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她在这些寻欢作乐的场所收缴了大批量的丹药,经过谢明尘的友情帮助,和之前在青云观发现的那些,以及辛探花他爹临死之前吃的那味,成分相同。换句话说,它们根本就是一样的,只是换了个名字。
她不信这些案子之间没有关联。但是很遗憾,崔前辈只找到了半本儿账册,剩下的半本儿不知所踪。并且她接连抓了将近两天,还没把人抓全。剩下的那些……
看了一眼面色各异的朝臣们,剩下的都在这些忠心耿耿的朝臣之中了。这次她已经把能找到的所有人证物证都带齐,眼下要看的就是陛下准备如何应对。
其实应九阙也有些忐忑,毕竟抓到的那些人以及剩下的名单里有不少都是和陛下关系密切之人,比如说陛下的亲儿子三皇子,还有他的继子平王,甚至还有一些与他同甘共苦过的兄弟们。
大义灭亲这个词说起来容易,可是真正用到实际上,很难有人能当机立断做下决定。毕竟你轻轻一句话落下,死的不是毫无关系的陌生人,而是与你朝夕共处许多年的亲人朋友。
一边是律法,一边是情义,陛下会如何选择呢?
现场陷入了短暂的寂静。
景泰帝怒急反笑,好,好啊,这就是他的好儿子,好臣子,好兄弟们!
用无辜百姓笼络大批量的钱财,甚至那些丹药也不单单是为了助兴。毕竟那丹药吃多了会上瘾。上瘾了之后岂不是会源源不断的把钱财送入那些寻欢作乐的场所?他简直不敢想象,自己来到京城君临天下不过十三年,而无忧洞已经存在了上百年,里面流通的巨大利益,最后流向了谁呢?
不管幕后真凶是谁,他的目的显而易见,无非是想要通过种种手段来操控这个王朝,可他虽然老了,还没死!只要他还活着一天,就没人能在大景朝的土地上兴风作浪。
“金甲卫。”
帝王轻飘飘的一句话,那些原本驻扎在广场两侧的金甲卫齐刷刷用力捣了一下手中长矛,发出一声沉闷的敲击。
“在!”
“应卿,把名单呈上来。九福,念名字!念一个抓一个,朕就不信这些贪官污吏杀不完,杀不尽。”
当下就有不少臣子面色苍白,两股战战,甚至有一些想到会有的下场,忍不住要往后倒。哪怕身边的同僚扶了一把,脸色也依旧难看。
九福拿起那份名单,一向谦卑恭敬的脸上竟也带了一丝肃杀。他也是跟随景泰帝的老人了,当初也不过是个普通百姓。因为受不了适当的搓磨才会跟着陛下愤而起义,最终来到这至高无上的位置旁边。虽然脱离民间已久,可他并没有忘记自己的根在哪里。
朝中的这些臣子啊,他们平日里高高在上,看自己的眼神都充斥着鄙夷。没想到他们这些所谓的忠臣连他一个没根的人都比不上。连他都知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些人倒好,为了得到钱财竟然能够对无辜的百姓下手。
这和前朝末年那些贪官污吏有什么区别?
真以为陛下年纪大了,心软了就不会动手了?当初登基路上血骨累累,陛下照样冲杀过来,从一无所有的牵手到至高无上的位置,陛下凭的可不是心软,而是当断则断的魄力。
“刑部司名左秋塘……”
“陛下!陛下饶命啊,陛下,臣只是一时鬼迷心窍,臣愿意把全部家资捐出!只求陛下留臣一条性命,让臣改过自新啊……”
“砰砰!”
陛下没有发话,旁边的金甲卫见到有人妄图咆哮皇城,直接两棍子下去,打的那大喊出声的臣子口吐鲜血,萎靡倒地。
剩下那些原本准备有样学样的臣子顿时闭上了嘴。只是他们面色惨白的很,努力了这么多年才来到这朝堂之上,谁能想到青云之路会就此断折?
第74章 拖下去!
而这一切全都怪那个站在陛下旁边的女人。她没出现之前一切都好好的,大家你知我知。谁会那么没眼色把这种应该烂在肚子里的事情挑出来?如果不是应九阙,他们现在还好好做着自己的官,怎么可能须臾之间就变成阶下囚呢?
“……礼部莫明与!”
随着最后一个名字落下,广场上已经被压了五十七个官员。要知道这样的朝会只有五品以上的官员才能参加,除去那些已经被抓起来的,这个比例已经很骇人了。
那些原本战战兢兢的人在看到周围这么多有罪同僚之后,心中竟忍不住松了口气,毕竟法不责众,陛下就算再怎么生气,难道能把如此多的官员一并杀了不成?杀了这么多官员,朝廷应该如何运转?短时间内怎么可能有足够的官员替补?所以这次只可能小惩大戒,他们不会死了……
只要还活着,什么事不能做?只要有喘息之机,他们就能找到法子活下去。
此刻,还站着的臣子们看了一眼摸不清状况的同僚,忍不住闭了闭眼。这些人是慌不择乱,难道入朝为官这么多年还不了解陛下是个什么样的人?他今日既然已经点明,就不会善罢甘休。
这天,要乱了呀。
果然,在跪着的臣子渴盼的眼神中,景泰帝挥了挥衣袖,金黄的衣袍在阳光下折射出灿烂的光芒,那是绣在龙袍上的金龙。
“扒去他们的官帽,除去他们的官服!”
“陛下!”
底下果然响起了一阵不可思议的叫喊,这个时代,讲究君子正衣冠。在大庭广众之下扒去衣服,简直是对人最大的折辱。尤其他们还是官员,他们是天下文人的表率,天下仕子的前辈。
这么做简直比杀了他们还让他们难受。
不管底下的官员如何哀求,景泰帝心意已决,那些如狼似虎的金甲卫直接扑上去扒去他们的衣服,摘掉他们的帽子,现场顿时响起了一片苦求哀嚎。
只有经历在一边的史官,激动的看着这一幕,手中的笔运作如风,简直要飞起来了。
像这样的大事件,几十年都不会有一次,得好好的记下来,传给后人!
而看到史官动作的罪臣们更是生无可恋,像他们这样的人,不管皮囊底下的那颗心如何黑暗污糟,都希望自己能有个清正廉洁的好名声。现在被记下,岂不是要遗臭万年?
这简直比杀了他们还要可怕。
这还没完,把他们扒干净之后,景泰帝直接让金甲卫带着这些罪臣们从皇宫出发,直出午门,往最繁华的街道去,势必要让这些罪臣的杨子被世人铭记。
“陛下,你不能这么做啊陛下!你忘了当初在战场上被敌军围剿,还是微臣冲锋杀敌,杀出一条血路吗?您不过登基十三年,就已经忘了当初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了吗?你不能这么对我,你这是想让咱们这些兄弟寒心吗?”
“……”
蠢货啊,简直是蠢货!
就连九阙都有些同情景泰帝了。就算陛下有心想捞你一把,可大庭广众之下你说出这样的话,岂不是要挑动陛下和臣子之间的关系?这下就算想救也无法正大光明的出手了,不然救了你,难道能不就另外的臣子?大家心里总会不平衡。像这种自绝生路的蠢货有,不过不多。
即便如此也足够景泰帝气愤了。
“你还有脸提以前?你以前不过是个杀猪家的儿子,自己家的猪肉铺子被当时的小官儿霸占,你亲爹都被气死了!不过短短几日间就家破人亡,你忘了那个时候你是怎么说的吗?你说以后若是你做了官,一定要做个清正廉洁的好官,绝对不让底下的百姓受这样的苦。现如今你才当官儿多少年?就已经把当初的誓言忘得一干二净了?那些被买卖的百姓,难道不是当初的你?”
“陛下!这怎么能一样?我早就不是那个任人欺负的杀猪家儿子,我可是三品官!既然别人可以高高在上,一句话掌握别人生死,为什么我就不能?陛下,您就是忘了当初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唔唔!”
站在他旁边的金甲卫早就看这口出狂言的老东西不顺眼,这会儿直接一棍子打在他脊背上,把这老东西所有不该说出口的话全都给打下去。
景泰帝摆了摆手,似乎根本没有被这短暂的插曲扰乱心神。
“拖下去。”
哪怕没有被叫到名字的官员在看到这一幕时也忍不住脊背发凉,这是要让他们永远被钉在耻辱柱上。尤其是要被那些平时里并没有真正放在心上的底层平民看到自己最狼狈的模样……
这让一向自诩高高在上的人如何能受得了?真是杀人诛心啊!
直到亲眼看着那些鬼哭狼嚎的官员们被金甲卫带着走出去,景泰帝才觉得自己心中这口恶气出了些许。回头看了看那些如小鸡崽子般安静的臣子,景泰帝露出个笑脸。
“诸位卿家不必害怕,朕处置的是那些乱臣贼子,跟诸位忠心耿耿的卿家没有关系。更何况,难道诸位不愿意看到乱臣贼子伏法?”
这话问的,谁敢说不想啊,于是大家都点了点头,不管真心还是假意,表现的那叫一个嫉恶如仇。就算那些被拉走的人里有的是自己好友,甚至是自己的姻亲,此刻都表现的根本不认识。
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更何况他们根本不是夫妻,这种情况下还是得自保啊。只不过在短暂的安静之后,大家又想起了一个难题。陛下已经处理了这些臣子,就是不知会如何处理自己的孩子?
就在这个时候,远处突然响起一阵急促的脚步,夹杂着的还有一些焦急的劝阻。在这个时候出现实在有些不合时宜。
众人顺着声音望去,发现是一群宫装丽人,能在这个时候出现在皇宫大殿的,除了陛下的女人,还会有谁?
有不少眼尖的臣子已经发现,走在最前面的那两位,赫然就是平王和三皇子的生母!
于妃和李妃!
第75章 恭喜恭喜啊
众所周知,景泰帝的文化水平不高,因此他后宫的妃子也并没有取什么高深莫测的封号,反而十分直白的以她们的姓氏册封。
这两位妃子其实跟着景泰帝的时间都不短,感情自然是有的,毕竟是患难夫妻。也正是因此,看到这二位前来,众人都有种‘好戏终于要开场’的感觉。
果不其然,这两位还没有到景泰帝面前就已经传来阵阵哭声。
“陛下,您这是要做什么?臣妾怎么听说皇儿被抓到刑部大牢里去了?陛下,您是最知道我们孩子性情的,他胆子那么小,怎么可能做坏事?一定是有人引诱他!”
“是啊陛下,您难道还不知道平儿是什么性子吗?他生性胆小,什么都不敢,怎么可能做坏事?您一定要明察秋毫,抓住那些胡言乱语进献谗言的人。”
好家伙,这人还没到跟前,声音就已经飘过来了。就是九阙怎么听着这些话像是在点自己呢?她好像也没做什么天怒人怨的事情吧?就是把某些人做的不能见光的事儿摊开来罢了,这样也有错?
果不其然,等到两位娘娘走到跟前,看着自己的眼神充满不善。只是还没等他们两个发难景泰帝就冷下了脸。
“你们两个来做什么?”
虽说现在没有严格的后宫不能干政这样规矩,可平常前朝与后宫也是分开的,后宫娘娘无缘无故到前朝来,甚至还在开朝会的时候擅自前来,擅自对政事加以议论。尤其是还赶到现在这个时节,景泰帝怎么可能对她们有好脸色?
两位娘娘见状连忙止住了泪,只是一边擦泪一边抽噎。
“陛下,臣妾只是想知道,咱们的孩子到底做了什么十恶不赦的大事要被关到刑部大牢里头去?那里边儿根本不是人住的地方,又潮湿又阴冷,咱们孩子怎么受得了啊?”
“受不了?那些无辜被拐卖的人难道都受得了与骨肉分离的惨痛?”
“拐卖?什么意思?”
“无忧洞一案涉及受害人上千,老三和平王,皇亲贵胄,受天下百姓供养!就养出两个不分好坏的混账东西?”
“可是,他们之前分明都是好好的孩子,陛下不是也夸过他吗?怎么可能突然之间就变坏?总会有原因吧?而且陛下,咱们来到京城不过十三年,十三年前两个孩子才多大?他们能做什么坏事?总不能不弄清楚就定他们的罪……”
“是啊陛下,哪怕让他们从刑部大牢里出来,换个地方关着也行啊。”
“行了,少说几句,慈母多败儿。就是因为你们这么宠溺孩子,才会让他们如此不分天高地厚。”
这两人到底知不知道换个地方囚禁,就只有闭府圈禁啊。圈起来也就代表这人丧失了继承大统的资格。就像刚刚于妃说的,在事情没有弄个水落石出之前,那两个孩子他暂时不准备处置。他就是要看看,那两个平日里看起来也算恭顺的孩子为什么会变成现在这样?到底有谁会为他们求情?到底有谁带坏了他们?
然而景泰帝没有明说,两位娘娘也不知道他的意思,这会儿忍不住为自己的孩子求情。主要两位娘娘从前只是普通人家出身,甚至大字都不识一个,后来进了宫,景泰帝专门请了人来教导才算识字。只不过,半道上识字和别人经年累月的教导还是有差别的。
就像现在这样,景泰帝当着这么多臣子的面根本无法跟她们说个清楚,偏偏她们还在旁边哭哭啼啼的,不一会儿就弄得景泰帝怒火中烧。
“九福,送两位娘娘回宫去。前朝的事情自有前朝臣子处置,跟你们有什么关系?先管好自己,再说他人。”
两位娘娘大惊失色,然而当着这么多臣子的面,她们又怎敢继续多说?若是被陛下厉声训斥,那真的是连一点颜面都没有了。
原本还想着事情会不会有转机的臣子们看到两位娘娘出来,不过片刻就被陛下扭送回去,那是一句话都说不出了。
“众卿以此为戒。望日后能安分守己,为国家百姓做事。”
“是——”
说完这句话,景泰帝甩了甩袖子,转身离开,只不过临走之前把应九阙给带上了。
身后众臣子看着陛下毫不留恋转身就走的背影,以及那个明明是女子却可以被陛下带在身边信任的应九阙,暗地里牙都不知道咬碎了几颗。
虽然罪魁祸首被陛下带走,他们没办法多说,可罪魁祸首的亲爹还在这里,因此等林炜反应过来想偷偷溜走的时候,惊恐的发现自己已经被团团包围了。
“林大人,你可真是养了个好女儿,我之前怎么没看出来你有这个天赋?听说您家里还有几个闺女,如果个个都像应大人这样出众,你以后还担心什么?这不正是后继有人吗?”
“瞧你这话说的。就算林大人教女有方也不会把教导闺女的方法告诉你我呀,万一咱们家里也出现一两个似应大人这般出众的闺女,日后该怎么出来和同僚交流?”
“你们说话声音可要小点儿,万一被应大人听到为自己父亲打抱不平,你我可要惨了,说不定也要被关进刑部大牢……”
“哎呦,你说的是。我可得声音小点儿,听说那刑部大牢阴冷潮湿,可不是我这样的软骨头能进去的。罢了罢了,谁让咱们没这个福分呢。”
“诸位大人,那逆女从小在庄子里长大,我是真没教过她这些……”
林炜是真的委屈,他从小对这个女儿就没怎么关注过,谁能想到这才回家几天就给他惹来这么多烂摊子。
“林大人这话可就奇怪了,既然您没教导过,应大人在庄子里长大,周围陪伴的不过也都是些庄户人家,怎么人家既能识文断字又能给陛下办案还做的如此出色?瞧瞧,出色到连一位皇子,一位王爷都被关到刑部大牢里头去了。反正我看啊,林大人,你的福气,在后头呢。”
“是啊是啊,我就先在这里恭喜林大人了……”
第76章 应卿啊
周围这些提心吊胆了许久的官员对着林大人就是一顿冷嘲热讽,不过他们也不敢太嚣张,毕竟打断骨头还连着筋,林炜嘴上说和自己闺女不亲近,谁知道这话是真是假?在此之前林炜不是也表现的爱女如命?尤其之前在陛下寿宴上,林炜和应九阙那叫一个父女情深。
现在这时节啊,不好说,当真不好说。
看着诸位同僚远去的背影,再看看自己身边,连交好的同僚都走了,他现在可是真成了孤家寡人一个。林炜的表情那叫一个难看,他就该知道那个丧门星回来准没好事儿。好不容易给家里挣来了两分颜面,偏偏不出两天就败坏了个干净,之前还遗憾她不肯回林家住,现在倒是庆幸那逆女没有回去,要不然到时候还真是掰扯不清了。
总之他要尽快和那个逆女掰扯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