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谁知这工具人没发挥多少作用,易中海就被玩的差不多了;
此时看到刘海中上门,他也不知道用什么态度来应对了!
此人说好吧?肯定不好,甚至可以说是个恶人;
可要是说坏吧?按何雨柱的观点又坏不到那里去!
剧中的刘海忠,三天两头打孩子,还被老聋子说‘父母不慈,儿女不孝’;
但,这年代教育孩子就这么粗暴,看看许大茂,少挨揍了?
说话不听?打一顿就好了;
前世的他,何尝不是如此?
那时候,家庭情况不是很好,男孩子嘛,又非常调皮;
活多,人少,调皮了看着就烦;
刘海忠有没有问题?肯定是有的;
但这段时间观察来看,并没有剧中那么过分;
应该是刘光齐的离开,给了这家伙巨大的打击,才对另外两个更加苛刻;
此时的刘海忠,虽然也会揍刘光天,但也就打几下屁股;
刘光齐被刘海忠寄予希望,希望能当官,圆了他的梦想;
多少父亲,将自己没完成的心愿寄托在子女身上?这没啥错;
但刘光齐结婚后,瞒着刘海忠支援三线建设,这才是最让他受打击的因素;
以至于,后来对光天光福兄弟不抱希望,才会大打出手,这也间接导致父子关系紧张;
但刘海忠年老后,三兄弟都没养老;
有钱就回来,看能不能占点便宜;
没钱溜之夭夭不说,还将唯一的灶台也给拉走;
可见,这兄弟几个也不是好东西!
按照前世的观点来看,八零九零以前的人,可能没那么不能接受;
毕竟,他们也是从没有叛逆期存在而长大的,至于再年轻一点肯定想不通;
因为他们犟嘴和不听话,有了一个更好的借口,那就时候叛逆期的孩子;
专家还说,叛逆期的孩子不能管的太严厉,否则可能酿成悲剧;
但前世的何雨柱他们就没叛逆期,因为不敢有,自杀率也没有朱会议叛逆期的时候高,这就想不通了!
至于刘海中对娄晓娥一家的态度,那是在其位谋其政,当然,有点过头了;
做了一辈子当官梦,终于梦想成真了;
刘海忠就想尽办法,在李怀德面前展示自己的能力;
原本这也没啥,当时的生态就是如此;
但他最不应该的是,最后享受娄晓娥的福利;
如果没享受娄晓娥的福利,他可能不会那么让人憎恨;
可反过来说,不享受娄晓娥带来的福利又能如何?
儿子都不管他,只有傻柱愿意养着;
总不能为了虚幻的东西露宿街头,冻死桥洞吧?
好死,还不如赖活着;
古代灾民为了活下去,易子而食的不是没有;
相比这些,刘海忠又算得了什么?
总的来说,刘海忠不是好人这是肯定的,但也不是十恶不赦的坏人;
只能说,前期为自己的前途不择手段;
后期为了活下去,没皮没脸,如此而已!
第261章 刘海中请教,李怀德邀请
何雨柱一家吃完饭,秋月带着雨水去耳房;
正房还是留给两人,说话也能放得开;
她要是在这里,刘海中也放不开,达不到效果;
刘海中的目的,她很清楚;
进大院这么长时间了,谁有啥毛病,追求的是什么,怎么可能不清楚?
阎埠贵的话,估计为占便宜而来;
易中海,大概率还是为养老展开;
刘海中嘛,肯定是为当官,寻求门路;
聋老太虽然没上过门,但和吃的肯定脱不开关系;
许大茂的话,可能是吹牛,也可能是闯祸了;
大概率来说,没人闲着没事儿来何家串门;
只要来了,肯定有需求或者求帮忙的;
何雨柱是一家之主,她还是避开比较好;
反正柱子哥也不会瞒着她,一家之主的地位还是要维护的!
今天刘海中上门的目的不能猜,估计还是为当官的事来的;
红星轧钢厂成立了,她和何雨柱都有了一定的职务;
虽然连芝麻绿豆都算不上,但也算四合院独一份儿了;
说实话,她对刘海中的行为,不置可否;
恶感也不是那么强烈,寻求上进是好事;
虽然反感托门路,走关系的行为;
但反过来说,跟他们关系不是很大;
因为他们没能力给刘海中帮助,只能给点建议;
不管何雨柱做什么决定,她都不会去干涉;
离开学校一年多了,也学会了一些人情世故;
现实就是现实,不可能如书本讲的那么完美;
生活中,总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总不能看这不顺眼,看那愤愤不平吧?
人世间有很多无奈,不可能事事如意,事事顺心!
打个比方:
如是厂里的工人,特别想进步;
但机会就是遥遥无期,正常人会怎么办?
第一,想办法投靠某人,寻求一个机会;
第二,采用金钱等方式达到自己的目的;
不管何种行为,都是寻求进步的途径;
这时候,你的心态可能就不是谴责了;
你的心态是:不怕你收,就怕你不收;
人家收了你的东西,那就说明你的需求可以得到满足;
人家不收,那说明你一点机会都没有;
所以,任何人都能谴责收东西的人;
唯有,主动送的人没资格;
出的价码和本身的需求相比,肯定是需求大于价码;
否则你也不会送东西,达到目的再去谴责,那人品都有问题!
当然不跑不送的人,谴责是肯定的;
因为跑找要送的人,让本就不怎么公平的竞争,变得更加不公平!
秋月的心里,她和何雨柱不出现这样的情况就行;
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不可能管的了所有人;
只能约束自己的行为,如此而已!
综上所述:秋月对刘海中的行为不赞同、不认可、不谴责、不理会!
此时何雨柱两人边吃边聊,天南海北说了一堆;
何雨柱就是不接刘海中的话,这可把刘大脑袋急坏;
他不是来和何雨柱扯闲篇的,是来请教为官之道的!
“柱子,现在我对厂里的形势真看不明白;
厂子变成了公家的,机关也增加不少部门;
可车间的这些领导一个都没换;
更没增加领导岗位,这里有何奥妙?
你是厂里的领导,给二大爷分析分析!”
既然何雨柱故作而言它,他就单刀直入,不给对方耍太极的机会;
刘海中总结了不少东西,说出来的话,也越来越像‘大官’;
这一套一套的,让何雨柱有点啼笑皆非;
大脑袋一天到晚家里看报纸,厂里听广播;
大领导的讲话学的有模有样,但不接地气,听着有点搞笑!
“二大爷,可别胡说,我只是食堂主任,可不是厂里的领导;
其实你根本没抓住重点,所以想不明白也是正常的;
您生在京城,长在首善之地,听过的故事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