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那么急,明后天都行。”李向前笑着说,“五月份能完成就行。”
李龙盘算了一下,一个人一天能编一到三个抬把子,如果队里副业组出十个人,一天就是十几个,二十多天就基本上能完成任务。这活轻松啊!
“小李,咱们算自己人,我给你说,”李向前又说道,“你呢别当老好人,给你们队里最好把价钱说低一些,你自己在中间要抽钱——
别当大好人,就算你一分钱不挣,话传出去,别人也会以为你抽了钱的,与其去费力解释,不如你直接就抽钱。你应该清楚,这活如果没有你,肯定是落不到你们队里的。”
李龙缓缓点点头。
是啊。
好人,不好当。
第140章 正大光明的说:这钱咱挣了
李龙从供销社出来,拿着工业票到了百货大楼,买了一台半导体收音机,然后又买了四节一号电池装进去,当时就调了调台,然后就听到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声音。
然后又拧了几下,收到了本区的电台声音,然后他再拧,竟然听到了民族语言的电台!
李龙这一下子有点懵,随后突然就想到了山里的哈里木他们。
如果说……
可惜现在身上钱不够了。
李龙有些遗憾的看着柜台里的剩下几台收音机,觉得有必要尽快取钱回来买。
不然的话,没了怎么办?
哈里木和玉山江他们到天山深处的夏牧场,如果有了收音机,是不是可以不那么无聊,也能了解一些区内的大事时事,对他们也有所帮助?
提着收音机离开百货大楼,李龙骑上自行车就去了大院子,驮上猪娃开始往回赶。
路上他就在想,是多卖两天鱼还是带一块玉石去乌城,想想还是前者。现在手头的玉石品质没有先前那两块好,卖不上价,而现在半导体不是那么贵,只要多逮点鱼去石城卖的话,可能三五天就把钱凑齐了。
回到村里,李龙先卸下了猪娃子。梁月梅这边中午做了饭,李建国他们也干活回来了,正在吃饭。
看李龙带回来了猪娃子,李建国开心的说道:
“不错啊,这就两只了,咱家的猪圈已经清出来了,先放进去,等多了再往马号放——马号里面也要清理一下,改造一下才好。”
“对。”李龙点头赞同,马号原本是放马放驴和骡子的,每个号圈都比较高大,但空间小,有必要打通之后再重新改造。
不过这样的活不算大,那里面还有个大院子,原来是给大牲口散步用的,现在完全可以改改洒上粪种上菜啥的。
把猪娃放进猪圈,李建国招呼李龙吃饭,李龙摆手说:
“不吃了,我在县里吃过了,现在我要去找村主任说个事。县供销社有一单活,做三百个抬把子,一个月内完成,那个采购股长我认识,把活交给我了,我问问村主任咱们村要不要接这个活。”
“有这个活?那村主任肯定接啊!”李建国一拍大腿,“今天上午军娃子还抱怨说南山要成立林业队,后面不让到山里挖贝母搞副业了。这样队里就少了一笔收入,真有这单子,那他可高兴哩!”
“那咱家要不要去?”梁月梅看向李建国。
“大哥就不去了吧,我会跟到山里,但我不编。”李龙说道,“价钱我说了算……我要抽头。”
“应该的。”李建国沉吟了一下说道,“没有你,那队里就没这样的活,军娃子高兴还来不及呢。不会抽多吧?”
“不会不会,不超过两成。”
“那就没问题。”
“那行,我去和他说一说,”李龙起身说道,“对了大哥,我买了个收音机,咱家里没事能听一听了。”他取出收音机放桌上,打开,调好,里面传来了播音员字正腔圆播放新闻的声音。
“里面还播小说呢。”李龙得意的说道。
“我在渔场听过,”李建国把收音机拿在手里,有些爱不释手的说:“当时听新闻、听评书,东西可多了!”
“现在也能听了。”
“不便宜吧!”梁月梅看着收音机,眼睛里满是好奇,“是不是还要票?”
“五十块钱。”李龙说道,“今天卖鱼的钱,我又添了一些。我打算再卖两天鱼,然后给山里的朋友买一个。”
“应该的。”李建国点头赞许道,“就是太远了,不然咋说也应该请人家到咱家里作客。”
李龙骑车去了许成军家,许成军刚吃过饭,门开着,听到自行车响,从里面走了出来。
“小龙来了啊。”许成军一边卷莫合烟一边说道,“你这是从县里卖鱼回来了?”
“嗯,主任,我有事和你说一下。”
“啥事你说。”许成军继续卷烟。
“供销社那边有一个大活,编三百个抬把子,我现在就想问问队里要不要接,这活得到南山里面干……”
“真的?”许成军听到这消息,手里的烟都掉到了地上,他顾不得捡,拽着李龙的胳膊说:
“小龙,这是真的?接啊!肯定接啊!不过你确定这是真的?”
“咱要接,那我就把标准啥的说清楚。”李龙后退一步摆脱了许成军铁钳子一样的手,说道:“不然干不好人家不收那就是麻烦。”
“你说你说。”
“工期一个月,标准是两米的把子,一米长宽的把手,编得要密,一个抬把子五块钱。”
李龙把价钱定到了五块,剩下的一块就归他了。
“这价钱不错,咱们完成任务绝对没问题!”许成军笑着说,“编抬把子,是个人都能干!咱队里随随便便就能抽十个人出来,一个人一天咋也编一到两个——上午割条子砍杆子,下午挖坑烧条子编就是了。一天至少能编十来个,二三十天咋都搞完了。”
“那行,队长咱队里要能接,我现在就用电话给供销社那边说一声,这两天主任你就得定人做准备,然后就进山了。我是中间人,就不编了,主要是验收。”
“那没问题。”许成军现在还在兴奋着,一个五块,给编抬把子的人一块,剩下的四块队里就能收着,能干不少事呢!
钱他不会放自己兜里,但队里有钱了,干啥都方便啊。
“队长,能不能把大强放这十个人里面?”
“那没问题,大强能干能吃苦又听话,肯定可以的。”许成军点头。
李龙就进屋给供销社打电话。这时候打电话要摇,摇到总机再转,要转好几回。
等电话到李向前那里,声音已经有点失真了,好在线路不多,还能听清。
听李龙说这活他接了,李向前就让他把电话给许成军,他给许成军说让李龙验收负责,作为对接人。
许成军明白了供销社那边的意思,保证这边编出来的抬把子质量一定过关,派出去的人也一定会听李龙的。
通完电话,李龙便要回家,许成军叫住他:
“小龙,你这回可帮了队里大忙了。你放心,就这一件事情,队里今年全年的公用工,你的全工!等人集齐我再通知你,你带人进山。”
“主任,我不负责管人啊,你指定人吧,我就最后检验东西就行。进山我还有其他任务。”
“行行,没问题!”
李龙推车出了院子,蹁腿骑上回家。许成军来到门口,目送着李龙背影,感叹着:
“这李家小二,不得了啊!”
第141章 李龙救了纳森的命
李龙回到家的时候,陶大强已经在院子里了。
他从早上吃过饭开始拾网,拾完后已经接近中午,便回家做饭,和父亲一起吃过饭后,又匆匆赶到了李家。
“龙哥,下午下网吗?”
“下。”李龙对陶大强说,“今天还下六条网,你上午网拾的不错。”
“嘿嘿。”陶大强憨笑着。
“有件事情提前和你说一下。”李龙一边整理网一边对陶大强说,“过几天咱们队里要出十个人进山里编抬把子,就是干副业队的活。我给主任说了一下,把你加了进去,你这两天做点准备。铺盖、干粮、工具都要做些准备,你爸应该懂一些,你问一问需要带的东西。”
“好——不过龙哥,那这抓鱼……”陶大强两难了。去副业队是李龙安排的,他自然愿意,但去了后这边就没人拾网了。
“我也进山,到时打猎啥的,”李龙又检查着轮胎,“这活是我找的,所以我得检查编抬把子的质量。”
“那就好那就好。”陶大强又笑了。
两个人拿着轮胎和网去了小海子。
依然是李龙用拨水板坐着轮胎下水下网,陶大强在岸上眼睛眨也不眨的看着,希望能够学会龙哥的这个本事。
哪怕李龙给他说过,如果他无聊了可以撒网,但陶大强看都没看那撒网。
李龙明显感觉水位上升了一些。
难道是洪水已经开始从山上冲下来了吗?那有些事情是不是得提前做好准备了?
李龙觉得等下完网,有必要去给许成军说一下,小海子的水已经开始上涨,再这样涨下去,迟早是会没过大坝的。
必须得开闸放水泄洪了。
六条网这一次换了一个位置下的,李龙下完网,划着轮胎回到岸边,陶大强把他和轮胎拉上来后,问道:
“龙哥,咱们还撒网吗?”
“撒啊。”李龙说道,“咱们就当练习了。以后会碰到一些不适合下网的地方,可能就只能用撒网了。”
两个人练习了一个多小时,撒了差不多有十几公斤鱼,然后一起回家。
回到村里,陶大强迫不及待的回家去准备东西,李龙则开始收拾那些鱼。除了鲫鱼能坚持到明天早上,其他鱼估计一晚上都得死。所以李龙得把这些鱼收拾出来。
四邻吃鱼也不少了,也不可能天天送,所以李龙打算把鱼腌上。夏天的晚上,把腌的鱼干放在灶边慢慢炕一炕,炕的焦酥焦酥的,非常好吃。
梁月梅从地里回来,看李龙在摆弄鱼,便去收拾着喂猪、喂鸡,然后把李龙备好的鱼放锅里熬鱼汤。
李龙收拾完鱼,用盐腌上挂起来的时候,李建国他们也回来了。
李娟回来就给李建国说:
“爸,我们学校明天要编抬把子,让我们一个人带五十根条子或者两根杆子过去。”
“你们也要编啊?”李建国想了想说道,“行,呆会儿我去给你砍条子。”
“大哥,呆会儿我去就行了。”李龙摆手,“你出了一天的工,就在家里呆着休息吧。”
“你不累?”
“下网累啥?”李龙笑笑,“我这就是在玩。”
“也是。我们今天把干沟和干渠挖通了,明天队里就开始浇冬麦,公用工还要轮着来,我可能是后天。”
村里没有分的一些地种着冬小麦,还有一些则是开春和口粮田一样的种的玉米油葵,还有一些杂粮作物。
李龙还挺高兴,既然要浇麦地,那小海子的闸门自然就要提起放水,不需要他来提醒了。
喝完鱼汤,李龙拿着砍刀去了东面的东沟,李娟快速的跟了上去。东沟边上长了不少的大柳树,这些柳树长得年份长,也不成材,所以也没人管。基本上每年村里人都会在这里割条子编筐、编抬把子。
村里的简易路只通到地头,从地头到东沟还要过一片碱滩。李龙看碱滩上的白刺已经长出了小小的绿叶,白刺下面紫红色的锁阳也已经露出了头。
远处大团大团的碱蓬也开始发绿,这在老本地人眼里可是好东西,是烧碱灰的原料。碱灰烧出来跟琉璃一样漂亮,是原来的老本地人做面食必加的东西。
据说打馕也要加这个。
到了东沟,李龙看柳树上有被割过的痕迹,就往南走了走,走到四五棵柳树并排的地方,他开始砍柳条。
指头粗细的柳条被李龙一根根被砍了下来,李娟就在地上捡,捡完捋顺,十几根放在一堆。
感觉差不多的时候,李娟对李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