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新人,第一本书就写到7万多字,在这个年头可是很难得的。
即便是他曹胜,平时开新书,也很难做到在发表之前,就存稿到七万字。
因为不发表的话,就没有更新方面的压力,心态很松弛,存稿就很难涨上去。
“你稿子带了吗?”
第一次遇到这样的书迷,曹胜不急着去食堂了。
神色也认真了几分。
许三标点点头,从裤兜里掏出一本卷成卷轴状的软面抄,双手慌忙将软面抄展开,反卷了几次,让软面抄没那么卷了,才双手递给曹胜。
“学、学长,谢谢!谢谢您。”
曹胜接过软面抄,翻开封面看了两眼。
字迹有点丑,但比他曹胜当初的手稿字迹要清楚不少,至少这软面抄里的手稿,每个字都能认出来。
书名:《学宫之耻》
作者:三流书生
简介:观星学宫,是修真界的一个小门派,这个门派擅长观星术,学宫中流传着一个传说:学到观星术的精髓,就能找到还没有崛起的未来强者,只要找到这样的强者,提前和这种未来强者打好关系,将来就能跟着强者一起飞升仙界。
许三,是观星学宫众多弟子中的一个。
他的观星术一直不能入门,是观星学宫中,人人皆知的学宫之耻。
他进入观星学宫三年后,还是没能入门观星术,被师父逐出了学宫。
从此开启了他的传奇人生。
……
这样的书名、这样的简介,让曹胜对眼前这个新生有点刮目相看了。
感觉这位学弟并不是在胡乱瞎写,而是有点东西。
曹胜没有继续看手稿的正文,抬头看向眼前的许三标,“你晚饭吃了吗?”
许三标摇摇头,挤出一抹笑容,“没有!我一直在这里等学长您经过,我等下再去吃,没事的,学长,我不饿。”
曹胜笑了笑,对食堂那边扬了扬下巴,“一起去吃吧?我请你!吃饭的时候,我顺便看你的手稿,怎么样?”
许三标连忙点头。
跟着曹胜走了几步,才想起来说:“学长,我请你!应该我请你。”
曹胜莞尔。
时至今日,一顿饭对他来说,九牛一毛都算不上了。
他也不想让这位学弟以为他提议去食堂吃饭,是为了敲一顿饭。
所以,到了食堂,曹胜仗着自己跟打饭菜的阿姨认识,让她们别收许三标的饭票。
这反而让许三标有点尴尬,脸又有点红了。
打好饭菜,曹胜一边回应不时跟他打招呼的校友、同学,一边带着许三标来到角落里的餐桌坐下。
吃饭的时候,曹胜翻开许三标的手稿,认真看完了
一本新人新书,看在曹胜眼里,自然有很多问题。
比如行文拖沓、主线剧情推进太慢、词汇量太少、行文语句不够通畅、开篇
基本上,新人能犯的毛病,许三标都犯了。
但曹胜觉得这些都是小问题。
这两年找他帮忙看小说开头的校友、同学,至少有十几个了。
许三标这份手稿里有的毛病,那些人差不多都有。
但许三标这个开头,或者说这本书的创意,是那些人所没有的。
第177章 《学宫之耻》、提升文笔的方法
重生前,曹胜已经有很多年没有帮助过新人作者了。
不是他这个人冷漠,不愿意帮助新人。
事实上,他曾经帮助过的新人不少。
当年他成绩好的时候,几乎每年都有几个新人作者冒充他的书迷,加入他的书迷群里。
有的刚刚入群,就找他指点。
有的是入群后,跟他混熟了,才让他指点。
那时候,他三十出头,年富力强、精力旺盛,有人找他指点,他一般都不会拒绝,那时候,他想着既然帮忙,就说点真话,希望真能帮到对方。
结果?
有人领情,但很少。
大部分新人作者,只是希望能从他这里要一个章推。
还有的人,其实并不是真想要听他的指点,只是希望从他这里得到肯定,以此来坚定继续写下去的信心。这种作者,他挑出他们作品中的问题,要么丧失信心,放弃写作,要么跟他争辩,坚持认为自己写得很不错。
这样的事情经历的多了,曹胜对点评新人新书,自然就没了兴趣。
但一般也不会拒绝别人请他点评。
只是,很少再说什么真话。
他早就明白大部分来找他指点的新人,并不是真的想听他什么指点,即便嘴上是这么说的,心里恐怕还是希望得到他的称赞和肯定。
所以,再有人请他指点的时候,他一般都是夸对方写的好,让对方心情愉快地离开。
就连之前黄清雅找他点评她那本《御剑宗里的小女人》。
他一开始也没想说真话。
为了照顾她的情绪,他甚至昧着良心说:读者习惯了他写的这种仙侠小说,她那种披着仙侠外衣的言情故事,读者恐怕不会买账。
而事实上呢?
他真的不知道原时空女频很多披着仙侠外衣的言情,卖得很好?还有不少被改编成了电视剧电影?
此时,看了《学宫之耻》的简介和
他觉得能写出这种小说的许三标有写网文的天赋。
虽然他重生前的记忆中,不曾听说过一个叫“三流书生”的作者。
但他知道什么叫蝴蝶效应。
也相信随着自己重生的时间越来越长,自己对这个世界的影响也会越来越大,也许原时空这个许三标不曾尝试写网文。
也许原时空他尝试了,却因为种种原因,没能写出头就放弃了。
都有可能。
而现在,曹胜想帮他一把。
毕竟,这许三标刚刚在路上拦住他的时候说——是因为他在这所学校,才报考的徽州师专。
这样一位书迷,他愿意帮忙。
放下手稿,停下手里的筷子,曹胜抬头看向对面的许三标。
许三标见状,也连忙停了筷子,他一直都在留意曹胜,所以曹胜一看过来,他就注意到了。
许三标神情有些紧张。
曹胜看着他有些油的头发、苍白的脸色、瘦弱的身板,估计他家境也不怎么好。
曹胜微露笑容,“你有吃这行饭的天赋。”
他先给了肯定。
许三标露出一丝笑容,但眼睛还是紧紧盯着曹胜,低声说:“学长!谢谢您,但我更想知道这本书有哪些问题,应该怎么改,希望您能告诉我。”
曹胜点点头,目光看向面前的手稿,“问题肯定是有的,你第一次写小说,有热情、没有技巧,有故事,却不知道开头要怎么写,才能引人入胜,还有,我注意到你有的段落中,同样的词语接连出现两三次,以后要注意!这会暴露你词汇量不足的缺点。”
顿了顿,曹胜又抬头看向皱眉思索的许三标,“小许!我说你有吃这行饭的天赋,不是客气话,是真觉得你有这个天赋!但想要把天赋变成可以赚钱的本事,你还得练!这个过程可能很长,需要五到十年,也可能你下本书就能突飞猛进,名利双收,全看你的用心程度!你如果真想走这条路,就要做好吃苦的心理准备!”
许三标看着曹胜,腼腆地笑着点头,“学长!我不怕吃苦,不过,您能说的具体一点吗?比如:我要怎么练?才能提高我的写作水平呢?”
曹胜失笑。
这种方法,他一般只会告诉别人一半。
也是最没用的一半。
毕竟,谁舍得把自己辛苦摸索出来的真东西,随口告诉别人呢?
“多写多看!”
曹胜先把最没用的一半说了出来。
谁不知道想提高写作能力要多写多看?
小学语文老师都教过的。
许三标点点头,眉头却皱了起来,他不知道自己还要看多少书、写多少字,才能把自己的水平练出来。
曹胜跟着又说了另一半:“有条件的话,争取早点把你的书发表到网站上吧!连载的时候,你书里的所有问题,读者都会帮你挑出来,如果一直没读者来挑你的毛病,那就是你的前三章写得特别烂,读者看完这三章就走了,都懒得给你评价,你就该仔细琢磨这三章有什么问题,然后再去看看那些成绩好的作品前三章是怎么写的,多对比!多思索,到时候你肯定会有所领悟,只有你自己领悟出来的东西,才会变成你的本能,变成你自己的东西!别人告诉你的道理再有道理,你也只是知道,很难做到。”
这就是曹胜全部的领悟了吗?
其实并不是。
但就像他自己说的——别人的道理再有道理,告诉你了,你也只是知道,很难做到。
只有自己领悟出的东西,才会变成自己的本能。
他从来不是一个方法派的写手。
各种写作技巧,他向来不喜欢琢磨。
他喜欢领悟属于自己的东西。
因为每领悟一点,他都能感觉到自己明显的进步。
重生前,很多人给他冠以老扑街的称号。
却很少有人注意到他入行后,经历了网文圈的几次重大变化,每次变化都会彻底淘汰一大批作者。
但他曹胜却一直没被淘汰。
每一次重大变化后,他会扑街一段时间,但他总能再站起来,像一个打不死的小强。
原因在哪里?
他自己觉得是因为自己的写作技巧,都是自己领悟的。
当原先领悟的技巧过时了,他还能领悟出新的技巧。
而那些学别人技巧的作者,往往做不到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