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一渔猎西北 第464节

  容不得他们猜,李龙和其他人打过招呼后,便开始了操作。

  一垄麦子随着拖拉机突突突而过,然后就被整齐的割倒了,等他们回过神来的时候,李龙的拖拉机已经开到了地块的中央,正突突突的往地头跑。

  这边许家人已经开始捆麦子了。

  马金宝家的人看着有点呆,这么快!

  怪不得……先前人家在那里休息,自然有休息的道理啊。

  他们看看自己割的麦子,半个多小时割了不到五十米,人家那边拖拉机现在已经开始拐弯,五百多米长的条田,一垄已经割完到地那一头一路又割下来了。

  速度是真的快啊!

  “要不要咱们也找李龙给割一下?”马金宝的儿婿对儿子小声说,“这大太阳晒的,刚才我还让马蜂给蜇了一下,你看我眼睛都肿了……”

  野外的马蜂经常会在麦杆子上起窝,虽然不大,但割麦的时候不注意就会被马蜂给蜇着,疼的很。

  “我去问问。”马金宝的儿子马晨阳也羡慕的很,心动了,他提着镰刀往地边走过去,等李龙突突突开过来的时候,高声喊着:

  “李龙,你割一亩麦多少钱?”

  “两块。”李龙停也没停,丢下两个字就开走了。

  他没想着做这家的生意,马金宝不像是会给付钱的人,真要答应了,麦子割了,钱要不回来还麻烦。当然,李龙要真使手段,那钱也能要回来,但自己不在队城生活,大哥还在队里,他不想搞得太难看。

  当然,要真割了,如果马金宝赖着不给钱,他也有自己的办法。

  马晨阳一听一亩地两块钱,立刻就不说话了。

  他家里的钱都是老爹掌管着。一亩地两块,家里这三十亩的麦子就是六十块钱。别说老爹掏不出来,就是掏出来,恐怕也是不会掏的。

  垂头丧气的回到地里,和媳妇说了价钱,媳妇也不说话了,闷头继续割麦子。

  三十五亩地割的要慢一些,不过李龙现在割起来比上午熟练不少,将近三个小时就割完了,割完后,许成军就直接给李龙付了七十块钱。

  李龙看时间差不多了,开着拖拉机突突突的就往自家地而去。那边马晨阳看着许家人在那里快速而悠闲的捆着麦子,看着自己家好像一眼望不到头的麦地,想让李龙割麦子的心活泛起来。

  李龙开着拖拉机来到了自家地里,看麦捆子已经捆了不少,老爹把不少麦捆子三五捆挑到了一堆,现在麦地里一堆堆的看着挺有丰收的感觉。

  他便把车斗子抬起来,挂在拖拉机后面,然后开着到了麦捆子跟前。

  “小龙啊,你别着急,我这边捆完然后我上车斗子摆,你在下面挑着。”李建国在远处高声喊着。

  “大哥,别担心,我会摆呢。”李龙笑笑,然后招呼老爹往上挑麦捆子。

  倒不是他逞能,他是真的会摆。

  当然,摆麦捆子他以前是不会的,但毕竟两世为人,这个技能上一世点着了,那么现在肯定是会的。

  而且他这方面技术肯定是比大哥好的,毕竟大哥在马车上摆麦捆子还行,这拖拉机加了木架的,全队也没人能比李龙摆的好。

  李青侠便过来往车上挑麦捆子。老人家有自知之明,知道这玩意儿摆不好,到时歪了倒了,那麻烦就大了。

  四捆麦子直接放进车斗子里,李龙站在车帮子上,一捆一捆接过来,然后放在合适的位置。

  等李建国忙不迭的过来的时候,李龙已经把木架上一层摆满了。

  李建国在下面看着,然后又上了拖拉机的叶子板看了看,看李龙摆的很有章法,便略略放下了心。

  只是略略放了心,毕竟接下来往上摆麦捆子,那才是技术活。先前有木头架子约束着,麦捆子只要摆对位置不跑偏就行,但越往上,没有了木架的限制,对眼力和手劲的考验就很强了。

  和马车一样,往往在这个时候,摆的人底子打好了,那接下来一层层撂上去,通常不会跑偏。

  但如果底子没打好,底下偏一点点,上面就越来越偏,一边轻一边重,或者一边多一边少。等上面层数够了,用绳子绑着绞棍把绳子绞紧,然后往前走。

  现在田间路主要还是土路,有坑难免,马车驴车拉着碰到几个坑,车子歪几歪,摆不好的麦架就有可能直接倒了。

  李建国的担心不是多余的,毕竟驴车马车拉着麦捆子倒在路边的,每年都能看到几次。

  驴车马车拉的相对还少点儿,这拖拉机一架拉的会多很多,那要倒了,麦子损失了不少,车上坐的人都有可能出事。

  他有些担心,但李龙已经在上面摆了,他也不好直接把李龙叫下来,便和李青侠一起挑麦捆子,不时跳上页子板往上看着。

  李建国的表情由凝重慢慢变得轻松起来。

  还行,看着李龙摆着麦捆子错落有致,一个压一个,四周不偏,直接按架子的大小往上撂上去,从前看从后看,站页子板上看,都是方方正正,很有点美感在里面。

  李建国就放心了。

  李建国在,李龙就不需要时不时的下去开拖拉机往前。一堆麦捆子装完往下一堆走的时候,李建国就直接开着过去了。

  上面装的多,李建国开的也稳,速度慢,和步行差不多。毕竟没上绳子,上面好些层麦子,晃一晃也容易晃歪掉。

  眼看着车架上麦捆子越来越高,地里的麦捆子越来越少,等到快到地块三分之一的时候,李龙在上面喊着:

  “大哥,行了吧,今天就装这么多吧。太阳快落山了,明天再干吧?”

  “行。”李建国一锤定音,“把这一堆装完,咱们就回。”

  李龙知道一堆差不多就是三五个麦捆子,他在最上面,便开始缩小摆麦捆的面积。

  最后几捆子李建国没让李青侠往上装,现在麦捆的高度加上拖拉机车斗子高度有个四米多,李建国怕李青侠往上扔的时候闪着腰,他停下拖拉机后拿着木叉挑着麦捆子,背朝着拖拉机,嘴里喊了一声:

  “嘿!”

  双臂一发力,挑着麦捆子起来往上一甩,直接就甩了上去,李龙在上面拿着叉早就预备着,麦捆子飞到和自己腰部快平行的时候,他快速的一伸叉子就接住了。

  “再来一捆!”李建国在下面喊着,然后就甩了上来,兄弟两个配合着,最后五捆子就摆了上来。

  李龙这边摆好后,李建国便从拖拉机车头座包上把一卷绳子取下来,理好后扔了上去。

  李龙在上面接过绳子甩到了后头,李建国在车斗子的前头把绳子扎紧,然后去后头,用两根棍子,把绳子往紧的绞起来。

  李龙在上面就使劲踩着,这绳子绞的越结实,往回拉的时候麦捆子就越不容易掉。

  懂的都懂。

  这时候梁月梅和陈丽蓉两个已经来到了拖拉机跟前。

  抬头看着高高的“麦垛”,梁月梅说道:“明天得把马车拉来,回的时候直接坐马车回。这上去多麻烦——”

  的确麻烦,需要在车后面,踩着绞绳的绞棍,拽着刹紧的绳子爬到麦垛上面。

  拖拉机前面能坐两个人,但不可能都坐下。

  “行,明天早上把马车套过来。”李建国觉得也的确如此。这拖拉机拉的多是多,但上去也麻烦。

  李建国就不让李龙下来了,他开拖拉机,梁月梅坐在边上,陈丽蓉和李青侠两个拽着绳子上到麦垛顶上。

  拖拉机突突突冒着黑烟往西而去。

  等拖拉机到麦场的时候,太阳只剩下一个红脸贴着地平线。

  麦场是早就已经收拾妥当的,李家去年占的地方今年也没变,那里一大片草铲干净了,李建国把拖拉机停在边上,然后就准备卸麦捆子。

  解开绳结,一圈圈放松,劲力松开后,拔掉绞棍,然后把绳子甩上去。这时候李青侠和陈丽蓉已经下来,李龙把绳子接着从车头那边甩下去,然后冲着下面说:

  “我卸了啊!”

  下面李建国应了一声,李龙便开始往下挑麦捆子。

  如果是马车的话,这时候只要把马解开,绳子取下,然后把车往后一倒,麦捆子就全倒下来了。拖拉机不成,麦捆子是马车的好几倍,先把上面的挑下来是正经的。

  等把麦捆子卸完,拖拉机开回家,天已经快黑了。

  晚饭已经摆上了桌,让李龙有些意外的是陶大强也在。

  “我把割麦的钱给你,上午没装。”陶大强说道。

  李龙也没客气,把四十块钱接过来装上,陶大强就骑着自行车回去了。他们下午拉了两驴车麦捆子,也困得够呛。

  “明天一天就能全拉完,到时小龙你拖拉机继续去割麦,我拉着马车就可以打场了。”李建国笑着说道,“今年咱家拉的最快,这多好,多快!”

  “嘿,这铁牛就是不一样!”李青侠也是一脸的感慨,“一天割百十亩地,一亩地两块钱,这一个麦季能赚不少哩!”

  “那也得有铁牛,有收割机才行。”杜春芳也是一脸的自豪,小儿子争气,她脸上也有光。

  陈丽蓉不说话,但其实内心早就比较过了。这北疆的地多,粮食打的多,种地挣的钱就比老家要多一些。其实就算不去当工人,在村里当农民也比在老家强些。

  一家人说说笑笑吃完饭,然后李龙就回到了前院。虽然用拖拉机割麦不怎么受影响,但装麦捆子他还是被麦芒扎了不少,而且也挺累,打算早早休息。

  第二天吃过早饭,李建国他们套着马车去地里,李龙则去给陆英明、谢运东等人家里割麦。他还带着个小本和钢笔,准备做好记录。有些人家当场就能给钱,有些人可能会赊账,先记下来再说。

  陆英明和谢运东两家合起来有六十亩的麦子,一上午就干完了。两家都是给的现钱。

  割完后李龙拉着车斗子去自家地里装麦子,拉一车回来,下午去贾卫东家割,割完后又去把老丈人顾博远家的麦子给割了。

  顾博远种的不多,十亩麦子,主要是交公粮和自己家里留着吃的。李龙用不到一个小时就给割完了,然后让顾博远慢慢捆,明天李建国他们过来帮忙。

  “帮啥忙?十亩地我自己还捆不过来?你闲了过来帮我拉回来就行了。”顾博远也没和李龙客气,捆就不必了,拉还是要拉一下的。

  当天晚上,村里不少人便到了李家,开始预约要让李龙的收割机帮着割麦子。

  都是事先打听好的,一亩地两块。贵可能算是贵了点儿,但是真的省时省力啊。头天陶家、许家割了麦子,今天已经全拉回来了,许家已经开始安排打场了,这多快!

  这一晚上到李家来预约的就有八家,合计算下来有一百多亩地。

  李龙明说了收割的顺序,来的人算了算,都是明天,早点儿晚点儿不算什么,所以也就没啥意见。

  等这些人离开,李建国便对李龙说道:

  “地里剩下的那点麦子你也别拉了,我用马车就拉回去了。你只管割你的。这收割机弄回来也不便宜,现在能挣钱了,那就紧着挣钱。”

  “就是。”梁月梅也说道,“打场有马车哩,铁头家的麦子也拉回来了,明天咱家剩下的那点马车一拉就拉回来了,打场也不用你操心,该挣钱就挣。”

  李龙便点头。其实今天还有人想让李龙的拖拉机帮着拉麦捆子,让他自己出价,李龙说考虑考虑,其实他也不好定价。定多了人家不肯掏,定少了自己划不来,毕竟装麦捆子费时费力,有这时间多割几亩地不香吗?

  他打算明天要有人开口的话,那就一车按十五算。毕竟连装带拉一个来回至少得一个小时,一个小时能割十来亩地,挣二十多块钱了。

  眼下自己用收割机赚钱的计划基本上算是铺开了,就这两天差不多就把收割机的本钱收回来了,接下来基本上就是纯赚。

  目前来看,收割机没啥毛病,接下来希望继续如此。

  后面能接上的话,一个收割季赚个拖拉机的钱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他没想到第二天,就有人想占他的便宜了。

  当然,没那么容易。

  第二天一早,李龙按着小本子上记得顺利,开着拖拉机头带着收割机去找人收割——地块不知道,他只能跟着人家走。

  第一家是队里铁老帮,马金宝的亲家。

  割完麦,铁老帮直接就给李龙明说了:

  “我家里没钱。”

  PS:家里有点事,折腾的心力憔悴。请大家放心,我目前还没打算改成一章,每天两章一万字,我还是希望保持的。毕竟大家爱看,我也能赚点,一举两得。今天晚点儿就是有点事,但总算把这一章赶出来了。行了,也不诉苦了,大家也不爱听,就一句话,我会努力更新。

第522章 赶不上趟又不甘心的姜记者

  李龙在做收割机这件事情的时候,就已经预防着有铁老帮这样的情况发生.

  乡里乡亲的,真要有人耍赖不想给,说实话要是碰到性子软的,还真就不好办了。

  但李龙不是,他知道如果铁老帮这边的钱要不收,或者说事情不解决,那以后会碰到许多类似的情况,那他这收割机割麦挣钱的事情也就别做了。

  “没钱?没钱没事啊。”李龙笑笑,“没钱等麦卖了钱再给我也行。”

  “可那钱俺家早就计划好的,到时要还队里的账的。”铁老帮一脸苦色,“要不,你这边再缓缓,等啥时俺家有钱了,再给你?放心,我给你打个条子,到时一定还!”

  李龙听着,笑了。

首节 上一节 464/71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