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轻柔的晨光中这些苦苦等了一夜的百姓脸上虽有疲惫,但更多的是祝福和不舍。
说实在的,他们与这位朝廷派来的女钦差相处时间并不多。但这短短的数日相处却足够让他们知道这是位爱民如子,愿意为百姓张目的好官,这世上好官难得啊!
而且这位钦差是实实在在为他们解决了难题。那些原本以为直到自己死都等不到仇人认罪服法的普通百姓们,没有同等经历的人是不会理解他们对应九阙的崇拜爱戴的。因为是她将这些人从无尽的痛苦中拯救出来。对大家而言,应九阙就是他们的救星。
可惜这位救星脾气性情略显羞涩了些,平日里他们但凡热情些就会将这位女官吓得不敢出门儿。大家其实很想表达一下自己心中的感激,奈何一直找不到机会。在得知这位大人很可能会因为没有通报朝廷就将那些贼人处刑而受到惩罚后,众人只能想出这么个笨办法来。
九阙一行人的马车在缓缓向前挪动,她已经打开车帘站在了车架前方。周围的百姓狂热呼喊她的名字,九阙突然觉得鼻子略显酸涩,她自认为其实也没做什么重要的事,可她所做的每一件事都被百姓们牢牢记在了心里,这种彼此互相惦记的感情让九阙忍不住双眼发红。
在狂热的欢呼声中,九阙对着两旁的百姓弯腰行礼,久久不曾起身。
人群中簇拥出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那是一位四角俱全的老婆婆,平日里声望很高。她手里捧着两样东西,车队见状也缓缓停下。
九阙在淳于霜的帮忙下跳下马车,安静的走向那位老婆婆。那位老婆婆手里赫然捧着一把大大的伞,以及一件叠在一起的衣服。
那位老婆婆如今已有九十岁高龄,九阙对她印象很深。之前梁恒的手下侵占她独女家中田地,还将她女儿女婿打伤,就是这位垂垂老矣的老者勇敢递上状纸,为自己女儿女婿一家求得个公平。
此刻这位老人手捧那把沉重的万民伞郑重其事的交给九阙。九阙缓缓打开,伞面内部写满了名字。大多数都十分粗糙,可见写下自己名字的人之前或许并不识字。或许他们练了许久才写下这稍显丑陋的字体,可每一笔每一划里,都蕴含着他们真挚的情感。他们写的认真极了,九阙甚至能看到周围这些百姓手中洗不掉的墨痕,也不知他们私底下练了多久才能完整写下自己的姓名。
春夏之际的阳光稍显热烈些,而此刻在万民伞的遮挡下,九阙只感到一片清爽阴凉。
她突然觉得鼻子发酸,眼圈也红红的。
那位老者紧接着把手中叠好的衣裳抖开,那是一件大大的斗篷样式的外袍,那是用一块又一块巴掌大小的布缝制而成的斗篷。每块布都有不同的颜色,不同的布料,似乎是从谁的衣服上裁下来那么大一块儿,连在一起组成了这衣裳。
那位老者咧开没牙的嘴露出了灿烂的笑脸,脸上的每一根皱纹似乎都蕴含着无尽的欢喜。
“应小大人,我们都是群目不识丁的平民,您这一走说不定不会再回来,我们深感大人的恩德,也没什么好送的,这把万民伞和万民袍算是我们的一点小小心意,还请大人千万收下,不要推辞。”
“……”
九阙低头看着身上这套衣服,突然觉得有些羞愧,她深感自己没做什么,可却得到了百姓如此尊重爱戴,实在是受之有愧,而那些站在旁边的百姓们似乎猜到九阙会说什么,此刻齐刷刷跪下,山野之中只回荡着众人急切的声音。
“大人您就收下吧,若是您连这些都不收下,我等实在是难以安心。您这一去说不定会受到朝廷的责罚,可您都是为了我们这些毫不相干的人,我们实在拿不出其他东西,唯此二物,还请大人千万收下。”
“是啊,大人您就收下吧,你要是不收下,我们今儿就不起来了。”
“对!我们就不起来了。”
九阙哭笑不得,这还强买强卖起来了?但见到众人这般,实在是盛情难却,只好收下。
只是她实在抑制不住眼中的酸涩,深深的弯下腰去对着四周的百姓行以深深地一礼。
“诸位,山高水长,我们定有再见之日,希望诸位安居乐业,安度余生。”
“新任知府已在赶来的路上,这位知府由陛下亲自挑选,定是位清正廉明的好官。诸位不必担惊受怕,以后黔州会越来越好。”
“那就多谢大人吉言了,大人放心,我们会好好过日子,您也要好好的!”
短短数十日的相处,竟让陌生的双方彼此之间留下深厚的情谊。
站在一边儿做个隐形人的百花淳口中啧啧称奇。她当了这么多年的官儿,还从未见过这般官民相亲的场景。看来这位难得的女钦差倒真是个做实事儿的好官。这事她可得大肆宣扬一番,免得朝中那群臭男人只知道用男人做官,不知道女人的厉害。
淳于霜见到此情此景也是心中澎湃,万民景仰,而且是真真正正的万民伞和万民袍,纵观历史也只出现了数次,连五个手指头都填不满。而在她身边竟有这么个真实的例子,且被百姓赞颂的人竟还是她的知己好友。这等情形怎能不让他激动?或许她以往心中默念的女子入朝为官之景,已不远了。
有了这幅情形,回到朝中谁还谁敢指责九阙未经陛下允许就处罚这么多贪官污吏?更何况她手中还有陛下亲赐的打神鞭,上打王公下打罪人,再名正言顺不过了。且今日这幅情形必定会被记载入史册之中,她这个参与其中之人也能沾沾光,在青史上留名了。
谢明尘魏渊两个彼此对视一眼,十分服气。尤其是魏渊,若是以往内心才会暗暗觉得应县主能有今日之地位,与陛下的偏宠脱不开关系,可经过这将近两个月的相处,他才真正明白应县主能以女子之身走到如今这个位置,是因为她配得上!因为她有这个能力!
第130章 汇合
这边官民相亲,待在囚车里的梁恒按住砰砰直跳的心脏,也说不出自己此刻是个什么滋味。曾几何时,他也曾想过这样的场景,也曾想过自己要做个为民做主的好官,让百姓都能交口称赞。可现在说什么都晚了,他早已不是当初那个读书识字只为了百姓的少年。这么多年过去,风霜满面,他已变成了如今碌碌无为的阶下囚。
在意吗?其实到底是在意的,但就算再怎么在意也已经晚了。这世上从来没有的,就是后悔药。
那个应九阙确实出众。但这又有何妨?只要今日他能逃脱一死,总有卷土重来的机会。主上什么时候才会出手?
就在此刻,众人依依惜别之际,有几个人悄悄摸向囚车那边。一直密切关注自己周身情况的梁恒自然注意到他们的举动,心中禁不住一喜,但依旧能按耐得住,若是此刻吸引了众人注意,定没有他的好果子吃。
只是心里在悄悄呐喊,快点儿,再快点儿啊。
但就在此刻,旁边有眼尖的百姓突然注意到有人悄悄摸摸的到囚车那边不知道倒腾什么顿时放声尖叫。
“不好!有人要劫囚车!那梁恒要跑了!”
这一声简直石破天惊,原本正密切关注准确的百姓同一时间回头,场面诡异的很,那已经将牢门打开,准备将梁恒弄出来的人只觉得浑身上下汗毛直竖,一抬头就发现周围所有人直勾勾盯着自己看的模样。简直三魂吓丢了七魄!
怎么回事?这群百姓不是正在送应九阙?什么时候回过神来的?不,现在不是说这个的时候他们得赶紧走,奈何周围的百姓实在太多了,不说上万,最起码也有几千,人山人海的,他们根本挤不出去,尤其是在周围几千双眼睛的注视下根本无处可逃。
“梁恒狗贼要跑!快抓住他!”
“你还敢跑?大人留你一命是为了带你回京接受陛下惩罚,你竟然还敢逃?”
九阙都没来得及发话,梁恒以及周围那些截囚车的人已经被淹没在了人民群众的海洋里。
天啊,此事过后许久再回想起当时场景的九阙等人依旧觉得毛骨悚然。在此之前他们也觉得百姓柔弱,但万万没想到没有爪牙的百姓发起火来才是最可怕的。几千个百姓愤怒的扑向梁恒,而他们已经被眼疾手快的百姓和百花淳等人护送到旁边儿。只听到人群最密集的地方惨叫连连,群情激愤。只是很快,连惨叫声都没了。
等一切都好不容易安静下来之后,九阙站在马车上遥遥一望,只看到里面有堆碎肉,也分不清到底是谁了。原本等着自己主上救人的梁恒硬是连哼都没哼一声就死在了这群自己最看不上的平民百姓手里。
冷静下来的众人知道自己犯了错,站在旁边儿讷讷不敢言,不少人身上都沾染着些许血迹。
九阙上前查看了一番,她对地上那堆碎肉倒是接受良好,在矿山上,在无忧洞里,她什么样的惨状没见过?只是扒拉来扒拉去,也没找到什么有用的东西,倒是在沾满血的衣服堆里找到一朵被鲜血浸满的朝颜花。
看到这朵花,九阙忍不住眯了眯眼。这东西出现的频率有点儿高啊,似乎近些时日来所有案子都有它的身影。这莫不是昭示着这些案子背后有固定的组织?那双大手此刻又来彰显存在感,可九阙依旧摸不着头脑。可惜了,本来还想着从梁恒口中逼问出幕后主使到底是哪位皇子呢!
叹了口气,抬头看看那些自觉做错了事有些瑟缩的百姓,九阙无奈的笑了笑。
“诸位不必惊慌。梁恒身为朝廷钦犯,意图逃脱,本就是取死之道,诸位帮忙抓住他也是大功一件,不过此事人数众多,单个嘉奖不太可能,我倒是可以上奏陛下,请他在城门处立一块儿碑,上面尽数记载梁恒之过,以及诸位勇斗贪官的英勇事迹!”
周围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猛然欢呼起来!
“好啊!多谢应大人!”
“咱们黔州城要立碑了——”
于是一场风波消弭于无形。
不过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在这晨光熹微的城门外,被无数认识或不认识的百姓包围,九阙终于还是依依不舍的踏上了离开的脚步。
只是车队走出去老远,九阙打开帘子,伸出头往后一望,那些百姓依旧如同雕塑般站在原地,直直的看向自己的方向。九阙突然忍不住鼻酸,狠狠揉了揉眼睛。
马车内,淳于霜递过来一方干净的帕子,她的内心也不平静。她可算长了见识,自己也是见证历史诞生的人了。不过看看旁边的好友揉搓眼睛的稚嫩模样,不由觉得好笑。
“你哭什么?这又不是什么坏事,你想想,纵观史册能有几人有你今日这般待遇?可见这黔州百姓是真正将你放在心上了。”
“我知道。我就是觉得有些伤感,其实我也没做什么,可大家这般看重,倒是让我心里不太好受。”
这当官的不就是要为百姓做主吗?要不还做什么官儿啊?像他以前就听过这么一句话,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
等等!红薯这等产量大的东西,她么自从来到这个时代之后从未见过?难道这玩意儿现在还不在大景朝的土地上?
得找个机会告诉陛下寻一寻这等产量极大的作物。现在先不说吃多了会胀气这种小毛病,得先让百姓填饱肚子。这一路走来,虽说勉强风平浪静,可这几年的天灾人祸他也经常耳闻,有很多百姓根本填不饱肚子……
想着想着九阙又发起了呆,旁边的淳于霜本来还等着她能说出什么惊世骇俗之话,结果一扭头就发现自家好友已然是一副出神的痴呆模样,忍不住笑了一下,也不去打扰,掀开帘子看着外面的风景,难得休息了起来。
这一路走来她也是累的不得了,好不容易能休息会儿,还是不要打扰九阙了……
马车晃晃悠悠,速度倒也不慢,不过大半日就走出去了二十里,终于和远处驻扎的进贡军队汇合!
第131章 大部队上京
还没到地方,远远的九阙就看到那里停着很多人。营地一片连一片的,不过他们虽然聚集在一处,彼此间却又泾渭分明。
似乎是察觉到九阙的好奇,百衣淳笑呵呵的给她解释。
“应大人大概不知道我们这边的特色,我们家乡那边太偏僻,但是因为温度较高,水果长得好,还有一些珍贵的药材,因此每年都要给朝廷进贡。但是我们那里人口不多,每个州县能出来的人手有限。这一路上虽说没什么胆大的盗贼敢对贡品下手,但长路漫漫,难免会出点差错,因此我们周围这几个州县的人每次进贡都会选特定的时间,好能聚集在一处,彼此间也有个照应。”
“应大人别嫌弃我们这人多吵啊。”
说到最后百衣淳还开了个玩笑,她当然知道这位难得对脾气的女官不会感到被冒犯,不过以往进京,她没少因为言语无状而得罪人,其实百衣淳根本不觉得自己说的话有什么不对,可那些官员总觉得自己被冒犯了。
真是闲出来的毛病!
人吃五谷杂粮,说四面八方,总会有说错话的时候,那些人怎么那么小气?不过略说几句话就生气了。生气也就算了,表面上还不肯表露出来,非得背地里使绊子!
她以前上京进贡的时候确实遇到过这样的官员。表面上笑眯眯的,好像一点儿也不生气,回头就给她送的贡品扣上个品质不佳的帽子,白白挨了好一顿训斥。
这可把百衣淳给气的,恨不得冲上去打那官一顿。然而她这个小小的偏远地方将军哪能入得了军官的眼?她甚至都挨不着人家的门,只能闷闷不乐的回去,虽说长官也没因此责怪她,但百衣淳却记了好长时间。
果然,九阙甚至露出了好奇的表情。
“我还从未见过进贡的队伍。所以说营地里的大伙儿都认识吗?不知来自哪些州县?”
百衣淳悄悄松了口气,继而扬起大大的笑脸,一把揽过九阙的肩膀带着她往营地走去。
“走走走,这还不简单,我带你去见识一下。你别说,虽然咱们都是来自小地方的,可大家都很热情。尤其是听说你在黔州做的事儿之后,大伙儿可都盼着呢。虽然他们没进黔州城,可心里肯定盼着我回去跟他们讲讲这一趟。我还想着给他们讲讲咱们出来时候那种盛况呢……”
“不用不用,这都是些小事。百衣将军还是做正事儿吧。当着我的面说这件事儿实在太羞耻……”
“害羞什么?这可是好事儿,难道你做了什么对不起百姓的?既然没做过,你又是乾州城百姓的大恩人,就无需想这么多。而且我们还想请你讲讲京城的情况,咱们这也整整一年没进过上京了。也不知道里边有什么变化没?咱们这群乡巴佬啊,每次进京都担心自己会摸不清形式得罪某位大臣,你是不知道啊京城里那群官儿。当真不是什么好东西,随便一张嘴就把咱们的路给卡了,要么就是加重上供的数量,你说说,咱们这万里迢迢的好不容易带着这些东西进了京,像我们州县进贡的药材还好说,有的州县进贡的是水果,那玩意儿,隔个十来天就坏了。偏偏我们那地方气候炎热,水果一年四季都有,不得不每年都上供,为了保证抵达京城时数量品质都上乘。出发之前得带十倍于贡品的水果,那叫一个累啊……”
“原来这一路这么辛苦啊。诸位真是受累了……”
“嗨,这都习惯了。来来来,我带你认识一下这位是四方城的程主簿,他们那边儿进贡的是一种难得的香料。据说宫中常用做菜的时候其实也能用上,不过因为价格昂贵,很少有人这么用,不过你跟着咱们,这一路上少不了你用的。那些品质最上乘的自然要呈给陛下,但是品质一般的也能吃啊。我跟你说啊,他带来的那个香料,烤肉的时候撒上一些,滋味那叫一个绝了……”
九阙也没什么别的爱好,就好个吃,一听到这话,哈喇子都快流出来了。
十分诚恳的跟程主簿打招呼,并且用力地握住百衣淳的手。
“那我就等着了,实不相瞒,我最爱个口腹之欲。这回去黔州被关了那么多天,可是把我馋死了。我这里倒也有几个做菜的食谱,到时候咱们一起研究研究……”
那位程主簿为人十分和善,听到这话眼中闪过一丝精光,笑眯眯的。
“当然可以,我也是个好口腹之欲的。这天底下啊,要说香料最多的,那自然得数我们四方城,来来来,一块儿看看咱们带过来的香料。保证你有许多从未见过!”
既然对方这么热情,九阙也跟着过去看了几眼,发现这马车上摆的满满当当的,有一些自己还真没见过,顿时对今日的伙食起了很大兴致。
驻扎在营地的队伍,不管哪个,领头的对九阙的态度都相当好。一是因为对方在黔州这些时日的表现,二是因为对方毕竟是朝廷派出来的官员,最起码也是个京官儿。他们这些在外做官的,最怕的就是那些京官背地里搞事儿。
因此一时间双方的气氛那叫一个和乐。而接下来双方确实相处的很是和谐。毕竟九阙他们一伙人只想平平安安的到达京城,把这次的任务妥帖的上报给陛下。而百衣淳他们的目的也是一样的。在同样目的的趋势鞭策下,众人很是能和谐相处。
而九阙,也如愿尝到了用特殊香料烤制出来的烤肉,那叫一个香,她一连吃了三天都不觉得腻。心里琢磨着这次回去陛下估计会有所赏赐,不如就请陛下赐一些香料,也好让家里的小孩子们也一起尝尝。虽说已经和魏主簿交换了一些普通的香料,但是有好的,谁都想尝尝啊。
她原本以为此行的队伍已经足够壮大,可谁曾想跟着大部队走了五天左右,竟然又迎头遇上乌泱泱的人群。这些人还带着大车大车的货物,就像搬家似的,那叫一个热闹。
第132章 盐城
老远就看到这乌泱泱的人群,九阙忍不住好奇。
“他们也是进京上贡的队伍?这怎么还带着这么多货物?”
九阙有这个疑问也很正常,毕竟虽说和她一起走的都是进京上供的队伍,可大家带的贡品到底有限。像前面儿这一眼望不到边儿的队伍属实有点儿奇怪。
只不过百衣淳的眼力可比平常人好的多,她盯着那些看起来浩浩荡荡的车队许久,皱了皱眉,脸上露出凝重的表情。
“或许是他们遇上问题了。你别看那浩浩荡荡的全是车,都是空的。”
“啊?”
“空车?他们运这空车做什么?”
“他们这或许不是上京的队伍。我记得前方不远处是盐城,盐城每年确实需要运送大量食盐到京城,毕竟大多数地方不产盐,井盐还是太少,盐城的地位毋庸置疑,只是看他们怎么样愁云惨淡的。很大可能是出事儿了。”
九阙忍不住皱眉。她知道古代盐的产量很少,只有几个固定的地方出产,而在这时代盐就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如果盐的出产出了问题,说不定会引起一波动乱。
而此刻不仅他们发现了前方浩浩荡荡的队伍,前方之人也已经发现了他们,不多时就从那拥挤的人群中出来一个骑着骏马的中年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