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家有一辆驴车,还有一辆自行车。叶家平的妻子牵驴车在后面走,他骑着自行车在前面给李龙带路,把李龙引到了自家麦地地头。
头两天去找李龙的时候,叶家平就已经知道需要把地里的梗子平了,六十亩地的梗子可不小。
“叶老哥,这一片都是你家的?”
“嗯,我们队里地块比较集中,分地的时候我就要了一起的,后来土地承包的时候,我又和别人换了一下,把地块都换在一起了。这样种的时候好种,收的时候也好收。”
这倒是个不错的办法,李龙想着好像四小队那边没人这么干。
“那我开始了。”李龙坐在拖拉机上,看着一小队条田三百多米,不长,很快就能有一个来回。
这样收割起来还是挺有奔头的,几分钟一个来回,感觉也不错。
一个多小时,二十亩地收割下来,李龙把拖拉机开出地头停了下来,水箱里的水已经开锅,拖拉机需要休息,李龙也要休息一下。
叶家平在地头切开一个西瓜,招呼着李龙过来吃。李龙也不客气,接过一块瓜边吃边问道:
“叶老哥,你家地麦子是自己留的种还是去种子公司买的种。”
“买的,人家的种子自然是要比咱们自己留的好。”叶家平说道,“不光种子,化肥我也上的不少,这地一亩能比大锅饭的时候,多收一百多公斤!”
李龙还是很懂的。大锅饭的时候,磨洋工的人挺多,那产量很难提上来。但地分给老百姓自己,种的积极性就起来了,再加上用好种子,多用化肥,产量自然就上来了。
“那要是私营商店里的种子化肥,比国营店的便宜点儿,你会不会去买?”
“便宜点儿?正规不正规?”
“肯定正规,和国营公司一个进货渠道,都是从乌城、油城那边进过来的货。”
“那买啊,只要是正规渠道的,肯定买。哪怕一袋化肥便宜一毛钱,一亩地用好几袋,我这六十亩,那能便宜不少钱哩。”叶家平毫不犹豫的说。
李龙这样问当然不是无的放矢。既然要打算给老丈人开个农资公司,那就得看看目标群体接受不接受。虽然后世农资公司基本上都是赚钱的,但现在是八三年,能不能被农户接受,还是个问题。
私营企业和商店在公信力方面还是要次于国营企业的,至少在这个时候是这样。
不过目前来看,还是比较乐观,只要来源正常,大家还是能接受的。
其实李龙的打算是,开店的时候给老丈人说好,先别管收入利润,开个店主要还是探探路,把先机占了。作为县里第一个开农资店的人,很容易就被人记住。
当然,一些土法广告李龙也是打算搞一搞的,比如在显眼的地方刷个墙广告啥的,还有发个传单,不过眼下这时候能不能印出足够的传单还不好说。
扯远了,吃了两牙瓜,继续收割。
叶家平在地头看着,李龙开着拖拉机继续转圈的时候,有个人从其他地块走了过来。
叶家平一看是魏天星,虽然和这人关系一般,但人走过来了,便也客气了一下:
“老魏过来了,来,吃块瓜。”
魏天星自然不客气,接过瓜就吃,边吃边指着地里的李龙说道:
“这四队的小子给你割的怎么样?”
“还行。”叶家平摸不着魏天星想干什么,含糊的说道。
“听说一亩地两块钱?还是贵了点儿,要是我有收割机,一亩地一块五,多一分都不要!这收割有啥难的嘛,开着拖拉机突突突的就过去了,一点也不费事!”
叶家平看了他一眼,没说啥。这位家里有拖拉机,但平时上地都不开,就这样的人指望他要有收割机能便宜收费?叶家平持怀疑态度。
但总归是一个队的,也不好直接顶回去,所以叶家平没说话。
魏天星吃完一块瓜,把瓜皮往地头一扔,然后又弯腰自己去拿另外一块,边吃边说道:
“老叶啊,你家地多,这收割费用也不低,你得敲打这小子,年轻人干活不牢靠,你要不敲打的话,他不给你好好干……”
叶家平依然没说话。他看得出来李龙干活很熟练,一路路割过去不跑空趟,割的也很干净,而且不怎么休息。
人家干得好好的,你魏天星过来上眼药,是怕别人不知道你想谋人家的收割机是不是?
魏天星吃第三块瓜的时候看李龙已经转回来了,便拿着瓜走了。
叶家平看着剩下的小半块瓜摇了摇头,倒不是心疼瓜。现在的西瓜便宜,主要是这个人,唉,自己队里的,真不好说。
剩下的四十亩地,李龙中间休息一回,全部割完已经过了中午饭点。叶家平的妻子把饭送到了地头。新蒸的馒头,炒的洋芋丝,虽然就一个菜,但份量足。
李龙也没客气,这一上午割了六十亩地,的确是累了。他拿着个搪瓷盆扒拉一些菜,拿个馒头坐在拖拉机阴影处,大口吃了起来。
李龙吃饭的时候,陆续有人已经从家里吃过饭,下午下地来干活了。
然后看到叶家六十亩地都已经割完,叶家平的媳妇正在地里捆麦子,有人就停了下来,过来问事。
“收割机割的?一上午割六十亩?”
有人表情大为震撼。
毕竟这年头收割机还是个稀罕物,四小队的见多了,但其他小队的还没怎么见过。
人工割麦才是主流,康麦因都是极少见的,兵团的大块地可以用,普通人家暂时还用不起。
“多少钱割的?”
“两块钱一亩地。”叶家平说道,“我觉得价钱合适,主要还是快。我家这六十亩,要就我们两个割,那不知道割到啥时候去了。要是没这收割机,我都打算雇人的。雇人也不便宜……”
实话。这年头雇人也不便宜。主要是农忙季节,想雇人也不容易,毕竟谁家都要割麦的。
这年头不种麦的毕竟是少数。
“两块钱啊。”有村民听了摇了摇头,走了。
有些人犹豫着。
一小队没像四小队有李龙能接那么多的活。特别是去年的大扫把和苇把子,那活全村人都能干,干好了一季能挣一年的钱。
所以家家户户还是有些余钱的。
一小队本身土地就没四小队多,能搞副业的大活不多,有点优势就是距离县城比较近,一公里多路。夏天的时候一些蔬菜、水果可以挑到县里去卖,能挣个菜油钱。
所以一亩地两块钱,大多数人还是要考虑一下的。
然后就有三户人家来找李龙,一是想讨价还价,二来是打算看看下午李龙能不能割。
“能割,不过这个价钱改不了。”李龙已经吃了两个大馒头,搪瓷盆里的菜也吃光了,他拿茶水把搪瓷盆里的菜汁子冲了冲,然后接了半盆茶水,咕咚咕咚喝干净,把盆放下,擦擦手说道。
有一户想着既然减不了那就不割了,和叶家平打个招呼走了。
另外两户商量了一下,最终决定还是想用收割机来割。
看着叶家平这六十亩地割的这么整齐,他们是真的心动。
“要割也行,现在就能割。”李龙也没想着歇,“你们得先把地里打的梗子给平了,不然我拖拉机过去容易把你们的麦子给压了。另外,收割完就给钱,我拖拉机是四队的,咱们也不熟,这不好欠账,后面不好收。”
丑话要放在前面,以后熟悉了,欠账、用麦子抵账都可以,但眼下还是别干这样的事情,李龙比较烦那种一回回要账的。
他打算这趟回去就把铁老帮的麦子给要回来,要不给,那就直接去麦场上拉。
在做这个决定的时候,那两家人有一家转回去拿铁锨,另一家比较机灵一点儿,直接从叶家平这里把铁锨借过去,顺便还借了钱。
叶家平把早就准备好的一百二十块钱递给了李龙。
十二张大团结,很新的票子,不知道是特意去信用社换的,还是家里早就有的。
李龙接过票子数了数,装进了兜里,表明这一单生意就算结束了。
和叶家平打个招呼,开着拖拉机顺着刚才那个人指的方向突突突而去。
叶家平看着拖拉机驶过带起的一片灰尘,眼睛里满是羡慕。
一百二十块钱,这得八百公斤小麦才能卖得出来,四亩好地的收入,这一上午就挣到了。
他能约莫的算出来李龙这一个麦季上挣的钱,也能想到为什么魏天星会过来给李龙上眼药。
都是钱惹的祸。
自己明年咋也得弄台拖拉机,这玩意儿可比驴车要好用多了。
费油就费油吧,力大拉的东西多。看人家挣钱,那票子哗哗哗的进了兜里,怎么可能不羡慕呢?
魏天星看着李龙在地头开着拖拉机呼啸而过,然后进到了隔两家的地里,那边地头的主人正地里平地梗子。他们家的地已经割了有三亩多,看样子剩下的打算用拖拉机来收割了。
如果那收割机是自己的,这钱也都是自己的啊。
魏天星心里想着。
要不要去奎屯一趟,买台收割机回来?
看着李龙这么挣钱,魏天星真的心动了。
哪怕就五百块钱,这样收割的话,几天也就挣回来了啊!
然后就看着李龙开着拖拉机,突突突的进到了麦地里,再次收割起来。
他已经算了账,李龙这样的收割速度,一天咋也能挣两百多。
收割机真要是五百块的话,两天就回本!
魏天星猛的站了起来。
这钱李龙能挣,自己也能挣!
明天就买票去奎屯!
第526章 魏天星出洋相了
接下来两天,李龙就都在一小队和五小队这里收割麦子。
一小队和五小队距离不远,一家收割了,很快其他人就知道。亲戚朋友坐一起会聊起这些话题,虽然不至于说一传十十传百,但不到两天,两个小队,近百户人家就差不多都知道了。
李龙也没想到,在收割完四小队和部份三小队的麦地后,跳过了二小队和六小队,直接来到了县城边上的一小队和五小队。
在收割完叶家平的地,以及另外两家地后,李龙在离开前又收到了三家农户的邀请。
所以当天回到院子,吃过晚饭后,李龙就给家里说了自己的打算。
“接下来可能要在一五小队那边收割几天,晚上我就不回这边,直接回县里大院了。那里近,来回方便。”
“那就回大院去。”李青侠想的很明白,“你媳妇在那边,你经常不回去能行?我和你妈还指望着明年给你抱娃娃哩!”
李龙笑笑。
“就是,能回去就回去。看你这一年到头,在外面时间比在家里时间都多,那行能?”李建国没说话,梁月梅开了口,虽然公公婆婆都在,但她照顾了李龙那么多年,该说的还是要说:“虽然是为了挣钱,但那钱哪有赚到头的?能回就回去,和晓霞两个把日子过好。”
杜春芳撇了撇嘴,虽然明知道梁月梅说的有道理,但听着大儿媳说小儿子,她还是有点不舒服。
李龙把这一切看在眼里,笑着说道:
“好,我知道了。”
第二天吃过早饭,开着拖拉机突突突的就往一小队而去。
收割机下地,地主人早早把梗子打平,而且给李龙提供了茶水。对于有技术的匠人,以及能开拖拉机的搞收割机的这些能人,农民一向都是比较敬重的。
第一户人家就十亩地,不过家里就一个劳力,孩子还小,妻子有孕,分家单过,所以才会找收割机。
小伙子看着极为老实,李龙让干啥就干啥,这把李龙搞的有些不好意思了。
十亩地,李龙收割的很用心,边边角角拖拉机能走到的地方全都割了,中间还碰到两窝马蜂,好在李龙来之前帽子面巾都戴着,加上早上有露水,马蜂也飞不起来,所以算是躲了一劫。
“你捆麦子的时候小心点儿,那边有两窝马蜂,”李龙给地主人提醒,“别到时蛰着了。”
地主人憨笑着应了,又问了马蜂的位置,其实看表情并不是很在意。
李龙是因为上一世短视频上看过不少被马蜂蛰死蛰伤的案例才说的,其实本地的马蜂似乎毒性并不那么大,大人小孩都有被蛰的,最多也就是肿了眼睛和脸之类,再严重的倒也没听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