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主不可以登基吗? 第131节

  因此她并没有对此多说什么,十分安静的道谢之后准备带着林姝然离开。只不过在临走之前,她迟疑片刻片刻,从怀中拿出一个包的十分严实的包裹。

  “瑞亲王,当初你出生的时候,我曾和应姐姐说过要送你一件礼物。只是这么多年纷纷乱乱的也没能送成功。这是我亲自绣的手帕,不值几个钱。若是您不嫌弃,还请收下……”

  “……多谢。”

  九阙并没有拒绝这份小小的礼物,在那母女二人离开之后,她安静打开那个包裹,里面露出一方洁白的锦帕,锦帕一角绣着一朵小巧玲珑的花。

  用指尖触摸那朵花的纹样图案,九阙许久才露出一个微笑。

  “朝颜花啊……这么多年过去,这手艺真是愈发精湛了。”

  翌日。

  一大早,整座京城都喜气洋洋的。虽说祭皇庙这样的场面百姓们无法亲眼见到,但他们可以围观献俘仪式。昨天有好多人没能见到草原可汗和那群草原王室的模样,毕竟他们都是阶下囚,这一路走来也没人会好心给他们换衣服洗头洗脸啥的,因此只能看到黑乎乎的一团,脸上也满是胡子头发。今天这么重要的场合总会给他们洗洗涮涮,到时候可得好好看看。

  抱着这样想法的人还真不少,大伙儿在朱雀门外碰头了。

  “哥几个来的挺早啊。”

  “嗨,今儿这样的大热闹,谁会不想来看看?你来的不也很早嘛?”

  “说的也是,昨儿个想看看草原可汗长什么样子,却只看见黑乎乎臭烘烘的一团。今儿可得看清楚,以后也告诉我儿子闺女,他们老子当初也是亲眼见过草原可汗的人!”

  “你不是连媳妇儿还没娶吗?”

  “都说了是愿望。愿望你懂吗?我得先给我儿子闺女备着,以后好吹大牛!”

  “真有你的。我就跟你们不一样了,我是想再见一见咱们的瑞亲王。这不?我特意把闺女带过来,也让她看看,女子也不是非得温柔安静贤淑,像瑞亲王这般神武,未来也是能出人头地的。”

  “你这么疼闺女呀,说起来,之前有个招收女子的书院出来宣讲,说是前三个月并不要束脩,你们把自家闺女送进去没?”

  “我倒是也听说了。这书院以前也不显眼,也就前段时间突然出现。可是我有个亲戚送自家闺女过去的时候也看了,那学院看起来有些年头了。就在北郊那块儿。不仅占地挺多,里边儿的先生学生一点儿也不少。就是不知道之前为什么一直不出名……”

  “前三个月不要束脩?!这么好的事儿我怎么不知道?那书院叫什么名字?我也得去看看,要真是不错,得把我家闺女也送去学学。”

  “嗯,好像,好像叫什么,什么,哦对了,朝颜书院!”

第383章 献俘大典

  “朝阳书院?”

  “不是,是朝颜。朝颜花的那个朝颜!”

  “朝颜花啊?咱们这边儿可不多见,怎么会叫这个名字?”

  “你问我我问谁去?反正书院嘛,人家想叫什么就叫什么,只要能教你家孩子不就成了?”

  “这说的也是。不过只有女孩子才能进去读书?我家男娃儿能去不?”

  “就知道你会这么问,男娃娃当然可以去读书,只不过男娃娃可没有前三个月不要束脩这一说,男孩子的束脩比女娃娃还要贵一倍。”

  “这是为什么?凭什么男孩子的束脩就比女孩子的贵?”

  “我怎么知道人家书院自己愿意呗。你管那么多做什么,要是不愿意的话,别把你家孩子送去啊。”

  “瞧你说的,我又不是傻,这么好的机会为什么不把我家孩子送去?不过我得先去看看,瞧瞧那里边儿是不是正正经经教孩子读书的地方。万一是个坏人办的学院,我们家孩子可不去。之前无忧洞那是好不容易有个了结,我家闺女可宝贵着呢。”

  “说的也是,到时候咱一起呀。”

  “行行……话说那草原蛮子们怎么还不出来?”

  “应该快了。瞧,有人过来了。”

  众人闭上嘴,安静的瞧着那一大帮人缓缓走来的模样。

  那是聚集起来的朝臣。他们总得在陛下来之前赶到朱雀门。他们都是经验丰富的臣子,就算有些年轻的,那官位也绝不低。因此就算旁边有百姓们的频繁注视,众人也没有惊慌失措。在这么多人的注视之下,他们的脊背反而挺得更加笔直,行走起来更加端庄肃穆了。

  一方面是想展示一下自己围观的威严,另一方面,礼仪官还在旁边虎视眈眈的盯着呢。但凡他们敢在今天这么重要的日子里失仪,绝对会被礼仪官狠狠记上一笔上奏陛下。今天这样的盛事,绝对能记在史册之上,若是在顺笔记上某个失仪臣子的名字,那可真要遗臭万年了。

  因此在众人的目光中,这些臣子一个比一个仪态端正,威严肃穆。原本只是过来看热闹的百姓们,这会儿竟忍不住心生艳羡,他们是不成了,只能指望下一代。

  这会儿一个个的对着跟在身边的小孩子们殷切教诲。

  “耀礼,看见那些大臣们没?他们可都是辛苦读书一路走到这里的大人物。你也得好好读书,学习本领,以后也能走到他们中间,那才叫光宗耀祖呢。”

  “桃花,以前老是叫你学做饭女红,现在想想确实不对,你瞧瞧那大臣中还有好几个女官呢!咱们家几个孩子里就属你最聪明机灵,日后把你送到书院去,你可得好好读书,不要辜负咱们家人的期待。你不是不喜欢隔壁家的狗蛋吗?他总是拽你辫子欺负你,你要是当了官儿,以后他再敢欺负你,直接让人把他拖出去打板子!”

  “真的吗?”

  “娘什么时候会骗你?你瞧瞧那几位女官大人多威风啊,她们的官袍好像会发光,真好看。以后你要是当官儿了,也让为娘凑近了看看那衣服上的金丝银线是怎么绣的,竟这般好看。”

  “娘,你放心吧,我一定好好读书,以后当大官儿!好好孝敬你。”

  “哎,这才是娘的好闺女……”

  虽说中间有巡城军金甲卫隔着,但其实这两者之间的距离并没有那么遥远,至少人群之中的淳于霜就听到了这段有趣的对话,这让她原本不怎么美丽的心情也舒缓了许多。

  朝中那些个古板臣子当真叫人厌恶,明明是这样足够进入史册的盛事儿,而且亲自带兵打败草原的还是九阙这样的女子,可他们偏偏就拼死抵抗,不让所有的女官一同参与。还说什么必须得有足够的官位和经验,才不至于在这盛世大典上出错。

  屁!

  大景朝建国才十三年,整整十三年就没发生过这样的盛事儿。这些个老臣难道就比自己有经验?他们不也没有参与过吗?哦,对了,他们确实参与过。不过参与的是前朝屡次战败的商讨。

  不过就算他们再抗拒又如何?如今女子崛起之势已然不可抵挡。他们此刻的阻拦也不过是平添一点儿笑料而已。淳于霜倒是要看看,等到时候女子可以正大光明入仕为官之际,他们家中那些不甘于称作联姻之用的女儿们奋起反抗,这些个一向秉持男女大防的老酸儒们会如何应对!

  总是这样,怪不得陛下看不上他们。总是想着把女子踩在脚下的人能有什么广大的胸怀?而陛下需要的是能立足现在,着眼大局,奔向未来之人!

  就在淳于霜忿忿不平之际,诸位臣子已经就位。景泰帝也一身庄严龙袍出现在了城楼之上。在他身边站着的,赫然正是近些时日以来出尽了风头的瑞亲王应九阙。

  当看到应九阙站在景泰帝身边之际,众人都忍不住皱了皱眉头。虽然早就想到陛下对她十分信任,但今天这样的大场合还把应九阙带在身边,实在让人无奈。今天这样的日子,陛下应该将自己的皇子带在身边向世人展现才是,怎么会将瑞亲王带在身边哦对了,他们突然想起来陛下身边只剩下一个被幽禁起来的皇子,而且四皇子还不知道被关在哪个犄角旮旯里。

  这样一想将瑞亲王带在身边好像也可以理解了,毕竟如今宗室里就剩下瑞亲王一个。但不管如何解释,瑞亲王不仅是个女子,而且她并不是陛下的子嗣啊。

  只是在此之前大家其实心中已经有过预想,因此这会儿并没有人触陛下的霉头。

  不管怎么说,先将这场献俘大典安安生生的办下去,不要在史书之上留下不好的场面,他们这些做臣子的也就心满意足了。

  因此,众臣子难得没有唧唧歪歪,干脆利落的行了大礼,然后礼部尚书上前一步,手捧一幅明黄圣旨,卯足了劲儿大声诵读这次献俘大典的祭文。

  是的,这场大典不仅仅是为了接收草原蛮族的投降,更是为了祭奠那些死在战场之上的将士们。

第384章 独属于你的欢呼

  礼部尚书不愧是礼部的执掌人,文采斐然,诵读起来情感得当,该激动时激动,该悲伤时悲伤,很容易就调动起周围人的情绪,有些个感性的,甚至眼睛都红了,险些落下泪来。虽然有些百姓听不懂这祭文在说什么,但他们也明白那些为了保家卫国而战死沙场的年轻人们再也回不来了,有些跟他们毫无关系,但大家都是大景人,怎会不感到心痛?

  有些人,他们的亲人就在北疆当兵,甚至有一些确实死在了屡次的大战之中,比起旁人,他们往往更能感同身受,这会儿已经有些人控制不住失声痛哭了。

  战争能给人带来什么好东西!每当打仗的时候,最先受苦受难的一定是他们普通老百姓。上阵杀敌的是他们的孩子,饥不果腹的也是他们这些普通人。所以,没有一个普通百姓喜欢打仗。

  对于那些上位者而言,一场普通的战争下来可能给他们带来无数的利益,可对百姓而言,战争就意味着死亡,伤害,痛苦。

  可想而知,在中原与草原的战争终于结束的时候,他们心中是何等的高兴!此刻,见到亲自带兵打仗,打败草原,并且俘虏了个草原王室的应九阙,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甚至有人还在大声呼喊九阙的名字。

  “瑞亲王殿下!殿下大吉大利!一生无忧!”

  “多谢殿下打败草原,我有个远方侄子就死在草原的铁骑之下。您帮我们全家都报了仇,谢谢您。你是个大好人,一定要平安快乐一辈子!”

  “殿下!我很崇拜你!我原先以为我只能做一个照顾家人的妻子,可现在看来,女孩子也可以做很多事情!至少不是被困在内院之中,一辈子只忙活四四方方的小院里的事儿。我以后一定要向你学习,做一个于国于家都有用之人!”

  “我也是——”

  站得高看得远,听的也远。九阙听到这些发自肺腑震耳欲聋的声音,对着说话的那一片儿微微一笑。发现她对着自己微笑的人忍不住尖叫起来。

  现场的气氛顿时被炒热起来。

  这年头,位高权重者都喜欢在外人面前表现出自己端庄稳重的一面,很少有人愿意表露出与民为亲的模样。可能是因为担心在外人面前丢了威严吧,不过这些对九阙来说都算不得什么,她更喜欢和百姓们和和乐乐的相处。

  而且这些人都很可爱啊。尤其像那几个女孩子,已经算是初步觉醒之人。只要有这个想法,以后总能有更多的机会。她们的未来有无限可能。而自己要做的就是守护这个可能。

  底下臣子们见到这热热闹闹的一面,顿时心生激动。该!让应九阙一直出风头,现在引出祸事来了吧?身为皇帝,出席这样的大场面,可底下百姓却只顾着对一个臣子欢呼,岂不是大大丢了陛下的颜面?这放在哪个皇帝身上能受得了?这就是功高盖主啊!

  已经迫不及待等着看陛下与应九阙离心的场面了。

  然而景泰帝并没有像众人想的那般生气,他反而相当欣慰的看了看九阙,心里满是高兴。

  百姓本来就是这样,谁把他们放在心上,他们是能感觉出来的,并且会对此抱以深深的感激。景泰帝并不觉得今天这样的场合百姓们高呼九阙的名字有什么错。九阙打败了草原,俘虏了几乎整个草原王室,难道不值得这点儿欢呼声吗?

  景泰帝拍了拍九阙的胳膊,让她再往前一步,好更方便的接受百姓们的欢呼。

  九阙有点儿惊讶,不过很快就同意,上前一步,几乎与景泰帝并肩,低头看一眼愈发激动的百姓们,九阙莞尔一笑,然后对着景泰帝低头。

  如果没有陛下在身后全心全意的支持,这场战争也不会这么顺利,忠臣良将在外,最需要的就是陛下的信任。若是君臣不合,就会影响军心。可在这样艰难的情况下,陛下依旧愿意相信自己,并且将整个北疆军的所有食事务交给自己处理,这几乎是将北疆送给九阙了。这样的信任,实在是让九阙心生欢喜。

  面对这样的帝王,有哪个将军不高兴呢?

  景泰帝见状笑弯了眼,美滋滋的让九阙不要多礼。

  那些个臣子还老是怪他太过偏心,怎么也不看看九阙是怎么做的,人家就是值得自己喜欢偏心啊!

  “九阙,你为百姓们做的,大家都有目共睹。望你不负初心,以后能一直为百姓考虑,不辜负今日的欢呼声。”

  “陛下放心,我一定会牢记。”

  如果说真正的不忘初心,面前的景泰帝才是最厉害的那个吧?自当初吃都吃不饱的穷孩子起,一路奋斗至今,做了掌握天下权柄之人,也不曾有丝毫懈怠厌倦。甚至一直秉承初心,竭尽全力为百姓做事,这样的帝王,这样的开国帝王,实在是难得。

  然而,开国皇帝难做,第二任继任之君更难做。因为要在百废俱兴,万事刚开头的时候继往开来,如果没有相应的才华智力,那将会是一场巨大的灾难。

  只是,如今陛下身边只剩下一个废了的四皇子……

  也不知陛下会如何决断,先看看吧。

  “带他们上来。”

  在景泰帝慢条斯理却充满威严的声音中,那些已经洗刷干净的草原王族们被推着走了上来。

  来之前他们都被关在蒙上大黑布的牢车里,突然被扯下来接触到明亮的日光,这些人忍不住眼睛发酸,甚至还有些疼痛。

  有几个还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周围围观的百姓没几个见过草原蛮族的,之前前朝末帝时期倒是见过那些冲到京城的草原蛮子,那些人浑身充斥着浓浓的臭味儿,须发都没有好好整理过,难看的很,也难闻得很。如今这些人脸上的胡须都被剃了,倒是能看清他们长什么样子。看起来……

  好像和他们确实长得不一样啊。

  高鼻深目,骨架高大,哪怕穿着单薄的大景衣物,也能看出那肌肉蓬勃的样子,怪不得是曾经能凭借铁骑横扫中原的民族。

  只不过短暂的惊愕过后,有人高声喊了出来!

  “有什么好怕的?!他们败了!一群阶下囚而已!”

第385章 萨奇

  大伙儿转念一想,确实是啊,这群草原人都已经失败了,还在这儿蹦跶什么呢?他们完全没必要感到害怕呀,毕竟他们才是胜利的那方,这次参加的可是献俘仪式,这些草原蛮子都已经成俘虏了,怕个屁呀!

  想到这里,大伙儿心里都不发慌了。甚至还有闲情仔细打量这些个草原王族们的长相,尤其是那位大名鼎鼎的草原萨奇可汗。

  有些百姓联想到十几年前草原攻打中原,都快打到京城大门口了。那时候百姓们心中的苦楚就别说了。可没想到风水轮流转,这才十几年,赢的一方就成他们了。

  而这一切都要多亏了一个未满20岁的女子,他们的瑞亲王。

  这年头百姓们都朴实的很,谁让他们能过上好日子,谁就是好人。

  更何况九阙确确实实为他们做了很多事,不管是现在每家每户都能吃得起的新盐,还是那些家中子女被救回来的人家,以及有亲戚朋友在北疆关的人,心里都对她尊敬的不得了,这位瑞亲王虽然年纪轻轻,可确确实实有战功在身。人家是真心实意为百姓做事,并且做出了一番成就的。这样的人,值得每个人尊敬爱戴。

  大景朝的百姓们自然是高兴了,可是那些被当成猴戏看的草原王族们心里却难受的很,他们简直恨不得把周围这些拿自己当戏看的中原羊给杀干净了!

  不过是一群软弱的两脚羊而已,只是一朝获胜,竟敢如此嚣张!他们这次只是疏忽大意了,若是重来一次,必定不会败在应九阙一个初出茅庐的黄毛丫头手下!

首节 上一节 131/14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