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1997,我成了网文鼻祖 第313节

  曹胜一边打量她家的环境,一边回应着大家的问题。

  没人问他的收入,也没人问他家里有几口人,有没有买房、买车等等问题。

  问的是一些这样的问题:

  二哥:“听小雅说你不抽烟,是真的吗?要不抽一支玩玩?”

  二嫂:“去!你别带坏小曹!小曹肯定是真不抽烟,对吧小曹?”

  小慧:“二嫂!你这话可就不一定哟,我听说搞写作的,基本上都有抽烟的习惯,对吧姐夫?”

  黄母:“小曹!你抽烟吗?要是真抽的话,那就抽一支!没事的。”

  黄父:“小曹!你酒量怎么样啊?泡酒你喝不喝?我这里有去蛇园买的蛇酒,还有云湳那边的朋友帮我泡的桑葚泡酒和虎骨酒,中午一起咪两口?”

  泡好茶、端过来的大嫂,笑吟吟地问:“小曹!我听小雅说你喜欢喝茶,毛峰、猴魁这些,你在徽州肯定早就喝腻了,我就不给你泡了,我给你泡的是普洱,你尝尝看,要是喜欢喝,一会儿回去的时候,我给你拿点,千万别可以呀!对了,你喝过普洱没呀?”

  ……

  气氛过于友好,反而让曹胜有点招架不住。

  因为他完全没这样的见家长经验。

  重生前的经验,全都用不上。

  好在,重生前,人到中年后,他在人际交往上,仿佛突然开窍了,知道该怎么应付形形色色的人了。

  他开窍领悟到的东西很简单——给别人面子、说别人爱听的、以及……未语先笑。

  先露出笑容,再说点别人爱听的,基本上就不会让场面冷场,也不会令人不喜。

  当然,说别人爱听的,也需要一点点观察力和头脑,不能表现出明显的马屁味道,更不能把马屁拍到马腿上。

  而观察力和头脑,他都有。

  身为一名写手,他平时虽然话少,但观察力是强于一般人的。

  因为他话少的时候,都在观察眼前的一切。

  头脑……

  常年写小说,就是一直在编故事。

  很多时候,他不说话,并不是他没想到该说的话,而是不想说。

  当他想说的时候,说出来的话,基本上都很得体,不时还会来两句幽默的。

  这不,此时场面上,他就不时逗笑黄清雅的家人们。

  黄清风坐在一旁的单人沙发上,冷眼看着曹胜。

  心里相当复杂。

  近距离观察曹胜,他心里虽然不愿承认,但却知道曹胜各方面都很出色,不仅长得帅、风趣、能讨人欢心,还有一股反客为主的气势。

  这不是曹胜有意散发的气势。

  实在是时至今日,他的底气太足了,比如:长得帅、名气大,还特别有钱,重点是特别有钱!

  重生前,网上时常有这样一种声音:男人有十万块,就有了生活的底气,可以不因为钱,而去做不喜欢的工作;有一百万,就敢跟任何人翻脸;有一千万,就会有我命由我不由天的豪气!

  而现在他曹胜有多少钱了?

  等迪士尼和福克斯的剧本费打进他账户,他的资产绝对能过亿了。

  2000年的上亿身家,给他的底气是普通人想象不出来的。

  可能他自己都没有发现,但黄清风看出来了——这小子身上有反客为主的气势。

  明明是坐在女朋友家里,却硬是坐出一种这里是我主场的气势来。

  冷眼旁观的黄清风甚至感觉曹胜在哄他全家人。

  跟他父母说话,像哄两个老小孩。

  跟他妻子、弟弟、弟妹、堂妹说话,像大学生跟初中生交流,那种微笑听他们说话,然后给予一两句认同、鼓励话的样子,太踏马操蛋了!

  跟他一双儿女,还有侄儿说话的时候,曹胜哄孩子的感觉更明显了,三只红包掏出来,瞬间让三个孩子排队喊姑父。

  这一幕,让其他人看得满脸笑容,堂妹小慧甚至忍不住伸出白生生的玉手,撒娇似的说:“姐夫!我也要我也要!我也还是个宝宝呢!”

  黄清风:“……”

  黄清风感觉自己看得牙疼,嘴已经忍不住抿了几次。

  当曹胜笑着,真的给小慧一个红包的时候,黄清风忍不住开口了,“小慧!你能不能有点出息?你都大学毕业了,好歹也是一名白领,你真好意思要红包啊?”

  “谢谢姐夫!”

  小慧接过红包,喜滋滋地谢了曹胜一句,随即给了黄清风一个白眼,“要你管!大哥!就你最抠门!你说你都几年没给我红包了?还是姐夫最好!你以后多跟我姐夫学学!”

  黄清风:“卧槽!你个臭丫头!”

  黄清风很生气,其他人却都看笑了,笑声一片。

第314章 婉拒、两笔大额汇款

  这天中午的饭菜很丰盛。

  黄清雅母亲和二嫂准备了满满一大桌,菜品的质量有点出乎曹胜的意料,竟然每道菜都做得很有卖相,乍一看比一些饭店做得还好。

  有干锅牛肉、啤酒鸭、腊味合蒸、珍珠肉圆、口水鸡、猪肚加蛋饺、鹌鹑蛋、蘑菇炖的锅仔,等等。

  曹胜被招呼着来到餐厅,看见这一桌菜肴的时候,惊讶地问:“阿姨!二嫂,这是你们做的?你们厨艺这么好啊?”

  这话让黄清雅母亲、二嫂听得满脸笑容。

  其他人也觉得很有面子。

  二哥黄清文笑道:“你二嫂家里是开饭馆的,她这手艺都是跟她爸学的。”

  二嫂邢丽丽摆摆手,满脸笑容、谦虚地说:“我手艺一般,只学到了一点皮毛,小曹快坐呀!尝尝看!看看味道怎么样。”

  其他人也纷纷招呼曹胜入座。

  场面完全不像是黄清雅的对象第一次上门,更像是贵客上门。

  席间,黄清雅父亲和二哥,频频向曹胜劝酒。

  片刻后,黄清雅大哥黄清风,竟也端起酒杯向曹胜敬了一杯。

  桌上的气氛很融洽。

  只是,大家吃喝得差不多的时候,话题被黄清雅大嫂拉到另一个方向。

  “小曹!你看你和小雅交往的时间也不短了,你打算什么时候跟小雅结婚呀?”

  这话一出,除了早就吃完,已经去客厅玩耍的三个孩子,其他人都看向了曹胜,包括黄清雅。

  结婚?

  曹胜怔了下。

  第一次上门就问什么时候结婚?

  他下意识扫了一眼大家的表情,注意到似乎每个人都在等他表态,只有黄清雅的堂妹小慧表情意外地看着他。

  也注意到黄清雅竟也轻咬着嘴唇,有些期待地看着他。

  一瞬间,曹胜脑中闪过很多念头。

  刚重生的时候,他想过这一世要早点结婚,让父母早点抱上孙子,但他从来没想过要早到这个程度。

  翻过年来,他也只是21周岁。

  都还没到法定结婚年龄呢!

  何况,和黄清雅交往至今,他俩早已过了热恋期。

  偶尔,他也会审视一下他俩之间的感情,想想她是不是自己理想中的妻子?

  有过恋爱经验的人,大概都有这样的感觉:热恋期的时候,恨不得马上就结婚,然后两个人天天晚上没羞没臊地玩一些彼此都爱玩的游戏。但热恋期一过,头脑就会渐渐冷静下来,会考虑到很多之前不曾考虑过的问题,比如:她是不是真的适合做自己老婆?比如:她将来能做好孩子的母亲吗?比如:和她结婚后,我的生活真的会变得幸福吗?还是说会变得更差?

  等等。

  他对黄清雅大部分方面都挺满意。

  当然也有不满意的。

  如:她的事业心有点强,既做着徽州作协的工作,也在努力码字写小说,每个月来他这里的次数并不多。

  而每个男人想要的老婆类型是不同的。

  他一个宅男,最希望的老婆其实是能每天陪着自己的那种。

  以他如今的收入,养家完全没有半点压力。

  根本就不需要自己的对象努力挣钱。

  所以,事业型的女人,在他这里并不是加分项,反而是减分项。

  不过,只是谈男女朋友的话,他能接受黄清雅的事业心。

  但结婚的话……

  他暂时还没想好,也没想过要这么早结婚。

  起码要等到自己达到法定结婚的年龄吧?

  他笑了笑,说:“大嫂!结婚的事不急,我还没达到结婚年龄呢!对吧?”

  这时,黄清雅母亲接话,“没到结婚年龄不要紧呀!你们可以先办婚礼,等年龄够了,再去领结婚证嘛!”

  大嫂点头附和:“对呀!你不是农村出来的嘛?我听说农村人很多都是还没到结婚年龄,就先结婚,甚至生孩子的,等到了结婚年龄,再补办结婚证嘛!这种事,你从小应该见过很多吧?”

  曹胜:“……”

  没到结婚年龄就结婚的事,他从小到大,确实见过几次。

  但都不是什么好婚姻。

  这里说的“好婚姻”,不是说婚后幸不幸福。

  而是结婚的时候,结婚的男女两人,往往有一个是被迫妥协的。

  比如:还没到结婚年龄的姑娘,因为家里要凑钱给她哥哥结婚,所以,早早被她嫁出去,为的是早点拿到一笔彩礼,然后用这笔彩礼,去给她哥娶媳妇。这样的婚姻,姑娘往往会哭成泪人,会有很多长辈、亲戚轮番给她做思想工作。

  有人劝她要体谅父母,要为哥哥考虑一下。

  有人说女人总归是要嫁人的,嫁给谁都是一样的。

  有人说这就是你的命,身为女人,要知道认命。

  ……

  比如:年轻姑娘早早被男人搞大了肚子,而当时的社会风气是:这样的姑娘,如果不嫁给这个男人,以后往往再没有一个像样的男人会娶她,所以,不得不结婚。

  结婚之前,姑娘往往会被父母家人骂得抬不起头,结婚的时候,父母、家人也不会给她好脸色,并且,婚后一二十年,甚至余生,全家人在村里都抬不起头,不能跟村里人吵架,一吵架别人就会拿这事羞辱她全家。

  等等。

  总之,曹胜从小到大,见过的几次没达到结婚年龄就结婚的,就没一对是风光的。

首节 上一节 313/41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