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之神象镇狱 第180节

  “胎藏”二字,暗藏宇宙至理。

  这是天地归墟时的道音,也是万物重归黑暗的回响。若能参透其中奥秘,修士道行必将大进。

  说话之间,天蛇王的手掌之上,一缕缕纯黑色光辉流淌而出,如墨染虚空,缓缓凝聚成一朵妖异的漆黑曼陀罗花。

  花瓣舒展,层层叠叠,最终化作一尊玄奥的黑色水晶坛。

  正是黑暗曼荼罗胎藏大结界。

  与此同时,林羽的眉心绽放出璀璨光明,一轮圆盘大小的“光明曼荼罗”浮现,炽白如日,圣洁无暇。

  “去!”

  星眸轻叱一声,黑色水晶坛骤然扩张,如黑色混洞,猛地将林羽的光明曼荼罗吞没其中!

  轰——!

  光与暗交融的刹那,虚空震颤,仿佛宇宙初开时的第一声轰鸣!

  两股截然相反的力量碰撞、纠缠,竟如生石灰遇水,剧烈沸腾,爆发出难以想象的异变!

  林羽身躯一震,只觉得自己的神魂念头瞬间向内坍缩,仿若被拖入一个无限深邃的漩涡。

  恍然之间,林羽有一种回到了大千世界诞生那一刻,宇宙也就是这么一个介乎于存在和不存在之间的小点。

  与此同时,林羽更有一种回到了大千世界毁灭的那一刻,宇宙也缩小成了一这么一个小点。

  不知道到底是诞生,还是毁灭。

  而就在这光暗交汇,宇宙生灭的刹那,他的神念与星眸的神念竟不受控制地纠缠在了一起!

  神魂共鸣,念与念合!

  刹那间,两人的意识超脱了肉体的束缚,灵魂如两条纠缠的星河,在无尽虚空中交织、共鸣。

  星眸的记忆如潮水般涌入林羽的识海——她曾孤身立于雪山之巅参悟天道,曾在无尽黑暗中聆听宇宙胎息,也曾于红尘万丈中冷眼旁观众生沉浮……

  而林羽的道心、意志、感悟,也同样毫无保留地映照进星眸的神魂之中。

  两人的灵魂在这一刻彻底交融,再无彼此之分。

  这快乐超越了凡俗之情,乃是道之共鸣,神之交融!

  仿佛整个宇宙的生灭、轮回、造化,皆在此刻化作无上妙谛,让两人的神魂在极致的共鸣中不断升华!

  星眸的呼吸微微急促,素来清冷的眸光泛起迷离之色。

  在神念交融的玄妙境界中,她意外融合了林羽《过去弥陀经》的无上真意。

  这些念头不仅异常强大,更蕴含着不死不灭的特性。

  她心知若是完全消化这般造化,假以时日,即便是那号称天下第一人的梦神机,也要对她忌惮三分。

  林羽亦沉浸在这无上快乐之中,灵魂仿佛被洗涤,每一枚念头都晶莹剔透,焕然一新。

  不知过了多久,两道阴阳相交的念头,从奇点中流转出来,比起以前更为强大,璀璨如星辰。

  每一颗都有人头大小,比原先足足壮大了一圈。

  这些念头通体晶莹,毫芒闪动,表面缠绕着狂暴的电弧,滋滋作响的雷音震荡九霄。

  林羽惊喜地发现,自己的念头经过这次光暗交融的洗礼,竟似经历了一场真正的涅槃重生。

  每一枚念头都焕然一新,坚固程度远超从前。这种蜕变,就像是亲身经历了大千世界的毁灭与重生,让他的神魂本质发生了质的飞跃。

  几乎相当于五次雷劫的强壮!

  ……

  灵犀暗度春风里,电光石火悟真玄。

  神魂分离之后,二人已经恢复如常,都从刚才的意外中获得不少好处,只是现场的气氛,略微有些尴尬。

  天蛇王星眸眉头紧锁,黑丝黑纱全身随风飞扬,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良久,林羽率先打破平静,取出一枚暗金色念头,那是此前交手时擒获的星眸分身,而今发生这种关系,自然要物归原主。

  两人经过了一番神魂互通,彼此间少了一些芥蒂。

  神魂变化之际,灵魂共鸣,玄天馆中,传承的道术,诸多绝学,如黑暗曼荼罗胎藏大结界,玄天宁神法,暗皇一指等等,都为林羽所得。

  林羽本就掌握圣皇元的光明之力,此刻与黑暗之力形成阴阳对立,而黑暗内部的祥和与封印之道,竟又暗藏阴阳之变,恰似阴中有阴、阳中有阳。

  世界不同,阴阳亦有变,遮天世界的阴阳之道和阳神世界的阴阳之道在他的身上流转。

  光与暗都在他身上变化,使得林羽立身在虚空之中,整个人身上多了一些混沌的色彩。

  星眸缓缓睁开双眸,眼底似有万千星河流转。那道分身念头已彻底融入她的神魂,化作滋养道基的养分。

  她凝视着林羽,目光中交织着复杂难明的意味——

  几分惊叹,几分忌惮,还有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涟漪。

  虽因林羽境界高深,未能尽窥其全部记忆,但《过去弥陀经》精要、造化道秘术,皆毫无保留,尚在推演中的练气之道同样如此。

  这前所未见的修行路数,即便只是雏形,也足以令她心神震颤。

  不过,此情此景,也不是交流的时候。

  星眸忽然轻笑一声,发丝随风飘散,暗光流转,将方才旖旎尽数敛入黑暗。黑纱裙摆垂落时,又是那位睥睨云蒙的玄天馆主。

  只是眼尾残留的星辉,却比星河更令人心惊。

  刹那间,她的身影化作万千星辉,在虚空中飘散,声音缥缈空灵,透着玄妙莫测的意味:

  “公子,今日之缘,他日再续。”

  话音落下,她的身形彻底消散,只余一缕幽香萦绕,证明方才的一切并非幻觉。

  “修道之人,云淡风清,情丝只在指尖绕过,过不留痕迹。”

  林羽也知道,这种纵横天下的大妖,信念坚定,不可能一次意外就会委身自己,因此没有挽留,目送她离去。

第261章 莽荒之行

  春日迟迟,玉京城才刚刚转暖,而南海海域之中,早已碧波荡漾、暖风拂面。

  一支巨大的舰队,在海面上破浪而行,三艘云蒙巨舰先锋,九艘五牙大舰列阵如戟,旌旗猎猎。

  无形气场凝聚于舰顶,翻涌不息,煞气十足。

  不过,这艘舰队打的却不是靖海军的旗号,而是一个玉字。

  林羽身着银鲨甲,外披玄色长袍,头戴赤金冠,独立船头,身姿挺拔。

  他的神魂念头已达五次雷劫境界,远超当下的武道与练气修为,因此决意将修行重心倾斜于此二道,全力钻研突破。

  练气之道,始于炼脏,贯通九窍,吐纳天地元气。

  待洗髓大成,便能御风滑翔;进而气入泥丸宫,与神魂交融,灵性暴涨,形成精神领域,撬动天地元气,实现肉身飞腾,此境堪比武圣。

  此后开辟周天穴窍、贯通经脉,虽能施展法术,却仅是量变。

  穴窍愈多,真气愈雄浑;经脉通畅,反应更敏锐,手段更丰富。

  但练气之道前路何在,林羽仍在思索探寻。

  人身之力有穷,天地之力无尽,神魂道术需要渡雷劫,汲取天地意志蜕变,人仙武道需要开辟穴窍,与天星相连,壮大肉体神灵。

  因此先天真气欲要蜕变,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应该没错。

  林羽初步想法是吸纳天罡地煞之气,以乾天之轻灵与地煞之众浊,改变真气性质。

  此法效果如何,甚至能不能做到最终的三宝合一,尚未可知。

  前路难测,唯有走一步看一步,若能修成“未来之主”,推演一番倒也好;若寻得愿做尝试的“小白鼠”,先行验证,更是稳妥。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林羽手握一卷书籍,轻声默念着。

  儒门修身之道,讲究“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比之道家“守中”之境更胜一筹。

  可惜今人读书,或为功名,或求长生却误入歧途,不知圣贤典籍中自有修身至理。

  当然,儒门重道轻术,虽能“内圣外王”,却无济世之术;道门精术疏道,如无根浮萍。

  正如武者,空有蛮力而无技巧,或只学招式不练根基,皆难成大器。

  道为根本,术为手段。道术二者,犹如车之两轮,缺一不可。

  圣贤之道需佐以济世之术,修真之术当辅以立身之道。唯有道术双修,方能知行合一,成就真我。

  修行之路前途莫测,虽然他自负拥有《神象镇狱劲》,未来不可限量,同样不能因此而小看天下经典。

  正如杨奇走到最后,舍弃诸神印记一般。有朝一日,林羽也会舍弃《神象镇狱劲》,走上一条自我的道途。

  “得鱼忘筌,得兔忘蹄。”

  虽然这可能是无穷岁月以后的事,现在也要未雨绸缪。

  ……

  “王爷,前面很快就接近莽荒之地了。”血刀前来禀报。

  “嗯,小心戒备,谨防敌人的袭击。”林羽吩咐下去。

  莽荒之地,位于南海里海域之中,不仅妖兽横行,还有昔年巫鬼道的邪教蛊惑土著,危险重重。

  更重要的是当前大禅寺至宝,乾坤布袋,也被一百零八菩萨之一的精忍和尚偷带过去。

  乾坤布袋之中,自成天地,一个小小的布袋,能装得下无数的东西。

  里面积蓄千年的金银财宝,无数神兵利器,若是能拿回,镇压国库,足赦免天下钱粮十年。

  民间相传,千年前大恒朝开国之际,二十万大军粮草告急。

  大禅寺遣人携乾坤布袋相助,袋中源源不断的粮草,竟供二十万大军饱食长达半年之久,其神奇之处可见一斑。

  这些都不是林羽主要目的,而是其中藏有的《现在如来经》总纲,讲述人仙之道的修行,对他具有启发性的意义。

  未几,前方出现一座荒无人烟的岛屿。

  岛屿上山峰林立,岛上峰峦林立,巨木蔽日,硫磺与岩浆气息刺鼻,火山口遍布。

  放眼望去,黑压压一片,仿若新生大陆,无边无际。

  就在这时,忽然从远处传来了一阵刺耳,尖厉的叫声。

  随后,只见一个人形,但是长有两只巨大肉膜翅膀的怪物,出现在数百丈的高空中,盘旋而动。

  “元磁炮准备!”

  旗舰甲板上,三座漆黑的钢铁炮台缓缓升起。

  这些特制的元磁炮通体黝黑,炮管表面蚀刻着繁复的青色法阵纹路。

  此刻,镶嵌在炮座底部的储雷珠正闪烁着危险的电光,为元磁法阵充能。

  “目标锁定!”

  炮手转动精密的瞄准机关,炮管上的元磁法阵逐一亮起。

首节 上一节 180/22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