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1997,我成了网文鼻祖 第340节

  曹胜的生活,平静而充实。

  每天都觉得时间不够用。

  生活上,并没有因为有了上亿的身家,而有多大的改变。

  但他的作品,造成的影响却越来越大。

  特别是目前连载的《洪荒演义》。

  这本书连载到目前,已经出现了数以千计的跟风之作。

  其中一些写得不错的,还被湾湾那边的出版社看中,签约出版了。

  比如《洪荒封神》、《洪荒之东皇太一》、《帝俊传》、《祖巫传说》、《我是鲲鹏》等等。

  这些跟风之作的不断涌现,不仅吸引了不少读者,也倒逼着各个小说网站开辟出一个新的题材分类:上古洪荒。

  很多小说网站,都把这个分类和仙侠修真放在一起并列。

  只是……

  随着网文写手和读者越来越多。

  网文圈的风气也渐渐变了。

  曹胜的《洪荒演义》人气虽然很高,但还是有很多读者不喜欢,有人觉得上古的故事太遥远,没兴趣;有人觉得曹胜的文风太正经,不够轻松;还有一些人觉得曹胜不写黄,看着没劲。

  在这个几乎没有任何监管的网文时代,写手们的创作自由很大。

  一些写手为了吸引读者眼球。

  不断试探网站的下限。

  作品越写越黄。

  很多写手甚至把黄,当作作品主要卖点。

  而各大小网站,为了网站的流量,也默许了这种作品的存在。

  进而引发更多作者效仿。

  渐渐的,写黄的作品,占据了各大小网站的主流。

  相比电视上满屏的清宫剧、家庭伦理剧以及刑侦剧,这个时代的网文,百花齐放,创意无限、文风轻松、尺度还大。

  对青少年的吸引力太大了。

  各大小网站,凭着这些颜色作品,流量涨得飞快。

  如榕树、龙空、书盟、起点等网站各大排行榜上的作品,点击量纷纷突破百万。

  曹胜的《洪荒演义》虽火,实体书的销量虽然也先后打破湾湾和大陆的销售纪录,但却难以阻挡网文百花齐放的势头。

  比如萝森的《风姿》、《风月》,最近就特别火,在各个盗版网站上的各大排行榜上,都有出现。

  还有《坏蛋》、《混蛋神》等等黑暗风格的作品,最近势头也很强劲。

  黄和黑两种风格的作品,俨然成为流量密码,但凡往这两种风格上靠的作品,都比较容易出成绩。

  湾湾那边的出版社,在选稿上,也开始倾向于这两种风格的作品。

  而曹胜的文风却一直没改。

  重生回来的他,很清楚以后的网文审核会越来越严。

  到时候,现在红极一时的涉黄涉黑作品,全部都会被封禁。

  稍微擦边的暧昧文,都会被咔嚓。

  他不想自己的作品,几年后,会被封。

  所以,他的作品虽然很少写单女主,但绝不涉黄。

  只是为了迎合读者,稍微写一点暧昧和擦边。

  仅此而已。

  他相信这么写,以后那一场场封书风波,封不了他的书。

  也许别的暧昧、擦边的作品,会被封,但他中原一点灰的名气,应该能让网站对他手下留情。

  何况,他有起点的股份,还是大股东。

  只要不涉黄和黑,谁敢封他的书?

第334章 《国术演义》

  6月底,曹胜参加完学校的期末考试,每天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就多了。

  他搬去父母住的那套别墅,开始了深居简出的暑假生活。

  但他并没有停下每天练拳。

  只是将练拳的地点,改在这套别墅的负一层。

  负一层的空气质量并不差。

  因为负一层后面有一个下沉式的小院子,可以让户外的新鲜空气进入负一层。

  每天所有的时间都可以自由支配,让他决定开始准备下本书的大纲。

  下本书写什么,他早在写《洪荒演义》之前就想好了——写国术流。

  他暂定的书名是:《国术演义》。

  原时空,神机在写《龙蛇演义》之前,其实早就有人写过传统功夫题材的小说,而且写的人还不少,也有挺多读者爱看,传统功夫题材在那个时候算是一个小众题材。

  神机的《龙蛇演义》算是一下将这个题材的上限拔高了N倍,并且,用“国术”这个概念,升华了传统功夫的概念。

  这个题材尝试写过的人有很多。

  但一直没人能超越《龙蛇演义》。

  其中的原因有很多。

  如:超越经典,从来都很难。

  如:读者先入为主,看过神机的《龙蛇演义》,再看同类型的题材,下意识会认为这人是在模仿《龙蛇演义》,带着这种看法去看国术流的作品,自然会觉得这些作品都不如《龙蛇演义》。

  如:模仿《龙蛇演义》的,几乎都是中下层的写手,本身实力就不如神机,而实力和神机相差不多的那些大神,则拉不下脸来跟风神机的作品。

  凡此种种,原时空的《龙蛇演义》成了国术流的一个巅峰,在同类型中,曹胜重生之前,一直没看见有哪本作品超过它。

  曹胜也没信心能超过《龙蛇演义》。

  即便他是重生者,即便他看过《龙蛇演义》不止一遍。

  但神机的作品,精髓从来都不是书中的剧情。

  最难模仿的其实书中对气氛的烘托、对剧情节奏的把握。

  看神机的作品,很多人看着看着,经常会有这么一种感觉:气氛都烘托到这儿了,这个人该死了吧?

  也是因此,神机作品中的主角杀人,几乎都是在读者期盼的情况下,杀的。

  就会让读者觉得很爽。

  觉得每一个反派都死有余辜。

  死得正是时候。

  会有酣畅淋漓的感觉。

  这大概和神机是棋手出身有关。

  做了多年职业棋手的神机,好像在用下围棋的方式在写书,围棋是怎么下的?一颗棋子一颗棋子地摆上棋盘,就像小说中的铺垫剧情,当摆上棋盘的棋子足够多、完成合围的时候,就能吃掉对方一部分棋子,这和他作品中,剧情铺垫到一定程度,突然干掉一个甚至一部分对手,何其相似?

  暑假开始后。

  曹胜每天上午都在书房中,构思新书大纲。

  在构思大纲的时候,他下意识模仿神机的写法,先安排一段段铺垫的剧情,将剧情中的情绪一点点烘托上来,当气氛烘托到顶点的时候,才安排主角打死敌人。

  为了营造功夫对决的时候,给读者足够的画面感,他也像神机那样,将各种功夫拆分成一个个具体的招式。

  因为只有将每套功夫都拆分成具体的招式,写起来才足够细,只有写的足够细,才能让读者在看的时候,在脑中产生画面感。

  这是一种很难的写法。

  因为正常情况下,文字就是文字,无论你怎么写,读者在看你文字的时候,都很难产生画面感。

  但细节足够翔实的描写,却能让读者在看文字的时候,仿佛看见了一幅幅画面。

  纵观古今中外的名著,几乎全都写得很细。

  比如主角走进一间屋子之前,作者会详细描写这间屋子外面的环境,哪里有河、哪里有树、哪里有花……等等。

  等主角走进屋子之后,又会描写屋内的环境,包括桌椅板凳、墙上挂的画、地面的材质、颜色,等等。

  因为这些细节描写,读者在看见这些文字的时候,脑中才会想象出这些东西,想象出来的东西越多,画面感自然就越强。

  传统武侠小说,比如:卧龙生、梁羽生等武侠小说大师的作品,也是这种写法,对环境描写,写得非常细。

  金庸的作品,也是这种写法。

  不这么写的大师,也有。

  如:古龙。

  古龙一开始其实也是这么写的,对环境等细节描写,都注入不少笔墨。

  但据说他后来看见自己的作品被改编成的电影剧本,发现剧本中,将自己对环境、年代等等细节描写,全部略去,一个字都不用。

  这个发现,激起了古龙的逆反心理。

  ——既然你们改编我小说的时候,完全不需要我书里的细节描写,那我就不写细节了。

  从那以后,古龙的作品简洁得厉害。

  书中的年代没写、环境没写、很多细节都没写。

  比如:《天涯明月刀》。

  看上去,干巴巴的,全靠人物和剧情支撑整个故事。

  这种写法,给影视改编带来了不小的困难。

  编剧和导演都不知道他这些小说的故事应该放在哪个朝代的背景下来拍,做场景布置的时候,也有点不知道该怎么下手、如何布置?

  曹胜每次想起这事,都怀疑这是古龙对那些编剧和导演的报复。

  他当然不会学古龙的这种写法。

  但也不会学卧龙生、梁羽生等传统名家的写法。

  他除了是一个写手,还是一个资深网文书迷。

  他很清楚很多读者都和自己一样,对小说中的环境等细节描写,都很厌烦。

  没耐心看那些枯燥的细节描写。

  但想要让读者在看的时候,脑中产生画面感,写的时候,细节描写又必不可少,怎么办?

首节 上一节 340/41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