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主不可以登基吗? 第61节

  事实上滨阳王对九阙的印象相当深刻,一是因为她是应重鸣将军的独生女,二是因为应将军说,生女儿那天夜里做了一个梦,梦里有一片飘渺神异的宫殿,其中有龙凤盘旋,仙鹤翱翔,甚至还有举目望不到头的大鱼在云中遨游。宫殿之内有异香缭绕,据说那个孩子生下来三月之内,异香都不曾消散,十分神异。虽然一直不曾见过应九阙,可那时候他们几个最喜欢就是听应将军提起女儿的趣事。说那个女儿早慧,小小年纪就跟个小大人似的,聪明又能干。当然了,那时候他们都以为是应将军身为母亲对女儿太过偏爱。

  每当有伟人降生,总会有异象出现,就比如说九阙,那时候这个消息被瞒的死死的,只有几个亲近的人才知道。当时正值战乱,战火纷飞,若是将九阙出生时的异象传扬出去,说不定会惹来不必要的麻烦,因此他们几个听过也就是了,不曾将此事说给别人听。

  九阙倒是心中一动,她此前很少听别人提起应将军,尤其是姓林的一家子,他们好像怯于提起这个姓名,只能强行将之忘记。九阙下意识的反问。

  “母亲是怎么说起我的?”

  “你啊……”

  “说你小小年纪就十分沉稳,把自己的小院子管的服服帖帖,泼水不进。又说你心地善良,从来不随意打骂为难家中仆从。还说你十分有孝心,每当她过生辰的时候,总会亲手给应将军做一碗长寿面。当然,虽然味道不怎么样,但应将军总是吃的干干净净。”

  说起这些以往的旧事,滨阳王的脸上浮现起怀念的表情。他已经有很多年没想起过这些陈年旧事,若不是今日想起,都以为自己已经忘得干净,现在一看,果然当初那些岁月对他们这种人来说,很难忘记。

  看着面前这个年轻的小姑娘,滨阳王从对方脸上看出六分与应将军相似的地方。该说不愧是母女吗?尤其是面前的小姑娘板起脸的时候,跟应将军面无表情的模样更相似了。

  说起这个滨阳王还有些羞愧。

  “当初回京之后,我曾上门想要见你一面,毕竟你是应将军的独生女,我也算你的叔伯。不过我们毕竟没有血缘关系,总要顾及你的名声。去过几次之后,渐渐有些风言风语,我也就不去了。如今再问似乎有些多余,但我还是想问问你,这些年过得还好吗?”

  滨阳王是个光明磊落的人,但这段话却说的遮遮掩掩,躲躲藏藏,九阙立马意识到他可能有些话没说。

  再联想一下家中的情况,立刻明白。

  “不会是那个姓林的说的吧?”

  在她得来的记忆里,根很少有和陌生长辈相处的画面,肯定是那个姓林的不想让自己顶着应重鸣将军女儿的身份与这些权贵有所往来,所以用这种低端的手段。男人啊,若是某方面比不上自己的妻子,就恨不得世上所有人都是个瞎子,看不到这种差距。

  刚看到王爷为难点头之后,九阙更加确定,暗暗骂了一句,然后换了话题。

  “王爷,既然你已经醒来,盐城的事是否可以料理?还有许多被强行关押在盐场里的人如今正在水深火热之中,每时每刻都有人受不了苦难折磨而离世。若是您还能发号施令,希望您能尽快收拢盐城的兵马,将里面受苦的百姓解救出来。”

  “这是自然。”

  谈起正事的滨阳王十分严肃,他默默的看了一眼赵篝,那种不需要说话就无声蔓延开来的威势,让心中有鬼之人两股战战。

  赵篝本来还觉得只要自己愿意配合就能留一条性命,可是当他看到醒过来并且吝啬给自己一个眼神的王爷时,突然觉得,叔叔这是不准备保他了?

  一把扑过去抱着床腿,赵篝扯开嗓子就哭嚎。

  “二叔!二叔求你救我一命。我真不是故意的,我是被那个假王爷蒙蔽威胁,不得不这么做啊!”

第166章 谁认识你?

  “我那么小就在您身边长大,您难道还不了解我是什么样的人吗?我没那个胆子违背您的意愿做事,我是真以为这段时间发号施令的人是您啊二叔——”

  “当然,我当然了解你是什么人。”

  “二叔,我就知道你会了解……”

  滨阳王于在场众人面色各异的神情中冷淡开口。

  “你生性怯懦却心高气傲,自卑却又厌恶别人小瞧,失势时胆小如鼠,得势时趾高气昂。你是有贼心没贼胆。”

  “二叔……”

  赵篝的脸青一阵紫一阵。他这会儿已经分不出滨阳王是在夸他还是在贬低他。又或者想用贬低的方式来保自己一命?只能脸色不断转换,不知该说什么。没想到下一刻,滨阳王失望开口。

  “正因为你知道你是什么样的人,所以这些年我从来不敢给你太高的位置,只想着你待在我身边,做个小小的游击将军也能保一世荣华。可没想到你竟如此不满我的决定,选择助纣为虐。”

  “不!二叔我……”

  “正如你所说,你待在我身边这么多年,我很了解你,同样,你也很了解我。你应该很早就发现我本人换了吧?可你是否做出过补救措施?你有想过把这里的情况禀告陛下吗?或者你是觉得如果我的情况被陛下所知,说不定会把我接回京城顺便撤掉盐城的职务,到那时你就无法当个自由自在被别人捧着的大少爷?”

  “我不……”

  “刚开始你只是害怕失去当初的地位,但后来你渐渐发现这个假王爷不仅没有疏远你的意思,还把你立起来,给了你更多的权力和利益,甚至让你比以往更威风。渐渐的,你迷失在这种享受里。你喜欢上每次出行别人看你又敬又怕的眼神,也喜欢上如今可以大把挥霍,却不会被人批评的生活。你觉得我这个二叔还不如不出现,这样你能生活的更好,我说的对不对?”

  “……”

  赵篝几乎无言以对,他惊恐的发现滨阳王每一句话都戳在心里隐藏最深的秘密上,他发现自己无法反驳,他更发现,自己正在瑟瑟发抖。内心最深处的秘密被别人逐字逐句剖出来的滋味不好受,尤其是在心里有鬼的情况下。没想到二叔将他的心理摸得这么清楚,这种时候似乎说什么都没用了。

  “二叔,你说这些是什么意思?我可是你的亲侄子,你知道我有这些小毛病,我以后改还不行吗?我可是你看着长大的,难道你忍心看我走上绝路?”

  我去!这男的也太厚颜无耻了吧,九阙当即捋了捋袖子,就要告诉他什么为正义。没想到滨阳王却失望的挥了挥手。

  “你没救了。我从小教你身居高位者更要为底层百姓着想,因为我们就是从普通百姓爬上来的,可你还是沉溺于权力带来的美梦中无法自拔。当你享受富贵荣华,沉溺于温柔乡中,无法醒来的时候,有没有想过那些在盐场中日夜煎熬的是我治下的百姓,是你的同胞?有没有想过那些被肆意掳掠的女子是你应保护的对象?但凡你有一丝悔过,这些年都不会这么做。”

  “赵篝,你太让我失望了。”

  最后一句话成了压倒赵篝的最后一根稻草,他突然直起身子,梗着脖子大声喊叫。

  “对!我就是这么没用,我就是让你失望了又怎么样?你可是我的亲二叔啊,你都封了王爷了,为什么不能给我也搞个爵位?别以为我不知道,当初皇帝已经提起让我给你做嗣子,你明明不曾成亲也没有孩子,却不同意,不就是看不起我吗?现在在这装什么好人?还说什么从小教导我。既然从小教导我,那就把所有的最好的一切都给我啊!只让我当一个小小的游击将军有什么用?当这个狗屁将军每日还得出去巡逻,我可是你的亲侄子,你就让我做这种巡大街的活。你知道外面那些百姓是怎么看我的吗?你知道我被他们背地里嘲笑吗?你知道我每天都在害怕,担心你成亲生子之后把我忘到脑后吗?!你什么都不知道,因为你是伟大的滨阳王,你是这个国家的英雄,你理所当然的享受着百姓对你的欢呼,从未在意过与你阴影下艰难生存的我!”

  “你说的没错,我早就知道你被换了,甚至也知道你被那个家伙藏在这间屋子里躺了整整三年,可那又怎么样?你不在的日子里我反而愈发位高权重。我掐住盐城的盐,就是掐住了整个大景的命脉。周围那些郡县甚至经常来的官都要对我恭恭敬敬。你看到周围那些郡县为了求一车盐对我卑躬屈膝,低声下气的样子了吗?只有那种时候我才感觉自己是活着的,只有那种时候,我才觉得这个世界是如此美妙。可你为什么要醒来?你就不能一直躺着吗?!”

  “放肆!”

  九阙本来不想管这叔侄二人之间的私事,但越听对方的话越觉得离谱。这是什么神鬼发言?敢情别人都欠你赵篝的?滨阳王把你养到这么大已经很了不起了好吗?没功没名的,让你当个游击将军怎么了?已经高看你很多了!

  “让你当游击将军,你还委屈上了?知道世上有多少人奋斗一辈子都爬不到这个位置吗?得陇望蜀,贪得无厌!”

  赵篝的脸色一阵铁青,他向来瞧不起女人。那些从全国各地掳过来的美人他不知享用过多少,每一个都战战兢兢,温柔恭顺。怎么可能像面前的应九阙这般,身为女人却力大如牛,粗野蛮横,这种也配当女人?

  但他刚刚已经被九阙打怕了,身上的伤痕至今仍在叫嚣着痛苦,只能轻声愤愤不平。

  “我和普通人能一样吗?我可是滨阳王的亲侄子,从小在他身边长大,我以后要继承他位置的。那些平民怎么配与我相提并论?”

  “哦——”

  九阙拉长声音,给予了最后一击。

  “我还是第一次见有人不是因为自己的存在而骄傲,而是因为与别人沾亲带故的身份感到自豪。况且你有什么好骄傲的?如果不是滨阳王,谁认识你?”

第167章 重掌盐城

  这几句话直接把赵篝给搞蒙了,他茫然的看着九阙,不明白这个女钦差为什么要对他说这种话。自己又没得罪他,就算要生气,应该是滨阳王生气吧?很奇怪的,他竟然无法出声反驳。

  而且不能否认的是这个女钦差所说的话直接戳中了他内心深处最痛的点。确实,如果他不是滨阳王的侄子,这世上又有谁会高看他一眼?

  可即便他做错了事情,他也还是不想死啊。滨阳王的性子他很清楚,自己做了这么多错事,王爷绝对不会放过他,可他真的只是想活而已。

  “我,我知道错了,叔叔,王爷!您能不能高抬贵手放我一马?哪怕被流放也行,我只是想活下去。真的只是想活下去,求求你了……”

  看着赵构狼狈不堪,泪流满面的模样,滨阳王没有丝毫触动,他只是轻叹一口气,心中已经决定了这人的下场。

  若只是单纯背叛自己,倒也罪不至死。可问题是赵篝这些年不仅贩卖私盐,而且还将无辜百姓抓到盐场,强行逼迫其卖命,这些年致死之人不少。昏迷的时候他确实听假王爷说过这个问题,每个月少的那些人都是身体不堪重负,累死的。

  他若是做主原谅赵篝,那些无辜死去的百姓又怎么说?他没有资格替别人原谅赵篝,这对那些无辜之人并不公平。

  见对方不说话,赵篝就已经明白滨阳王是一定要让他死了,他心中十分不情愿,但又能怎么办呢?等等,就算他一定要死,也不能就这么平平淡淡的死。这辈子他不能做个好人,做个坏人,也得遗臭万年!

  将这些无关紧要之人暂且放在一边,滨阳王请谢明尘把自己的身体调养好,然后用雷霆手段在短短两日之内就将整个盐城上下尽数拿捏在自己手里。或许是因为盐城本就是他的地盘,又或者是因为滨阳王的名声太过响亮。再或者整个盐城上下早就希望王爷能够有所改变,因此他在重新掌握盐城的过程中并没有遇到太多困难。

  在重新掌握盐城的第一时间,滨阳王就命人前去盐场,将那些无辜被关起来强行命令干活的百姓放了出来。整个盐城的百姓都轰动了,所有家中亲人三年内被强行抓走的百姓都相互扶持着前去领人。

  有些人足够幸运,经过漫长的等待,终于等来了自己虽然骨瘦如柴,但依旧活着的亲人。可也有些人,哪怕从天亮等到天黑,等到所有人都走了,也没能再看到从那空荡荡的盐场里走出来一个人。

  痛哭声,哀嚎声,惊喜的相逢声,哭爹喊娘,呼朋引伴的声音连绵不绝,让人百感交集。

  九阙和一众小伙伴站在不远处,听着这人间之声,个个心绪复杂。有时候,上位者一个小小的决策就能影响无数普通平民百姓的命运,时代的尘埃落在一个普通家庭身上,那就是一座座重达千斤的大山。

  那位姓方的面摊老板无疑是极幸运的一个,因为她等到了自己三年未归的丈夫。九阙淳于霜几个在旁边看着,那是个极高大的男人,虽然历经三年的折磨,身上已经没什么肉,但仍能看出来骨架高大。而且精神头还算不错,是少数大踏步从盐场走出来的人之一。在看到自己朝思暮想的妻女之后,那男人大笑出声一把将生命中最宝贵的爱人揽在怀里,如果不是实在没力气,估计还要把她们两个举起来炫耀几圈儿。

  远远的,小姑娘在父母的怀抱里也看见不远处站着的几位熟悉的哥哥姐姐,露出一个灿烂的笑脸。看到她那毫无阴霾的笑脸,九阙几人也缓缓松了口气。世上之事千千万,他们不可能做的尽善尽美,唯一能做的就是从这些事中汲取经验,每一次都做的比上一次更好。

  不仅盐场里被关着的百姓放了出来,而且在滨阳王的主持之下,盐价迅速降低,不仅普通百姓都能买得起盐,周围郡县,但凡来卖盐的,价格都恢复了以往。只是短短几日功夫,整个盐城焕然一新,那种小心翼翼,不敢行差大错的氛围已然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勃勃生机。像这种占据天时地利位置的地方,又有一项可以带来大收益的资源,只要管事儿的官员不太崩溃,百姓总能过得去。

  滨阳王也发出感慨。

  “之前那个取代我的人明明让他们吃了这么多苦。可我只是恢复了他们本该享有的待遇,大家就不再恨我,可见百姓是多么单纯的人。我也是从苦日子过来的,小时候草根树皮都吃过。他们为什么就是不明白,百姓但凡有一日能过得下去也不会萌生反意,他们很容易得到满足。可若是贪得无厌,一味逼迫,泥人尚有三分火气,更何况是活生生的人?他们真该感到庆幸,事情没有到最不可挽回那一步。否则悔之晚矣。”

  像滨阳王这种如今身处高位之人竟也能大大方方说出官逼民反之类的话,当真是不容易。不过也正是因为有他这样的人存在,百姓们才会生活的越来越好吧。

  至于他所说的那个‘他们’,里边儿定然有赵篝的存在,毕竟是自己看着长大的孩子,少说也共同相处了十几年。虽说已经定了他的死罪,可人的内心何其复杂,总会有些遗憾。

  九阙憋了许久才缓缓说出安慰之语。

  “王爷不必感到伤怀,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缘法,哪怕你看着他长大,人心隔肚皮,也不一定能猜出对方心里在想什么,这并不是你的错。”

  滨阳王沉默片刻,洒然一笑。

  “多谢。”

  虽然他教导出来的孩子不成器,可大景如今已经有新一代的少年成长起来。而且他们个个出色,是这个刚成立不久的皇朝的幸事,有这些人在,他也不必过于担心了。尤其是这个孩子,以往听说她的名声不太好,说什么娇气,吃不得苦,还不孝顺父亲,如今看来,这些都是妄谈。

  果然是百闻不如一见。

第168章 货船被烧

  见这里的事情已经整理好,九阙等人就要告辞,他们本就是为了回京述职,而且那些上京进贡的队伍早就急不可耐,若是误了时辰,到京城会被责怪。

  不过既然盐城已经重新归入滨阳王的管理,那他们也可以不必再苦兮兮的赶路,直接走水路顺流而下,能快将近一半的时间,赶到京城绰绰有余。其实,以往百衣淳他们进京也是走水路,但三年前盐城就不允许他们用盐城的港口。当时大家百思不得其解,还很愤怒。现在众人就明白为什么了,显然是假王爷和赵篝不想让他们窥探到贩卖私盐的真相。

  准备离开的前一天晚上,滨阳王特地设宴款待他们。虽然只是短短几天功夫,但滨阳王恢复的速度实在恐怖,之前还只能躺在床上,轻易无法下床走动,而现在已经可以龙行虎步,大步向前,甚至可以设宴款待。

  不得不说,这位王爷的身体素质还真是强悍的可怕。

  话说回来,这趟钦差之行能遇到滨阳王百衣淳这样的人,也是件趣事儿。一行人欢快宴饮,九阙还承诺等百衣淳进京之后住到自己府中。

  “当真?说句实话,每次进京住的都是官府分派的院子,年久失修不说,里边儿人还特别多,吵的我每天晚上都睡不着。而且你也知道,我们那地方穷,每年这个时候京城去的人特别多,那些客栈什么的大多数都被人家给包圆了,只能住在官府分的院子里,可那院子,不提也罢。要是出大价钱倒也不是不能租到民宅,可我们每次只是在那儿住几日,有点儿浪费钱。要是真能住在你家,可给我们节省了一大笔费用呢。”

  “当然是真的。百衣姐姐可是我的朋友,出门在外,不方便的时候住在朋友家里不是很正常吗?别的不说,京中各样美食绝对带你吃个遍!而且我家里还有几个特别可爱的小朋友,机灵活泼,乖巧又懂事,他们还想习武,不过我对武艺一窍不通,也就是力气大点儿,刚好姐姐你可以教教他们。”

  机灵活泼,乖巧又懂事?百衣淳一时间无法理解这到底是什么样的孩子,毕竟他们那里的孩子那叫一个调皮捣蛋,上树下水,没有他们不敢干的,没有一日不让大人头疼的。

  但是看着九阙信誓旦旦的样子,百衣淳还是信了,或许人家京城的人格外会养小孩子。刚好可以借机向九阙讨教一下,毕竟她家里有个小外甥女儿,那叫一个调皮捣……

  “轰轰轰!!”

  就在大家欢快宴饮的时候,远处突然传来震耳欲聋的声音。滨阳王原本温和的笑脸瞬间消失,猛然站起身来,直直望向北边儿。那条宽阔的长河之上已然映成了一片火海!

  那是盐城码头的位置!

  滨阳王九阙魏渊等人根本不带犹豫,抄起家伙跨上骏马就朝着码头的方向狂奔而去,同时一条条命令以滨阳王为中心不断向四周辐射。等九阙他们终于赶到码头,映入眼帘的就是一艘巨大的正在不断解体,沉入水中的货船。

  码头周围不断有人高呼着救火,但这明显不是正常范围的着火,水泼上去也缓解不了火势的蔓延。还有刚刚听到的那巨大的爆炸声……

  “王爷,有贼人趁着夜色在货船里放置了大量的油桶,并且点燃。现在火势已经控制不住,这艘货船……保不住了。”

  此话一出,不仅滨阳王的脸色很难看,九阙也面色铁青。这艘船上可是属于盐城自己的船,上面的货物除了盐还能有什么?本来这艘货船计划着明日要和他们一起启程……

  果然,紧接着那上来回话的官员就面色难看的回话。

  “还有上面已经装好的要运往边关的盐,都倾入河中……”

  旁边是慌慌张张的士兵,他们正在从船上抢救食盐,但真正能救下来的不过万分之一,九牛一毛罢了。

  在冲天的火光中,众人看着白倒入河水中的货船和或许已经融化,又或许被这滔滔不绝的江水冲走的食盐,纷纷陷入了沉默。

  这事是谁做的?众人面面相觑,却想不出一个具体的答案。按理来说所有的贼子已经被他们关起来,包括假王爷,赵篝以及一众趁着滨阳王昏迷不醒时为非作歹的官员,都已经被严密看管起来,谁还有这个能力做这种事?

  瞬息过后,九阙等人猛然抬头,一个答案呼之欲出。幕后真凶!

  “这场火不可能起的莫名其妙。周围看守的人呢?货船既然已经装好,夜晚必定有人值夜,以免出现不测。那些油桶是怎么被悄无声息放到船上去的?有没有人暗中接近过货船?或许那些油桶并不是今天夜里才装上去,或许他们早就已经被悄悄放到船上,只等着被点燃。”

  淳于霜眨眼之间就说出几个可能,她之前毕竟在刑部干活,查案推理刑讯之能足够出众。

  听到这些可能,滨阳王干脆将这里的职权暂时交给淳于霜,自己则是带着更多的人马将整个盐城牢牢查看一遍,顺便去抓那些形迹可疑之人。

首节 上一节 61/11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