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要下雪,我也要备着一把推雪板。”
“家里多,你随便拿。”
“我也拿一把过去。”顾博远理所当然的说,“那院子里啥工具也没有。”
“呆会儿我给你把雪板子和大扫把送过去。”李龙说道。
“送啥?我自己拿过去就行了。”顾博远才不让李龙送,他才四十来岁,正当年的。
李龙暗暗佩服自己的先见之明。
先前下两场雪,这几位应该都是将就过来的,眼下有板子了,自然不愿意将就了。
他刚才还想着不能用自动清雪机,现在却想着是不是可以和奎屯农机厂合作一把,搞个小汽油机的驱动的推雪机了。
全县,甚至全北疆各单位一下雪,这清雪工作就是头等大事。
上一世看到东北的漂亮丫头子还在夸北疆这边清雪的及时,殊不知,“下雪就是警报,雪停就是命令”,这已经刻在骨子里了。
曾经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只要下雪,无论是上班的上学的,都会带把工具去单位(学校)其他啥也不干,先清雪。
有部队驻扎的,那部队里一部分人清理营院的雪,一部分要上大街去清理大街的雪。
也就是一几年后,各种清雪工具齐全,单位、马路的清雪被外包出去,有专门的人清理,这种行动才慢慢的消停,但并没有绝,毕竟还有许多地方需要人工清理。
柴油机搞不了,这时候柴油机还做不小,但汽油机已经有小型化的了。用汽油发动机驱动钢刷,把钢刷的方向调整,让把雪给向侧前方卷出去,这样就可以了。
其实也可以设计像收割机那样转动的,由拖拉机前驱动的。后世有皮卡前面带的清雪机,想来应该可以搞出来。
他相信奎屯农机厂那边应该会对这个感兴趣的。
毕竟这是个刚需市场,如果能把扫雪的时间腾出来,许多单位应该不会不舍得花费几百块钱去买这么个机器。
不过李龙不急,眼下那边的农机厂应该在加紧生产收割机。那里本身产能就不大,如果再给他们搞这个这玩意儿,想来不一定能吃得下吧。
李龙再次有了个强烈的想法,真要能自己拥有一个农机厂,就专门做这些农业配套机械,真的会很赚钱。
毕竟脑子里,从现在一直到二十一世纪十年代,层出不穷的各种小型机械足够自己拥有的小型农机厂吃一辈子了。
吃过饭,李龙又钉了两个推雪板,然后开着吉普车,带着推雪板、羚羊角去了队里。
李建国一家人已经习惯了李龙这么神出鬼没的。
队里的人也慢慢习惯了,三天两头的出现,那能有啥不习惯的呢?
“家里有雪板子,你在街上用呗。”李建国看李龙从吉普车上取下雪板子,有些哭笑不得。
“那娟和强强不得往学校拿?我看明天要下大雪了,先备上吧。”
“嘿,那倒是。他俩现在不在一个学校,要带两个,家里还真就不够了。”李建国笑笑。
这段时间各种忙,倒是把孩子推雪的事情给忘记了。上次下雪两个孩子好像带着家里的推雪板?家里的雪是从陆家借来的板子?
当时好像就想着弄个雪板子,然后后来打猎还是啥,给忘记了。
进到屋子,李龙把羚羊角拿出来递给大哥:
“大哥,这个是羚羊角,你拿着。娟和强强要发烧了,刮一点儿放碗里冲一冲,喝下去就好了。”
“这是羚羊角?”李建国有些好奇的看着。
李青侠也是,他等李建国看完就接了过去。
“那天我们打的高鼻子的那个就是羚羊角。”李龙说道,“高鼻羚羊,药用的就是这个角,这个少的很,可不能给别人说了。”
“那得收好了。”李建国等家里人看完,急忙收了起来。
“对了老爹,这两天有去砸冰窟窿没有?”李龙又问李青侠。
“木有。”李青侠笑笑,“你大哥说眼下冰还没冻实。那些鱼还能从苇子下面透气,得过几天。”
“嗯,过几天下完雪,冰冻实了,我回来砸冰窟窿。供销社来任务了,收鱼。我到时多叫一些人弄些。”
“真收了啊?那可管。”李青侠乐了,能逮鱼玩,还能挣钱,咋可能不干呢?
冷就冷吧,鱼有火,逮着鱼了就不怕。
李龙又去给梁大成等去年就砸冰窟窿逮鱼的人说了一下这件事情。
他今年收鱼的价格变成了一块,大家乐得把大鱼卖给他。
最后去了陶大强家里。
陶大强和杨苹苹一起在逗孩子,听到吉普车的声音,陶大强出来了。
看到李龙,他急忙让李龙进屋。
“不进了,我身上凉,你们屋子里有孩子呢,别沾着凉气了。”李龙说道,
“就给你说一件事情。昨天你打着的那个是羚羊,羊角你留着,治孩子高烧的。别给别人说,自己留着,亲戚啥的得了急烧病刮一些给人和到水里喝了就好。”
陶大强听了立刻使劲的点点头,这事他记下了。
“好了,下完雪,过几天冰冻实了,我还回来砸冰窟窿逮鱼,到时你要闲着就一起过来。供销社收鱼,虽然不多,但冬天也算是个进项。”
事情说完,李龙就开着吉普车回去了。
快到县城的时候,雪花纷纷扬扬的飘落下来。
天已经变得灰暗,李龙知道,这一场雪不会小。
雪下了一晚上,睡觉前雪已经到脚脖子上面了,李龙把院子里的雪推了一遍才去睡。
等早上起来,推门看的时候,大雪已经停了。李龙去院子里看了看,雪有膝盖厚了。
好一场大雪。
杨大姐已经快把饭做好了。李龙先去推雪,把出门的路推出来。
外面派出所那边值班的民警已经在清前面的雪了。李龙也把大门口的雪清出来。
顾晓霞出来要帮忙,让李龙给说回去了。
把门口的雪清出来后,李龙回去在院子里,顺着自己推出来的雪道,把雪往两边推,一边推向花池子,一边推向菜畦。
不过十分钟,饭好,几个人匆匆把饭吃完,韩芳兴冲冲的扛着书包和自己的小巧推雪板往学校跑去。
顾晓霞要骑自行车,让李龙给劝下了,他给吉普车里加上热水,发动着吉普车把顾晓霞和她的推雪板子送到了教育局。
顾晓霞不想太招摇,让李龙把自己送到距离教育局三四十米的地方就下来。
李龙给她说中午去接她,顾晓霞应了一声便往单位走去。
路上已经有人在清雪。这时候天还没大亮,李龙开着大灯回到大院子后,继续清雪。
杨大姐也要帮忙,李龙让她忙自己的去。
“今天摆摊的人可能会晚,你做点热的,这大雪停了,温度还要降,弄点热食大家肯定爱吃。”李龙提了建议,然后便自己清起雪来。
他力气大,推雪板子翻飞,一院子的雪,不到中午饭的时候就清出来了。
中午的时候李龙是骑着自行车去接顾晓霞的,她注意影响,李龙也就顺着她。
顾晓霞对李龙的这个做法很满意,斜坐在自行车上说着上班的情况。
“一上午都在清雪。我们局院子大,王局长扫雪的时候抱怨说,当时哪个领导建的院子,搞这么大,这光清雪就一上午,啥活也干不了了。”
“其他单位是不是也一样?”李龙一边跌蹬着自行车一边问道。
“肯定都一样啊,院子都大,人又不多。”顾晓霞说道。
“那要是有一台清雪机,几百块钱,一个人一上午就能清完,你们单位会不会买?”李龙问道。
“真要那样,肯定买啊。”顾晓霞笑着说,“咋可能哩?我都看到有拖拉机后面带着双人推雪板子的,那个效率也不高。”
这么一说,李龙觉得,搞个清雪的机子,真的会很有市场!
当然,怎么搞,还是要好好考虑一下。
这收割机就算是送给奎屯农机厂的礼物了。清雪机就不能这么搞了,需要谋划个对自己有利的方法出来。
不过眼下不急,目前最重要的是等明天开吉普车去北庭,给钱主任送那对羚羊角去。
至于今天下午,自然是要去老马号那里,给老罗叔帮忙推雪了。
他相信老罗叔肯定还没把雪推完,毕竟老马号里面积还是挺大的。
天越来越冷,李龙已经越来越感觉到开吉普车的方便之处了。
至少没那么冷,吉普车里有暖气,虽然不是那么方便,但比拖拉机要好太多了。
用虎皮换这个,真是太划算了。
第589章 雪天偷个闲
大部分农村老人怕闲,闲了就吃不下去饭,就容易生病。
其实许多城里人也一样,老话说无事生非,讲的就是这个。
不做事,闲了,脑子里就会乱想,乱想了就容易胡折腾。
为什么后世的观念是家庭里男女最好都出去做事,有事做才不会想那些乱七八糟的。
有些原本和睦的家庭,夫妻一方没工作,在家里干家务,闲了之后就胡思乱想,然后付诸实施,然后就散了。
所以老罗叔得给自己找个活干。
当然这个活也得是他喜欢干的,比如养鹿养野猪。
真要去地里干活,夏天的那种累他是知道的,能干,但总归没这个好。毕竟在队里干了这么多年养牲口,习惯了。
推雪对于老罗叔来说也不算啥,他喜欢有事干,但并不心急。所以白天只是把出门、到牲口圈门口的路推出来。
最紧要的先看看那些牲口有没有冻坏,因为狍鹿子和马鹿有要下崽的,他得看着点。
进圈后,那些马鹿和狍鹿子都围了过来。
原本有比较利害的,想顶人的,被李龙收拾过两回后,就老实了。
这些家伙也知道,真要再不听话,是真的会被宰掉的。
老罗叔看看那两只要下崽的母狍鹿子和马鹿,发现还有几天,便不着急。
把圈里清理了一下,草渣子清出来,这些东西到夏天都是引火的好东西。至于粪,等开春再出出来,堆一起沤一段时间,成了熟粪,就可以肥田了。
等把圈清出来,老罗叔并没有立刻给它们喂食,他身体活动开了,回到厨房,烧点苞谷面糊糊,烤两片馍馍,再把昨天剩下的菜热一下,就是早饭了。
老罗叔牙口还不错,喜欢吃焦的东西,所以经常烤馍片,但这玩意儿容易上火,他便偶尔冲个鸡蛋茶。
这鸡蛋是李龙拿来的,有些时候队上一些人家也会送过来鸡蛋。
四小队这种习惯延续了几十年,到李龙重生前还在继续。
谁家菜园子里东西多了,会招呼邻居过来摘,或者直接就给别人家送过去。
工作组呆着的时候,想进院子里买点菜,基本上都不多,村民也不会要钱,那点东西不值当的。
吃不完的菜也有人会骑着电动三轮车去县里出售,但卖的归卖的,村里有人来要,他们是不会收钱的。
这种事情都是有来有往的。
像老罗叔这样的孤寡人家,五保户,那四邻肯定是要多照顾的。有做的好吃的也会端一碗过去,或者有多余的菜也会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