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照片上,曹胜成绩单上,各科成绩一水的八十多分,只有一科七十几,黄树人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下意识摘下老花镜,揉了揉眼睛,又戴上眼镜重新看。
照片上的分数还是那么多。
他麻了。
目光发直。
他前前后后,花了好几千,买了个什么东西回来?
这是曹胜的黑料?
天底下哪有这种黑料?
这样的分数要是报道出去,除了给曹胜那小子扬名,还能有什么效果?
他怀疑自己找的那个记者弄了一份假成绩来糊弄自己,自己给的那些钱,都被记者吞了。
所以,他很愤怒地拨通那个记者的电话质问。
然并卵,他这个电话除了发泄一下自己的怒火,再无其它作用。
给出去的钱,也要不回来。
……
两天后。
对曹胜的内地书迷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日子。
因为这一天,曹胜的新书《神墓》在内地出版的简体书,正式上市了。
7月底的时候,曹胜的《我欲成仙》简体书最后两册,出版上市。
如今是8月初。
新书《神墓》在内地无数读者的期盼中,终于上市,与读者见面。
而且,一出就是两册,因为简体版一册书的字数,是繁体版的两倍多,所以,这两册一出,差不多就赶上了湾湾那边的出版进度。
对书迷们的吸引力很大。
因为《神墓》目前在网上的连载速度很慢,两天才更新一章,很多书迷都表示等得花儿都谢了。
在这种情况下,榕树下首页突然宣布《神墓》简体书一二两册同时上市,各大书店有售。
一些不差钱的书迷,如何还能忍得住?
快节奏写法的《神墓》,对书迷们的吸引力,还超过之前的《我欲成仙》。
大家本来以为《我欲成仙》已经够爽了,没想到《神墓》还能更爽,那爽感简直跟《伤心太平洋》的歌词一样,一波还未平息,一波又来侵袭。
爽得很多读者,恨不能一口气把整本书看完。
让一些读者略感遗憾的是——这次长江文艺没有再给曹胜安排签售会,至少目前还没有公布签售的计划。
对此,长江文艺那边给曹胜的说法是:“您现在的名气已经足够高了,不用太卖力宣传,这本书的前期销量都不会差,我们打算先卖一段时间,等销量增长趋势放缓了,咱们再给您安排签售,刺激一下销量。”
曹胜听了这个说辞,只提了一个意见:“可以!不过,你们如果近期打算给我安排签售会,我希望能把签售会的时间,安排在我开学之前,要不然我又要请假,对吧?”
电话那边一阵沉默。
好像才想起来他还是个学生。
沉默了好几秒,对方才开口答应。
……
《神墓》简体书在内地上市的当天晚上。
曹胜码完两章稿子,忍不住登上榕树下,来到《神墓》的书评区,想看看内地书迷对这两册《神墓》的评价。
之前,内地书迷只能看到他在网上连载的那点剧情,评价也只是针对这点剧情的评价。
但后续剧情的口碑如何,现在应该出来了。
不出他所料,今晚《神墓》的书评区很热闹,比昨天多了几百条帖子。
他一眼看去的书评区是这样的:
“爽!我刚把两册内容全部看完,比天天来网上看有没有更新,爽太多了!这里两天才更新一章,根本就不够塞牙缝的!”
“什么叫‘久旱逢甘露,只有一滴’?在这里等更新的感觉就是那样!还是实体书看的爽!我是躺在床上看的,比坐在电脑前看,舒服多了!建议还没买的朋友,赶紧去买吧!后面的剧情,买了真的不亏!”
“我终于看到湾湾书友说的山河社稷图收那十万恶鬼的剧情了,我只想说,山河社稷图果然不愧是女娲娘娘的法宝!太牛了!哪怕已经破破烂烂,还是那么牛叉!”
“完了!我把刚出版的两册全看完了,一点没剩,我接下来的日子要怎么过?谁能告诉我要怎么过?一想到要等一个月,才能买到下一册,我就想死!怎么就忘了留一点呢?”
“中原一点灰果然没让我失望,这本新书质量没得说,我只有一个疑问:主角走出神墓才几天?两册内容30万字,书里的时间竟然才过去半个月左右,有这么写书的吗?不会等主角修炼到大乘期的时候,书里的时间还没过去三个月吧?”
“我好像有点明白作者为什么没把这本书归为仙侠修真了,这两册书里,主角修炼的速度,不仅把敌人惊呆了,也把我惊呆了,这是修真?哪有这么修真的?别人修真一次闭关,动不动就是几年、几十年,主角这是在别人修炼一个小法术的时候,就接连突破好几个境界啊!他赶着去投胎吗?这么急?”
第164章 飙高音式写法、买车
《神墓》的销量,曹胜从一开始就没太担心,因为有上一本书《我欲成仙》积累的书迷在,让他相信《神墓》前几集的销量不会太差。
但对《神墓》的口碑,他心里一直是有些担心的。
因为他很清楚自己写的《神墓》,并不是原时空辰东版本的《神墓》。
除了书名一样,主角都是从神墓里走出来的,其它并没有多少相像的地方,他记不起辰东版本《神墓》的主线剧情,想按那本书的主线来写,都做不到。
所以,他心里是有些担心自己原创的《神墓》,能否被读者们喜欢?
直到这本书出版以后,先是湾湾那边传来消息,说销量和口碑都很好,他心里才踏实了些。
在网上连载的部分,口碑也不错,他悬着的心才放下了大半。
但对后续剧情的口碑,他心里仍然是担心的。
因为高开低走的作品,他以前见过不少,自己也写过。
有些书,一开始的创意让读者惊艳,写法也没什么问题,前期的口碑就会很好。
但同时,惊艳的开头也拉高了大部分读者对这本书的期待值。
多数读者都期待更多惊喜。
这种情况下,后续的剧情哪怕稍微平淡一点,只要没能继续给读者惊喜,整本书的口碑就会突然下降很多。
唱衰、失望的声音,会不断涌现。
他吃过这样的亏。
所以,他后来写书,一度很喜欢用略显平庸的开头。
让读者在看开头的时候,期待值没那么高,然后一点点放出精彩的剧情,让读者一点点感觉到惊喜。
这种写法,他用了很多年。
效果还行。
很少有中后期口碑拉胯的时候。
直到口罩事件以后,他渐渐发现自己惯用的写法,吃不开了。
起点中文网,渐渐变成另外一个样子。
变得让他感觉很陌生。
网页还是原来的模样,但起点的运行规则变了,读者群体也迭代更新了,他看见一个个老作者新书扑得鼻青脸肿,自己的新书也接连扑街。
扑到他甚至怀疑自己到底会不会写小说的程度。
自己写了那么多年,怎么连新人新书都干不过了?
最惨的时候,他精心准备的新书,在新书试水推荐的时候,就跪了,跪得他猝不及防。
之后两三年,他就像中了诅咒一般,新书开一本扑一本,陷入恶性循环。
他不得不开始反思问题到底出在哪儿?
然后,他渐渐注意到年轻人不讲武德——很多新人新书,完全不管中后期能不能写下去,把全书的精华都放在开头来卷,从书名就开始卷,书名越起越长,恨不得把整本书的精华都放在书名中。
卷完书名,卷简介。
卷完简介,卷开篇的几万字剧情。
开篇的剧情,不是在爽,就是在去爽的路上,没有什么欲扬先抑的铺垫;没有为了塑造人物,而给主角设定任何缺点;为了爽,甚至都开始牺牲配角,乃至女主的智商。
就像一名歌手,唱任何歌,都是一开口就飙高音。
也不管中后期能不能继续飙,反正先飙了再说,先用高音把大家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至于以后能不能留住观众?他们不管,反正先把观众吸引过来再说。
一开始,他不愿意学这种写法。
因为这么写,他没信心能稳住中后期的质量,哪有一开始就拼了命飙高音的?嗓子飙哑了,后面怎么唱?
但……
现实很快就教他做人。
当大家都选择在一开始飙高音的时候,他不飙,他就很没存在感,观众不会注意到他,宛如人群里的小喽喽。
他不得不尝试玩噱头,也把书名起长一点,尽量把自己的作品内容,通过书名,传递给读者。
也开始卷简介。
卷开篇的剧情。
卷着卷着,他渐渐发现以前是别人这么卷他,慢慢的,变成他在用这种方式卷别人。
那些飙不了多长时间高音,稳不住几万字剧情的新人新书,被他卷下去了。
那些还没有学会在开篇飙高音的老作者,一开始就被他卷下去了。
而这种写法,这次被他用在《神墓》这本书上。
一开始就把调门拔高。
但这么搞,他对这本书中后期的口碑,就不免有些担心。
没人能一直飙高音。
读者也受不了一直飙高音的作品。
好在他有完整的大纲,对整本书的剧情,心里有数,感觉后续陆续出场的各种人物,应该能给读者惊喜。
剧情上,应该也能让读者满意。
毕竟,这年头的读者看过的网文太少了,很容易就能让他们感到满足。
即便如此,他对后续剧情的口碑,依然不能完全放心。
而今晚在《神墓》书评区,看到的一条条书评,让他心里又稳了一些。
……
几天后。
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