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这时代好,结婚也就发个喜糖花生,条件不好,请亲戚朋友邻居吃顿大锅饭,条件好一点,就多摆几桌乐呵乐呵!
彩礼肯定是要的,农村可能一两袋粮食或者几万块钱,算成第二代人民币也就几块钱,这已经是高彩礼了!
关键是,此时的女子真是一把好手,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孝顺公婆!
和后世那些不会做饭、不会做针线活、脾气大的不像话的女人来说,这年代简直就是男人的天堂!
何雨柱心里对比这年代和后世婚姻情况的功夫,大师兄家到了,结婚的日子是明天,他今天赶过来准备食材!
“柱子,这么早就过来了?材料已经准备好了,总共三桌,我多准备了一些,你按四桌准备!”
“大师兄,三桌就三桌,多准备一桌干嘛?浪费!”
“嘘,柱子,你嫂子娘家来多少人也不知道,多准备一点,省的手忙脚乱!”
“得嘞,大师兄你忙你的,我这里不用操心!”
“好嘞,我确实没工夫陪你,一堆事儿呢!”
何雨柱走进院子,微微一笑,灶台大师兄已经垒好了,这可省了他不少功夫!
刚将准备好的大锅支起来,就有两个嫂子过来了,估计是帮厨的!
“你就是孙浩的小师弟吧?我们是帮厨,有事您招呼,我们给您打下手!”
“得嘞,谢谢您嘞!”
有两人帮忙果然轻松了不少,现在农村女人真有力气,在两人的协助下,厨房外面支起三口大锅!
一口炒菜、一口炖肉、一口蒸包子啥的,正好合适,这婚宴的菜你要是做的好吃,是锦上添花,给主家长面子;
做的不好吃,那也无伤大雅,都是村里人和师兄弟,主打一个量大管饱!
但何雨柱准备认真做,这是打响名气的好机会,名气传开了,给人做席面儿也能拿到不少报酬!
正常挣回来的钱,花出去也没啥,哪怕别人调查,也有迹可循!
房子装修好,紧接着就是七十二条腿,这也是个花钱的大项目!
结婚前要准备好了,结婚嘛,有能力就多准备,没能力三十六条腿也可以!
票据来临之前,他还准备将三转一响也给补齐了!
合理的范围内,多准备点东西,以后的日子过的也舒坦不是?
空间具有保鲜功能,除了过年,空间的东西他一直没动用!
这是给以后准备的,他可没忘记还有三年困难时期呢!
现在家里就他和妹妹,只要有钱,吃的东西还是能买到的,又不要票!
他当了三灶,工钱提升不少,买着吃也能供的过来,所以就没咋动!
别说没动,他还时不时添一点进去,细则无声!
大批量的购买还可能引起别人的注意,这是他不愿意看到的!
此时此刻,对‘光头坏分子’排查很严,任何可疑的情况,都有可能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
他要是大肆购买粮食,又没有合理的解释,说不定就会麻烦上身,对这个时代的敬畏,他从来没放松过!
等他凑齐三转一响、七十二条腿,媳妇的事就该提上日程了!
“小师傅,结婚了吗?”
帮厨的一个嫂子见何雨柱蒙头干活,开始找话题!
她本来就是那种话多的女人,死干活不聊天,她不适应!
“没呢,嫂子,我这才十八岁,不着急!”
“十八岁?你才十八岁就已经是大厨了?真有本事!”
“嫂子,您过奖了,我这还没出师呢!”
“没出师能独自掌勺,已经很了不起了,不过十八岁也不小了,我们村十八岁男人,孩子都会叫爹了!”
月底了,兄弟们,求月票,求月票!!!!
第154章 喜宴前的准备,村里风貌
何雨柱好笑的看着自来熟的嫂子,满脸的热情,还是村子里好啊!
民风淳朴,乡亲热情,少了很多的蝇营狗苟!
这时候大家都有了自己的土地,土改后,庄稼都收了两茬了!
虽然不说吃的多好,但不至于饿肚子!
这已经是盛世了,所谓封建王朝的盛世不就是不饿肚子吗?
满清的那个盛世,还是红薯土豆下的虚幻盛世呢!
看看现在,一年的收成只要不胡作非为,来年吃一年问题不大!
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生产生活积极性自然大大提高,对未来好生活的期待也高了不少!
翻身农奴把歌唱,这句话可一点都没夸张,晚清到解放前,家里有自己土地的农民几乎没了!
都是佃农,就说京城周边,哪个村子还没几个地主了?
这些人仗着有钱有势巧取豪夺,将别人的土地用各种手段据为己有,也就是人民的队伍来了,要不然这些人想拥有自己的土地,简直天方夜谭!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是赖以生存的保障,农民没了地,那就是绝了根!
这一点,绝对没危言耸听,城里人靠做工养家糊口,农村人靠土地传宗接代!
当下的环境,城里人多物资少,供给矛盾更突出一点,但村里没有这个矛盾,他们自给自足,生活压力比城里也低一点!
这也是当初何雨柱劝秦淮如将户口迁到城里时,秦淮如犹豫的原因!
不论村子地的多寡、贫肥,按人头分地是必须的,这样一来,这些地都是自家的,还不得伺候好了?
华夏人在耕种方面的经验无人能及,伺候好了,收成自然就上来了,家里终于有了余粮!
这里的余粮说的是第二年的口粮,不是说家里的粮食堆满了!
这样一来,每年收成扣除部分农业税,剩下的都是自己的,吃的问题基本解决了!
加上自己挖野菜养猪、养鸡换点钱,生活不说多好吧,至少比很多成立人都要过的好是真的!
城乡之间的这种情况,一直到公私合营后才慢慢开始转变,所以此时此刻的农村环境还是很好的!
“哎,小师傅,我说你发什么愣啊!”
说话的大嫂看何雨柱发呆,马上不愿意了,我这么一说,你就发呆,这是啥意思?
“哈哈,嫂子,被您这么一说,我是该考虑娶媳妇的事情了,哈哈!”
“咯咯。。。这就对了,十八了,不晚了!
需要个啥模样、性格的?说不定我们村里面就有呢?我给你介绍就是!”
“哈哈,谢谢您了,不过暂时先不说,娶媳妇可是人生大事,我得开始琢磨,不能这么快!”
何雨柱摸了摸额头的汗,他也就那么一说,没想到这位嫂子还就当真了!
“咯咯。。。那倒是!”
“小兰,就你还给人当媒呢?看把小师傅吓到了吧?咯咯。。。”
“我怎么就不能当媒了?我也是媒人介绍的,我看也就那样嘛,挺简单的!”
“哈哈。。。”
另一个嫂子哈哈大笑,她听说过小兰的故事,当时媒婆给小兰介绍了一门婚事,对方是个傻子,这可把小兰气坏了!
“小兰,你不是最讨厌媒婆的吗?怎么现在要给小师傅当媒婆了?咯咯!”
“嫂子,您这是笑话我呢,我当年那点事儿,您就不要说了!
要不是我机灵,悄悄去打听情况,我就被那恶毒的媒婆给害苦了!
我直接将那媒婆骂的抬不起头,至今都不敢入这一行!”
小兰说道这里好似干了大善事一样的洋洋得意!
“那是,要不是你大姨,说不定你都成老姑娘了!”
“那又咋滴?我就是不相信媒婆,可我大姨不错啊,现在有吃有穿,我挺知足,否则我天天以泪洗面吧!”
说到这里,小兰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了,对那个恶毒的媒婆仍然耿耿于怀!
何雨柱总算听明白了,合着这位年轻的时候还被媒婆坑过呢?
这也难怪,现在这年代,村子洞房花烛夜前,没见过面的都大有人在!
看来这位小兰嫂子也是个机灵人,泼辣是肯定的,要不然估计只能哭哭啼啼了,哪敢反抗!
几人边聊边备菜,不时发出银铃般的笑声,倒也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何雨柱炸丸子、炖肉等等,准备工作千头万绪,但手下丝毫不见忙乱,两位帮厨洗菜,忙的热火朝天!
请的乡老将所有的事安排的井井有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砌茶台的、搬桌子的、帖对联的等等,各司其职!
何雨柱好久没见过这么热闹的场面了,后世结婚多半都会在酒店进行,虽然省事儿,也多了很多仪式感!
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现在看来就是热闹,乡里乡亲来帮忙,怎一个热闹了得!
他也能明白大师兄让多准备一桌的用意,娘家人的席面儿,总免不了有些亲戚朋友凑过来打打秋风、捞点油水,这可是正儿八经的席面儿,油水自然不能少了,有备无患,没毛病!
席面的油来源,当然是鸡冠油,这还是何雨柱帮忙弄的!
冯哥那里提前知会了,要不然上赶着买,还真买不到!
只见何雨柱将鸡冠油切块,放入大锅,倒入一点清水,开始加柴火,随着温度的升高,鸡冠油开始融化!
差不多时间,捞出油渣,将溶出来的猪油弄到准备好的坛子里,这就是席面上用的油了!
至于油渣,肯定是要准备包包子的,席面上的包子原料就是油渣加白菜,那叫一个香!
随着油渣的出锅,小孩们开始围绕在何雨柱周围,那渴望的眼神,似乎在诉说着什么!
何雨柱哪里不知道这些孩子想要的是什么,装了半盘油渣!
“不要着急,一人一块,排队领取!”
“谢谢您,叔叔!”
“哈哈,真有礼貌!”
孩子们一人一块油渣,满嘴流油,至于大人们,只能羡慕的看着!
他们也知道就那么多,还要包包子,自然不会上前抓上一块儿!
一天的忙碌很快就过去了,大师兄也去接新娘子了,何雨柱被请到房子里!
“柱子,辛苦你了,喝茶!”
“得嘞,叔叔,您也别客气,大师兄那就跟我大哥差不多!
您这么客气,我反倒有点不自在,咱们都是自己人,忙活也是应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