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主不可以登基吗? 第140节

  “不过现在你不必再担心田德胜。从今以后你会是个完全自由的人,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不要让你的才华被世俗束缚。看见我身后这几位官员了吗?其中有几个是工部的,我会让他们跟在你身边,你有什么想法尽管放开手去干,需要帮忙就找他们。另外还有几位女官,明日就到。”

  嗯?话题怎么突然变了?他们跟着殿下做事也就算了,如今竟让他们跟这个乡野村妇,还是别人的妾室做事,实在太不把他们放在眼里了吧?

  虽说心中十分不忿,但这几个特地被挑选出来的官员都是那种没什么上进心,且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性格,此刻他们彼此对视一眼,都盼望着对方能够出头,然而大家都是这么想的,到最后也没人控制,这事儿就这么莫名其妙的定了下来。

  黄良木简直如坠梦中,就算接下来带着殿下众人去看了自己做的木工,整个人也飘飘忽忽的,就像踩在棉花上一样。像她这样没有学问,粗鄙无礼的乡野村妇,居然也能给朝廷做事,而且还能管几个官员?这在以前怎么想得到呢?根本是不可能的事儿啊。

  如果不是亲耳听到,黄良木还真觉得自己在做梦。

  而那几个官员心中则另有想法,表面上看,殿下似乎是第一次来到这皇庄里,可她一进来就目标明确的索要账册,干脆利落的处理田德胜,甚至还把这般有才华的黄良木收入麾下。是的,就算他们十分不忿自己要跟个乡野村妇做事,但是在见过黄良木那些堪称精妙的木工作品后,还是忍不住为这才华倾倒。话说回来,殿下来此之前肯定做好了准备吧,这是陛下的皇庄,如果没有陛下的允许,殿下又怎会如此大刀阔斧?因此今日之事看起来像是殿下突然兴起,实际上是有意为之。

  这一切都在散发着一个讯号,难道陛下要对建国之际的老臣下手了?别看田德胜只是个小小的皇庄管事,平日里京中那些大人们不会将他放在眼里,可本质上田德胜是陛下的远房亲戚,今日能对田德胜动手,明日是不是要对那些有功之臣下手了?

  想起此事可能带来的后果,几个位卑职小的臣子就忍不住缩了缩脑袋,他们只想安安稳稳的度过后半生,可不想掺和进那血雨腥风里。因此这时候待在这皇庄里兢兢业业的做事反而更安全。

  就是不知道殿下愿不愿意高抬贵手放他们一马……

  不出所料,九阙今日在皇庄上的事情很快就传了回去,并且引起轩然大波。有不少当初建国时的臣子接二连三的请见陛下。只不过这些人怒气冲冲的进宫,出来的时候却表情不一。有的人若有所思,回来之后就紧闭大门不再出来应酬;有的人面色苍白两股战战,上马车时险些一头栽倒,很快就上了折子自请辞官归隐;还有的人出来之后满面欢喜,好像有什么好事儿一样……

  这些人的反应不完全一样,众人无法从他们的反应中窥探出陛下究竟说了什么,但唯一能看出来的就是宸亲王殿下这位置坐的可真是稳当,就算犯了众怒,也有陛下为她撑腰。

  于是相当一部分臣子放弃了折腾。他们三番五次请陛下放了四皇子出来绵延后嗣陛下都不肯答应,如今人家有了亲闺女,闺女还这么厉害,这江山社稷说到底还是皇家的。陛下想做什么他们看着就是。免得这时候蹦跶的太厉害,被宸亲王记恨,亲王殿下现在根本不必给陛下告状,自己就能处理了他们。

  只是虽然头脑清楚的认识到这一现实,可总有一些不甘心的曾经得罪过九阙的臣子,暗地里窃窃私语。

第412章 书院

  奈何陛下对宸亲王太过信任,加之陛下如今身体状况不太好,竟然慢慢的将一部分政事丢给宸亲王去做。当然有古板的臣子不答应,甚至在陛下当朝说出“朕病弱,宸亲王可代朕行事。”这句话后,有个臣子当即悲痛的大喊一声,朝着大殿之中那结实的盘龙柱一头撞过去!

  “今有小人蒙蔽陛下,微臣唯有一死,以正视听!”

  文死谏,武死战!

  跳出来准备撞柱子的是个平日里默默无闻的五品主事,谁也没想到他会突然来这么一下,因此不少人当即愣在原地来不及反应。就在有人已经闭上眼睛不忍看那血溅大殿的一幕时,斜刺里突然伸出一只脚。那奔跑中的臣子眼里只有结实的盘龙柱,没注意脚下,顿时被绊了个正着,因为速度太快,还哐当翻了好几个跟头,等停下来的时候,脑门儿上全是血!

  当即有人惊呼一声,但没人敢去将他扶起来。因为与此同时,景泰帝狠狠拍了龙案,将龙案上的奏折等物扔了过来。陛下如今虽然病弱,可曾经那也是能力挽强弓,降服烈马的军伍汉子,那奏折不偏不倚,狠狠砸在倒地不起的主事身上,剩下的有好多砸中了臣子。好巧不巧啊,站在前边儿的都是身居高位的大官儿,这会儿也不装佛像了,连忙跪地请罪。那小官儿要是当堂撞死他们倒还有话说,毕竟文官死谏这样的场面可不是一个统治者想看到的。可现在对方没死,胸膛还有起伏,那这事儿就两说了。如今天下皆知景泰帝是个少有的英主,结束乱世,建立新朝,这都是足以载入史册的。

  如今陛下只是因为身体不适,将政务交给唯一的女儿,也是朝中唯一的亲王处理,有何不可?难道要因为亲王殿下的女子身份就忽略人家将草原打的败退千里,俘虏整个草原王族的功劳?莫忘了这位亲王殿下手中可是有近二十万骁勇善战的北疆军。且人家因为陛下曾经下的圣旨,掌控北疆军,名正言顺。

  这位宸王殿下的身份可多了,不仅是陛下的瑞安公主,应大将军的女儿,也是双封号的宸瑞亲王,也可称呼其一声北疆王。

  这样硬的身份,帮助自己体弱多病的老父亲处理政务,做一些事儿而已,简直再名正言顺不过。又有什么不好?

  有景泰帝暴怒在前,众人也不再说什么扫兴的话,只是大家心里隐隐有种看你能做到什么地步的想法。天下皆知这位亲王在带兵打仗这方面儿那叫一个顶呱呱,可是在处理政务方面完全就是个生手,她甚至都没有经过科举考试,怎会知道如何处理政务?平日里的亲王身份也只不过是面上好看,若认真的处理政务,还不是得靠他们这些臣子。天下百官是做什么用的?代天子牧民!

  平日里就算景泰帝要做什么事儿也都得经过他们的手。就算不能明面上反对,可私底下偷个懒,懈怠一会儿,政令颁发下去的时间就会无限延长。他们倒是要看看这位亲王殿下对这样的情况会如何处理。

  下朝之后,臣子们三五成群的离开,淳于霜倒是没走,跟着九阙去了秋梧宫。她好歹在刑部也算一号人物,对那些臣子的心理摸的透透的。这会儿已经开始操心九阙处理事务时会不顺手。

  不过九阙对此倒不怎么在意,她关心的看了一眼淳于霜的脚。

  “刚刚没受伤吧?”

  没错,刚刚使出正义一脚的正是淳于霜,举朝皆知她与宸亲王关系密切,因此刚才大家都当自己什么也没看到。淳于霜火急火燎的。

  “没有没有!就那么一个软脚虾能做什么?不说这个,刑部官员我倒是可以保证不会给你使绊子,但是别的我就管不了了。要不要去找陛下请一道旨意?”

  “没事儿,着急也没用。他们既然不想做事儿,那就歇着吧。”

  “什么意思?”

  “你不觉得那些聒噪的声音已经听的够多了吗?”

  聒噪的声音?

  淳于霜愣了一下,是指那些总是提反对意见的臣子吗?她当然也觉得听的够够的,可是那些声音不管怎么说都会存在,就算厌恶,也只能一点点慢慢来吧?虽然淳于霜也经常想要不直接把那些聒噪之人都杀了!但这也只是想想就算了,总不能真杀了吧?

  但听九阙这意思……

  难得在九阙面前小心翼翼。

  “你的意思是?”

  九阙一看淳于霜就知道她误会了什么,忍不住笑了。

  “你把我当什么了?我又不是弑杀之人。我只是说,天下人才济济,前朝时期国家动乱,不少人就算想读书识字,也没有那个条件。因此能在前朝时冒头的,无不是世家大族之人。这些人在前朝时期当官,大景建立,他们也得了父皇恩典,能继续做官。但这些人在前朝时期过惯了和平官,陈旧迂腐的厉害。其实已经不适应这个新朝代,只是父皇一直缺少管理国家的人才,这才让他们得了空,做了这些年的昏官庸官。虽说不全是这般,但这种情况会蔓延。就算一个满怀期待的新人入了官场,热血沸腾的想做出些成就来,可周围大伙儿都是这样混日子的,你格外不同,那不得排挤你啊。”

  “不过,如今国家安定,草原已除,南夷那边暂时不成气候,也是时候抽出手来处理他们了。既然不想做,天下有的是人想做。让他们躲清闲去吧,那些出身普通的有识之士,也该是时候有一条晋身之路了。”

  淳于霜听的热血沸腾,恨不得现在就去找到那些同类,但有一个惨败的现实。

  “若想找同伴,至少不能对女子为官这事儿持反对意见。但如今时日尚短,想找这样的人有些困难。还有女官的人数也太少,咱们总不能耗费这么多精力,最后给别人做嫁妆吧?”

  “那当然不行。”

  九阙有些神秘的笑笑。

  “你猜,我这几日发现了什么?就在这京城两百里开外,有一个不论出身,不论文采,只招收有才之士的书院主动来投。这书院与旁的不同,不独独教导四书五经,反倒像个小朝廷似的,学什么的都有。治水,农耕,修筑,医药……”

第413章 熟人

  “哦?天下竟然还有这样的书院,这书院叫什么名字?”

  “朝颜,朝颜书院。”

  嘶——

  听到这个名字,淳于霜忍不住愣了一下,这名字怎么听起来这么耳熟?之前她们曾经参与过的几个案子总有朝颜花的存在。这书院叫什么名字不好,非得叫朝颜,难道这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

  “这个我现在也不清楚,后续调查调查就知道了。不过这个书院培养出来的人才当真是现在急缺的,并且其中大多数都是女子。在这个时代,里面招收的女子比男子还多的,你说神不神奇?”

  “这还有点儿意思。”

  淳于霜摸了摸下巴,莫名觉得这个书院挺好的。不过话说回来,就算这个书院跟先前那几个案子有所关联,也不一定里边儿的人全是坏的,只要能为己所用,一丁点儿的瑕疵没必要在意。

  刚巧,九阙也是这么想的。

  想起前些日子在六部摸查出来的情况,九阙就觉得头疼。

  “你知不知道六部官员的实际才能?大半都是占着茅坑不拉屎的。也不知当初是凭借着什么入朝为官,处理个小事儿都弄不明白,手底下一大堆属官,干吃粮饷。这样的人岂不是在白吃天下百姓的米粮?他们既然不想为我做事,那干脆就不要做了。天下有的是人想为朝廷办事。”

  虽说九阙这话说的有些糙,但淳于霜很是赞同,她一向也很讨厌那些占着茅坑不拉屎的混蛋。在九阙还未横空出世之前,自己在刑部当个微末小官儿,大多数事情都是自己做的,而那些脑满肥肠的男人只会轻描淡写的说两句废话,然后就将所有的功劳全揽过去。这样的人能有什么用处?偏偏以往朝中大多数都是这样的人,官官相护,就算她也是其中一个小官,也没办法打断这种笼络。更何况自己的亲人还不站在她这边。

  不过现在好了,天下女子总算多了一条出路,不必一直被锁在后院之内。

  “九阙啊,有时候我真的很感激你能出现,让我曾经的梦想不必一直隐藏。我有时候都在想,如果你没有出现以后的我会是什么样子,有可能会扛不住压力,真的嫁给一个鳏夫或者给孩子做后娘。只要想想就觉得那样的日子痛苦不堪。”

  九阙虽然不知淳于霜为何突然说这样的话,但她很是理解对方,伸出手拍了拍她的肩膀,让她不要多想。

  “旁人我是不知道会怎么做,但我认识的淳于霜一直都是个倔强的人,就算真到了山穷水尽那一步,哪怕跳出官场游走天下,也绝对不会遵从父母的意愿,嫁给一个自己并不喜欢的人,做一个循规蹈矩的夫人娘亲。在此之前,我也只是一个普通人,谁都不曾想过会有今日这样的际遇。但是既然有这样的天时地利,就要擅长利用,总不能白来这一场,依旧让天下百姓吃苦受罪吧?”

  淳于霜身子微微一震,露出个解脱的微笑,现在的日子实在太好了,好的让她都怀疑身处梦境之中。不过看着身边实实在在存在的九阙,如今的宸亲王,淳于霜还是乐的合不拢嘴。好吧,她就是这样一个庸俗之人,自家好友有这样的身份地位,还能带领整个大景走向更好的未来,她为什么不高兴?简直嘴都要笑歪了,好吗?

  说句实在的,没有九阙在前,像她这样的女官,哪怕自身再有能力也很难有晋升之阶。所以她觉得如今朝中那些持反对意见的大臣脑子都有坑。九阙可不只是徒有虚名,不单单只有个亲王公主的名号,她手里是有兵的。而且还是格外骁勇善战的北疆军。

  虽说这年头很多人都情愿将自家的孩子送去学文,可不可否认的是,如今这世道,谁的拳头大,谁就有话语权。

  跟在九阙身边,她很安心。

  “九阙啊,你可一定要好好的保存自身,全天下的百姓,全天下的女子都靠你了。”

  说的这么郑重,九阙都有点儿不好意思了。她才要感谢对方,在前进道路上不至于只有自己一人,孤独至极。

  这些矫情话说一遍也就够了。接下来九阙的动作相当之大。那些原本还等着亲王向自己服软,三顾茅庐请自己出面帮忙的臣子,在听说亲王府招募幕僚清客时都傻眼了!

  他们怎么没有想到这一点?!

  是啊,亲王殿下如今已经有爵位在身,她是有资格招幕僚属官的!而且这都靠亲王殿下自己一人说了算。如今陛下可是当着群臣的面明晃晃的说过,让亲王殿下代自己行事。那么亲王殿下用自己的属官去做事儿也是理所当然。难道他们要去向陛下告状,说因为自己不愿意做事儿,然后亲王殿下另招了一批人帮忙感到不满了,他们还没有这么大的脸。

  唉,实在是意想不到,本以为亲王殿下年纪轻轻身得高位,突然遇到挫折总会手足无措,这时候他们在突然出现给予关怀帮助,不就理所应当的成了殿下的心腹?

  没想到连这点儿机会都不给。这位殿下的做法还真不像个十几岁的年轻人,比之朝中多年的老臣也差不到哪儿去。陛下赐亲王为宸瑞亲王,难道这位亲王殿下当真是上天赐予大景的祥瑞之兆?

  不少有心反对的人此刻想了又想,突然觉得自己的做法有点危险。眼看着这位亲王殿下的崛起已成不可阻挡之势,自己若是再横加阻拦,岂不是会被亲王殿下记恨?到时候能不能保住如今的官位还要另说呢!

  一时间一些胆小的臣子不敢再推三阻四,以至于九阙颁布下去的政令推行的更为顺畅,这倒是个意外之喜。

  至于朝颜书院,九阙在带着淳于霜过去探查的时候发现了两个略显意外的人,她们在见到殿下的时候也觉得惊讶,主动走上前来,恭敬行礼。

  “殿下也听说朝颜书院的名声了?这里的夫子学生们当真不错,他们所学所感竟是我此前从未想过的……”

  赫然正是才见过不久的徐明慧母女二人。

第414章 书院管事

  仔细看了一眼她们的穿着打扮,寒冬时节,这母女二人都穿着皮毛衣服,虽然素静淡雅,但质量还算不错。

  看来她们这段时间过的还行,九阙微微松了口气。这位徐明慧也算母亲的故人,可以说是母亲留下来的遗物之一,在理想的状态下,九阙还是愿意看到对方过得不错的。

  “我也是这几日听说朝颜书院大肆招生,而且竟然不顾非议招收女学生,所以来看看。这里的山长倒是不错。不知能否代为引荐?”

  徐明慧很喜欢朝颜书院自由的学习氛围,哪怕她是个已婚妇人,身上还有告了夫君的名声,可这里的人竟待她一视同仁。虽说她早就知道书院是个什么情况,可亲身感受和道听途说是不一样的。

  如今见到亲王殿下能喜欢这里,徐明慧心中很是高兴,但无奈的是她来到这里也十来天了,却并没有见到那位传说中的山长。

  “殿下有所不知,妾身,不,我也想见一见那位传说中的山长。可他并不见外人,就连书院中的先生也极少有人见过。不过我倒是可以为殿下引荐如今书院的管事,不知殿下可有兴趣?”

  听到这话九阙不是不遗憾的,但既然人家书院的山长不愿意见外人,她也不必强求,就算身居高位也要尊重别人的想法。

  于是三人就一同来到书院里某个安静的院子,并且在里面见到了一个叫三人都惊讶的身形,因为那人的模样分明是个年轻女子。

  那女子看起来也就二十出头,穿着一身书院先生服饰,清素淡雅,隔着窗子看过来的眼神带了一丝微不可见的惊喜,随后很快掩饰下去,笑盈盈的走出来。

  十分郑重其事的给九阙二人行了个礼。

  “小民见过亲王殿下,见过淳于大人。”

  “先生不必多礼,小王今日贸然前来,并没有提前送上拜帖,确实是小王的失礼,先生不怪罪小王,我就很高兴了。”

  九阙连忙上前一步双手将这人扶起来。意外发现,这位年轻明媚的女子腿脚似乎有些不好,因为她不由自主的踉跄一下,还是自己出手将她扶正了。九阙觉得有些不好意思,第一次见面就弄出这种不妥的事情来。但这位年轻的管事却并不在意,反而笑盈盈的靠着宸亲王站直了。

  不知为何一边站着的淳于霜觉得这位管事大人似乎对九阙过于亲近了。那并不是单纯的讨好,就好像从很久以前就已经认识九阙,如今终于相见,竟有种老朋友之间的亲密与默契。

  不对劲,大大的不对劲。

  这位管事大人主动介绍了自己的姓名。

  “亲王殿下莫怪。小民出生时有一只脚无法弯曲,久而久之就残了。八岁那年被父母卖到青楼,因为有些心理扭曲的人就喜欢小民这样身体残缺的人。不过还好,小民被一位贵人救了,不仅有个安身立命之所,还能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那位贵人为小民起了一个名字,yin,亲王殿下叫我无悔就成。”

  九阙眼中流露出笑意,轻轻为面前这位过于年轻的管事拍了拍肩膀上的灰尘。见到对方虽虽然身体残缺,但能如此阳光明媚,就知道此人一定有个自由平等且和谐的生活环境,看来这座书院确实符合自己心中所想,办的相当不错。

  还未曾亲眼见到书院的院长,九阙就已经对这座朝颜书院有了很好的印象,想来能让一位身体残缺之人做到管事的位置,书院院长也一定是个心胸宽大之人。

  “无悔,真是个好名字,为你起名字的人一定希望你能做个勇往直前,不后悔曾经选择的人。”

  “殿下真是神机妙算。”

  这位管事看向九阙的眼神那叫一个亲切喜爱,还无端端带了一种孺慕之情。这种眼神让淳于霜更是浮想联翩。

  这主事为何会有这样的眼神?总觉得其中有古怪。

  摸着下巴苦苦思索,淳于霜一点儿都不在意自己三品大员的身份。倒是让旁边的无悔管事高看了她一眼。她早就听说刑部有一位女官能力极强,并且近一年来步步高升,几乎是三连跳,如今已经是刑部数一数二的官员了。

  倒是没想到她的性格会如此亲民。不过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性格才会愿意带一带那些苦命的女子。

  “殿下与淳于大人要不要看一看书院的情况?”

  “哦?我听说书院之前一直避世,如果不是近段时间大肆招生,京中可能都不知道京外竟然有这样一个神仙地方。如今怎么愿意主动带殿下参观?”

首节 上一节 140/14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