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之扮猪吃老虎 第318节

  他没想到秦淮茹出手如此果断,响亮的巴掌声清脆无比,那叫一个嘎嘣儿脆;

  何雨柱心里呐喊,多打几巴掌,赶紧动手,别停,千万别停!

  “秦淮茹,你敢打我?你怎么敢的?”

  贾张氏不可思议的看着曾经温顺无比的秦淮茹,她怎么敢的?

  春妮儿打她,她没办法,毕竟自己还得靠那毒妇生活,谁让她有眼无珠的?虽然后悔,但为了以后的富贵生活强忍着;

  可秦淮茹怎么敢的?曾经在她面前唯唯诺诺的秦淮茹居然打了她一巴掌,就因为那么一句话就打了她,倒反天罡!

  “贾张氏,你都敢骂,我为什么不能打?记住了,现在的我,早就不是以前那个任你打骂的儿媳了;我现在只是秦淮茹,再敢骂我,见一次打一次,滚!”

  一种莫名的快感席卷全身,以前在贾家的时候,她多少次幻想过给贾张氏赏赐巴掌的场面;

  当时她只能幻想一下,可今天终于实现了,她也可以光明正大的扇这恶毒的前婆婆了;

  这种快感可比和何雨柱划船,攀上最高峰来的还要爽,比大夏天喝上一杯冰镇北冰洋还要透心凉!

  “天哪,活不下去了,连贾家弃妇都敢欺负贾家了,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啊。。。

  东旭啊,你怎么这么狠心啊?丢下我们孤儿寡母在这世上受苦@#¥%”

  贾张氏回过神,看着周围看戏的邻居,她从来没这么丢人过,顿时坐在地上,拍打着大腿,一阵鬼哭狼嚎;

  大院的其他院的人听到中院动静开始蜂拥而至,好久没看戏了,久违的场面终于来了;

  天知道她们等了多长时间才等到现在的场景,自从何雨柱强势崛起之后,好久没看好戏了,顿时觉得在大院根本没意思!

  “雨水,照顾小玲玲,我去看看!”

  何雨柱满脸黑线,知道自己不出去是不行了,看戏的人越来越多,总不能将事情闹大吧?

  万一有人指责秦淮茹或者贾张氏突然暴起,伤到秦淮茹怎么办?

  毕竟是他女人,这时候还是站到身后比较好,这就是及时的安全感!

  “知道了,大哥!”

  雨水乖巧的点头,她知道哥哥肯定要处理那恶毒的贾张氏,她特别反感贾张氏看她的眼神,期待哥哥大发神威!

  何雨柱心情很不好,这么吵下去,孩子指定被吵醒,真他娘的毙了狗了,没完没了!

  “干什么?大吵大闹的,不知道我家有孩子吗??”

  可惜,哭的尽兴的贾张氏直接充耳不闻,继续着自己的表演;

  就在何雨柱耐心逐渐消失殆尽的时候,贾家传出一道声音!

  “妈,有事说事,没事别瞎嚷嚷,孩子都要被你吵醒了!”

  春妮儿的声音像禁言术,贾张氏的声音顿时消失的无影无踪,让大家惊诧不已;

  何雨柱更是不可置信的看着这一幕,贾张氏居然被春妮儿吃的死死的;

  他都知道贾张氏这次从乡下回来后,贾家没传出任何吵闹的情况,甚至都知道贾张氏和儿媳两人相处的很好;

  贾张氏经常扶着春妮儿散步,这一幕街坊邻居都看得见;

  何雨柱原本以为春妮儿抓住了贾张氏的脉搏,顺着来才会有这样的效果;

  今天看来春妮儿抓住了贾张氏的脉搏是没错,但不是顺着来,而是强势镇压的,贾张氏眼里的畏惧可没逃过他的眼睛!

  “傻柱,春妮儿营养不足,棒梗一天到晚吃不饱,饿的哇哇大哭;

  你家的孩子不缺这一口,那个叫奶粉的东西给棒梗一罐;

  贾家和何家是对门的邻居,你们家听见这么好,总不能无动于衷吧?”

  贾张氏看见何雨柱眼前一亮,正好大伙儿都在,何家总不能为富不仁,见死不救吧?

  “贾张氏,我媳妇的奶水本就不足,给了你,我孩子怎么办?人不能太自私,光想着自己个儿;贾家的孩子是孩子,我的孩子就不是了?”

  何雨柱哪里不知道贾张氏啥目的,想哭穷博取邻居的同情心?怎么可能?

  “你们家条件那么较好,你又是食堂主任,肯定会有办法的;

  你和东旭一起长大,当时去保城的时候,东旭还借了你五万块钱呢;

  吃水不忘挖井人,现在东旭没了,你总不能看着吧?”

  贾张氏的思路清晰无比,易中海的那一套清晰的出现在她的脑海;

  她笃定何雨柱不会拒绝,毕竟连死去的儿子都牵扯出来了,傻柱再拒绝,邻居都能骂死他!

  “贾张氏,趁我没发火前,闭上你的臭嘴,你不提这一茬还好,提起这一茬,我就忍不住想起你是怎么从我一穷二白的时候,要回六万块钱的;

  你那么年轻,天天就知道骂人,屁事儿不干,困难都是自己作的,怪得了谁?

  领一百个火柴盒都能糊好几天,你出去打听打听,整个南锣鼓巷有你这么做工的人吗?”

  所谓救急不救穷,贾张氏不提这一茬还好,提出来了,正好给了他借口反驳;

  对方孤儿寡母,拒绝接济还真不能强硬蛮横的拒绝,否则就有欺凌弱小之嫌!

  “傻柱,你还有同情心吗?”

  贾张氏傻眼了,本来以为这套说辞能拿捏傻柱,谁知傻柱根本不吃这一!

  “同情心?人和人的关系是相互的,当你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寻思寻思,曾经的你是怎么样的;

  

  再说了,以你们春妮儿的工钱还有贾东旭赔偿金,猪蹄和鱼总能保障吧?存着自家的钱,到处卖惨,贱不贱?”

  贾家没钱吗?肯定是有的,但春妮儿不愿意拿出来,或者说贾家不缺营养;

  现在这一幕,只是贾张氏自作主张而已,这一世没了秦淮茹,这是要自己上了吗?

  “既然如此,开全员大会总可以吧?我有诉求,三位大爷都同意了,现在就剩你表态了!”

  何雨柱愕然,他刚才注意到贾张氏盯着何家,一直没猜透这位的心思,现在看来,让他接济只是为了开会的借口吧?

  “既然三位大爷都同意了,我的态度重要吗?三比一,完全可以开会!”

  他们四人早就有了默契,如果真的同意,那找他的不是贾张氏,而是三位大爷的其中一个!

  贾张氏傻眼了,本来想骗的傻柱同意,到时候其他三人无话可说,谁知傻柱根本不按常理出牌!

  “咳咳,阎埠贵说,你答应他就答应!”

  贾张氏心里怒骂,阎埠贵,你个狗东西,直接答应不就行了吗?非让她找傻柱,可恶!

  “咳咳,原来如此,一大把年纪了,老实做人,踏实做事不好吗?非要玩心眼,一大把年纪活到狗身上去了!”

  何雨柱差点没笑出来,甚至忍不住看了易中海一眼,易中海貌似感受过这情况吧?

  易中海本来看热闹呢,看到何雨柱那似笑非笑的表情,一怔,紧接着反了过来;

  哪还不知道何雨柱是啥意思,顿时没了心情,这四人真是苟啊,不堪回首的往事!

  贾张氏也傻眼了,合着最后还是回到了许富贵身上呗?那她折腾了这么长时间图啥?

  “傻柱,你。。。”

  “好了,贾张氏,我的态度已经给你了,只要一大爷同意我就同意;

  你现在要做的是去问问一大爷的意见,而不是抓住我不放;

  全院大会不是谁想开就能开的,需要大多数同意,所以我说了也不算!”

  贾张氏想怒骂一句MMP,这四人逗她玩呢?合着她就是个皮球呗?

  “妈,孩子醒了,进来看看!”

  当贾张氏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春妮儿的声音从贾家传了出来;

  贾张氏闻言狠狠的瞪了何雨柱一眼,转身回家了!

  “咳咳,既然不开会,大家就散了吧,明儿还要上班呢!”

  何雨柱说完转身回家,要不是贾张氏声音太大,害怕吵醒孩子,他真心不想出来,闹心!

  几个月时间一晃而过,满月酒最终还没办,至于百日宴,也不准备办了;

  全家抱着孩子叫上王主任夫妇,去师傅家吃一顿的就算过了;

  秋收后,传来北方粮食减产和上面即将实行粮食管制的消息;

  大家都议论纷纷,分不清真假,只有何雨柱知道,这是真的!

  这个节骨眼上,大办百日宴容易落人口舌,左思右想,最终还是放弃了;

  阎埠贵恐怕是最失望的那个了,本打算在满月的时候吃一顿,左等右等,结果何家不办了;

  现在又听到连百日宴都不准备办的消息,失望无比,只能感叹年轻人不懂规矩!

  这几年秋收后,贾家都有粮食带回来,大家依旧记得贾张氏那趾高气昂不可一世的样子;

  今年的粮食没拉回来,乡里统计各家的耕种数量以及收成,以便统购;

  了解到贾家的人都在城里后,直接责令村长整改;

  好嘛,贾张氏本就得罪了村长,现在趁此机会,以贾家不从事农业劳动为由,责令租种家田地的人不得将粮食给贾家,就这样,贾家始终没等到村里的人该给的粮食拉过来!

  贾张氏算着时间等粮食,时间早就到了,粮食迟迟不见踪影,跟春妮儿商量了一番后,准备去乡下看看!

  结果,得到的结论是粮食统购统销,农村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粮食统一由乡里收购,土地也不是个人的,属于村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管理;

  贾张氏傻眼了,如果传言是真的,那贾家只有春妮儿一个人的定量,三口人,粮食怎么可能够?预想中的富贵生活没来,很可能要过上忍饥挨饿的日子了!

第275章 粮食定量,再临小酒馆

  1953年北方的粮食减产严重,为让神州百姓吃饱肚子,开始进入统购统销时期;

  所谓统购统销就是整个神州一盘棋,官方统一收购粮食,然后由粮店统一售卖;

  根据工作不同,每月划定不同标准的定量,定量范围内是弹性的;本月吃不完,可以累积到下月,但超过定量就不能买了;

  粮食必须计划好购买,自此大家的眼里最重要的物资已经变成了粮食,有计划的人家月初将粮食全部买回来,分为三十个等份,每天不能超量;

  不得不说,这办法确实很好,能有效的防止奸商囤积居奇,哄抬粮价,也能防像贾家这样的人钻空子;

  贾张氏是农村户口,当时分到了地,这家伙住在城里,将自己的地‘送给’乡下叔伯;

  每年秋收后,这些叔伯‘接济’城里的贾张氏;

  其实这就是变相收租,只不过叫法贺形式不一样而已,根本上来说和地主收租没啥泣别!

  粮食定量后,吃不饱怎么办?基本是汤面或者面糊糊;汤面面条少,汤多;面糊糊加一些杂粮,当没那么浓稠,吃饱是不可能的,很多家庭,能吃个半饱就很不错了!

  十月份,上面开会研究决定,粮食实行统购统销,‘粮票’这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产物,登上历史舞台;直到九十年代取消,统治粮食业四十年时间!

  这时候的京城,购粮凭证还不叫粮票,有个很好听的名字‘开门票’,1953年11月1日开始正式发行!

  “开门票”的叫法众说风云,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说去粮店必须拿票,否则买不到粮食,或者说因为没有票叫不开粮店的大门,所以叫开门票等等吧!

  何雨柱知道,现在的定量还没具体细化,直到55年,才会划分11个等级;

  到时候,不会像现在这么笼统,但是必须开个全院大会,给大家解释一番,这也是他们管事大爷的职责!

  晚上,95号全院大会准时召开,这次的会议,安静的异常,大家的心情都很沉重;

首节 上一节 318/3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