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你这玉石怎么卖的?”
“大点儿的嘛,五块,小点儿的嘛,两块。”玉素甫说道。
“太贵了!”女人摇了摇头,正好车过来,她上车走了。
李龙看麻袋里有二十几块,便说道:
“阿达西,便宜点儿嘛,我全要了。”
“你出多少钱?”
李龙看最大的也就鸽蛋大小,小点儿的比蚕豆大一些,说道:
“统一两块钱,你看你带过来卖不掉,拿回去多麻烦……两块钱一个,大小不论,我全要了!”
“行嘛行嘛,交个朋友!”玉素甫一脸笑呵呵的同意了。
李龙知道这不是玉素甫的底价,不过他也无所谓了。以他的眼光看,里面至少有五颗能达到羊脂级别。
这个玉素甫大概率不是挖玉的,而是二道贩子。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李龙把玉石转到了自己的麻袋里,松了口气。
虽然付出了五十六块钱,但这些玉石,放三十年,不知道能涨多少倍。
“你山里的朋友也是维吾尔族吗?”玉素甫收了李龙的钱,语气明显热情了不少,“他们在山里放牧吗?”
“不不不,我山里的牧民朋友是哈萨克族。”李龙摇头,“他们马上转场了,这玉石就是从他们那里得来的,卖钱后,我要给他们带一些生活品过去。”
“不错不错!你是他们真正的朵森!”玉素甫听李龙这么一说,脸上立刻露出赞赏的表情,他竖起了大拇指说:
“他们一定很信任你!”
“的确信任我。”李龙说道,“朵森是什么意思?”
“朋友嘛。哈萨克语的朋友嘛。”玉素甫解释着,“我们维吾尔语的朋友是阿达西嘛,他们哈萨克语的朋友是朵森嘛。”
李龙像被打了一拳一样愣在了那里。
他一直以为阿达西是哈萨克语的朋友,还一直这么和哈里木他们打着招呼,没想到自己闹了个大乌龙,而哈里木他们也没解释,这让他怎么好意思啊!
公交车来了,玉素甫招呼李龙上车,李龙上车后变得沉默了不少,连带着买了玉石小籽料的激动也消失了。
回去后得好好解释一下,还是上一世的短视频害了自己啊,以后还真是需要好好的学习一下,虚心一些,自己没搞明白,害得哈里木他们都在配合着自己。
“我们那边的玉农嘛,辛苦的很。每天在河里挖,运气好的嘛,挖上一块,运气不好嘛,一天什么也挖不到。”玉素甫大约觉得李龙和他有相同的经历和职业,话多了起来,“这样的小玉石嘛,经常能挖到,但又卖不上钱……那些口里的玉器厂的人嘛,几毛钱的收,划不来嘛!”
“以后你要收的多了,这玉器厂不要的话,就来玛县找我,这么大的料子嘛,我要。”李龙漫不经心的说道,“玛县嘛,找我。”
“怎么找你?一个县城那么大。”玉素甫有点不相信。
李龙从兜里掏出供销社的证明让他看了看说:
“我嘛,供销社的采购员。我们那里收购站的人,我也认识的嘛,你去供销社找李股长,就能找到我……”
玉素甫认真的看了看李龙的证明,然后递回给他,说道:
“这样的小石头嘛,我专门跑一趟划不来。不过嘛,等我收到大玉石的时候,可以带一些过来,到时找你。”
一次几十颗,一颗两块钱,从乌城跑玛县不过几块钱的车票,划得来得很!
玉素甫要坐夜班车回南疆,李龙则是要留下来买东西,两个人分别后,李龙去住了八一招待所。
第二天,他去了百货大楼,准备在这里把山里的“朵森”们需要的东西买齐。
百货大楼果然有放电池的便携收音机,不光有,而且还有好几个品牌,价格也不一样。
李龙看完之后,购买的是两波段的,工农兵牌的,四十六块钱的收音机,买了八个。
好在先前从李向前那里拿的票,还有从票贩子那里换的票够了。
一次买八台收音机,哪怕是在乌城也是少有的。几个售货员过来帮忙,把收音机一一给李龙检查好,试好后装进盒子里,再捆扎好。
李龙又在这里买了十几双解放鞋,十五把手电,买了这些东西后,就没办法多买电池了。
但也没办法,他只是一个人,不是一辆马车,也背不了那么多。
付钱后,李龙两个手提着捆扎好的东西往外走——这时候他就不得不佩服这些售货员了,东西扎得很紧很结实,晃了晃也不怕掉。
回到八一招待所,李龙买了回玛县的票。驾驶员看他带这么多东西,想帮他把东西放在车顶的行李架上,李龙急忙摆手:
“不行不行,这里面是收音机,放到上面会颠坏掉的,我还是放里面吧。”
一听这一大包东西是收音机,司机脸上立刻露出了诧异的表情,他也不敢把这玩意儿放在上面,一台的价值比他一个月的工资还要高!
李龙提着麻袋上了汽车,这时候车里人还不多,李龙也不客气,在中间位置坐了下来,把麻袋放在了旁边的座上。
陆续有人上来,这时候还不是凭票号坐,所以后面来的人看到李龙一个人占两个座倒也没啥说法。
汽车坐了一半人,发车时间就到了,检票员检了票后,汽车驶出了车站。
等到了玛县,李龙背着麻袋下来的时候长出一口气,总算要到了。
他背着麻袋往大院走,快到的时候,没注意后面有人看到了他。
顾二毛上一次被陶大强打过之后,他就没脸在村里呆了,一气之下去了他的亲戚家里,每天还是去和司机师傅跟车——说是跟车,其实就是打杂跟班。
今天司机心情好,给他指点了一下驾驶技术,把顾二毛得意坏了,专门跑大肉食堂给师傅买了几个肉包子。这中午司机回家,他也要去亲戚家里吃饭,没想到碰到了李龙。
看着李龙背着个大麻袋进了一个大院子,顾二毛就有心盯上了。
这李龙在这大院子里干啥?
顾二毛起了心思之后,想起下午没事,便打算盯着李龙,看看能不能寻着他什么把柄。
陶大强打顾二毛的事情,在顾二毛看来,最终的罪魁祸首还是李龙。
如果没有李龙给陶大强撑腰,让陶大强挣到了钱,他陶大强怎么敢这么对自己?
所以只要搞倒了李龙,那陶大强就只有等着挨熊的份儿!
顾二毛记恨李龙不仅仅是这一件事情,当然有些事情,自己知道就好,不能说出来。
李龙回到大院子里,把收音机放下后,去厨房烧了些水喝,顺便休息一下,然后出门骑自行车去大肉食堂,准备吃个午饭。
吃过午饭后,他又蹬着车子去了粮店,买了三袋面粉回来,这是那种面袋子,八五粉,一袋二十五公斤。
他也只能买这么多,再多了自行车不好带。
李龙带着面粉回到大院,卸下后,又去了百货大楼买了一些零碎东西。
顾二毛看李龙骑自行车是非常的羡慕,但他也知道自己比不上,便也没跟着出去,他觉得李龙的据点就在这里,所以就一直盯在这里。
然后就看到李龙骑着自行车进出好几次,他大喜!
果然,这里绝对是个据点!
这个李龙,就是在搞投机倒把!
虽然早市已经能够不凭票卖东西了,但投机倒把罪还是有的。这个顾二毛和他的师傅讨论过。顾二毛记得很清楚,他给师傅说可以借着汽车倒买倒卖的时候,他师傅不屑的说道:
“你别看他们现在蹦的欢,等过段时间查起来,有他们好果子吃!”
顾二毛开始纠结了,要不要举报李龙这个混蛋?
第157章 打投办抓人了
村里,李家。
梁月梅在院子里喂鸡,陆家大嫂走了过来,羡慕的看着带着小鸡的母鸡,又听着猪圈里的小猪哼哼声,笑着说道:
“你家这回是真起来了,这到冬天猪一宰,一头咋也卖个几十块钱哩!对了,强强他爸哩?今天没上工,还去地里干活?”
“没有,去找队长了。”梁月梅一边喂鸡一边笑着说,“队里不是通知了嘛,喂八头猪,就算养猪专业户,按公社的规定,给几亩饲料地哩。”
“那多好!”陆家大嫂又多了一项羡慕的内容,不过她随即又疑惑的问:
“俺记得你家不是六头小猪嘛,这又买了?”
“没,小龙从山里抓了五头小野猪放在马号里养着,也不知道能不能养活。”
“对对对,小龙和你们没分家,那就算一块。”陆家大嫂连连点头,然后赞叹的说,“小龙真出息了,这野猪娃子都能抓回来,真厉害!对了,小龙有对象了没有?”
“我没问。”梁月梅摇头,“小龙大了,有自己的主意了,这事我们不好掺和。”
“我听说他是和顾家晓霞在谈?”陆家大嫂其实是想问这个事情。
“年轻人的事情,让他们自己去谈呗。”梁月梅没有承认也没否认,“现在不是讲究自由恋爱嘛。”
“那倒是,不过我听说顾家晓霞到了公社中学后,那可受欢迎了。好多年轻男老师,还有公社的一些干部都看上她了哩!”
公社今年才改乡,所以他们两个都没习惯,还是按公社来说。别说现在,就是二三十年后,有些偏远地方的老人还是习惯把乡、镇叫公社。
“真的?”梁月梅停下了手头的动作,随即点点头,有些惆怅,“是啊,晓霞长的漂亮,又有文化,现在又有正式工作,吃商品粮了,那想娶她的人肯定不少。就是不知道……”
“唉,吃商品粮了,那身份就不一样了,咱乡下人想过一块是不容易的。”陆大嫂的意思很明显,李龙就别冲着这一棵树了,人家以后是城里人了,能看上你这乡下人?
还是趁年轻早点找个门当户对的,结婚算了。
这年头年轻人结婚还是挺早的,二十出头差不多就有对象准备结婚了。像后世那种三十多到四十结婚的,几乎没有——有的话,在村里也是会被鄙视的。
老光棍的名声可不好听。
梁月梅也有些惆怅,但李龙的事情她真不好说,难道现在告诉李龙,你和顾晓霞不合适,你重新找一个吧?
陆大嫂的心思她自然也知道,是想介绍一个亲戚给李龙,但李龙明显心思不在这上面。
两个人正聊着,院外传来了脚步声,声音轻盈而快速,两个人都扭头往外看,然后一个让她们没想到的人出现了——顾晓霞。
这下两个人都有些脸红。毕竟最尴尬的事情,莫过于正在说某人的八卦,而这个人正好过来。虽然明知道刚才的话对方听不到,但都有些不好意思。
“姨……陆大娘你也在啊。”顾晓霞不好称呼了。
因为这生产队成立之初,本身本地人就那么两三户,其他都是从全国各地过来的。顾晓霞的父亲和李建国都是最初生产队的建立者,所以算平辈。这么算的话,顾晓霞应该把梁月梅叫婶子或姨,这要看她们家和李家是哪边亲。
但李龙又是李建国的弟弟,如果这么算的话,顾晓霞就不好称呼李龙了,所以现在队里许,都是各论各的。
就比如陶大强叫李龙“龙哥”,但李强把陶大强叫大强哥,这玩意儿挺乱。
但村里人没太在意,本身就是称呼,又不沾亲带故,看各人意愿。极少数比较传统的,会专门纠正,但也只能纠正自家的,不好说别人。
所以顾晓霞叫梁月梅“姨”是按以前的称呼,但叫出来后,就有点尴尬,毕竟她和顾龙的事情虽然没捅破那层窗户纸,但她感觉也差不多了。
“晓霞来了啊,”梁月梅反应过来,笑着说,“来来来,这今天是不上课?”
“今天上午没我的课。”顾晓霞解释了一句,然后把手里的布包递了过来:
“姨,这是我抽空做的两双鞋……我们那里不好打褙子,就只能做两双……”
陆大嫂先是纳闷,随即恍然大悟:
“你是想让小龙给你爸带过去对吧?”
副业队的人进山编抬把子的事情,村里人都清楚。选什么人那是队长定的,陆家大嫂虽然有些郁闷自家没人去,但想想自家的地要干活,也就那样了。现在听顾晓霞这么一说就觉得应该是这么回事。
“嗯,这里面一双是给我爸的,还有一双是……”顾晓霞声音突然小了,脸也有些红,“是给李龙的。我这两天在学校那里也没看到他,不知道他啥时候回来,所以就……”
陆大嫂有点目瞪口呆!
这就给做上鞋了?
梁月梅反应极快,笑着拉着顾晓霞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