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一渔猎西北 第558节

  她怕冷,穿的很厚,戴着皮手套,头上也是那种有着猫耳朵的毛茸茸的帽子。

  这些“装备”都是李龙设计,然后让大嫂梁月梅和杨大姐做出来的。

  皮子家里现成的有,兔子皮、黄羊皮,李龙其实还想用狼皮的,顾晓霞一来觉得狼有点吓人,二来狼毛有点硬,扎人,所以就没用。

  不光顾晓霞有,李娟李强也有,韩芳也有。

  顾晓霞还觉得有些幼稚,但穿戴着暖和,她还是忍不住就用上了,效果是真的好。

  李龙笑着帮顾晓霞把车子撑好,东西取下来,问道:

  “今天怎么样?办公室里暖和吧?”

  “热的很,到了办公室就赶紧把大衣脱了。”顾晓霞一边跟着李龙进屋一边说道,“这段时间忙的都是文字工作,王局知道我的情况,给我分派的工作轻松一些。”

  “那就好。”李龙看着顾晓霞已经隆起一些的腹部,说道:“后面我送你上下班吧,眼下街上很滑,我担心你骑车子容易出事。”

  “哪有那么娇气?路滑的时候我就下来了。”顾晓霞才不让李龙送呢,她一边换衣服一边说道,“就这个已经有同事笑话我了。”

  “管他们干嘛?咱们自己舒服就行了。”李龙从来都觉得,那些说怪话的,大多数人本心就是嫉妒,没必要理会。

  “那也不行,还是得注意影响。”顾晓霞笑着挽着李龙的胳膊一起往外走,边走边说道:

  “知道你关心我,但我也不是瓷娃娃,会注意的。”

  顾博远进了院子,看到女儿女婿两个挽在一起,轻咳了一声,他倒是没啥意见,就是觉得让孩子看到不太好。

  韩芳已经回来了,洗过了手正在厨房里帮忙。

  “这才好嘛。”顾晓霞笑着说,“人多热闹。以前就我们两个,有时还就我一个,这么大的院子,住着怪吓人的。”

  “你就知足吧。”顾博远埋怨她一句,“这么大这么好的院子,好些人想住还住不了哩。”

  李龙笑笑,没说话。

  这就是日常的幸福生活。

  接下来的几天都是晴天,气温越来越低,特别是到了冬至交九之后,白天温度在零下二十度,晚上已经开始往零下三十度降了。

  屋子玻璃上都有了冰花,每天早上起来的时候,屋子里的温度很低,李龙不得不每天半夜多给炉子架一回煤。

  家里的煤是够用的,现买也没问题。虽然价格比夏天高一些,但对于李龙来说不是什么大问题。

  他抽空用拖拉机给顾博远的院子又拉了一拖拉机的煤。南面那个小院目前已经不住人了,李龙偶尔会过去扫扫雪,清理一下。

  一直到十二月三十一号,二九开始了,李龙大清早吃过饭,开着吉普车去往队里。

  今天周六,明天顾晓霞休息,同时明天也是八四年的元旦,合着放假。

  这时候元旦逢周末,那就一起过,没有补假这一说。

  李龙开着吉普车到了队里,进大哥院子的时候,大哥大嫂都出来了,后面还有老娘杜春芳。

  “老爹呢?”李龙把后备箱里的一些东西取出来。州社发的福利他也分了一部分拿到这里。

  比如海带,比如冰盘子里的虾,比如黄花鱼,那就是分着吃。

  这时候许多海货都是直接冻在冰盘子里,要吃的话砸下一块来,化掉后再清洗来做。

  “老爹去小海子了,闲不住,和大强一起去逮鱼了。”李建国接过东西说道。

  “砸冰窟窿了?”李龙问道,“能捞着鱼?”

  “能,不过不多。”李建国说道,“交九的时候就去了。那时候冰厚有半米了,这两天又厚一些。

  那两天一天才能捞个十来公斤,这两天好一些,能捞个二三十公斤。”

  “不光他们两个吧?”李龙进了屋,问道。

  “那可不。你先前说一块钱一公斤收鱼,那捞鱼的人可多,梁家兄弟早早就去了,赵家的,张家的……现在小海子里光砸的冰窟窿就得有十来个。”

  有人捞是好事,李龙暖和了一下之后,便穿上大衣戴着帽子去了小海子。

  李建国没事,也就跟着过去了。

  居民点往小海子已经被踩出来一条路,还能看到有爬犁和塑料袋子拖着的痕迹。

  阳光挺刺眼的,但并不暖和。

  虽然没有风,但温度很低,耳朵和手被护着没事,鼻子却感觉冻的很酸,很有种想流鼻涕的感觉。

  四下白茫茫一片,西面的苇沟里苇子已经被打光,偶尔能看到一排白杨树光秃秃的立在地边上。

  唯一的声音便是树上叽叽喳喳的麻雀。这些小家伙们是留鸟,一冬天都在,后来大面积种棉花,用的农药多,麻雀也很少能看到了。

  一直到再往后,合作社兴起,滴灌,用药没那么多,麻雀又回来了。

  只是李龙上一世看着感觉后来的麻雀似乎和以前的老雀不一样了。

  小海子上原本长的一片一片的苇子也被割的差不多,只余下一片一片散落着的没被装走的毛苇子。

  站在北坝上能看到至少有六组人在掏冰窟窿。很快他就看到了老爹李青侠和陶大强。

  他们还在南面去年的位置。那里水深有个坑,聚的鱼多。

  再过二三十年,小海子因为一直没人清淤,变成了地上水库,里面泥巴太多,已经聚不了多少水了。

  在这个时候,几个比较深的地方作用就显露出来。水被放干的时候,也就这几个地方还有鱼生存着,它们在等着洪水或者上游放水下来,然后再游往其他地方。

  所以冬天这样的深水区聚的鱼最多。

  这时候小海子里水位还挺高,淤泥没后世那么多,鱼在水下可以四处跑。不过眼下这个低温,鱼也是不怎么活动的。

  冰冻的太厚,芦苇也冻实了,能往下透的空气量越来越少,砸出来的冰窟窿才好上鱼。

  偶尔能听到有人欢呼,那是逮到了大鱼。

  李建国直接往李青侠他们那边而去,李龙则一个冰窟窿一个冰窟窿的看。

  他已经不是前年那个刚开始弄鱼的小伙子了。那时候为了赚几块十几块钱,为了让家里人吃的好些,李龙的精神头十足。

  那时候他知道这个小海子里有大量的鱼,有能让家里日子过的好起来的资源。

  眼下家里的日子已经过的好起来了,但他并不知足。这玩意儿就跟学习一样,你一松懈,立刻就会有人追上来。

  “大成,你这冰窟窿砸了有几天了吧?”

  “嗯,那天撵完兔子我就过来了。不过眼下鱼不多,没去年好捞。”梁大成说道,“你说的那么大的鱼我这边有二十多公斤了,你啥时候要?”

  “有空你就拉到我院子里去,没空我就去你门上收。”

  “那行,中午回去吃过饭,我就给你拉过去。”

  坐在家里逮鱼就能收钱,梁大成自然是很乐意的。队里有人去县里或石城卖鱼,梁大成没那想法。

  跑的远不说还累的慌,有那功夫,在这小海子就能再捞不少鱼了。

  他眼下只后悔前年李龙逮鱼的时候自己咋就没跟着,如果那时候跟着的话,光捞鱼,就能挣台拖拉机了。

  李龙看完梁家三兄弟这边,便继续往其他地方走。

  大家对他都挺客气,无论熟悉不熟悉,至少这点面子得给。

  李龙这两年,年年给队里捞来大活,光看挣这份钱的份上,都不能不带笑脸。

  看过来后李龙确定,小海子里的大鱼的确少了。

  前年一开始捞鱼的时候,每天至少能捞个四五十公斤,鲤鱼、五道黑、鲢子等鱼大个头三五公斤的每天都能捞到。

  至于一两公斤的那更是主力,小鲫鱼还不能算最多的。

  但眼下,几个冰窟窿那里,小鲫鱼都是最多的,特别是那种不到十厘米的鲫鱼,数量特别多。

  反倒一两公斤的那种,自己需要的鱼,并不是很多。

  他估计了一下,这些人,每户捞一天,也就二十多公斤的量。

  而能达到自己标准的,全部加起来,一天也就能收个三四十公斤。

  不过除了一家不打算卖给李龙,想自己去县里出售外,其他的都很乐意把一两公斤的鱼直接卖到李龙这里。

  这就很好。

  等李龙到了老爹李青侠和陶大强这里,他就乐了。

  果然,这个地方算宝地,李青侠和陶大强两个人捞的鱼,在小海子这些冰窟窿里,算是最多的。

  大小鱼都被分了出来,一两公斤的鱼有五六条了。

  照这样下去,一天咋也能弄个二十公斤吧。

  任务应该是能完成的。

  李龙很乐观。

  “小龙来了?来来来,你来抄几下。”李青侠刚捞起一抄子小鲫鱼,有个十来条,很活跃,还在冰面上蹦达几下。

  可能是几下都没捞着大鱼,所以李青侠看着李龙过来,便要换人休息一下。

  李龙笑了,接过网子下了冰窟窿半截,把抄网塞进去后并没有动弹,而是慢慢等着。

  这一年过来,他的各种感觉都比以前有大的提升,抄网放下动,轻微的颤动,他大致能感觉到鱼力量的大小。

  下面肯定有鱼。毕竟这么大的水面冻的这么实,下面的鱼氧气量极度不足。

  虽然明知道冰窟窿这里有危险,但这些鱼还是冒死过来想要吸两口新鲜的饱含氧气的空气。

  一个力量稍大的碰撞让李龙察觉到,他知道这条鱼肯定是比小鲫鱼大的。

  至于有多大,那就不好说了。

  他没有动。

  “咋不捞,要等等吗?”

  “鱼都让你们刚才吓跳了,我得等等。”李龙笑着说道,“大强那边咋样?”

  这一片开了两个冰窟窿,距离有十来米。小海子冰面上是厚厚的积雪,这时候积雪被踩出小路,陶大强在那边不停的抄着。

  “大鱼少小鱼多。小鱼也不错,”李青侠说道,“炖鱼汤可鲜的很!”

  李建国从陶大强那边过来,说道:

  “大强那里有三条一公斤多的,剩下的都是小的。”

  李龙再次感觉到比上次力量还强大的撞击,他果断的转动抄网,直接往力量来的方向兜了过去,随后把抄网给拽了上来。

  有份量!

第592章 最大的麻烦,就是懒

  小海子有鱼,大海子同样有鱼。

  一年多前大海子里水被放干,大鱼几乎被逮完,参与的人收获都很大。

  但实际上人们逮走的鱼只是占了一小半,更多的鱼随着庞大的水流去往了下游的三个水库。

  等夏天放水的时候,这些鱼又顺着水流游了上来,来到了大海子里。

  李龙其实原本想着如果小海子里鱼不够多的话,那就去大海子下网。

  对,冰下下网。

首节 上一节 558/71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