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综:财可通神,我为所欲为 第315节

  这番话无形中拉近了二人的距离,但还是让吉米仔略感诧异。

  “石先生,我和老许都不熟的,他怎么会提到我?”

  石勇笑笑:“老许称未来几十年,你是最适合执掌和联胜龙头棍的!”

  吉米仔当即一惊,但紧接着长松了口气。

  他不敢往下继续想,只是带着庆幸地语气,同石勇解释道。

  “石先生,我只是个生意人来的,社团我都玩不转的!

  如果条件允许,我的子女以后要做医生,要做律师,绝对不会去加入社团做古惑仔……”

  “行了行了,不说这些事情了!”

  石勇打断了吉米仔的诉说,旋即转入了正题。

  “我听你们恒耀的何先生讲,他有份东西让你带过来给我?”

  “没错!”

  吉米仔赶紧把那份文件拿了出来,毕恭毕敬递到石勇手中。

  石勇没有多言,当着吉米仔的面撕开封皮,便拿出了那份名单过目了几眼。

  很快,他的表情便严肃了下来。

  大约几分钟后,石勇起身,这次他主动朝着吉米仔伸出了右手。

  “李先生,关于你要在大陆投资的事情,我已经和洽谈办商议过了。

  午饭时候,洽谈办的方主任会来这边亲自接见你。

  如果你们谈的开心,晌午他会留你在这里吃午饭!”

  “多谢!多谢石先生!”

  多年的愿望,终于即将得到实现,吉米仔再也难以压抑心中激动的心情。

  如果今天洽谈顺利,那么以后出门在外,以后李先生,李老板这个称呼,将会逐渐取代被社团人士叫了好些年的吉米仔!

  上午十一点四十分,鹏城洽谈办的主任方志同一脸的疲态,正一边松开脖颈处的领带,一边往天鹅宾馆洽谈办的一处专用会客室走去。

  “这个李家源是什么来头?审核通过了没有?怎么之前听都没听说过?”

  方志同一边扯着衬衣扇着风,一边朝身边的秘书问道。

  作为特区的老牌干将,方志同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到如今这个位置的。

  珠三角的日渐繁荣,也是他一天一天,亲眼见证起来的。

  想当年,特区刚刚划分的时候,他们这些洽谈办的干将为了吸引更多的外资进来,那是一天到晚忙得脚后跟都难以着地。

  当初是一心要吸引外资入场,每天为了游说,嘴都要磨起泡。

  如今时过境迁,现在不少外资挤破脑袋想进入内地,他们洽谈办还要审核审核再审核。

  面对方志同的三连提问,秘书笑着回应道。

  “主任,这个李家源是恒耀那边过来大陆进行投资的。

  审核已经通过了,而且这次带来的资金,好像不是一个小数目!”

  “哦?怎么不早点告诉我?!”

  听到恒耀两个字,方志同停住脚步,赶紧系好衬衣的扣子,同时又拉好了脖颈上的领带。

  立在原地整理了一番仪容之后,他又看向秘书埋怨道。

  “早说是恒耀的人来了,我大清早还费什么劲去和日本佬谈什么电线厂的选址?

  你赶紧去订餐,今天晌午,我要请恒耀的代表在这边吃饭!”

  ……

  洽谈办的会客室里,空调呼呼地吹着冷风。

  方志同的茶杯已经续了三次水,他盯着投影幕布上的数据图表,眼镜片后的眼睛越睁越大。

  “李先生说年吞吐量500万吨?“

  方志同转向身旁的规划处长:“老赵,去年整个鹏城港才多少?“

  “980万吨。”

  规划处长小声回答,手指不自觉地敲打着膝盖。

  吉米仔解开西装扣子开始为方志同做起了讲解。

  “方主任,我们恒耀的的意思是,我们要建的不是传统码头,而是现代化多式联运枢纽。“

  公路路直通仓库,强化分拣系统,冷链仓储,如果当地有什么需要攻坚的基建问题,我们恒耀也可以以资助的方式,进行承建!”

  “这个投资规模.“

  方志同翻到计划书最后一页,突然瞪大眼睛:“首期投资8个亿?”

  毫无疑问,方志同即便再洽谈办这么多年,也少有见到像这么夸张的投资商!

  像他今天早上谈下的那些日本电气投资商,初步投资一个亿,解决几百个就业岗位问题,就敢漫天要价。

  又是要各种优惠政策,又是要优先选址……

  总之就是要这要那的,要不是看到这些会社有技术方面的优势,方志同都想把他们的策划方案直接砸他们脸上了!

  但是恒耀不枉在港岛闯出了这么大的名声,初步投入一个物流中心,他们选址上几乎没有任何的硬性要求。

  甚至声明只要一块荒芜的海滩,他们负责开发不谈。

  一个投入十几个亿的物流中心,势必会大幅度带动周边的经济发展。

  方志同只觉得他都没有必要听吉米仔继续讲下去了,恨不得现在就签订协议,马上放恒耀的资金进来!

  吉米仔微笑点头:“何先生说,人不能忘本。

  支持家乡建设,是每一个有能力的华人引以为豪的事情。

  和不少前辈比起来,我们恒耀的这点付出算不得什么!”

  说着他从内袋掏出一张支票轻轻放在桌上:“这是5000万定金,今天就可以入账。“

  方志同的钢笔啪嗒掉在桌上。

  他做了十几年年招商引资,没见过哪个港商第一次见面就掏出真金白银的。

  窗外的知了突然集体鸣叫,刺耳的声浪穿透玻璃,却盖不住会议室里此起彼伏的吸气声。

  方志同猛地站起来,他的声音因为激动有些发颤。

  “土地方面,我可以回去申请召开一个专题会议,原则上能划出300亩工业用地!

  如果李先生方便,明天就可以签意向书!”

  “不急的方主任,关于我们恒耀的规划,我想您还是等我先介绍完,再去申请专题会议也不迟。”

  支票落在桌面的声音很轻,却像一记重锤敲在方志同心上。

  他盯着那张5000万港币的支票,手指不自觉地摩挲着茶杯边缘。

  窗外蝉鸣刺耳,会客室里的空气却仿佛凝固了。

  “李先生,这……“

  方志同清了清嗓子,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不那么激动:“恒耀的诚意我们感受到了。不过按照流程,我们需要先……“

  吉米仔微笑着打断他:“方主任,我明白流程。

  这5000万不是投资款,是诚意金,恒耀在内地投资是长期战略,何先生特意嘱咐,这笔钱可以用于鹏城的基础设施建设,算是我们的一点心意。“

  规划处长老赵闻言猛地抬头,眼镜片后的眼睛瞪得溜圆。

  方志同的手指停在茶杯上,茶水表面荡起细微的波纹。

  “用于……基础设施建设?”

  方志同重复道,每个字都咬得很重。

  “没错!”

  吉米仔从公文包中又取出一份文件:“这是我们初步选定的三个地块,无论最终选址在哪里,这笔钱都将用于改善周边道路和市政设施,恒耀希望能为当地做点实事。”

  方志同接过文件,手指微微发抖。

  他见过太多狮子大开口的投资者,却第一次遇到主动提出改善周边环境的投资者。

  “李先生的胸襟令人敬佩!”

  方志同站起身,郑重地伸出手:“我这就向市里汇报,争取最快速度推进这个项目!”

  “方主任谬赞,我只是受我们老板何耀宗所托,秉承慈善先行的观念,来内地进行投资的。”

  这种受人尊重与重视的感觉,让吉米仔有些喜不自胜。

  但他还是压抑住激动的心情,朝着方志同递出一张名片。

  “那就劳烦方主任了,今晚我就在这边歇息,有什么事情,方主任可以随时打我电话!”

  吉米仔握住方志同的手,感受到对方掌心传来的温度和力度。

  他知道,第一步棋已经走成了。

  一天后,方志同那边还未给到答复,《鹏城日报》头版刊登了一则轰动性新闻——【港资企业恒耀集团捐赠5000万助力鹏城基建!】

  报道详细介绍了恒耀集团即将在鹏城投资建设大型物流中心的计划,并特别强调了那笔提前到账的巨额捐款。

  而吉米仔也没有闲着,在等候方志同回消息的过程中,他已经正在下榻的酒店会议室里面试第一批本地管理人才。

  放下报纸,吉米仔看向一个三十出头、西装笔挺的男子。

  这是他今天面试的第一个求职者。

  “陈先生,你在日资货运公司做过五年调度主任,为什么想来恒耀?”

  陈志明推了推眼镜,声音沉稳:“李总,不瞒您说,日资企业体制僵化,很多好的想法难以实施。

  我看过恒耀的计划书,你们提出的'多式联运枢纽'概念在欧美已经很成熟,但在内地还是新鲜事物,我想参与这个从零开始的过程。“

  其实该名求职者还有个最根本的原因没有明说——那就是恒耀现在名声在外,谁都知道恒耀的员工在业内拿的都是独一份的顶薪。

  什么抱负什么理想,在真金白银面前还是得往后稍稍。

第193章 他的‘子弹’好像怎么都打不完

  吉米仔点点头,锋利的目光扫过简历上的薪资期望栏:“你期望的工资比现在高50%,不觉得太高吗?”

  “恒耀开出的薪资标准本身就比本地高出30%。”

  陈志明不卑不亢,倒是也显得很有底气:“我相信自己值这个价!”

  吉米仔笑了,却并没有急着在在简历上打勾:“陈先生,三天后,来这边找我,录取与否,我会另行通知!”

  如此的面试,在宾馆里进行了一上午。

首节 上一节 315/35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