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啊,解释吧,朕听着。”
德妃反倒被狠狠噎了一下,整理了片刻思绪,声泪俱下的表演。
“陛下您身居高位,君临四海,哪里知道我和皇儿心中的苦楚?皇儿可是您最大的儿子,有嫡立嫡,无嫡立长!身为皇长子,他难道不该去争那个位子?他难道不配?”
“他当然可以去争那个位置。”
出乎意料的,景泰帝给了肯定的答复,然而还不等德妃露出笑意,景泰帝接下来的话就把她打击的七零八碎。
“不仅是他,我所有的儿子都有这个资格,毕竟他们此生身为皇子,为什么不去争至高之位?我所生气的也不是他有这个想法,而是他用错了办法!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他是我景家儿郎,不管怎么争,这个天下都是姓景的!天下所有百姓都是他的子民。可他呢?他有没有把天下百姓放在心里?你也是个女人,那些被掳走,被卖到北蛮的女子会有什么遭遇你难道不清楚?这个畜生!竟然花着卖子女的钱,还花的这么心安理得,理直气壮!”
“陛下,大皇子他真的不知情啊,他只是出于惯例接受底下人的供奉罢了,不信的话你去查!其他皇子也有这样的收入……”
“但是没像他一样花着天下百姓的血汗钱!”
景泰帝猛然一拍桌子,这张桌子今日真是多灾多难,不知被景泰帝拍了多少下,但能放到养身殿的桌子材质肯定不一般,这会儿依旧坚挺。
“你以为他们接受底下人供奉的事儿,我不知道?朕只是不在意罢了,因为这都是正常的手段。可他千不该万不该,不该坐歪了屁股!大景如今正在和北蛮开战,他身为皇子,被天下百姓供养,哪怕不能身先士卒,冲锋在前,也不能躺在百姓的血肉上,还嫌弃他们卖不了多少钱。你知道我看到那账本的一瞬间有多不可置信吗?我多希望那是一本假的账册,但那上面你的名字写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些年单是这一项不法收入,你至少拿了五百万两!这些钱你花着不觉难受吗?”
大皇子此刻瑟瑟发抖。他一直都很怕这个父皇。毕竟景泰帝是从战场上杀出来的帝王,平日里积威甚重,见识过父皇挥斥方遒,一举手一抬足就杀人于无形的模样,大王子这会儿连反驳的话都说不出口。
看到他这没出息的样子,景泰帝更是生气,平日里总是听臣子们说大皇子仁德,这也算个不错的品质。毕竟像他这样杀伐甚重的帝王有一个也就够了,多来几个百姓要吃不消。若是下一任帝王能让百姓休养生息,日渐繁荣,也是天下百姓之福。
万万没想到,竟是个如此扶不起的主。
想到这里,景泰帝就觉得悲哀。想他也算戎马一生,从个乡间小子到如今君临天下,这条路他走了几十年。虽然艰辛,但他依旧走下来了。不是他自夸,日后史书上必有他浓墨重彩的一笔。可谁曾想到,自己的几个儿子竟然一个比一个不成器,先是老三,现在是老大,以后不会是老二和老四吧?一想到那样的未来,景泰帝觉得眼前都一片黑暗。
“最让人看不起的是,你们明知道自己将要被处理,却还是用尽手段拉无辜之人下水。陈家女今年不过才十四岁,你竟然能舔着脸闯进人家房里,还说什么陈家女失仪在前。你以为别人都是瞎子聋子,看不清,听不懂?别在这儿恶心人了。人家不说那是给皇家留着面子呢,真以为你们计谋天下无双了?!”
看着底下磕头如捣蒜的母子二人,景泰帝是真觉奇怪。怎么以往相处这二十多年,从未发现这两人竟这么愚蠢?!
“你们以为给个侧皇子妃之位是对人家莫大的青睐,殊不知人家根本不稀罕。我也真是奇怪,你们不是不曾见过前朝末年和本朝屡屡出现才能出众的女官。凭什么认为人家自由自在的生活比不上在你那皇子府里当个侧妃?”
德妃这回是真的无话可说了。她跟在景泰帝身边将近三十年,对他也算较为了解,这会儿突然冷笑一声,显然是破罐子破摔了。
“臣妾知道陛下想说谁,无非是在说那个姓应的!臣妾也觉得奇怪。您明明不是什么念旧情的人,怎么就对那个应九阙另眼相看?莫不是当初与应重鸣那一战让你们惺惺相惜了吧?可惜应重鸣根本看不上陛下。否则也不会至死不曾归降大景!”
“……”
景泰帝稀奇的看着德妃。
“你还是不装看着比较顺眼,以往装的贤良淑德还挺为难你吧?”
“不过你这话说的就不对了。朕当然欣赏应重鸣,那可是和潮生并称为双子星的战神。前朝末年,若不是应重鸣率领应家军死守边关,北蛮二十万铁骑挥军南下不过须臾之事。哪还轮得到我们在大景境内争个你死我活?只是可惜了,应将军太过忠心,并不愿背弃前朝。否则,朕得应将军,如虎添翼啊!”
“……臣妾是说,当初陛下不是有迎娶应将军之意吗?那位女将军断然拒绝,陛下就不记恨?”
“原来你说的是这件事。”
景泰帝恍然大悟,浑不在意的挥了挥手,他倒是坦坦荡荡的,没有一丝作假。
“嗨!当初朕那支起义军在各路诸侯里算是最差的,而且那时候应将军名扬天下。哪个男人不想娶她?不仅能得到一名千古名将,还能得到她背后二十万应家军,何乐而不为?当初向应将军提亲的没有一千也有上百。何止是朕?朕还替潮生他们几个求娶过,可惜应将军一个也看不上。唉,至今想起来朕都觉得可惜。潮生与应将军并称双子星,若是他们两个能成亲,生出来的无论男女,必定是千古名将。那这还哪里需要担心北蛮南苗?迟早统一天下!”
第182章 送他一程
“就是可惜呀,那时候我太老了,潮生又有点儿小。应将军根本瞧不上,最后选了个书生。真是不知道应将军为什么会看上林炜那个软脚虾,长得没几两肉,花花肠子还不少。应将军就九阙一个孩子,林炜还那么苛待人家,真是令人不齿。”
“……”
德妃都不知道是该夸陛下心胸宽大,还是该说他没皮没脸了。这种事情也能大大方方的说出口?难道人家应将军没看上你们父子两人是什么很值得骄傲的事情吗?态度还如此坦荡,真令人无话可说。
还真别说,当初能向应将军提亲,可是他们那些起义军里十分流行的事儿。虽说没被看上,但也间接证明了他们的身份地位吧,否则怎么有这个资格亲自向人家提亲?
短暂回忆一下当初的风云岁月,景泰帝回过神来就看到这令自己怄吐血的母子二人,那叫一个烦心。
“九福,拟旨。”
“是。”
“德妃不安于室,挑唆皇子,命,入皇觉寺修行,除死不得出。”
“陛下!臣妾冤枉啊,陛下……”
“大皇子勾结北蛮,贩卖盐铁,暗害百姓,意图谋反!废除皇子身份,赐自尽!”
“父皇……”
如果说对于德妃的处置已经够让人惊讶,那么在听到对大皇子的处置后,不仅大皇子本人懵了,就连一边儿恭敬等着颁发旨意的九福都愣住了,不可置信的抬眼看着景泰帝。
陛下最疼爱自己的孩子,这可是朝野上下都知道的。如今竟然忍心亲自赐死自己的孩子?这怎么可能?他们不会听错了吧?
大皇子更是直接爬过去,试图去抓景泰帝的腿。他不相信一直都这么疼爱自己的父皇会对他下杀手。况且自己只是收了点儿钱,给了那些人一些便利而已。这有什么不行的?其他几个皇弟不也是这么做的,凭什么到他这儿就不行了?
“儿臣知道错了父皇!儿臣愿意被圈禁,愿意被治罪,但儿臣不想死啊,父皇求您饶了儿臣一命吧,儿臣不是您的儿子吗?这天下谁不会犯错?儿臣只是犯了一个最普通不过的小错而已,怎么就要杀了儿臣?求求您饶了儿臣吧……”
只是大皇子的求饶声也没持续多长时间,景泰帝就一脚将他从台阶上踢了下去。
景泰帝满心满眼都是失望,直到现在老大还认为自己只是做了一件最普通不过的小事,天下、江山、百姓,在他心中只是最微小的事情。但正是这一个个最微小不过的黔首,组成了这个国家,只要他还活着一日,就不允许任何人糟蹋大景的百姓。
哪怕是自己的儿子!
“朕给你留个全尸已然是莫大的恩德。你若是觉得亏,不如想想那些被你肆意辱骂尸骨无存的女子孩童!还有那些顶风喝雪,苦守边疆的将士们!你在富贵窝里享受的时候,他们连吃饱穿暖都很艰难。当然,这不仅是你的过错,也是我的过错,朕身为大景皇帝,没有保护好他们,甚至还有了你这样的逆子!”
“朕实在是无言以对。”
景泰帝看着倒在地上双目失神不断落泪的大儿子,眼神有那么一瞬间的柔软,但又迅速坚硬起来。
身为人父,当然心疼自己的儿子,但他更是天下百姓的父亲!
“去吧。”
“父皇!”
“陛下!陛下——”
“母妃!母妃!儿子怕!我害怕——”
德妃听着儿子的哭求声,心如刀绞,猛然跪下,狠狠将脑袋砸向地面。
“陛下,臣妾知道事已至此我母子二人说什么也是枉然。只是,求您看在陪伴多年的情分上,让我跟咱们的儿子说句话吧。求您体谅体谅一个当娘的心情。”
景泰帝盯着她看了会儿,点了点头。
周围拉扯他们的侍卫立刻放手,德妃连滚带爬的跑过去,一把将大皇子抱在怀里,其实大皇子早就已经长大成人,身形比德妃高大的多,然而德妃依旧用自己并不如何宽广的胸怀抱着大皇子的上半身,轻声安慰。
“嘘,德成别怕,有娘在呢。”
“母妃我好害怕!我不想死,你求求父皇,我真的不想死,我知道错了,我以后不会再这么做了。我以后都听话行不行?我再也不争那个位置了……”
“乖,别害怕,有娘在呢。”
德妃轻轻拍打着大皇子的脊背,或许是因为有母亲在身边,大皇子的情绪这会儿没有那么激动了,只是依旧忍不住抽噎。
果然,不管人们平时看起来有多么淡定,但在面对真正的生死时,依旧会忍不住惊惧,这是人之常情。即使九福等人知晓这对母子二人做了什么事,心中愤恨不已,可在看到德妃不顾一切将大皇子护在自己怀中的模样时,依旧会忍不住生出恻隐之心。
果然,一个人不管站在多高的位置,发生危险的时候第一个想的就是自己的母亲,而一个当娘的,永远会护着自己的孩子。只不过这对母子抱成一团,只怕又要难撕扯开了。
只是就在此时,九福猛然听到大皇子喉中发出的艰涩咕噜声,好像被什么东西堵住似的。猛然抬头,赫然发现德妃手中那只簪子准确无比的刺入大皇子的太阳穴里!而德妃还在轻轻拍着他的脊背,眼神温柔的盯着自己的儿子。
“嘘,嘘,别怕,很快就结束了。”
脑袋对人何其重要!大皇子这么危险的位置被刺了一下,而且那只金簪几乎全部没入脑袋,大皇子也只来得及抬头看看自己的娘亲,动了动嘴,连半个字都没说出来,抓着德妃衣服的手就猛然垂落!
所有人都被眼前这一幕吓得呆住了。就连景泰帝都忍不住上前半步,仅仅半步,就收回了自己的脚,面无表情的注视着这一幕。
德妃紧紧搂住自己的孩子,她这辈子子嗣缘不深,仅此一个孩子。从小捧在手里怕晒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疼爱的不得了。正是因为太爱自己的孩子,所以想让他拥有这世间最好的一切,包括那个至高无上的位置。
只是没想到,筹划数十载,最终还是功亏一篑。
这孩子最怕疼了,偏偏又要面子,与其让他痛苦的离开,还不如让自己这个当娘的送他一程。
第183章 双双薨逝
直到看着大皇子缓缓闭上眼睛,德妃才猛然住口,捂住自己的嘴,很长时间之后才猛然爆发出一声痛苦的凄厉喊叫。
“儿啊——”
景泰帝缓缓闭上眼,眼前一片漆黑,耳中似乎也有不断轰鸣的声音,快速伸手捂住口鼻,然后悄悄放了回去。跪在他身侧的九福瞳孔猛然一缩,陛下那明黄龙袍袖子上,有一团刺目的血色!
“把德妃送入皇觉寺。”
旁边的侍卫就要执行陛下的命令,然而有些疯魔的德妃此刻却猛然抬起头,眼神如同利箭般尖锐的刺向景泰帝!
“陛下亲手逼死了自己的亲儿子,您现在满意了吗?!高兴了吗?!”
“……德妃痛失爱子,心智昏聩,逐入皇觉寺,永世不得出。”
周围人噤若寒蝉,德妃却什么都顾不了了,她抱着身体渐渐冰凉下去的儿子,神情癫狂。
“陛下,你确实英明神武,是难得一见的开国帝皇!你这般冷心冷肺,可有想过自己的后果?!”
“德妃娘娘疯了,快把她压下去!”
九福连忙开口,若是平时,他怎么也不敢说出这样以下犯上的话。可德妃眼看着因痛失爱子就要对陛下出言不逊,他总不能干看着吧?
然而景泰帝却挥了挥手,示意那些进退两难的侍卫下去。
“让她说。”
“陛下,您富有四海,可是天下怎会有长生之人?您手中的担子总要给下一代。三皇子死了,大皇子被你逼死,如今只剩下二皇子和四皇子。平日里,文武骑射,他们又有哪一样比得上我的皇儿?二皇子病弱酸腐,四皇子胆小如鼠。他们哪一个担得起大梁?难道你辛辛苦苦几十年打下来的江山就要交给那样的人吗?”
“继续。”
“陛下,你已经老了,人不服老不行。明明你平日里提拔臣子不分高低贵贱,怎么偏偏就看不到我们的孩子?他从小就那么努力,为了背会一篇诗赋,整宿整宿的不睡觉。为了能练好箭术讨你欢心,手都被磨出茧子,也不曾喊痛。他明明是那么孝顺的孩子,你平日里看不到他也就算了。为什么非要杀了他?”
“臣妾理解你,臣妾在你身边几十年,又怎会不知道你的雄心抱负?你是一定要杀了我们的孩子,那还不如我亲自动手,也能给他个体面。”
德妃缓缓拔出那根簪子,这簪子只是外面镀了层金,里面是已经磨的尖利的铁簪。或许她从一开始就已经预料到今日的结局,所以也不曾害怕。
倒是周围那些侍卫听到德妃刚刚的怨妄之言,又看到她拔出这只簪子,都紧张的不得了,生怕她对陛下不利。
“德妃娘娘,您不要冲动——”
“陛下,您还是先退后……”
景泰帝动都不带动一下,只是安静的盯着这个平日里贤良淑德的女人。他好像真不是个好皇帝,也不是个好丈夫,好父亲。同床共枕这么多年,竟也从看不透这女人内心的想法。
德妃轻蔑的看了一眼周围紧张不已的侍卫,大声道。
“陛下,您以为只有我儿做了错事吗?仔细看看你剩下的两个儿子吧。还有这个朝堂,远没有你想象中那么平稳。这天下有的是人想要江山易主!”
“臣妾就和儿子先走一步,我们等着看,看您要如何将这个天下平稳的维持下去。看您要给这个天下找一个怎样的未来主人!”
“德成!娘来陪你了——”
德妃握着那根夺走儿子性命的金簪,毫不犹豫的,狠狠的刺进咽喉!这簪子是特制的,大股大股的鲜血顺着簪子往外狂喷,沾湿了德妃身上那件精致的天青色衣裙,又缓缓落到大皇子身上。德妃的意识渐渐模糊,眼前似乎又出现了年轻时与自己的丈夫儿子一起相处的场景。
她的丈夫高大英俊,勇武之名天下皆传。她的儿子乖巧孝顺,聪明可爱。那时候的他们多快乐啊……
用尽最后的力气抱住大皇子不再温暖的身子,德妃从喉中吐出几个模糊不清的字眼。
“德成,别怕,娘来陪你了……”
过了许久,周围侍卫都没能从这血腥又诡异的一幕回过神来。倒是景泰帝缓缓睁开双眼,盯着那对已经殒命的母子二人看了看,疲惫不堪的挥手。
“把他们带下去,葬了。”
“这……陛下,是否要按照礼制安葬?”
景泰帝闭了闭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