让天下百姓看看,谋反之人的下场!”左相站了出来,言辞恳切地说道。

  昨天那个匪徒在他面前死得血肉模糊,两只眼睛还直勾勾地盯着他,让他一想起来,就忍不住毛骨悚然。他年纪大了,只一夜未眠,整个人看着就特别苍老,说这些话时,也让大家更有同感。

  “臣等附议!”所有的臣子一同出声。

  虞秋看着下面难得如此统一的大臣们,知道昨天的事情是一定要解决的了。

  他叹了口气,说道:“既然众位大人都这么说,那便将皇后,二皇子和纪氏一族的人全都带上来吧。”

  他们昨日被关押在坤德宫中,外面有重兵把守。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自然也不可能睡着,被带上时,一个个都是目光呆滞,两眼无神的状态,似乎已是心灰意冷了。

  群臣一看见他们,立刻激动起来,刑部的人昨天直接去了衙门,商量了一晚上,才草拟好了他们的罪行,此时便直接上前奏报。

  “皇后纪氏,恃宠而骄,德行有亏,偷换贵妃之子,混淆皇室血脉,酿成惊天丑闻。而后纵私欲,进谗言,乱后宫,先是谋害贵妃致死,后又结党营私,意图谋反乱政,种种罪行,实属十恶不赦。还望太子殿下,先代父废后,以正朝纲,而后再根据大魏律令,将废后和纪氏九族满门抄斩,其他参与者同罪论处。至于二皇子,他跟随皇后起兵谋反,罪大恶极,但念其身上有皇室血脉,又是受人蛊惑之嫌,故请太子殿下,代父下旨,先贬其为庶人,再流放边疆,永世不得还朝。”

  这罪行并不算严苛,自古以来谋逆大罪都是这样的结局。只是相对于皇后,二皇子的罪行明显就更轻了点,只是流放,并没有处死。

  主要刑部的大人们,认为他也算是情有可原的。一来,他刚出生就被调包一事实非他所愿,猛然间得知这个秘密,几近崩溃,因此没有阻止皇后杀死贵妃,也是正常的。二来,从头到尾,他都在贵妃灵前尽孝,整件事的筹划,基本上都是皇后和纪家在做,他参与的很少。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他身上流淌的是虞氏一族的血脉。虞氏一族,子孙本就不丰,除非他真的做出了弑父之举,不然都罪不至死。

  虞秋看着朝堂下的皇后和虞秋,说不出是什么滋味。他知道他们做的事情是罪无可恕的,可心里还是有些难过。

  “各位大人,你们都同意荀大人的说法吗?”

  “臣等并无异议,还请太子殿下早做决断!”他们仔细听了这里头的每一条,发现刑部之人量刑十分公允。

  “你们,还有什么话想说的吗?”虞秋抿了抿唇,大大的眼睛看着下面的皇后和虞秩。听先生说,死刑犯临死之前是可以说一个要求的,只要不算过分,都可以帮他们达成。他私心里,还是想要这样的。

  二皇子颓然地摇了摇头,能保住一条命已是不易,他哪还敢有什么话说?

  皇后一脸的癫狂,在事情落败,被关了一夜之后,已经逐渐化为正常。她心中有许多不解,想要人帮她解惑。

  “你们是什么时候怀疑本宫的?昨天之事,你们早有准备,又是谁将这个消息透露出去的?”

  到现在,她还是不肯承认自己做错了。她只觉得成王败寇,一切后果她自然承担。

  虞秋见她没有别的要求,想了想,决定满足她的求知欲。

  “当日进城之时,城门把守之人是纪国舅,先生和太傅就有所怀疑了。而后大皇兄当朝指证你才是杀害贵妃的凶手,还将那个秘密揭露出来,就更让他们觉得你很可疑了。还有,他们在父皇的寝宫里,找到了那封废后圣旨……”

  这些,虞秋本来并不知道,是昨天那件事发生之后,先生才将整件事的原委告诉了他。

  皇后听完,苦笑一声,原来她从一开始,就已经露了马脚吗?说到底,还是纪氏一族底蕴不足,招揽不来更多的人才,要不然,她也不会无人可用,只能派出自己的亲兄弟出面。还有那封圣旨,她自认自己对天和帝的一切了如指掌,可惜啊,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尽管她进出都会确认一眼,还是被发现了。

  “那谋逆之事呢?本宫自认没有露出任何破绽,你们是怎么知道本宫会在这一日动手?”

  虞秋叹了口气,说道:“是父皇说的。”

  他此言一出,大家都惊讶不已,难道圣上已经醒过来了吗?

  皇后也失声叫道:“不可能,他若是醒来了,为何不亲自出面?”何苦还要等她动手之后才处置她们呢?

  “确实是父皇说的,他那日夜里……太傅将东西交给先生后,才发现里头是一块虎符。先生由此猜测,可能是有人想要发动宫变,继而派人密切注意各城门动向,当发现他们聚集在明思陵附近时,先生猜测,这可能和张母妃下葬的事情有关。”

  说起这个,虞秋脸上满是崇拜的神色,他觉得先生可真聪明,只要一点点线索,就能推测出这么多的事情。

  皇后呆愣在原地,怪不得在无旨的情况下,他们能调动京城大营的兵马,怪不得那些人入宫之时毫无阻碍,他竟将虎符交了出去!

  “那日,张福海所说……是真是假?”

  虞秋疑惑地歪了歪头,过了一会儿才明白她说的是什么。

  “先生和太傅说,要让幕后主使狗急跳墙最好的办法,就是要让他知道,能揭露他真面目的人马上就要醒来了。”这个办法,他家先生当初在南闽省的时候就用过。

  皇后突然笑了起来,她眼中含泪,笑得讽刺又哀伤:“看来本宫输得不冤,从头到尾,本宫的一举一动都在他们的算计之中。只是,你所说的先生是何人?”太傅必然是温太傅,但这从头到尾参与其中的先生,到底是何许人?

  大臣们也竖着耳朵在听,他们对太子殿下口中的先生同样好奇。难不成这是圣上暗中指派的人手?

  虞秋不解地“啊”了一声,他回忆了一下自己刚刚说的话,好像是没透露先生的身份。他想起,太傅说过,现在朝堂之上局势已经明朗,不需要再瞒着大家了。

  于是高高兴兴地开口道:“我家先生,名唤楚辞,现在是提学司同知。”

  这个名字如同炸雷般,在朝堂之上响起。楚辞此人,在这次的谋逆事件中,给大家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大臣们对他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不知该恨他还是感谢他。因为他三番两次变换身份,要是身体不太好的,恐怕都得被他气死。

  皇后就像他们之前一样,眼睛瞪得大大的,胸口一阵发紧,几乎就要晕厥。

  楚辞,又是楚辞!怎么哪里都有他!难不成只短短几日相处,虞秋就已经奉他为师了?

  不对,皇后想起刚刚虞秋说的,他们是一同进京来的!原来,圣上竟不远万里,将他们送到了南闽省。想必,在此之前,他就已经开始有所怀疑了吧。

  想清楚前因后果,皇后此时才真正心如死灰了。她原本以为一切尽在自己掌握之中,可没想到,从头到尾,她都只是别人眼中的跳梁小丑罢了。

第524章 完结

  “父皇, 您怎么还不醒过来?”虞秋趴在天和帝床前,拉着他的手, 脸上有些苦恼的神色,“今天他们拟好了圣旨,可我还没盖玉玺,他们要废了皇后娘娘,贬了二皇兄为庶人……我知道他们做错了事,可我心里很难过,我只出去了几个月,为什么大家都变了?我喜欢原来的那个家……”

  说着说着, 他有些哽咽,眼泪一滴一滴地往下落, 他把脸埋在天和帝的手里, 不让其他人看着他这幅样子。

  他现在是太子, 有很多事,虞秋可以做, 但是太子却不能做。他不想看见他们用失望的眼神看着自己。

  小全子站在门外, 想要过去拍一拍他的背,安慰他几句, 却被张福海拦住了。

  “让他和圣上待一会吧。”

  小全子担忧地往里看了一眼,最终还是听了张福海的话。他想着, 要不然今日的糕点,就多给太子两块, 让他高兴高兴?

  里头的虞秋尚不知一向小气的小全子马上就要变得大方起来。流了眼泪之后, 他感觉自己心里舒服多了。可他还是选择将脸埋在天和帝的掌心,不愿抬起来。

  不知过了多久,虞秋感觉有人在轻轻抚摸他的头, 他不解地抬起头,嘴巴瞬间惊讶地张大了。

  他的父皇,醒来了?

  天和帝扬起一个笑脸,眼中满是温柔慈爱。他脸色红润,眼神清明,看上去和正常人无异。

  虞秋扑到他的怀里,然后紧紧地拉住他的手,转头朝外头大叫一声:“张总管,小全子,父皇醒过来了!”他感觉父皇伸手抱住了自己,这个怀抱宽大温暖,和他母妃的不一样,和先生的,好像也不一样。

  张福海正在给小全子交代一些事情,听见声音之后,立刻推开小全子冲了进来。

  “传太医!快传太医!”他跪在床边,喜极而涕。

  负责值守的李医正来了,在太医院当差的秦医正,王医正他们都来了。几人轮流帮天和帝把脉,脸色却一个比一个差。

  张福海立即意识到了什么,只是他不愿往那个方向去想。他近乎哀求地看着最为德高望重的秦医正,希望能从他嘴里,听到不同的答案。

  秦医正无力地摇摇头,将死之人的回光返照,便是神仙也救不回来了。

  张福海难以承受,哇得一声哭了出来。他年纪大了,却像小孩子似的哭成这个模样。

  沉浸于喜悦之中的虞秋不解回望,不明白张总管这是怎么了。

  天和帝摸摸他的脑袋,说道:“他是太高兴了。秋秋啊,你今日的功课做好了没有?若没做好,就要赶紧去做了。”

  虞秋一脸懵逼:“可是,我想多陪陪父皇。”

  “父皇好了,你去做功课吧,做好了拿过来,让父皇看一看。”天和帝又摸了摸他的脑袋,眼底藏着几分不舍。

  虞秋却不知道,只觉得既然父皇如此关心他的课业,那他也不能让父皇失望,他爬起身行了礼,然后便朝着上书房跑去。他要赶紧做好,拿来给父皇看!

  虞秋一走,天和帝就吩咐道:“张福海,扶朕起来。”

  “圣上……您要好好休息才是!”张福海跪趴在地上,哭得痛不欲生。

  “朕以后休息的时间还多着呢,现在不能休息了。你快扶朕起来,最后服侍朕一场。”当他醒来之后,发现周身沉疴尽去,心里便有底了。也不知还能支撑多久,总要安排好才行。

  张福海抽噎着上前,硬憋出一个笑脸:“让奴才……侍候圣上……起来。”

  天和帝笑了笑,在他的服侍下,穿上了朝服,就连一向不喜戴的冕旒也戴上了。

  “传朕的旨意,让淳亲王,温太傅,关太保,左右二相即刻进宫觐见!另外,把玉玺和圣旨也拿过来,朕……亲自盖印。”

  若太子代父废后贬兄,未免遭后世诟病,他已将大魏江山这个重担交给秋秋,不能再让他遭人口舌了。

  张福海连忙去安排人,就连一向不愿假手于人请玉玺的事,他也让旁人去做了。

  天和帝在几封圣旨上朱笔御批了“准”字,然后又拿起玉玺,稳稳地按了下去。

  没过多久,他传召的这些人都来了。他们一见天和帝,便两眼含泪,硬要磕头行礼,别人拦也拦不住。

  “诸位爱卿不必多礼。此番请你们过来,是为做个见证。这几封圣旨,朕已经盖了印,明日便可将其拿到朝堂之上宣读。另外,还有几封,需要你们代笔了。”

  在这些人中,右相最为年轻,当仁不让地接了这个任务。

  “皇六子虞秋,得封太子以来,天资聪慧,恭顺得宜,人品贵重,堪为万民之表。朕自即日起,欲传位于其,登基为帝,继承大统。望各位爱卿悉心辅佐,共匡社稷。钦此!”

  他说完后,大家都愣愣地看着他,不知道为什么他醒来的第一件事,会是传位给太子。

  天和帝笑着催促道:“快写,朕还有别的旨意。”

  他们意识到不对劲,可天和帝没有说话,他们也不能私自打探。只得听他继续说下去。

  “提学同知楚辞,德才兼备,品性醇厚,能为人之所不能为也。自任官以来,兢兢业业,克勤奉公,朕为之欣喜,故托付幼主于其,望悉心教导。即日起册封其为太子少傅,兼任上书房常侍,提学司同知二职,钦此!”

  第一封圣旨让众人惊叹,第二封便让大家惶恐了,圣上这分明是在托孤,而且托付的人还是楚辞,可见圣上对他十分信任与看好。

  “皇长子虞稷,孝顺恭敬,体恤手足,封为恭王,赐居鲁东省,无诏不得回京。皇三子虞稔,温文儒雅,勤勉孝顺,封为顺王,赐居南江省,无诏不得回京。皇七子虞穗,天资聪颖,静默寡言,封为敏王,赐居北定省,无诏不得回京,钦此!”

  第三封是封王的圣旨。第四封则是册封公主。

  而接下去的第五封第六封等等,都是提拔或革除一些人的官职。天和帝似乎想要一日之内将所有的话都说尽一样,直到右相的手都写酸了,他才停了下来。

  他看向温太傅,说道:“太傅,您自朕年幼之时,便悉心教导于朕,朕自感激不尽,钦赐丹书铁券于你,可保家族绵延。往后这大魏,就请太傅您帮朕看着了。”

  他又对关太保说:“关太保,这京中大营,关系复杂,党派之争日益严重,需要有人帮朕镇着,朕赐你尚方宝剑,若有人不听,您直接砍了他们便是。另外,军中将领寇静,是个可托付之人,还望太保多多费心,帮太子留个可用之人。”

首节 上一节 292/29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