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成电影后,因为这本书已经发酵一段时间,这本书的书迷数量应该已经翻了十几倍。
那时候,电影上映,有这些书迷支持,电影的票房也不会太难看。
他没想到赵汶卓这么快就看见《拳霸》这个故事。
他不想泼赵汶卓冷水。
所以,他已经在想这个剧本除了发一份给赵汶卓,还可以发给哪些人?
他对赵汶卓的组局能力持怀疑态度。
一来,赵汶卓身为内地人,在香江那个很排外的地方闯荡,能闯出一番名头已经很不容易。
想插手电影的投资、制作?
恐怕很难!
二来,原时空的赵汶卓越来越接不到好项目,接连多年出演的影视作品,烂片的特征越来越明显。
如果赵汶卓的组局能力不错,至于接连出演那些烂片烂剧?
难道他不想主演好项目?
所以,曹胜觉得只把这个剧本发给赵汶卓的话,最终就算能把这个项目运作起来,把电影拍出来。
成品大概率也是烂片一部!
一时间,曹胜脑中闪过几个人选。
如:黄白鸣、徐客、洪进宝、叶韦信、陈森。
其中,叶韦信是原时空《叶问》系列的导演,四部《叶问》已经证明了叶韦信有拍摄功夫商业片的能力。
但这个人选在曹胜脑中闪了一下,就被他排除了。
因为他记忆中,叶韦信在拍摄《叶问》系列之前,好像没有拍摄过功夫电影,也没什么名气。
可能还需要一些机会锻炼,才有拍功夫片的能力。
陈森是原时空《一个人的武林》的导演。
但在这部电影之前,陈森好像也没拍摄过功夫电影。
此人现在执导功夫片的能力,同样存疑。
相比之下,还是黄白鸣、徐客和洪进宝比较靠谱。
黄白鸣虽然也没有拍摄功夫片的能力,但他是电影公司的老板,有钱有人脉,在香江影视圈人脉也深,完全有能力组一个不错的剧组。
徐客,是香江功夫片的一面旗帜,没什么好说的。
洪进宝也差不多,能导能演,还能做武术指导,也曾开过电影公司,有投资的能力。
其实,曹胜觉得这种需要去国外取景拍摄,还需要不少国外动作片演员参演的电影,最合适的人选应该是程龙。
程龙早就开始搞中美合拍片,相关的人脉、资源,应有尽有。
但……
程龙不适合主演《拳霸》。
年龄不合适。
《拳霸》的男主角应该是初出茅庐的年轻人。
动作风格也不适合!
程龙的动作风格谐趣的特征大于功夫的特征。
而且,他的身高也不适合八极拳这种北方拳种。
八极拳的刚猛,配上高大的身材,才能演出拳霸的感觉。
心里转着这些念头的曹胜,在阳台上又坐了一会,便起身上三楼书房,把《拳霸》剧本投出去。
第228章 风格问题、叶问人选
《拳霸》的剧本,曹胜给赵汶卓发了一份,然后给黄白鸣也发了一份。
暂时没给徐客和洪进宝。
这是他投稿的一个习惯,正常情况下,他不会一稿多投,这是对出版社的尊重。
关键是没人喜欢一稿多投的作者。
试想:如果你是出版社的编辑,收到一份投稿,审核组经过一审、二审、终审,花了不少时间和精力把稿子审核完了,准备签下这本书的时候,作者突然告诉你,这本书已经签给另一家出版社了,你是什么感觉?
或者,作者告诉你:这个稿子我还投了别的出版社,你能给我什么价?你们谁出价高,我这本书就签给谁,你恶心不?
所以,一稿多投是几乎每家出版社都厌恶的。
几乎每家出版社,都会拉黑喜欢一稿多投的作者。
现在投剧本,曹胜也不想搞一稿多投的操作。
败人品!
反正他现在也不缺钱,并不赶时间,大不了多等几天,等黄白鸣这里有了回信,如果黄白鸣对这个剧本兴趣不大,他再投给徐客或者洪进宝,完全来得及。
剧本发出去后,他注意到邮件里有几封未读邮件。
其中一封邮件的标题是:“我是您的铁杆书迷,有点建议给您!”
铁杆书迷发来的邮件?
曹胜有点意外。
下意识点开这封邮件。
邮件内容如下:
“中原一点灰您好!我是您的铁杆书迷,我网名是冰美人。我好不容易打听到您的邮箱账号,有一些建议想说给您听,希望对您有些用处。
第一个建议是《神墓》的剧情推进太快了,虽然很好看,但缺少很多细节,支线剧情也太少了,我觉得这本书的剧情,您完全没必要这么赶。
第二个建议是《神墓》的反派强者出场得太早了,比如万剑仙、景国大帝、魔主杨明秀等等,这些boss级的反派,我觉得应该晚一点出场,前期完全可以出场一些没那么强的反派,像您现在这样写,我怕您很快就写不出更强的反派了。
第三个建议是《天地玄黄玲珑塔》,我觉得这本书写得太残酷了,特别是《一个人的武林》这个电影世界结尾的时候,男主角没必要和封于修一起被从天而降的玻璃剖成两半,您难道不知道您有些书迷的年龄并不大吗?您写得这么残酷、吓人,您就不怕吓到一些年龄小的书迷吗?
……”
这封邮件,洋洋洒洒,写了一千多字。
曹胜看完后,思索了一会。
觉得这个自称“冰美人”的女读者,视角挺独特,竟然能在他这两本书里挑出这么多毛病。
而且,这些意见乍一看,还挺有道理。
言之有物。
不是瞎扯。
但,他早就不是轻易就能被读着影响的萌新作者。
他虽然还是会根据读者们的意见,来调整自己作品的写作方向和写法。
这是每个网文作者的习惯。
但身为老作者,他早就学会怎么辨别读者的意见。
哪些意见可以听?
哪些意见不能听?
他心里有数。
像这个冰美人在邮件里提的那些意见,看似言之有物,有道理,但他却知道这样的意见是不能听的。
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作品。
任何一种写法,都会有兼顾不到的地方。
比如《神墓》,他要的就是快节奏写法,通过快节奏的剧情,来让剧情的爽感一波接一波。
这种写法最大的特点就是快节奏、爽感极强。
这是一种很极端的写法。
如同一个剑客的剑法,没有防守的招式,招招都是抢攻,追求的就是强大杀伤力,实战效果超群。
如果这个剑客非要在这套剑法里加一些防守的招数,那就失去了这套剑法最大的特色,杀伤力必然会大幅下降。
比如《天地玄黄玲珑塔》。
这个冰美人在邮件里说这本书写得太残酷了,会吓到年龄小的书迷。
这个意见看似有道理。
但,残酷本来就是无限流作品的一大特色。
就像恐怖,本来就是灵异片的一大特色。
试想:一部并不恐怖的灵异片,有什么意思?怕吓到观众的灵异片,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
“谢谢你的建议,非常感谢!”
曹胜给她回了一句,就没再多说。
这种在他写作风格上,挑毛病的建议,他没兴趣争辩。
因为没什么意义。
他重生后写的每本书的风格都不同,每本书的风格,都是他深思熟虑后的选择,作品风格一旦被定下,就不能轻易更改。
因为每本书开头几万字,就会把风格定型,这个时期,也是筛选读者的时期。
读者们找书看,其实,作品也在无声无息间挑选读者。
开头几万字的剧情之后,轻易改变作品风格,就会把已经筛选出来的读者赶走。
这就好比男女之间谈恋爱。
你追求姑娘的时候,温文尔雅、文质彬彬,不喜欢你这种风格的姑娘早就拒绝你了,好不容易有一个喜欢你这种风格的姑娘,同意和你交往,结果刚交往一段时间,你就性格大变,变得粗鲁无礼、满嘴脏话,试问:这个姑娘会不会想跟你分手?
……
香江。
某片场,赵汶卓有点坐立不安,心痒难耐,想赶紧收工回去,看看曹胜发过来的《拳霸》剧本。
但理智让他压制着心里的冲动,继续待在片场。
……
黄白鸣坐在公司办公室里,正在和洪进宝聊《叶问》这部电影的筹备情况。
“三毛!元飚那里你谈得怎么样了?他答应回来拍这部电影了吗?”
元飚是他俩都属意的叶问人选。
因为元飚演过《败家仔》,在那部电影里用的就是咏春,打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