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一渔猎西北 第452节

  正确的说是第三台,但王财迷那台从队里赊账买的东方红七十五拖拉机动不动就坏了,犁地播种时不时就出问题,已经被大家排除在外了。

  大家其实知道王财迷一年到头肯定不少挣钱。但一来大头的钱要还给队里作为拖拉机购买款,这钱还要上交乡里一部分。二来修车买零件这个也要花不少钱,所以大家都默认第二台算是新货。

  李龙不知道这些,也不关心这个。他在大哥家院子吃了晚饭,在自己的屋子里休息了。

  晚上开始有蚊子了,他在屋子里点了蚊香,干脆不开灯,早早休息。

  第二天早上李龙跟着老爹一起去取网。好久没去小海子了,他发现这里有了一些变化。取网的时候能看到有水老鼠在水里冒头,然后又钻了进去。

  水有点浑,说明还在受洪水的影响。水位也挺高,有水鸟在芦苇丛里叫着,偶尔能看到野鸭子在游动。

  下网的还有好几家,他们也在不同的位置取网。有人也用了轮胎,下到了深水处。

  陶大强坐着轮胎去取网,李龙眼尖,从第一条网取上来就能看出来,今年的鱼,明显没有去年多了。

  是下网的人多了,还是小海子里的鱼少了?

第510章 上报纸的余波:作报告?不行不行

  清晨的小海子还有点凉,李龙看着陶大强把八条网拖回来,他站在水边弯腰把两个袋子提了上来。

  “今天鱼不算多啊。”

  “还行。”陶大强笑笑说道,“从四月份开始,逮鱼一直就是这个样子。八条网能逮个四五十公斤,已经不错了。像去年那样一条网弄个十来公斤,今年基本上看不到了。”

  李龙想了想也是,去年一年光自己在小海子里就弄出来好几吨鱼。一个冬天村里又有不少人一直在掏鱼,这里面鱼就是再多,那也有个生长过程,不可能源源不断捞不绝的。

  “还不错,看着鱼还不小。”李龙撑开袋子看看,笑着说道,“能卖个几十块钱。”

  “嗯。”陶大强憨笑着。

  “走吧,回家还得择鱼哩。”李青侠催促着。他一直也没闲着。陶大强取网的时候,他也去取了自己的“网”,用盆捞的几公斤狗鱼。这个鱼在市场上一直比较受欢迎,李青侠每次都会用这个来打开市场。

  三个人提着袋子扛着轮胎回到院子,一家人都在,开始择鱼。

  李娟和李强两个已经吃过了饭,现在正在大声读书。这是顾晓霞上一次回来的时候说的学习方法,让他们早上起早了,就好好把课文念几遍,会有好处。梁月梅对这个很重视,每天两个孩子起来之后,饭要没做好,就让他们先念课文。

  因为今天李龙开拖拉机上学,所以两个孩子也在等着,呆会儿坐拖拉机上学。

  人多,鱼择的快,八条网择出四十多公斤鱼,有些小的,受伤的就不带了。用三个尿素袋子把鱼装了,李龙又取了三个小塑料袋子,各挑了两条一公斤多的鱼放进去,这是打算过去给别人送的。

  李娟和李强背着书包早早就坐在了车上。陆英明家的妮儿也坐了上来,她紧紧抓着拖拉机车斗子的栏杆,小声和李娟说着什么。

  把鱼放上拖拉机,李龙和大哥招呼一声,拿摇把子摇着之后,等李青侠、陶大强坐好后,便挂了档开出了院子。

  李龙开的很快,路上有些孩子听到拖拉机声响就跑到了两边,然后看着拖拉机。本村的孩子多,李龙便不停,不然谁拉谁不拉都不好。

  拖拉机开到小学,把三个孩子放下去之后,李龙加大了油门往县里开去。

  到县里,李龙想停,李青侠和陶大强的意思说就别停了。反正拖拉机快,干脆直接开到石城再说,早去早卖完早点办正事。

  李龙便拐了个弯向西而去。到石城老街的时候,过去不过一个小时时间。老街这时候正是热闹着,一些退休的老人正在各摊位找着心宜的东西。

  李青侠和陶大强把鱼提了下来,开始寻找摊位。

  “小龙,你办你自己的事去,办完了过来接我们就好了。”李青侠很快就找到了摊位。这时候摊位还比较宽松,有些卖货的摊主得吃过早饭才来,然后打算呆一天,而有些来的早的,已经把带来的自家的青菜啥的卖完要离开了。

  “好哩。”李龙说道,“那我就走了。”

  现在刚好到了上班时间,想来糖厂那边宋明应该在吧。

  李龙开着拖拉机到糖厂的时候,糖厂里的机器已经在隆隆运行着。空气中有着糖稀的甜香,还有煮甜菜那种带着潮气的香味儿。

  李龙开着拖拉机到了后门处,准备在这里等宋明出来。

  后门也是有门卫的,看到李龙在这里等着,猜出他是等糖渣的,便出来给李龙说:

  “你要拉糖渣,到后面河边那大坑里去,在这里等着没用。”

  李龙笑笑,掏出一包瑶池烟,抽出一根递给门卫说道:

  “同志,我在这里等宋明。”

  “你认识小宋啊。”门卫接过烟夹到耳朵上,笑着说道,“那还要一会儿。这机器才开,出渣还要一会儿呢。你既然认识宋明,那不如开进去吧?能开拖拉机,有单位吧?”

  “有。”李龙把供销社给发的工作证掏出来递过去。

  “行,我给你记一下,你进去吧。要是没工作证,那就进不去了。”门卫挺好说话,过去登记一下,就让李龙进去了。

  李龙谢过这个门卫,开着拖拉机来到了出渣口,看宋明和他徒弟正在那里抽烟聊着天。

  “哟,小李同志啊。”宋明听到拖拉机的声响,看到是李龙,笑着往这边走了两步,等李龙停下了拖拉机后,便上前和他握手:

  “你这大忙人怎么有空到我们这里来了?”

  “什么大忙人,瞎忙。这不家里糖渣不够了,过来拉一些。”李龙笑着和两个人分别握手,然后问道:“这个没问题吧?”

  “没问题没问题,肯定没问题。”宋明笑着说,“就算别人有问题你也肯定是没问题的。胡科长上次还提起你呢。”

  “那不正好,我这次提了几条鱼过来。来,这是宋师傅你的,这是你的,还有两条麻烦宋师傅你给胡科长吧。”

  “小李同志啊,胡科长正好现在就在,你自己去吧。科长都说了,你这个名人要是来了,一定要让你上去一趟。”宋明笑着说道,“这糖渣我给你装了,你去科长那里吧。”

  李龙猜测着问道:

  “这是……你们看报纸了?”

  “看了看了。”宋明笑着说,“利害啊,平时看不出来,这一下子你就直接上自治区的报纸了,厉害!科长说了,让我们好好向你学习呢。”

  李龙的脸有点烧。他真没想到后续会是这样。原本给哈里木玉山江家修房子的事情,做了就做了。自己欠人家的,人家欠自己的,早就说不清了。他给张新华所说的那些,基本上也是心里话。

  就跟兄弟一样,自己所做的自己都是应该做的,根本不觉得有什么伟大、意义之类的。至于记者采访什么的,李龙感觉过去了就过去了,不过就是上一次报纸而已。

  没想到还会有后续,还会有扩大的影响。

  他感觉有点惭愧。

  “快去吧,科长要知道你来了,肯定会非常高兴的。”宋明笑着说道。

  好吧,既然人家都说了,李龙也就提着那装着两条鱼的袋子,往办公楼走去。

  胡科长正在办公室里看报纸,李龙到门口他就听到了脚步声,抬头看是李龙,愣了一下,然后露出笑容站了起来:

  “小李同志过来了,稀客稀客啊!你现在可是大名人了,来来来,快进来!”

  李龙把盛鱼的袋子举了举说道:

  “科长,这是今天早上打的鱼,还活着。”

  “嗨!来就来了,拿什么鱼啊!”胡科长笑着接过鱼放在椅子里边,他招呼着李龙坐下下,给他倒边,边倒边说道:

  “我在报纸上看到你的事迹。真没想到啊,小李同志,不错!你那话说的太好了,各民族兄弟就跟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太好了!”

  他越这么说,李龙越觉得惭愧,自己这是剽窃啊。不过这也没办法,目前这句话还没从那几位大大嘴里说出来,那自己真就成原作者了。

  够尴尬的。

  “有人说不是你,我一看里面写的那些事迹,妥妥是你没错了。好歹我们也吃过你从山里拉过来的羊嘛。”胡科长把水杯送到李龙手里,“来,喝水。”

  走回自己的座位上,胡科长笑着坐下来问道:

  “这趟过来拉糖渣?”

  “嗯,是想过来拉一车。”

  “没问题,我先前说过,只要你来,随便拉。”

  其实李龙也想过把糖厂的糖渣接手过来。这玩意儿烘干后可是非常好的饲料,大牲口马、驴这些能吃,家里的养的猪、鸡也能吃。真要搞个小厂子,专门做这个烘干饲料的生意其实也不错。

  只是现在养殖产业还没起来,贸然去做饲料加工,初期大概率是要压货,赔钱的。

  但养殖产业起来之后,糖厂这边自己就已经意识到糖渣的价值,到时就轮不到自己来做这个生意了。

  其实眼下许多生意都还没人开始做,正是入场的时候。比如种子、农资、小型农机等行业。

  甚至于村里的机械化都是一个大产业。现在入手布局,只要不太贪、保证质量,后面基本上就可以实现垄断,等真正棉花产业上来的时候,年入七八位数真不成问题。

  但眼下李龙苦于是没有合适的人选,他自己也有一摊子事情。大哥有自己的规划,二哥已经差不多成为工人了,姐夫已经另支一摊子。自己兄弟亲戚干不了,找外人的话,那就好好考量了。

  不过眼下不是思考这个的时候,他笑着说道:

  “那就太感谢科长了。”

  “谢啥。”胡科长笑着说,“我听说自治区这边有可能表彰你为民族团结先进个人,怎么样,给我们厂子来做个报告?”

  “别别别。”李龙急忙摆手,他放下水苦笑着说道:“科长,别人不知道你还不知道吗?我就是一个普通农民,就算现在是供销社的,那也是临时工。我做的那些事情,我觉得都是该做的,只是没想到上了报纸而已。我还想着上报纸就报纸吧,上完就完了,没想到还会有后续的。”

  “啧啧!”胡科长竖起了大拇指,“这才是先进典型应该有的样子,不飘,不浮不躁,该干啥还干啥,我就佩服你这样的人。行吧,不做就不做了,咱们都是知根知底。你成了先进,我这个老朋友也挺高兴。以后想拉糖渣就过来拉,还是那句话,糖厂大门随时给你开着。”

  李龙是真的挺感谢胡科长了,又说了几句话之后,他离开了办公楼。

  等到出渣口的时候,糖渣已经装好了。装了一车不说,上面放着好些麻袋,里面也是装好的糖渣,还有几个空麻袋。

  “太麻烦你们了。”李龙对着宋明和他徒弟说着感谢的话,“谢谢谢谢。”

  “客气啥?”宋明笑着说,“行了,你赶紧走吧,这糖渣漏水,你开走了我们好冲一下。”

  李龙便也不好再停留,开着拖拉机,冲两个人招招手,驶离了糖厂。

  他很清楚,胡科长未必就想从自己这里得到什么,纯就是因为本身和自己就有一定的交情,现在找自己说话很大程度上也是在祝贺自己出名了。

  拉着糖渣回到老街的时候,李龙看到老爹李青侠那边鱼还没卖完,不远处陶大强那里也是一样。

  他把拖拉机停到停车场,拿了牌子后去到克尤木的奶茶馆那里要了三碗奶茶三个馕,以及蜂蜜。

  “老板,呆会儿我家老爷子过来吃,奶茶好了先放到这里啊。”李龙给克尤木说道。

  “行了行了,你去吧,我看着哩。”克尤木一口的豫东口音,“你家老爷子我也认识,不用你提醒了。”

  李龙笑笑,付钱后去老爹的摊位那里。

  “老爹,我来看摊,你先去喝个奶茶暖和一下。”

  从大早上起来到现在,老爷子米水未进。年轻人能扛,老爹年纪大了,还是得注意一下。

  “吃啥啊?剩下不多了,我卖完再吃吧。”李青侠还要硬扛一下。

  “我都已经点上了。”李龙指了指那边说道,“奶茶呆会凉了就不好喝了,你快过去吧。”

  李青侠便不再坚持,说实话他的确是有点饿了。

  李龙换了李青侠的位置,大声吆喝起来。

  这感觉已经好久没有了,李龙还有点怀念。

  有老人听到了李龙的吆喝声,循声走了过来,仔细看了他一眼说道:

  “哟,小伙子,你有些日子没来卖鱼了啊!这咋了?先前是干啥去了?”

  “进山了。”李龙笑着说,“这不又来了嘛,老叔你要啥鱼?就冲您这老顾客,今天给您秤高高的!”

  “好哩,给我一公斤狗鱼,再来两公斤鲫鱼。”

  “好——哩!”李龙拿秤盘子给这位顾客称鱼,还行,动作还熟练着。

  鱼价比去年高,鱼虽然少,但最后得的钱并不少。

  李龙和陶大强先后卖完鱼,收摊去喝奶茶。两个人在奶茶馆外面,用小水壶洗手,李龙边洗边问道:

  “大强,我后面要是弄个大拖拉机,再弄个犁,到时你来帮我?”

  “行啊。”陶大强想都没想的应了,“犁地赚钱啊。”

首节 上一节 452/71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