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建议你少说点这种话,种族歧视在我们这里是要挨揍的。”
听约瑟夫说这种话的熟练程度,显然之前开股东会的时候,他没少为上市这事儿跟洞山和赵老板等人争吵。
贺松龄也愿意相信,他骂街这些词汇也并没有恶意,只是单纯发泄情绪。这种事情,在任何团队协作中都很正常。但是既然贺松龄回来了,他就不会允许。
骂街是骂街,人身攻击是人身攻击,这点还是要分清楚。
“OK,OK。”约瑟夫回想起几年前说这种话,被贺松龄威胁的情形,举起双手摆出了一个投降的姿势:
“你不要过度关注纠正我这些细节,但是你得知道,咱们公司必须得上市了,再拖下去,我恐怕……”
约瑟夫现在不止是一个普通的商人,他还是总统上台背后的支持者,自己也身居要职,对于一些国家层面的官方消息,更加敏感。
他已经能够预感到,一场更大的浩劫,即将席卷而来。到时候对经济的影响,还不知会成什么样子,比29年更糟糕都有可能。
到那时,难道要等全部结束,再启动?那都多长时间了。要知道,一战可是打了四年还多。
“你别扯淡,你们这些西方的洋鬼子,谁知道你们耍什么把戏。这公司是我师弟的心血,我可不会看着你们乱来。”
洞山毫不示弱,双手拍在桌子上,就如同这些年他无数次做过的一样,强硬地将约瑟夫的要求挡了回去:“再说了,大股东不在,确实不能决定,难道不是吗?”
“你是董事长!”约瑟夫死死盯着洞山。
“我是贺松龄的师兄。”洞山扶了一下眼镜,同样盯着约瑟夫。
“行了,你俩别斗眼儿了。”贺松龄听他俩吵的头疼,“上市就上吧,按你说的来,约瑟夫你来操作。”
“哼!”约瑟夫哼了一声,似乎得胜一样瞥了洞山一眼,随即眉开眼笑地说道:“早就该上市了,贺,你是明白人。我跟你说,自从青霉素成功问世以来……”
“等会儿,青霉素成功问世了?”贺松龄打断道。
“当然,三年前就已经成功了,两年前,我们就成功实现大批量规模化生产。”弗莱明一脸自豪地说道。
他现在也是正经资本家了,他伙同约翰、约翰的导师,以及伯明翰医学院的院长一起,成立了一个公司,用来消化逆生制药公司英国部分的股份,他出任董事长和法人。
“你们先一等,我了解一下再说。”
这个年代,因为交通和通讯等问题,大洋彼岸的人凑在一起真的很不容易。赶时间,贺松龄几乎是刚到就被拉来开会,还没来得及看这些年公司发展的资料。
等到他看完这些年发展的资料和财报,这才缓缓说道:“原来如此……”
第234章 三一重工!
在贺松龄闭关的这些年里,逆生集团可以说是飞速发展。
就像弗莱明说的,他兑现了当年的承诺,三年前,已经成功地将青霉素彻底分离出来,两年前,已经成功做到了大规模生产。
这个原本在1942年才做到大规模生产,1943年下半年,二战快要结束的前夕,才第一次被军方签单采购的药品,提前了九年问世。
药品问世之后,销量并没有想象之中那么爆炸。因为一开始青霉素的应用,是为了给外伤伤员注射,而避免伤口发炎感染。
这个时候,离欧洲战场正式开启s2,还有好几年的时间,没有那么多伤员;老钟这边局面也基本稳定,秃子将东北拱手相让,内部压服了所有军阀,只剩下那支星星之火还在燃烧。他自然也不需要大批量采购。
但是到后来,约翰和他的导师发现了青霉素更多的应用场景。
抗生素能够应对的不只有一种炎症。他们先是成功证明了,青霉素对肺炎具有良好的对症治疗作用,然后是咽炎、扁桃体炎、猩红热、丹毒等皮肤病。
以现在的医学能力,青霉素几乎可以覆盖到所有医学能治的病症上面。
这一下,青霉素的市场终于爆发性增长起来。各国的医院、卫生部门,都挥舞着钞票,来排队购买青霉素。
也不是没人动歪心思,只是在这个年代,英美两国一起发力,没有什么国家能够扛得住。
某个著名的美术落榜生,曾经气愤地拍桌子怒骂道:“你知道现在一支青霉素的价格要多少么?五十万马克!抵得上一块面包了!呃……总之,活不下去辣!”
美术落榜生活不活得下去,目前来看,还没人关心。但是这世上,总有病人要治,总有人要活下去。
哪怕青霉素再紧俏,哪怕它再昂贵,也终归有人挥舞着钞票,乃至变卖家产,试图搞到一支青霉素。
这个时代的细菌,哪经历过抗生素的洗礼啊?几乎一管子青霉素下去,药到病除,当时就好。除了从黑市搞来青霉素,没经过皮试,导致过敏而死的部分倒霉蛋,抗生素几乎是药到病除。
一时间,被称为是“20世纪的天堂福音”、“上帝的仁慈”、“耶稣的圣水”,销量不降反增。
于是,在市场急速扩张的情况下,海外工厂开始不间断工作、出货。贺松龄在英国收下的船舶公司,起到了大用处。如果没有这么多艘船,青霉素也不可能有这么大的出货量。
而如果没有这么大的出货量,营收、预估的股价,就绝不会有这么大。
现如今,距离青霉素正式开始爆发增长,已经过去了将近一年,再要不上市,恐怕真要错过最佳噶韭菜的时候了。
同时,贺松龄还发现,自己不在,这公司发展的反而更好了。这就是现代公司制度的优势,创始人只需要把它带上正确的道路,它自己就能通过制度在道路上狂奔。
首先是三一保安团,它的上线,当年几乎是等同的三一安保公司,因为老钟不断军阀内战,四处是战场,拥有丰富战争经验的原因,导致兵源素质、实力都是首屈一指,获得了世界上不少大国和财阀的青睐。
张牧之带着人出去执行了几次任务之后,更是令那群外国佬们大吃一惊。原本以为的落后东方国度,竟然有战斗力这么强大的军队。
登时,安保公司的订单爆满。张牧之也是没辙,只能扩大规模。到现如今,已经在世界许多主要大国都开了分部。
由于战绩优秀,又跟约瑟夫关系好,采用的还是全套美械,甚至吸引了西点军校来交流学习。至此,受到正规军事教育的三一安保公司,彻底完成了最后的闭环。
现在的三一安保公司,已经是一个类似于黑水公司和猎人学校、正规军校的结合体,还是许多先进战法的前沿实验班。
同时,军火的采购进口,也如火如荼。当年贺松龄的承诺也终于生效,他们自己的兵工厂也建了起来。
以现在老钟的客观条件,造不出什么前沿的高科技、大威力武器。但三一兵工厂生产的武器,就两个特点,皮实耐用,价格低廉。
要知道,经济危机刚过去,正在复苏期,谁家也算不上富裕,反而这种性价比产物,得到了青睐。这点连贺松龄都没想到,现在的三一兵工厂就能做到军火出口。
账上有了钱,自然不能让它趴着,约瑟夫那些个资本家们,还用它们进行了投资。船舶、汽车、工业、能源,各个领域,都有掺和。
现在还是有亏有赚,但贺松龄心里有数,等到39年开学那天,这些都会飞速发展。
他不由感叹,这无意之中,真是造出了一个庞然大物出来。
就这,还是没算上异人能力世俗化结合的结果。
“现在,摆在我们面前最紧要的问题就是,拆分上市。”
约瑟夫看贺松龄看完了材料,补充了几句发展和现状,以及未来布局,做了最终结案陈词:“要是再不赶紧拆分,只能尾大不掉,是要出问题的。”
“嗯,那就按你说的来。”
贺松龄也是这个意思。
逆生集团现在囊括太多领域了,人才、地盘、现金、科技,种种都向着不同方向疯狂蔓延,就像是被五匹马夹在中间的商鞅,如果不及时分离出去,裂开只能是最终的下场。
“洞山师兄,你记一下,我做如下部署调整。”
贺松龄一发话,洞山立马掏出笔记本和钢笔,正襟危坐地准备倾听命令。
“三一安保,改名逆生安保公司,下设逆生军校、逆生特种兵学校,由张牧之担任董事长、校长,回头我把唐门和武侯派的人也拉进来一起培训。
现有的三一保安团,全部重组,安排进安保公司礼宾部,有特殊天赋者,进入军校当教师。薪资架构,你们自己调整。”
贺松龄玩了个暴力部门进礼宾部的烂梗,继续说道:“三一兵工厂,从安保公司拆分出来,单独成立公司,主做重工业和军工的研发、制造,名字嘛,就叫……三一重工!”
第235章 逆生集团拆分上市
贺松龄话音落下,所有人都看着他,不明白这么一个普通而且正常的名字,为什么让他嘴角带着鬼畜的笑容。
但是没办法,人家是绝对控股的大股东,谁也不敢问。
“英国的航运公司,改名逆生航运公司,制造船舶、开辟航线、开辟娱乐邮轮。
青霉素部门,改组逆生生物制药公司,回头我把磺胺类药的设想和原理给你们,你们自己组建实验室去研发。我就一个要求,经费不是问题,给我以最快的速度研发药品。
东北的鬼子在干什么,我想你们也清楚,给我尽快研制解药,解救人民。逆生安保配合,见到那些个灭绝人性的鬼子畜生,就直接枪毙。
约瑟夫,你带投资部单独分离出去,作逆生资本公司,开设投资、银行信贷等业务。”
贺松龄安排完所有的部门,敲了一下桌子,“以上的分公司,各自拆分上市,别的我不问,要保证逆生集团作为绝对控股的母公司。利益、股权、话语权,缺一不可。
最后,逆生集团总部,开设实验室,每年拨经费,用以各种研究。洞山师兄,你重复一遍!”
“是。”
贺松龄总共没交代几件事,这也不是在炮火连天的战场上,洞山自然不可能出差错,完整复述了一遍。
“列位,我知道大家都有贪婪的心思,商人嘛,这很正常。别说你们了,就我一个修玄之人,都曾有过偏离道路的贪欲,这不足为奇,人之常情。”
贺松龄等洞山重复完之后,双手撑着桌子,盯着约瑟夫和弗莱明以及他身后的英国代表。
“但是,饭有的吃的前提,得是先保证有粮食种,有猪养,有锅做,有盘子分。这个分的人,必须是我。要是有谁想端着锅吃,那我就要让逆生安保问问他的饭量了。可别撑死。”
“明白,明白,没有问题。”
逆生安保不是说着玩的,就算美军的正规军,不用大量的海陆空协同和重武器的情况下,也不是对手,这就是张牧之的作用,枪斗术、炮斗术真不跟你开玩笑。
至于说能不能从国家层面直接来抢?
笑死,他们是资本家,只看利益。让国家层面抢了,他们能有什么好处?照样落不到他们手里去。就算真抢了吧,还要防着贺松龄这种人,万一这东方人给他们脑子里种点什么呢?
约瑟夫和弗莱明他们,可是都看过贺松龄去解诅咒的。
能解诅咒,就能下诅咒。
他们可不希望,甚至波及自己的子孙后代。
“你放心,贺,我们是最好的合作伙伴,”
于是约瑟夫作为第二大股东,率先站起来笑着说道:“咱们的事业,坚不可摧。就算你不在,我也会帮你看着的,谁敢对我们的心血伸手,那就砍掉谁的手。”
“俺也一样!”弗莱明是文人,基本都在做研究,对这些打打杀杀的黑话不懂,只能跟了一句“me too”。
“当然,当然。我们都是合作已久的伙伴,我对你们的信任,就像信任我自己是一样的。”
贺松龄放完狠话,等他们表完忠心,也一脸虚伪笑容地坐了下来,和蔼地拍着弗莱明的肩膀问道:“怎么样,弗莱明教授,今年的诺奖,该是你的了吧?”
“当然,我已经获得了提名,据我的朋友说,不,不用据他说,能够研究出青霉素这么跨时代的药物,但凡诺贝尔委员会还要一丁点脸面,就不可能不给我。”
弗莱明终归还是个科学家,提起这项最高殿堂的奖项,仍然是眉飞色舞。
“加油。磺胺类药,应该也值一个诺奖,约翰,我看好你哦!”贺松龄看着当年那个在小县城里开中药铺的落拓白人青年,现如今他也已经是满身自信气质的大科学家了。
“自然。”约翰点点头:“我不会让自己落后于人的。”
“好,那就这么定了,拆分和上市的事情,咱们同步进行,尽量加快速度。如果有需要加急送到海外或者东方来的文件,你们可以来找我,我能快速给你们送到。”
贺松龄现在说这话一点不亏心。连未来的老年周圣,都能化作一条黑影,跟着远洋船只,跟着万米高空的民航飞机,何况是通天三重的他。
他现在的速度,比21世纪的民航客机还要快。未来从上海到美国,尚且要十几个小时以上,要让贺松龄走一趟,可能一趟来回也就十几个小时。
尤其他身融天地,随时有四周的灵气补充而来,还不虞有炁用枯竭的危险。飞机还要加油保养呢,到贺松龄这里,只要他的心神撑得住,他可以一直绕着地球飞。
所有人的目光都惊奇地看向了贺松龄,但没人说话。因为在场的,包括洞山在内,都已经算不上是异人,对贺松龄到了什么境界,他们问了也理解不了。
他们只知道,这个人变得更加强大了。
一时间,欧美代表的目光之中,又多了许多忌惮,微不可查地垂下目光去。
但贺松龄肯定不会就这么放过他们,他开始点名:“约瑟夫,我的好朋友,集团拆分上市这个事情,就交给你了。我这边实在没有可用的人手,而且上市也要在美国。”
“没问题,咱俩多少年交情了,你放心就好。”听到贺松龄完全放权给自己,约瑟夫不是喜悦,反而心中一凛。
这小子刚展现了自己的神奇能力,现在就来放权,这是试探啊!虽然说约瑟夫确实没有在这次拆分上市的行动中搞什么事情的意思,但他这么大的资本家,不可能没有野心。
不过这一句话下来,他的野心就熄灭了大半。
“好,那就多辛苦你。洞山师兄,咱国内这边,你跟老张多费心,回头我让李归真和吕家也派人一起协助你。东北那边……你问问老张,能不能把高家和出马仙家也拉进来。”
现在的东北,情况已经很糟糕了。贺松龄的意思是,能多团结一方势力,就多团结一方势力,能把自己的能量多伸过去一些,那就多伸过去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