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顾问,说白了就是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就像你们做石匠的,带着一堆徒弟一样的。”
宋向阳耐心解释。
刘开富沉思片刻,神色认真地问道:“烧瓦这活儿,窑址和取土是最重要的,你选好地方了吗?”
“就选在溪谷那儿的造纸池塘。那儿有两个大池塘,旁边有大片平坦空地,特别适合晾晒瓦片。而且旁边就是溪流,取水也方便。”
说着,宋向阳伸手指向溪谷的方向。
“哦,原来是那个地方,确实是个好地方。那儿的土用来制瓦再合适不过,关键还不占用农田。”刘开富不住点头称赞,“上头又是山,砍些树木搭建工棚也便利。如今新马路一修,往后运输起来更是轻松。”
话落,他又看向宋向阳,眼神里满是赞许:
“你这眼光可真独到,这么好的地方都被你找到了。”
宋向阳略带尴尬地说道:
“眼下资金有限,还买不起拖拉机,只能先用板车运输。在村里跑跑还行,要是往外村送货,暂时还做不到。”
“这事儿急不得,得一步步来。就咱村里这被火烧了的几十户人家,需要的瓦片数量就很多了,还不用说那些换新瓦的。”刘开富宽慰道。
“我心里是这么盘算的,可关键还得要你帮忙。我也就是脑子一热,决定干这事儿,实际上啥都不懂,也就勉强能出点头钱。”
宋向阳挠挠头,神情有些腼腆。
“还是你有能耐啊,又是承包水库,又是办瓦厂,这可都是大投资,往后你肯定能成大脑壳。”
刘开富笑着打趣,脸上的褶子愈发明显。
村里一直把做老板和做官都说成是“大脑壳”,也是聪明和有出息的意思。
“那这事儿就这么说定了?你看你什么时候方便,我好提前做些准备,把前期的工作都安排妥当,这样也能有些章程。”
宋向阳想着趁着农忙还没开始,赶紧把事情敲定。
“忙完这阵儿,我还得去石岭村给人家刻块碑,估计得花个三四天。至于之后有没有活儿,就得看有没有人去世了。”
刘开富如实答道。
“那行,等您有空了,麻烦跟我说一声。我就不打扰您继续忙手头的事儿了。”
宋向阳说着,站起身来。
“要得咯,这可是件好事。”
刘开富笑着回应,目送宋向阳离开。
回家后,宋向阳就跟母亲说了刘开富的事情。
母亲听后,点头说道:
“刘开富是个老实人,手艺也很好,人家要是愿意帮你,就再好不过了。只不过,你可不能亏待人家。”
宋向阳点了点头:“那是肯定的,这要是能把瓦窑给我弄起来,把他供起来都行,怎么可能会亏待他。嗯妈,你就放心吧。”
母亲一脸关切的看向宋向阳,然后缓缓说道:
“那池塘的事,我去给你说,人家看在我的面子上,也好答应些。不过,这钱米可不能亏待人家了,人家赚个钱也不容易。”
宋向阳原本就准备给一些钱,算是把那池塘给租下来。
因为弄了瓦窑后,后面也不好种田了。
母亲正好也跟自己想一块去了。
于是,他问道:“嗯妈,你觉得给多少钱合适?”
母亲刘凤花思考了一阵,随后才开口:
“你就按年给吧,一年先给人家50块钱,等赚到钱了,再多给些人家。”
“人家看在我们以前帮他们的面子上,这钱还不一定会收呢。”
“但我们也不能占人家便宜,该给的还是要给。”
宋向阳知道母亲是担心自己一次性给,可能开瓦厂的时候钱米会紧张。
所以,也爽快答应道:
“行,那就按嗯妈的意思。”
说完,就掏出五十块钱递给母亲刘凤花:
“嗯妈,这钱就你给他们吧,我毕竟是小辈了,人家也更不好意思收。”
母亲接过钱,叮嘱道:“你如今花钱的地方也多了起来,要紧着点用着才是,后面花钱的地方还多着呢。”
母亲顿了顿,又继续说道:“那建瓦窑和工棚,都需要钱,到时候瓦窑开工了,也需要请人。这些钱米你自己要计划好,我现在手上的钱都要紧着新屋上用,也帮不上你。”
宋向阳不想让母亲过于忧虑,安慰道:
“嗯妈,钱米的事情,你不用操心,我现在每次赶集都能赚个百把十块呢。再去弄点野货,也能赚上一些,问题不大的。”
母亲见宋向阳胸有成竹的样子,也便没有继续多话。
随后,她便起身,神色匆匆地前往刘有树家,准备说租池塘的事情了。
而宋向阳则取了一张黄纸,拿着一只铅笔在细细的记着要准备的东西。
锄头、铲子、筛子、板车、轮盘、模具、刮刀、晾胚架、热电偶温度计、绳索、耐火砖、红砖、沙子、水泥。
待这些记录下来,他又一边思考一边在每个后面加上数量。
随后,他又开始计算人力。
一个刘开富老师傅,前期先只喊上两个人力,用妇女可能价钱还相对便宜些。
一些其他的事情,自己家里几个也可以帮着做一些。
还得买上一些煤炭。
自己山里的树被砍的差不多了,去买别人家的木材烧,不如煤炭来的高效,刚好自己也准备制上一些煤球。
再加上砍树、运树这些成本,和买煤炭的成本也基本差不多了。
不过,这炉灶可能得花一些钱。
这么一算下来,宋向阳顿时觉得有点头大,自己还准备先弄的简单些,成本都有可能要上千了。
眼下自己身上就剩三百多块钱了,还有一大半钱需要筹集,这让他有点头疼。
正好此时,刘开富进到屋内,宋向阳一下子像看到了救星。
第76章 预付工钱
刘开富一脚踏进屋内,便瞧见宋向阳正全神贯注地在计算着什么,一脸笑意的说道:
“哟,瞧你这架势,是在做会计的活儿呢,没打扰到你吧?”
宋向阳闻声,赶忙起身,顺手搬来一根凳子,递到刘开富跟前:
“好记性哪比得上烂笔头呀,我也就是简单做个记录,怕自个儿转头就忘咯。”
刘开富接过凳子坐下,神色间却透着几分拘谨,欲言又止,目光在屋内游移不定。
宋向阳瞧出了异样,心知刘开富定是有事找他帮忙,便笑着打趣道:
“满满,今日是忙完手头活儿啦?难得有空,还特意来我家坐坐。”
刘开富微微挪动了下身子,犹豫了好一会儿,才开口问道:
“你今天跟我说的那事儿,啥时候能弄起来呀?”
这两人方才才聊过没几个小时,刘开富就找上门来,宋向阳一时摸不着头脑,于是问道:
“我正算这笔账呢。不怕你笑话,这账一算,我脑袋都大了,只觉着钱哪哪都不够用。”
刘开富目光落在宋向阳手中的单子上,提议道:
“要不,我给你瞅瞅?”
宋向阳一听,连忙将手中泛黄的纸张递过去,紧接着说道:
“我也就是瞎琢磨,心里没底,也不知道对不对。满满您能帮我过过目,那可真是太好了。”
刘开富接过黄纸,嘴角上扬,露出一抹温和的笑意,旋即认真端详起上面密密麻麻的记录。
片刻后,他若有所思地抬起头,目光看向宋向阳:
“你这上面记的东西,还挺详细,都是些必需品。不过,你头一回开瓦厂,一上来就搞这么多,钱米可着实不小啊。”
宋向阳深以为然地点点头,态度谦逊,虚心求教:
“满满,你帮我仔细看看,这些东西可有啥子不妥当的地方?”
刘开富又将黄纸细细瞧了一遍,才缓缓开口回应:
“东西倒是齐全,可依我看,前期没必要一下子全都备齐。有个瓦窑,搭个棚子,再配上些挖土、运土的工具,买上点儿煤炭,先试着烧它一两窑看看。”
稍作停顿,他继续说道:
“像那些筛子、箢箕、簸箕之类的,你大爸不是会做吗?找他帮忙做些,也能省不少钱。”
“至于那些模具、砖刀啥的,我那儿有现成的,到时候你拿去用便是。”
“还有那晒瓦通风的地方,我寻思你可以跟村里商量商量。村里那片牛栏,如今不是都空着嘛。你烧了瓦,给小学和礼堂换上新瓦,顺便修补修补,说不定就能抵租金了。”
宋向阳听得极为专注,心里暗自盘算着各处花销。
待刘开富话音一落,他喜出望外,激动说道:
“满满不愧是老师傅,经验就是丰富!经你这么一说,我这心里可透亮了,确实能省下一大笔钱。刚才我还发愁呢,纸上这些东西,全算下来得一千多块,现在,三五百块就能搞定。”
经刘开富这么一番悉心讲解,宋向阳恍然大悟,意识到自己之前把事情想得过于复杂,好些细节都没考虑周全。
就拿人力来说,那些家里被火烧过的村民,正盼着能有瓦片修缮房屋,完全可以让他们来帮忙,到时候用瓦片抵工钱就行。
至于筛子那些物件,大爸家里堆了不少,如今销路不好,自己先拿去用,等手头宽裕了再给些钱便是。
还有板车,建房的木匠师傅手艺娴熟,让他们做上一两架,暂时也够用了。
这瓦厂一开起来,自己再去赶集的时候摆摆摊子,平时搞搞野货,开销这些也都不用愁了。
刘开富见着宋向阳那一脸沉浸的样子,忍不住打断道:
“那之前说的......顾问的事情,可是认真的?”
宋向阳还在越想越远,听到刘开富的问话,赶忙应道:
“那肯定是真的啦,我这瓦厂还没开起来,你就帮了我这么大的忙,我就是八抬大轿都要请你来做技术顾问的。”
刘开富呵呵的笑了一下,又沉默了良久,都不曾开口。
宋向阳见状,忙问道:
“满满是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吗?你开口就是了,只要我帮的上,一定尽最大能力。”
刘开富先是下了一番决心,才开口道:
“我家大牛过阵子就要下聘了,我是想如果咱们俩这事确定下来的话,能不能......能不能先借我点钱,应应急。”
说完,刘开富一脸的不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