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一渔猎西北 第630节

  这年头汽车拉东西还真不便宜,十五块钱到山里拉一趟,可以了。

  况且也不是一次性买卖,后面至少还得拉个五六七八十来趟。

  刚好也可以算一算一辆汽车能拉多少,拉的多了,后面就可以按量来估算了。

  把事情商量好后,李龙就开着吉普车买了一些米面油,以及日用品,开着去往牧业队的留守点。

  哈里木的母亲,玉山江的妻子孩子都在这里。哈里木他们已经要转场了,所以李龙得过来看看这边的情况。

  牧业队里今年好像增加了几座院子,有些屋子也进行了修补。新修的痕迹和原来的痕迹对比很明显。

  有些屋顶也进行了加固,上了房泥。

  当然,最显眼的依然是哈里木家的院子,院墙普遍比其他院墙高且齐,没有豁口。院子通往外面的路是铺好的,压的实。

  李龙的吉普车开进留守点的时候,有些人已经出了院子打望了。

  纳森和萨斯肯在学院上学,院子里就老太太一个人。看到吉普车到门口的时候,老太太就笑了。

  她自然是认识这辆车的。李龙先前开着这辆吉普车多次到哈里木冬窝子那里,给她们拉过东西。

  知道是李龙来了,老太太站了起来,慢慢往门口走。

  李龙下车往院子里搬东西,老太太说着话,反正李龙也听不懂,就嗯嗯啊啊的回应着。

  把东西卸了一部份,看了看屋子里面,又看了看厨房,李龙打算下次过来的时候,带一些肉,和新的被褥。

  这屋子里的被褥非常的破旧了。

  李龙干脆帮着把被褥拿出来在外面晒上,这样至少晚上睡觉的时候还能热一些。

  四月下旬的天气早晚还是挺凉的。

  把这些做完,李龙和老太太打了个招呼,又去到玉山江的院子里。

  等把东西送完回到家里,杨大姐已经在做饭了。

  在家里吃过饭,李龙便开着吉普车去往运输公司。

  顾博远听说李龙晚上要运一批抬把子回来,便说留下来,到时要帮着卸车。

  李龙也没推辞,卸车的确是个麻烦活,就他一个人是不好搞定的。

  和马队长约定的地点并不在运输公司,而是在县城西面的岔路口。

  运输公司的汽车通常下班后是要开进车库的,但下班后才返回一汽车,潜规则是允许司机开回自己的家,第二天上班的时候才开回来。

  毕竟管理车库的人到时门一锁下班了,没谁愿意这个时候从家里跑过来给司机开门。

  所以李龙到县郊西边的时候,看到了两辆汽车。

  司机正在马路边上蹲着抽烟,看到李龙开着吉普车过来,两个人下意识的站起来扔掉了烟头。

  李龙把吉普车停在边上,下来和两个人握了握手,给每个人塞了两包大前门。

  两个司机顿时就笑了起来。

  吉普车在前面,两辆汽车在后面,开着就往山里而去。

  小小的车队掀起一片灰尘来,经过的人看到这一幕,也很好奇。

  这是什么大领导要进山里,搞这么大的阵仗?

  到达小白杨沟的时候,这边的人已经吃过了晚饭。

  晚饭过后,有勤快的人还想着去再编一会儿,有些人已经休息了。

  毕竟这一天劳动强度可不小,割条子,砍杆子,然后还要烤条子再编,手都是黑的。

  按去年李建国的说法,从山里回来,半个月手都没洗白过。

  那些烤了条子的黑灰已经渗到皮肤里了,得等手上的皮肤褪掉一层之后,才能变白。

  车队过来,李龙把吉普车停到一边尽量不影响汽车的出入,然后指挥着让两辆汽车来到那大堆的抬把子跟前。

  编抬把子的人纷纷过来帮忙。

  有人利落打开汽车后厢板,爬了上去,有人开始在下面往上送抬把子,上面的人就开始摆放。

  两辆汽车有序的装着。

  很快,李龙就看出来汽车和拖拉机的区别了。

  这一汽车,能顶至少四台拖拉机的装载量。眼下拖拉机的车斗子容量还是太小了。

  车厢里装满后,有人拿来了十来根大木头杆子斜竖着别起来,这样就能挡着抬把子不掉下来,还能继续往高里装。

  木头杆子不够,立刻就有人过去砍。反正这木头杆子是没太大要求的,能别住抬把子就行。

  汽车越装越高,上面的人踩在抬把子上尽量小心翼翼的。

  好在李龙对抬把子的质量要求非常的高,这些抬把子踩几下还不至于踩坏。

  然后李龙发现,近一百八十个抬把子,两辆汽车并没有完全装满。

  还有可以装的余理。

  他大概估算了一下,这两辆汽车怎么也能装个两百多抬把子,甚至更多。

  当然,山路不太好,他也不想让装太多。

  这就可以了。

  看来接下来每两三天过来拉一趟就好。

  “龙哥,我跟你回去卸车。”陶大强过来说道,“明天你还过来吧?过来把我捎过来就行了。”

  这么多抬把子,这十几个装就装近半个小时。要是李龙自己卸,不知道卸到啥时候了。

  不光是陶大强,还有贾卫东、谢运东等人也都是要跟着回来。

  许海军等几个小伙子也是一样。

  “不要那么多。运东哥你留下来,大强,海军,你们几个坐上汽车副驾驶,跟着回去卸车。”李龙想想也就确定了,“明天一早我把你们送过来。”

  汽车开出了小白杨沟,天还没黑,要编抬把子的继续编着,他们也讨论着明天陶大强他们几点能回来。

  李建国则背着猎枪往外走去。

  许海军给他说了那边沟口有狍鹿子经过,他想过去看看,看看能不能打着。

  有枪在手,又打过一头野猪,这闲下来的时间,李建国就觉得可以试一试了。

  这枪可是好东西!

  吉普车带着两台汽车驶回到大院子的时候,天上已经能看到星星了,的确是有点晚。

  好在还不算黑,汽车开进院子,几个小伙子立刻从副驾驶位置上跳下来,然后开始卸车。

  等着的顾博远也没想到李龙还拉回来了小伙子,先是一愣,随后笑了。

  这么多抬把子,想靠他和李龙两个卸完,至少得一两个小时吧?

  还好有这些小伙子,这就很好了。

  陶大强他们和顾博远顾晓霞打了招呼后,便立刻开始卸车。

  两个司机为了能尽早回去,也参与进来。以往他们拉东西基本上是不会参与卸货的,都是有专门的人来卸。

  卸比装要快了不少,这些人七手八脚的,很快就将抬把子卸好摆在了靠墙边的地方。

  那里原本是有刺猬的,这时候早就被动静吓跑了。

  小黑狗和两只狍鹿子也都被这么大的阵仗给吓跑了,躲在后院里,时不时的探头过来看热闹。

  等抬把子都卸了,天也已经黑了。

  钱已经给过了,李龙又给每个司机塞了一包烟,说了些感谢的话。

  杨大姐已经下了面条,卸车的小伙子,司机和李龙他们一起吃了。

  这时候就算李龙想请他们出去吃,也没地方。国营食堂早关门了,私人开的小饭馆目前还是凤毛麟角,这时候也不会开着。

  “明天早早的吃饭,然后把你们送到山里,不耽误你们干活。”李龙保证着。

  “不差那个把小时。”许海军边吃边开玩笑,“我在部队的时候就想着啥时候能坐一坐我们团首长的吉普车。在部队里没坐上,没想到回来能有机会坐,值了!”

  “就是,值了!”另外一个小伙子也笑着说。

  李龙这边房子多,给几个小伙子安排住的地方是没问题的。

  吃过面条,顾博远拿着手电回了自己的小院,李龙给小伙子们安排好住的房间,然后回卧室,给顾晓霞泡脚。

  顾晓霞的预产期在六月份,还有一个多月近两个月,不过眼下她脚肿的挺厉害,肚子也挺的挺大。

  按李龙的意思,直接请假别去了,身体重要。

  但顾晓霞不行,她觉得自己还行,就是上下班累点儿,平时呆在办公室里根本没那么麻烦。

  “你都不知道,办公室里那些同事多羡慕我!”顾晓霞一边泡脚一边笑着给李龙说,“我说我现在都没啥反应,没啥不想吃了,也没啥特别想吃的。也不吐……”

  “你快别说了。”李龙急忙说道,“自己好好的就行,别说着说着然后有反应了,那不麻烦?咱们这儿地邪知道吧?”

  “好好好不说,用你的话说,闷声发大财。”顾晓霞等着李龙把她的脚擦了,又给她拿来拖鞋,蹲着给她穿上后,这才去把水倒了。

  刚开始顾晓霞还有些不好意思,眼下也习惯了,看着李龙的背影,满眼的幸福。

  杨大姐知道李龙他们要赶早去山里,天刚亮起就起来做饭,等李龙他们都起来洗漱过后,早饭已经做好了。

  顾晓霞昨天晚上泡了脚,睡觉的时候李龙又给她把腿下垫了枕头,所以睡的比较好。据说这是某当过特种兵的人传来的快速休息的方法。

  所以虽然起来比较早,但顾晓霞睡的好,挺精神的。

  一起吃过早饭,李龙先把顾晓霞送到了教育局,然后又回来把陶大强他们接上,开着吉普车进了山里。

  坐在吉普车上,抢了副驾驶位置的许海军一脸的兴奋:

  “嘿,以前我们团的团长就坐在这里,平时我们看到这车,看到这位置,那真是羡慕——没想到有一天我也能坐上。这车就是比拖拉机,比大卡车舒服啊!”

  李龙心想等再过二十多年,你买上了小汽车,那时候就会觉得这212坐着是多不舒服了。

  这时候的车的减震系统都不怎么样,肯定是没后世的车好的。

  四小队最早一批汽车并不是大家挣钱买到的,而是当时县乡给农村的妇女有一笔三年无息贷款,这是帮助本地妇女创业的。

  反正是没利息,所以有些人家拿到这笔钱,转手就买了汽车——虽然不是什么好汽车,但至少是辆车了。

  老人们就说这些家伙烧包的很,没几个钱还买汽车开。

  只是没想到,等到一零年一一年,棉花价格突然暴涨,那一年种棉花的都有了钱,接着村里近一半人家都买了汽车。有些连驾照都没有,就把车给买回来了——也就是那两年驾照好考。

  陶大强和其他人挤在后排,他们也在看着两边的风景。

  和坐在汽车里看两边区别不大,但在他们眼里,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

  这车,除了这辆,其他的真就只有领导才坐啊。

  等到了小白杨沟,这边也已经吃过早饭,有些人在割条子,有些人已经在烧条子准备编抬把子了。

  许海军几个人这才把心收回来,快速的回到自己的工位上,开始工作。

  李龙的目光落在了老黄那里。

  老黄的灶头旁边的树上挂着一头狍鹿子,他正在看怎么下手剥皮。

首节 上一节 630/71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