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烦啥啊。我们那院子你天天收拾,我们也没说麻烦你的。”李龙笑着说,“自家人就不说见外的话。”
天渐渐黑了,李青侠他们的屋子里越发热闹,李龙和顾晓霞不想看电视,干脆就回到了自己的院子。
看着院子里很干净,菜地里的菜长的也很好,屋子里也没啥潮气,顾晓霞感慨的说道:
“这家里有人照顾就是不一样。这要是没人看着,咱们这屋子估计该长毛了。”
拉开被子,能感受到上面晒过的味道,李龙笑着说:
“你可是李家最小的媳妇,还是国家干部,那家里人可重视你哩。”
“不还是因为你。”顾晓霞揭穿了李龙话里真正的意思,“不过想想二嫂一家还真是怪可怜的。”
“先苦后甜吧。”李龙去倒水,边倒边说道,“别看现在苦,后面二哥当了工人,不知道要羡慕多少人哩。就是不知道他们多久能分房子。我去看过,那建筑公司的房子都是平房小院,能有咱这院子……六分之一大?”
李龙不太确定的比划了一下。
“这么小?”顾晓霞有点不相信,“那咋住啊。”
“行了啊,那是城里啊。虽然算是在城边上了。”李龙笑着说道,“你以为都是像咱们家这样的,在这里是大院子,在县里也是大院子?那些人在城市里有个平房,哪怕是一间,也都可以了。”
顾晓霞有点不好意思。李龙的话她懂,其实在工作的时候和同事聊天的时候,她也能听得到关于房子的事情。
现在大家基本上还是住平房,有院的不多。平房多也是一里一外两间,或者两室一厅的那种。像她和李龙住的大院子这种是不存在的。最多就像杨大姐那种的院子。玛县县城面积大,单位少,所以干部家的房子相对还算大一些,要算石城或其他城市,城里人多,那单位给分的房子就比较紧张了。
“他那边的院子,能有杨大姐住的院子的一半吧。”李龙这么一比划,就差不多了,“不过不管咋说,只要能分到房子,二嫂和孩子们就能搬过去,到时一家团聚。二嫂呆一段时间,应该也能找到工作,那时候就好了。工人啊,可比咱农民级别高多了,那是领导阶级。”
“嗯,那倒是。真要那样,还真就让好多人羡慕哩。”
“当然,最让人羡慕的还是你,国家干部,比工人还要强。”李龙笑着摸了一把顾晓霞的脸,“咱队里就出你一个。以前你回来的时候,那些朋友没少说羡慕你吧?”
“嗯,”顾晓霞握着李龙的手,感慨的说道,“当时考的时候没感觉,现在才发现,这进了县里工作,和原来真是完全不一样了。和她们说话聊也聊不到一块了。她们说看啥电影,穿啥衣服,抹的头油,戴的头巾,我都不好意思一起说。”
“审美已经不一样了。”李龙叹了口气,“处的位置不一样,看到的风景不同,眼界也就不一样了。这也没办法,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能不能站到更高的地方,就看能不能把握住机会了。”
聊的有点深奥了,李龙决定还是回归最原始的生活。反正大家也不会过来打扰他们,这里还是他们的新房,感觉和在大院是不一样的。
所以这一晚上,李龙就非常的勇猛,几翻将顾晓霞杀的溃不成军。但顾晓霞也是在当打之年,适应之后屡败屡战,倒也慢慢种适应了节奏,不至于败的太惨。
最后两边休兵,李龙还有余力,只是因为战的有点激烈,他们战斗的过程中,陈丽蓉带着孩子过来去闲房子休息,差点儿被发现,导致李龙差点儿破功。
虽然后面继续战斗发现影响不大,但最终还是未能尽兴。
两人约好以后再战,然后才意犹未尽的相拥睡去。
第二天李龙和顾晓霞两个没睡懒觉。年轻人恢复的快,听到院子里有动静,两个人就先后起来。
屋子里有点乱,找到各自的衣服,把屋子里一些残留打扫了之后,穿衣洗漱开门。
外面略有点凉意,但整个人顿时就清醒过来。
顾晓霞把窗子打开,透透风,李龙则在菜园子里转一圈,还没转完,那边李强已经跑过来喊他们两个去吃饭了。
昨天李青侠和陶大强没去下网,今天早上并不忙碌。早饭是馒头,炒鸡蛋,炒芹菜肉,咸菜肉,粥。李龙和顾晓霞过去的时候,梁月梅正从锅里把咸菜肉铲出来,然后掰开一块熘好的馒头,在锅里擦了擦,把铲子也擦了擦,然后递给李娟。
李娟身边已经围着三个小朋友了,她掰开一块递给雪琴,又掰一块递给雪苹,等给李强掰的时候,那擦过带油的已经不剩多少了,李娟把那点带油的几乎都给了李强,自己就吃了一口热馒头。
但李娟始终是笑着的,并没有感觉有什么委屈。
就这么一幕,李龙心里很感慨,这就是这个年代当大姐的。
顾晓霞看了也挺感慨的。她是独生女(生活中是这样,至少那一个还没见过),平时也挺羡慕有兄弟姐妹的。现在看着李娟照顾着几个小的弟妹,感觉就更强烈了。
陈丽蓉和梁月梅摆着桌子,李青侠和杜春芳先坐了下来。
一大一小两张桌子,梁月梅和陈丽蓉坐小桌和孩子们一起吃。顾晓霞也要过去,让梁月梅给拦住了:
“晓霞,你就在那吃吧,这一两个星期才回来一趟,就别让娃娃们挤你了。”
大嫂发话了,顾晓霞也就跟李龙一起在大桌子上吃饭。
“老爹,昨天咋没下网?”
“嘿,这几天都下不了,发洪水了,一些水冲到水库里了,鱼都惊到草窝子里去了,下网也逮不着多少。”李青侠说道,“我听队里人说,好在你去年出钱让队里把渠给引了一下,不然这洪水弄不好要把小海子底坝冲掉。那要冲掉,这鱼是真逮不了了。”
李龙嘿嘿笑着,他们昨天开拖拉机过苇沟的时候,看过洪水印子,不过并没有想太多。
洪水啊,这个事情似乎离自己有点远了。
“昨天我去石城,看到我姐夫了。他在那里也不错,说过段时间就把我姐接过来。”李龙吃饭的时候提了一嘴。
“还行。”李青侠挺满意。这样下来,自己的子女就都在这边了。看着哪个都过得不错,他也开心。
吃过饭后,李龙过去到小孩那一桌,掏出钱来,给每个人孩子一张一块钱,说道:
“叔挣钱了,不给多,这是给你们的零花钱,不用交给你们家里人。”
去年给孩子们的压岁钱不少,但李龙知道这钱肯定是会被大人拿走的。今天这钱不算多,但对孩子来说也算是“巨款”了。
然后他又拿出四张十块的分别递给大嫂二嫂:
“大嫂二嫂,这马上到六一了,孩子们过节,我给他们的过节钱。”
“这哪能收啊?”陈丽蓉不要,李龙笑着对大嫂说道:
“大嫂,你看?”
“行了,丽蓉,你就拿上吧。小龙现在能赚钱了,他疼他的侄子侄女,给了你就拿上吧。”梁月梅从丈夫那里知道李龙这一次赚钱不少。依李龙的性格,必然是会这么做,所以她其实并不惊讶。
陈丽蓉这才把钱收了起来。
李青侠和杜春芳,还有李建国看着都是笑嘻嘻的。
不光是钱的事情,这一家人和和睦睦的,多好。
等院子里收拾完,李娟他们去上学,李龙和顾晓霞两个去了李青侠的屋子。
“老爹老娘,这是我和小龙孝敬你们两个的。”顾晓霞拿着两沓钱分别递给李青侠和杜春芳,“这钱你们收着,想买啥了,就去买。”
两人一人一百,这是顾晓霞的意思。李龙自然没有拒绝,钱是从顾晓霞掌握的那一份里出的。
“嘿,我们有哩!”李青侠说道,“你们挣钱不容易,留着办大事!”
“我们也有。”李龙笑着说,“老爹老娘,你们有是你们的,我们给是我们孝敬的嘛,那不一样。”
“收吧收吧。”杜春芳想的很开,“等他们有孩子了,你再给回去不就行了。”
好嘛,相当于变相给自己存钱啊?
李龙乐了。
不管怎么说,收了就好。
在院子里和老人聊了一会儿天,李龙又去顾博远那里帮忙把天线竖起来。
中间李龙还办了一件大事,他去老马号,给老罗叔留了三百块钱。
“老罗叔,我疏忽了,这你天天打草,背着也辛苦。我大哥那边的马车一时半会儿也要用,这钱你拿着,看附近谁家的马带马车要卖,就买回来,咱以后割草用马车。”
“行哩。”老罗叔很开心。他知道李龙赚钱了,但始终没有开口说车的事情。
其实一直住在这里,老罗叔还是挺开心的。打草虽然辛苦些,那干啥不是干?干这个还有工资哩,不比去地里干活强?那个年头出来的人,是不会报怨生活的。
毕竟现在的生活,比以前真的是强太多了。
一年比一年强。
第502章 让人羡慕的不仅仅是富有
第二天下午,李龙开着拖拉机和顾晓霞一起回到了县里。
有拖拉机,顾晓霞虽然在后斗子里坐着屁股疼,但速度快,而且不用自己蹬着骑,其实感觉还是挺好的。
回到院子后,顾晓霞准备晚饭,李龙则去把狍鹿子、小鹿都放开,打扫玻璃房,还要给它们添水添粮。
扫院子的时候他看到那大刺猬探头探脑溜着墙边往屋后面跑,嘴里咬着什么东西,也不知道是蚯蚓还是蜈蚣。李龙猜测大概率是蚯蚓,这北疆的蜈蚣长不了那么大。
有吃的就好,就能好好活。家里多一些这样的活物李龙觉得还挺好。反正院子大,如果只空着就他们两个人,那也不太好。
狍鹿子在院子里撒着欢儿,一会儿跑一圈,动静挺大。顾晓霞从厨房里探出头来看看,然后又回去继续做饭。
李龙看着这几个撒欢差不多了,便都赶进了玻璃房。李龙想着等这些狍鹿子大了,不好玩了,他就把它们赶到队里老马号那里,然后看看怎么把玻璃房利用一下。
大冬天搞点新鲜蔬菜吃应该不错。免得老是那几样,吃着都腻了。
有条件,那就要把自己的日子过得好一些。
“饭好了,过来吃饭了。”顾晓霞在厨房门口喊着,李龙洗了洗手去吃饭。
“这几天你就好好休息吧。”饭桌子上,顾晓霞说道,“在山里这么久,你看你都晒黑了,正好在家里好好养一养。”
“我这不是正常肤色嘛。”李龙端着粥喝了一口,笑着说道,“欧美国家人还专门在太阳下面,沙滩上什么的把自己晒成这种颜色,觉得这是健康肤色。”
“不管他们,咱们自己好看就行。”顾晓霞没有向往欧美的想法,“晒的太狠会起疤,后面都不会掉的。”
“行,听你的。”李龙从善如流。
夫妻家常聊天就是这样。
“我还不能老闲着。”李龙边吃边说道,“抽空我要去牧业队留守点那里,哈里木和玉山江家的院子都破了,我带几个人过去帮着修一下。他们两个到夏牧场放羊,家里就剩下女人孩子,我得时不时去看看。”
“嗯,应该的。”顾晓霞听李龙说过他的第一桶金是怎么来的,因此对哈里木和玉山江也挺感激的。如果不是因为工作原因,她早就跟着李龙一起去山里看望这些朋友了。
“你和谁去?”顾晓霞夹了一块肉给李龙,问道:“能找到人吗?”
“队里拉几个人就行。”李龙说道,“赶过两天看农闲了,把大强他们叫上,就一两天的活,上个房泥,把院子修整一下,把墙补一补就差不多了。我去买个羊,煮一锅,在那里一边吃一边干。对了,你有没有空?有空也可以去。”
“恐怕没有。”顾晓霞摇了摇头,“接下来几天可能要到各学校检查。马上期中考试了,今年局里还挺重视的,我们都要分批下到乡学校看情况。”
顾晓霞其实挺想去的,只不过实在是忙,接下来两个星期她连队里都回不了了,有远点的乡镇去检查可能还要住在那边。
李龙略有点遗憾,不过想想也正常。顾晓霞是国家干部,自然是要受单位和纪律约束的,他突然想到了一点,说道:
“不光要工作,还要积极向组织靠拢,写个申请书啥的。我记得你以前在学校就入了团对吧?”
“嗯。”顾晓霞笑着说道,“没想到你的政治敏感性还挺强啊。我已经写过申请书了,王局说组织会重点考察我的。”
在体制内想进步,这一点是必须要跟上的。
两个人吃完饭,洗完后就去卧室里看电视聊天。李龙觉得这才是正常的婚后生活嘛。
央视放的电视剧名为《武松》,截取了《水浒传》中关于武松的一段情节拍出来的,看着挺带劲。顾晓霞看得很认真,李龙就陪着,一直到看完演职人员表之后,才换台。
九频道是石河子台,这时候正播放《绿洲新闻》。因为这时候新闻采集的还比较少,把关也比较业,录制节目都非常认真,所以新闻是一周一期新的,周一播出后,连续一个星期的新闻都是重播。
这时候看电视许多人最烦的就是新闻,有孩子不知道新闻通常是固定时长的,就会数着看有几条主持人念的,有几条是图象的,以为每期新闻都是固定的条数。有些孩子甚至都能把新闻内容背下来了,但就是这样,在这个时候也不肯离开,生怕新闻突然中断直接播放电视剧了。
这个时候,武打、枪战电视是最受欢迎的,家长里短的受大人喜欢,但更多孩子还是喜欢像《射雕英雄传》、《武松》这样的,《渴望》是因为比较贴近生活,所以受大人喜欢。
毕竟这个时候歌颂苦难、崇尚忍耐、勤劳以及善良。
现在李龙反倒喜欢看新闻,新闻里蕴含着大量的信息,可不仅仅播放时事。
绿洲新闻播放的是兵团的事情,李龙发现那边已经有种棉花了。不过看录像棉花并没有覆膜,应该是陆地棉,产量不会很高。
但这就是北疆种棉花的开始,这时候谁也想不到,今后几十年,有条件的区域,每个县种棉花的地块都会达到百万亩以上。
相当的多。
第二天李龙休息,顾晓霞去上班。
周一,领导要先开会确定工作,各办公室事情不多,几个大姐开始讨论着昨天的电视剧。有的人能看,有的人就只能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