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一渔猎西北 第597节

  杨大姐让她干什么她就干什么,乖乖的磕了三个头后,杨大姐急忙扶着她坐好,给她把头上的雪泥给擦掉。

  李龙蹲下把黄纸展开,用手在一刀纸上不停的转着圈,直到把一刀纸转成圆形的花,然后放在了碑前,再把打火机交给了杨大姐。

  杨大姐颤抖的手拿着打火机,打了几下点着了黄纸。

  刚才还没风的,这会儿一股子风一下子把燃着的黄纸吹了起来,吹向了坟堆。

  “小芳她爹,俺娘俩过来看你了……”杨大姐带着哭腔,一点也不怕那火,她继续把黄纸往火堆里加,“你看一眼吧……俺来晚了啊……”

  李龙心头也是酸楚。是啊,如果按正常来说,杨大姐和韩芳要没丢了行李,直接就能找到韩斌,可能也就不会出这档子事情了。

  当然,一切都是如果。

  李龙也抽了两张黄纸放进火堆里,嘴里喃喃说道:

  “韩斌大哥,阴差阳错,你和家人天人永隔。不过杨大姐和韩芳以后会好好的,你放心吧……”

  两张黄纸在火堆里落下去,然后被热风卷起,在空中燃烧起来,一直烧完。纸灰在坟头盘旋着,最后缓缓落了下来。

  李龙退后到墓地外面,这里留给了一家人。

  刘科长站在吉普车边上,和李龙套着近乎:

  “李龙同志,真羡慕你们啊,在城市里工作,不像我们,在这偏远地区。”

  “都是建设四化嘛。”李龙笑着说,“其实我也不是在城市。我在玛县山里,这车是州社派给我的,就是方便完成任务。”

  “噢,这样啊,那也挺辛苦的。”徐科长拿出一盒烟,抽出一支递给李龙,李龙拒绝后,他自己点上,“我们这里也有山,说实话,山里的条件更艰苦。”

  两个人聊了一会儿,杨大姐带着韩芳从墓地走出来,李龙感觉她精神要略好一些了。

  “走,先回场部。”徐科长说道。

  到了场部,李龙对徐科长说道:

  “我原计划今天把杨大姐送到这里,然后我就回去了,现在看来我还走不了。你们哪里能打电话,我给家里那边打个电话说一下。”

  “我办公室就能打,你往哪里要,州联社吗?”

  “不不不,我给我家里打,玛县那边。”李龙说道,“你指个位置,我去就行了。”

  徐科长先把李龙带到自己的办公室让他打电话,有一名干事陪着,然后他把杨大姐和野韩芳送到了招待所。

  李龙通过层层转接,把电话打到了玛县教育局值班室,然后让值班人员叫来了顾晓霞。

  这个时候,他无比怀念上一世的智能手机,哪怕程控电话也行。

  顾晓霞的声音传了过来:

  “你好,我是顾晓霞。”

  “我是李龙,我们在红旗农场。”李龙看了看旁边的农场干部,接着说道,“事情比较复杂,杨大姐的丈夫为了救人牺牲了,我们要在这里呆一晚上,明天才能回去,我给你说一声。”

  “什么?啊——那杨大姐一定很伤心,你好好劝劝,安慰一下。没事,在那里帮着杨大姐把事情处理完再说,不用担心我这边。”

  “那你也保重身体,回去的时候让顾叔去大院子,你一个人呆着肯定不行。”李龙说道,“我最迟明天就回去了。”

  又说了几句,李龙挂了电话。

  等回到会议室的时候,徐科长正在劝着杨大姐:

  “杨秀兰同志,刚才我已经请示了场长,场长也表示了,虽然我们已经给韩斌的家里发了抚恤金,每个月的钱也寄过去了,但你们母女过来了,我们就不能不管。

  场里决定,在这里给你安排工作,也会把韩芳安排到子弟小学里上学,你看怎么样?

  虽然我们这里不比大城市,但一应的福利待遇都是有的,而且不会给你安排种地的工作……”

  杨大姐会不会留在这里?

  平心而论,如果杨大姐跟着自己回玛县,那自己和顾晓霞的生活会更好一些。

  但如果杨大姐留在这里,以后的生活会更稳定。

  毕竟这里可以给杨大姐落户,回玛县自己还真不好给她们娘俩落户。

  “……在我们这边工资也不错,教育质量也还行,如果你决定要留下来,我马上就给场里打报告,给你分配房子。”徐科长也有自己的想法。

  韩斌是烈士,烈士的家属被好好安置,这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宣传工作。

  能给广大职工家属起到很好的宣传教育作用。

  “杨秀兰同志,你也别急着下决定,天已经晚了,我们在招待所里安排了晚饭,咱们先吃饭。”

  场长开会没回来,晚饭就是徐科长、郑副科长陪着李龙和杨秀兰、韩芳吃的。

  杨秀兰没什么胃口,韩芳还行。

  李龙倒是没啥影响,本身这事他也不好再插嘴,便只有吃。

  这一顿招待餐还是不错的,有鸡有鱼。李龙自己带的肉就在车上放着,也不好送了。他想着如果杨大姐决定留下来,那这鱼和肉就留给她们。

  吃过饭后,徐科长和郑副科长他们离开,杨大姐和韩芳一个屋子,李龙一个屋子。屋子里都有炉子,架的早,现在挺暖和的。

  李龙去把吉普车开进院子,放了水,把枪带着回到了屋子里,准备休息的时候,敲门声响了起来。

  李龙打开门,是杨大姐和韩芳。

  把两个人让进来,杨大姐并没有坐,而是问道:

  “他叔,俺想问问,俺要是回恁(你们)那里,能行不?”

  “咋,你们不想在这里呆?”李龙有些意外,“想回玛县?”

  “嗯。”杨大姐表情还是挺坚定的,“这些日子在那边生活,感觉挺好的。你们要是不嫌俺娘俩,那俺就回去了,要是嫌俺们……不吉利……”

  “那咋可能嫌哩?”李龙急忙说道,“就是有点麻烦。这边农场能给你们落户,还能给你正式工作。玛县那边,你们落户比较麻烦,而且也没商品粮吃。”

  “那算啥?”杨大姐摇了摇头,“这里是小芳她爹工作的地方,俺娘俩人生地不熟的,呆着……总觉得不好。以后每年过来给她爹烧个纸就行了。

  你家要是不嫌弃俺,俺还是回玛县呆着。俺也不会老家了,那地方……不回了,也没要回的必要了……”

  “那行,明天咱们就回去。”既然杨大姐有了决定,李龙自然是支持的。

  杨大姐听了李龙的话,彻底放下心来。

  找到这里,却是噩耗,杨大姐伤心归伤心,但却意外的平静下来。

  也许,这样也好吧。

  至少不用让丈夫在自己和母亲那边左右为难了。

  伤心是难免的,但今天哭过,烧过纸之后,慢慢平静下来。

  其实这也是当初从老家找过来,在乌城丢了行李,然后在玛县红旗公社附近流浪了那么久,韩芳差点儿死掉,把她的性格给磨练出来了。

  自那次以后,就是生死看淡了。

  人死不能复生,再怎么说,也要往前看。

  呆在这里固然好,一切稳定,但所有的一切都要从头开始。

  反之,回到玛县,呆在那里更像个家。

  “还有,她李叔,这趟回去,我和小芳得住在南面小院一阵子。她爹没了,俺俩得守一阵子……过年后吧。”

  “应该的应该的。”李龙急忙答应下来。

  杨大姐和韩芳两个回自己的屋子去了。

  唉,这事搞的……

  第二天一早,李龙起来架炉子出门洗漱,烧水给吉普车加水。

  屋子里有茶壶,有水桶,有脸盆架,招待所有公用水房,都挺方便。

  等看到杨大姐和韩芳时,发现她们头上都戴着白花,胳膊上套着黑色的布套。

  白花和黑布套应该是临时做的,拿其他衣服改的。

  李龙默默点头。

  徐科长赶过来的时候看到这些,也默默低头。

  吃饭的时候杨大姐就把自己的决定给徐科长说了。

  徐科长愣了一下,有些意外。

  按正常人来说,这么好的事情,肯定选留在这里吃商品粮啊。

  他还想劝,但看到杨大姐神情坚定,便打消了这个念头。

  既然杨大姐不留,那他的计划就得重新改改,重新向场长汇报了。

  因此吃过饭李龙他们本来要走,但让徐科长强留一下,说要向领导请示一下。

  既然对方这么执意,这点面子还是要给的。反正晚一点儿今天也能赶回去的,所以李龙看了杨大姐没意见后,就同意了。

  等了半个小时,徐科长来到了招待所,说了他们农场对于杨大姐的一些补偿。

  听起来,还挺有诚意的。

第620章 人的悲喜各有不同,无法感同身受

  “我们给你们母女一百块钱,这是韩斌同志的抚恤金……”

  “不是已经给过了吗?我们不要了,我们有钱……”杨大姐倔犟的摇了摇头。

  “杨秀兰同志,这是我们场部的心意。是我们失职,没派人回韩斌的老家了解情况,只是把钱和遗物寄了回去,给了是给她妈妈的,这一百块是给你们娘俩的。

  你也要替韩芳考虑一下,毕竟韩芳还要上学……另外,请你留个地址,每个月我们会给韩芳寄十块钱作为抚养费。”

  “那老家那边……”杨秀兰问道。

  “那边毕竟还有韩斌的母亲在,我们依然会寄钱,不过也会变成十块,一直到韩斌的母亲……过世。”

  烈士的抚恤政策有,当然也要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

  杨秀兰没有再拒绝。她可以天天摆摊,但并不稳定,难免会有个头疼脑热的,韩芳必然要上学。如果在农场当然没事,但她是不希望留在农场的。

  不光是因为她感觉这里没玛县好,还有一点,她平时在玛县摆摊的时候也听说过兵团那边的政策,李龙和顾晓霞在饭桌上也聊过。

  感觉兵团在一段时间里,政策并不算好。

  还是回玛县吧。但那边自己的收入不固定,还得为韩芳考虑。

  丈夫没了,自己就剩下女儿了,老家那边她不会去想,现在一心就只是为了女儿。

  “还有,这些粮油是我们的心意,马上过年了,就当是……过年的福利吧。”徐科长说道,“我们这里单位没啥特产,有一些自己酿的酒,给你们拿一些。”

  有人过来,把粮油这些东西往车后备箱里放,李龙也没阻止。东西是给杨大姐母女的,杨大姐不说话,那就收下了。

  徐科长把事说完,李龙就让杨大姐母女两个上车,他和徐科长等人握了手,开车离开。

  路上李龙就在想着,不管怎么说,红旗农场这些事情做的挺到位的。没有因为已经发过了抚恤金就对杨大姐娘俩个置之不理,而且还把责任揽到了自己身上。

  按说杨大姐真要留在这里,也挺好的。

  当然,人各有志了。

  一路往回,杨大姐和韩芳都不说话,李龙也不好说什么。

  等汽车开到了乌城,吃了中午饭,杨大姐才开口说了话:

首节 上一节 597/71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