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方顿时屁滚尿流的跑了。周围那些原本还想看热闹的官员见状,看天看地就是不看九阙,装模作样的走了。
九阙冷笑一声想离开,没想到这时候还有敢往上撞的勇士,不是别人,正是二皇子殿下。
二皇子直接叫应九阙的大名。要知道在官场之上亲近些的会称呼对方的字,就算彼此之间政见不合也会称一声大人。大庭广众之下叫对方的大名,尤其九阙还是个女子,这行为确实有失体统,几个路过的大臣们忍不住皱了皱眉,二皇子怎可在大殿前大呼小叫?
本来想赶紧把自己的活儿做完,早点儿下朝回家,没想到来找事儿的还真是一波接着一波。这些人到底是怎么了?还是他今儿个流年不顺?
“二殿下。”
虽说心里不满,但按照礼制,九阙还是朝对方行了个礼。
然而二皇子有意磋磨九阙,愣是好半晌都没叫起身,九阙只能保持弯腰的动作。好在她年轻力壮,只是这一时半会儿的倒是对身子无碍。只不过周围看到这一幕的官员都忍不住蹙了蹙眉。如今虽说文武百官有许多都投靠二皇子,试图来个从龙之功,但那些正三品往上的官员一直按兵不动。能走到他们这个位置的向来十分惜命。
如今陛下春秋正盛,何必早早就投靠了新主子,提心吊胆的干活?还不如老老实实做自己应该做的,这种皇位更迭之事还是交给陛下操心去吧。
这二皇子平日里表现的温和守礼,没想到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就对朝臣这般高傲。虽说应九阙是个女官,但如今也是他们朝廷官员。而且还是有功之臣,这才过去几天,二皇子就当着这么多人的面给她难堪了?未免太没城府了些。
“起来吧!本来还想着应大人应该有些为难,不过如今瞧着,你适应良好呀!哦不,该说一句如鱼得水吗?”
“多谢殿下夸奖。”
“我……”
我才没夸你,好厚的脸皮!
二皇子及时止住后半句话,勉强稳定了一下心绪。然后似笑非笑的瞟着应九阙,那种眼神不像在看下属,倒像在看一个可有可无的玩意儿摆件儿。
他还从来没有见过这般厚颜无耻的女子,不过好在如今京城有了一位出众的可以当做典范的女子出现。他倒要看看,有珠玉在前,应九阙这样的女人还能稳得住心神吗?
“应大人,你事务繁忙,大概是不知道。咱们京城如今出现了位可以上《女诫》的贞烈女子,本皇子正想奏请陛下为她颁一座贞洁牌坊。应大人同为女子,有这样的典范在前,应该多向于家女学习才是。”
“嘶!”
周围那些故意放慢脚步的官员们听到这话都忍不住倒抽了口凉气,有些担忧的看着二皇子。
二殿下,你大概不太清楚,这位应大人那可是天生神力,前几日还把几个出言无状的学子当果子一样在空中抛来抛去的玩儿。您这小身板儿,还是不要故意出言刺激她为好。虽说应大人大概不敢在宫中对当朝皇子动手。但您要是太过分,谁也不敢确保啊。
第215章 真是可惜
于家女?莫不是前几日听说的那位于大儒的孙女儿?那个女子似乎才十八岁吧?难道就因为自己男人死了就要学她娘一般自杀殉节吗?
而且这二皇子还要弄什么贞洁牌坊,这脑子是有坑吧?!现在大景好不容易喘口气儿,不赶紧鼓励支持生育也就罢了。还弄什么贞洁牌坊?当然,规定男女超出一定岁数不成亲就要缴纳赋税,这也不是个好法子。如果让适龄男女手中有钱,有工作,风气自由,生活稳定,自然而然就会有成亲的念头。当然这也不排除有一部分单身人士,但这都是正常之事。世界上这么多人,不可能每个人的选择都一样。
话题扯远了,二皇子到底想干什么?踩着女子彰显自己的名声,这样就满足了吗?出身皇家,父皇还如此宠爱,不更应该做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吗?外头的天地如此广阔,非得把目光聚集在女子身上是吧?世上多的是人想要有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都得不到呢,这二皇子有这么好的出身条件,非得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这还真是脑子有坑。
听说二皇子身边有许多幕僚啊。为何那些幕僚都没能给他出个好主意呢?
见九阙不吭声,二皇子没能得到想要的反应,心里还有些不得劲儿,干脆挑明了说。
“那于家女本想自杀殉节,不过被家人发现,救了一命。唉,确实有些可惜。不过于老夫人一片爱孙心切,也是可以理解的。”
“!”
九阙真是想不明白了,二皇子跟女人是有仇吗?他难道不是女人生的?人家好不容易救回一条命,他反而倒觉得惋惜了,非得让于家女死了不成?
当真是可恨的很。
“二殿下这是在惋惜于家女没死成吗?”
二皇子没想到应九阙会直截了当的问,猝不及防之下竟说出了真心话。
“她若是死了,这贞洁牌坊岂不是给的更名正言顺?”
九阙狠狠的吐出一口粗气。
“殿下慎言,殿下身为皇子,金口玉言。更应对自己说出口的话负责才是。您这样轻飘飘一句话,决定的可是一个女子的一生。那于家女子也是人生父母养,是活生生的一条人命。人不能,至少不该!”
“你?!你竟敢这么对我说话!你还知道我是谁吗?”
“微臣当然知道殿下的身份,殿下是陛下的儿子。微臣更知晓,身为臣子,理应直言上谏。殿下犯了错,身为臣子,自然要纠正。”
听到这些,二皇子简直要气炸。但他好好想了想,还是不能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跟应九阙翻脸。只能恨恨的咬牙。他这辈子就没见过像应九阙这样油盐不进的女人,这还是个女人吗?!
“应大人生了好一副伶牙俐齿。可是不知日后谁有这个福气娶应大人过门。”
“这就无需二殿下担忧了,微臣嫁给谁,嫁不嫁,都由微臣自己说了算。”
“你!不识好歹!”
二皇子终于忍受不了九阙的屡次反驳,甩袖离去!九阙虽然得到了阶段性胜利,但他心里并不开心,他还在想那位于家的女孩儿。
那姑娘和如今的自己差不多年纪,当真不想活了吗?
而此刻,于家也陷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混乱。
前来看病的回春堂大夫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将这姑娘救回来,擦了擦额角的汗珠,心中也为救了一条人命感到高兴。
旁边一直随行的于大儒,此刻也焦急万分。
“敢问大夫,我这外孙女儿怎么样了?”
“于先生莫慌。虽说府上小姐喉骨受创暂时不能说话,但好在发现的及时,只需好生调养,并无性命之忧。”
“如此……那就多谢大夫了,日后也请大夫多多费心,这可是我女儿唯一的一根独苗……”
“于先生放心,老朽晓得。”
将回春堂的大夫送走,于大儒看了一眼躺在床上昏迷不醒的外孙女儿,皱了皱眉,转身离开。
跟在他身后的于大郎面容也有些焦虑,等到了书房之后,于大郎忍不住开口。
“父亲,蔓姐儿竟然没事,那我们给二皇子的投名状?要不也如当初妹妹那般……”
“横竖她贞烈的名声已经传出去,就算活着对我们的计划也没什么影响。如今最重要的,是不要让任何人打扰我两日后的清谈会。”
这可是二皇子特意给他准备的机会,能否名扬天下,门生遍布大景,就看两日后了。想他也算寒窗苦读几十年,虽说于家在江东也算门阀世家,可怎能与京都世家大族相比?更遑论与皇家相比。他这一生一直都在为这个机会做准备,没想到竟能靠着蔓姐儿与当今二皇子搭上线。这也算是那个孩子的造化了。
“只是可惜,那座贞洁牌坊没能等到。若是能得到整个大景第一座贞节牌坊,咱们于家的门楣就更加光耀了!可惜当初妹妹去的时候,没能弄一座贞洁牌坊,否则哪还用的着殚精竭虑?”
于大儒也感慨的点了点头,深感遗憾。不过事已至此,他们如今要做的,还是如何办好两日后的清谈会,届时整个京都乃至大景各地的文人墨客都会前往。若是能在清谈会上一鸣惊人,说不定他还能青史留名。比窝在江东那小地方当一辈子书院院长强的多。
父子两个正在低声谋划,完全没注意窗外一闪而过的身着儒裙的身影。
两日后。
这场由于大儒亲自举办,二皇子牵线的清谈会吸引了天下文人的注意,因为早早就宣告的缘故,这几日京城来了许多各地的学子文人。连京城这座庄严肃穆的城市也多了几分文气。
九阙上下朝路上都能遇到许多拦着官员车马轿子自荐的文人墨客,不得不感慨这些文人学子的勇气耐心。不过话说回来,倒是没人敢拦九阙的马车。当然了,或许是这些清高的文人不屑于和九阙一个女官打交道。不过其中也有例外,就比如今儿个遇上的这位,当着大街上来来往往那么多人的面,直接就扑通一下跪到她马车前,双手将行卷举过头顶,那叫一个虔诚!
第216章 自荐枕席
这人长得也算是文质彬彬,一表人才,看上去也就二十岁左右。这会儿当着满大街百姓的面,扑通一声跪在那里,脸上已经通红,却还是鼓足了勇气开口。
“应大人,学生有行卷献上,还请一观。”
九阙本来是没兴趣的,但看前面儿跪在地上这人拼出脸面不要也想得到一个被人赏识的机会,想了想,还是让车夫停下,隔着窗子接了那文人的行卷。
她的文采当然比不上经过重重厮杀冲出重围的进士,但文章的好坏还是能看出来的,只是当他看过去的
而且看这情况,写的不是旁人,正是面前是跪在地上的年轻学子,此刻那学子颤颤微微的抬起点,刚好让自己那张俊俏的脸蛋儿呈现出最好看的角度。
九阙:……
这是另一种程度的自我推荐吗?这不是自荐枕席吗?
“你知道上面写的是什么吗?如果我没看错的话,这上面写的人应该是你吧?你也是个举人,经过会试殿试也能成当朝进士,说不定还能入翰林。为何要做这种事?你是心甘情愿的吗?”
那学子显然羞耻至极,脸上一片通红,却还是强撑着开口。
“在下知晓。但在下仰慕应大人风采,担心若是在下殿试期间大人已然寻得良婿,到时候就晚了。若是大人不嫌弃在下,还请给我一个机会。”
如果不是碍于位置不合适,九阙真的很想看看面前这人是不是发烧了。难道她好日子过到头非得找个人嫁了才符合现在的人生观?
满朝文武以及天下人能不能放过她,她真的不想成亲!自己一个人逍遥自在的,有官位,有爵位,有宅子,有钱,还有崽子。她的人生已经圆满了好吗?为什么非得给自己找不自在?
原本还以为面前这学子敢率先给她行卷,是个敢为人先的好苗子,原来只是自荐枕席啊。虽说面前这人掩饰的很好,但九阙这段时间见过的人和事数都数不清,眼中那一丝丝野心,还是叫她看了个清清楚楚。
“你回去吧,本官如今并不考虑这件事。”
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九阙还是想给这人一个遮羞的机会。扔下这句话之后九阙就想离开,可那男人并不这么想,他连忙上前一步抓住这辆马车的车窗框子,再三表明忠心。
“应大人,应伯爵!我如今已经是举人,很快就能成为进士,我的身份学识并不辱没你。应大人为何不试一试呢?有些事情不尝试永远不会知道其中美妙。琴瑟和鸣,夫唱妇随有何不好?更何况在下并不介意大人在朝中为官。大人还能找到像我一样的男人吗?”
“……”
九阙本来还想反驳一下,但她这会儿真是恶心的很。这世道,什么猫猫狗狗都能到她面前撒野了是吧?用这种高高在上的态度说话,是在施舍自己吗?当真可笑。
她用得着别人施舍吗?看来如今的自己在世人面前就是一块香饽饽,谁都想咬上一口,却没人问过这香饽饽的主人愿不愿意被别人咬一口。
直接将那张纸甩在地上那人的脸上,九阙冷笑一声,干脆从马车中走出。
阳光下,她身上官服的刺绣简直在熠熠生辉,同时也强烈刺激着地上跪着那人的心。握紧了拳头,更是坚定的要往上爬的想法。他和那些普通的读书人可不一样,那些读书人简直恨不得把应九阙从中书舍人伯爵的位置上拽下来,再踩上一万只脚。在他看来,那些文人学子简直可笑。将应九阙扯下来又有什么好处?还不如与她成亲,成亲之后应九阙的所有权力不都是丈夫的吗?
就算他一步一个脚印,紧接着会试殿试,若是侥幸能名列二甲还算有份出路。若是不幸沦为同进士,那此生的官途就到此为止了。若是能赶在殿试之前与应九阙成亲,以当今陛下对应九阙的宠信程度,他岂不是可以名列一甲,进士及第?
至于应九阙和陛下之间的桃色消息,他并不介意。大不了成亲之后不让应九阙有孕,自己再纳个温顺老实,年轻貌美的妾室绵延子嗣也就是了。人生在世哪儿能十全十美呢?总得付出点儿什么吧。
为了前途远大,他愿意付出这点儿代价。
这段时间天下那么多人对应九阙攻讦不满,他就不信应九阙心中会没有一点儿触动,在这种危机关头,自己这个年轻俊才愿意与她成亲,应九阙表面上不说,心里已经乐开花了吧?
至于把行卷扔给自己的举措,无非是为了表达一下身为女子的娇羞。没关系,他愿意承受。只不过成亲之后就不能在自己面前摆出上官的架势了。
就在面前这人想入非非的时候,九阙已经来到他面前,黑色的官靴踏过地上的泥土,鞋面上干净整洁的几乎一尘不染。那人这才察觉到自己依旧是跪在地上的姿势。周围已经围满了看热闹的人,他这会儿脸上火辣辣的,跪也不是,起来也不是,毕竟应九阙并没有让他起来。
“本官本来以为,你当街拦车是为了展现自己的才华,让本官给你一个上进的机会,没想到你这上进的不是地方呀,自荐枕席?说句实在话,就本官见过的人而言,你的容貌才情,远远排不上前一百。凭着你这点儿长处就想做本官的面首,是不是差了点儿?”
“嗡!”
周围百姓顿时炸开了锅,这么劲爆吗?年轻才子当街拦车,竟然是为了求上官给他一个自荐枕席的机会!而且还不是正正经经的结亲,是想做人家的面首!
天啊,看不出来啊,这年轻才子看上去斯文俊秀,实际上这么狂野的吗?
周围的种种议论声,让地上跪着的学子整个人都要裂开!他完全没想到应九阙竟然会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把这种难以启齿的事说的如此光明正大!她难道就不怕别人背后非议吗?
第217章 微山大家
此刻那个年轻学子已经彻底破防,脸上的表情那叫一个难看。见对方连自己一句话都经不住,九阙已经完全对他丧失了兴趣,抬脚上了马车,接着朝清谈会的方向赶去。日后随着自己越升越高,像这样的人只会越来越多,不值得她浪费时间。
片刻过后,马车已然到了清谈会,远远的就看见围的老多的人群,以往围着看热闹的人里大多都是这些平民百姓,哪像今日有这么多身穿文人服饰的学子。
像九雀这般乘坐马车过来的人还有很多,里面竟然有相当一部分官员,只不过这些马车都停在隐蔽处,并没有露面。看来这位于大儒的号召能力还真不弱,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有二皇子在其中牵线搭桥的缘故。
这清谈会举办的地方已经建起了一座高台。九阙来的时间刚刚好,马车刚停稳,就看到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步履稳健的走上高台,他身穿一身白色文士服,头发胡子都已经花白。看面相悲天悯人,颇有一副圣人之相。
当那位于大儒上台之际,底下围观的文人雅士已然爆发出一阵欢呼,那个于大儒脸上露出个笑容,然后朝着人群挥了挥手。紧接着人群很快安静下来,于大儒开始了自己的讲学。说句实在话,九阙对这些学问不是很懂,只能感觉出这位大儒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思路清晰,听的下面那些文人雅士如痴如醉。
整整过了小半个时辰,那位大儒才停下,接下来就是底下围观的那些文人雅士上台提出自己疑问的时间了。
底下这些围观之人似乎对于大儒敬仰颇深,这会儿一个接一个上台提出了自己的疑问。那位大儒显然功底颇深,没有一个问题拦得住他,几次三番下来收获了下方围观众人更多的敬佩。就连九阙都忍不住点了点头。这时候淳于霜也带着百衣淳赶到,上了九阙的马车,忍不住赞叹。
百衣淳前些日子忙着整理进贡货物,并没有与他们相聚,今日倒是终于有时间过来了。
“虽然我对学问一窍不通,但也能听出来,上面讲学的那个老头儿还真挺厉害,刚刚一路走来,路过的那些文人学子口中赞叹不绝。”
“确实,我也听到了很多。听说这位于大儒也算命运多舛。中年丧女,前几日又险些没了自己唯一的外孙女儿,这种情况下依旧能重整旗鼓,振奋精神,表现的尽善尽美,当真不错。”
比起百衣淳单纯的赞叹,淳于说出的话带了一丝别样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