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一渔猎西北 第421节

  李龙甚至能感觉到这拖拉机这些天在山里慢速行驶也是憋屈坏了,在这种路上跑着,它都会感觉轻快不少。

  等拖拉机到县城的时候,也就一个小时多点儿,但眼前的场景仿佛就换了个游戏副本一样。

  其实对于普通人来说,山里山外的区别并不亚于乌城和玛县的区别。

  差别太大。

  李龙开着拖拉机到了大院子,他把狍鹿子先放下来,牵着去了后面的玻璃大棚,放进去后让三个半大家伙和这个更大点的家伙去熟悉,他关上门后,返回到拖拉机那里,开始卸贝母。

  车里的贝母折下来有三百公斤多鲜贝母的量,不过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已经晾晒的半干了,所以其实总重也就两百公斤多点儿。

  他先把厢房打开,看里面的贝母有些完全干的已经收了起来,有些还在晾着。李龙拿起一个捏开试试,其实也已经干了。

  顾晓霞对中药材并不了解,所以也只能把最开始的那些都收起来,后面的慢慢来。

  李龙则把这些全都收了起来,给即将晾晒的腾出地方来。

  现在干的有四十多公斤,李龙打算呆会儿去收购站卖掉。

  算算今天不是陈红军当班的日子,在不在还不清楚。

  不过无所谓了,老陈应该也不在乎这一次。

  李龙把拖拉机上的贝母都搬了下来,在厢房里晾上后,锁好门,又提着那一袋子东西进了里屋。

  这两包东西分量很沉,他先前没把东西带回来,自然是不清楚林晓虎他们会不会把这个给交待上去。如果交待了,那公安那边肯定是会过去起获的,李龙也就不会打这个的主意。

  现在两个人被毙了,这事就相当于结了,东西成了无主之物,李龙也就笑纳了。

  天与弗取,反受其咎。

  打开略小点儿的那个包,李龙先看到的是一张地图,上面用简单的线条画着山线、和重要的点。

  李龙立刻明白,这两个人应该就是凭着这张地图找到的财宝吧。

  不得不说,那个瘦高个还是挺幸运的。别人得拿着藏宝图才找到的东西,他就硬是碰到了。

  布包下面是一些压手的东西,先是灰黑色的几个大锭,也不知道叫马蹄银还是银元宝,个头不小,成年人巴掌那么大。

  下面是一些零碎,但看着晃眼睛的东西,类似李龙捡到的红宝石金戒指这样的首饰,金条,银元,还有几个小金饼。一个镶嵌着宝石的首饰盒,费力打开后,里面也是一些黄金宝石饰品。

  另外一个大包里就简单多了,银元居多,基本上都带着锈,夹杂着一些金条,金质花钱,还有一柄玉如意。看玉质好像也就一般吧。现在李龙看玉的眼光其实挺高的。

  然后就是变形的银碗,银酒壶之类的,一件瓷器也没有,基本上都是硬通货了。

  果然是量大管饱。现在人对于财富的审美也就是这么简单,黄金必然是值钱的,银质品要次一些,至于瓷的?算了吧,往后靠靠。

  李龙估算不出来这些东西的价值,他干脆也就不算了,把两包东西又装回去,放进了次卧床下的暗格里。不过这回和那四枚金属片分开放,他觉得这四枚金属片应该是不简单。

  从上一次自己捡到的梅瓶来看,这些地方应该是有瓷器的,估计这两个人嫌累赘就没拿。

  有空的话倒是可以看看那图,去找找。

  放好东西,锁好门,李龙去厨房里喝了口水,然后就骑着自行车带着那近四十公斤干贝母去收购站。

  让他有些意外的是,陈红军还真在。

  “哟,小龙下山了?”陈红军看到李龙后,也挺开心的,“这回收获不少啊?”

  “还行。”李龙笑笑,“现在山里也就是贝母吧。我晒了一些,过来换点钱。”

  “你这些可就不是一点钱了。”陈红军笑着帮着李龙把袋子取下来,提到柜台上。

  这柜台其实相当于大木头柜子,倒也不担心被压坏,他伸手往袋子里抓了一把,展开手掌看了看,笑着说道:

  “还是那么干净。要来卖贝母的都像你的货这样,我们也就省心了。”

  “来卖贝母的多吗?”李龙问道。

  “还行,每天都有人,每天能收十来公斤干货。”另外一个人看李龙和陈红军熟悉,便接过了话头,“现在是贝母季嘛,虽然林业队拦着不让挖,但山里那么大,也不可能完全拦住了。”

  的确是这样。

  李龙听了这个消息也很平静,他不可能把所有的挖贝母的货都收了,大山这么大,自然是会有人有办法在山里把贝母晒干,当然也有可能有人在贝母季来之前就已经联系好了收货的人。

  各有各的办法。

  陈红军又往袋子下面掏了一把,拿出来的贝母给另外那个人看:

  “看看,小霍,这贝母评一级没问题吧?”

  “没问题没问题。这些天收到的贝母,哪个也没这个干净。”那个人拿起一颗贝母,使劲的捏了捏,“干度也没问题。”他干脆上了嘴,把贝母给咬开看了看,“嗯,完全干了,不担心会坏掉。”

  “过秤吧。”陈红军拿过大筐,把这些贝母倒了进去,然后提着放到了磅秤上。

  那个人看着筐里上下一致,非常匀称的贝母,赞许的点点头:

  “一级,绝对一级。”

  四十二公斤,一级货一公斤四十五,开票价一千八百九十块钱,李龙在开好的票上签字,然后收钱。

  一千块一沓,陈红军领了两沓钱回来,数出十一张,把剩下的交给了李龙。

  “点点吧。”陈红军感慨的说道,“你应该还有不少吧?”

  “嗯,还没干,干了再送过来。”李龙一边点着票子一边说道,“也就趁着这个贝母季赚点吧。”

  “嘿,你这可不是赚点儿,你这一赚得顶我们好些年工资了。”另外那个人笑着说。

  “辛苦钱吧。山里也不好过,一年也就这么一季了。”李龙诚恳的解释着。

  接下来,就是去采购东西了。

第484章 山里的新动向

  从收购站出来,李龙回大院去开了拖拉机准备去买东西.

  李龙自己估计,贝母季接下来这一段时间,那些挖贝母的人大部分都会以换钱为主要目标。

  自己身上这将近两千块钱能换六百公斤的新鲜贝母,或者说差不多将近一百公斤的干贝母。

  以目前南山自己势力范围这一片,平均每天差不多能收到一百多公斤的贝母,钱能用五天左右——自己还要买一些物资上去。

  时间点差不多,五天后,抬把子的数量也差不多到五百以上了。

  他一边盘算着一边开着拖拉机去了百货大楼。这里需要买的日常物资,主要是就是盐、糖、芝麻饼等干粮。胶鞋现在木屋那里还余几双,暂时不需要采购。李龙买了五个刮胡刀,也不知道到时能不能卖掉。

  不过无所谓,卖不掉就拿着去小白杨沟那里。大哥他们肯定是能用得着的。劳动布衣服也不用了,这些挖贝母的几乎都换过了衣服,剩下没换的都是极节省的,也不需要换。

  在百货大楼,李龙专门买了个黑提包,里面装着有火柴、打火机,一包盐、一包方糖,一公斤芝麻饼,一把小刀。这些东西他打算送给刘山民,毕竟这位呆在木屋这两天,也算是帮了他不少的忙。他还往包里塞了十块钱,算是送个人情吧。

  把这些东西买过之后,李龙去了市场,买了几袋米面和苞谷面。他隐约记得好像有一个盲流专门给他说过,没必要放那么多大米白面,大家都是穷过来了,到这里来是找钱的不是享受的。苞谷面就挺好。

  好吧,满足他们的愿望。

  鸡蛋也要买一些,自己总要吃好一些。看有卖韭菜、葱和蒜的李龙也买了一些。然后就是去食品公司的酒厂买了一些散酒。瓶子酒就算了,木屋那里还剩的有,给孙家强拿过去吧,剩下的估计也没人想着喝。

  原本李龙还想给李向前说一说,关于拉抬把子的事情,不过李向前没在供销社,这事也就作罢。

  他去了油库,先给拖拉机加满油,又买了两壶二十五升的柴油,就开着往山里而去。

  这一次因为刘山民要离开,李龙就没停留多久。好在他计划着过两天还要下山,所以也就不和顾晓霞见面了。她看到那头狍鹿子应该是会知道自己回去一趟的。

  拖拉机依然飞快的突突突在公路上,李龙心情平静下来。对于刘山民的离开他还是有点遗憾,不过也是预料之中。人家有事,而且明显看出来不是一般人,所以留肯定是留不住。能在这里住几天,已经算是结个善缘了。

  过了清水河往山里走的这段路,在红柳林处李龙看到有两个人正往前走着,听到拖拉机的声响后,快速就藏进了红柳后面。

  李龙猜这两个人可能是挖贝母的,不知道是才进山还是出山卖了贝母又回来的。他没管,速度也没减,突突突的就往前开去。

  等到了木到的时候,太阳已经往西偏了。

  刘山民正在木屋前晾晒着那些贝母。他睡的被褥晒在草地上。

  “回来了?你这一趟跑得快啊。”刘山民笑着说道。

  “没啥大事,就是把贝母给送下去,又买了些东西嘛。”李龙顺嘴说道,“中午吃了没有?”

  “还没。没啥胃口。”

  “扯。”李龙才不相信他的话,“我是饿了,等等把东西放下,我来做饭。”

  刘山民也知道自己做饭不好吃,他笑笑说:

  “东西我来搬,你去做吧。”

  李龙没搭话,粮食这些东西还是挺重的,他没打算压榨刘山民这个轻伤员。

  从车斗子里把那个黑提包拿下来递了过去:

  “给,这是给你准备的。帮我几天忙,不能让你白干。”

  “这……”刘山民有些不好意思,他觉得这样的话欠李龙的就更多了。

  “快收着吧,别娘儿巴几的。”李龙把黑包往刘山民怀里一塞,就卸东西去了。

  东西卸完,李龙往屋里的炉膛中塞了几块煤,然后坐锅烧水准备焖米饭。外面的灶台里烧着热水,李龙把其中一个锅腾出来,准备炒菜。

  菜他都想好了,新买来的韭菜鸡蛋可以炒一个,现在去草地上找些草菇,炒个蘑菇肉,两个菜就行了。

  李龙先把韭菜择了,去泉眼那里洗了洗切了备用。鸡蛋暂且不打,他跑到附近的草皮子里转了一圈,捡那些鲜嫩刚开伞的小蘑菇有个半公斤回来。

  草菇和四小队附近的苇菇不一样。苇菇在地下鲜嫩的时候是不开伞的,一开伞就有了老化的感觉,这一点像圆菇。草菇则是长出来就是开伞的,有虫吃了就代表成熟且老化了。

  把野蘑菇在泉眼那里冲一冲,拿到案子上也不切,撕成小块在盘子里备用,再去小木屋里拿肉。

  屋里水开,李龙下米进锅,给想要帮忙的刘山民说道:

  “你看着点儿,水再开就把汤撇出来。”

  炒菜的活还是他来吧,他担心刘山民把盐放多了,会毁了菜的。

  等一顿饭做好,也不过二三十分钟的事情,除了喝米汤,李龙还有心情打个咸汤出来。

  刘山民吃的时候就说:

  “其实我挺佩服你的,一个人就这么过得挺好。我见过有些人一个人过的时候,好像就越来越不想做饭,就那么混着,将就着吃。”

  “填自己的肚子啊,有这么大把的时间,不好好弄饭,那是对自己不负责嘛。”李龙心想,如果这里有智能手机,有网络信号,或者哪怕一天到晚都有电视信号,你看我会不会这么做?

  吃中午饭的时候,照例会有人过来卖贝母,像好久没过来的吴本忠这一次背一袋提一袋贝母过来,李龙都在怀疑他是不是每次这样专程打秋风的。非要等到中午饭过来吗?

  好在李龙习惯性的多做一些,和头天招待李正堂他们一样,既然有饭,就招呼人家一顿。

  吴本忠也没好意思白吃,明确说了,让李龙少算一公斤的贝母钱。他这一次带来了将近三十公斤的贝母,也不知道是怎么挖出来了。

  李龙甚至在想,这货会不会是黑吃黑别人的贝母了。毕竟这速度也有点夸张了。

  不过李龙是不会去问贝母来源的,他等吴本忠吃完后就给他过了秤。这次吴本忠要二十五公斤的钱,也就是七十五块钱,要一些米面,还有一双鞋,以及三升散酒。

  李龙都给了他,目送这位离开后,刘山民去把自己的碗筷洗了,锅什么的收拾好,晒着的被褥叠好归拢在一起后,对李龙说道:

  “李老板,我打算现在就走。”

  “行吧。”李龙有点意外,不过想想这也正常,早半天晚半天其实对他来说没区别,但刘山民这么急,肯定是有原因的。

  目送刘山民提着包带着棍子离开木屋往西南方向走,李龙坐在木屋前,一直看着他消失在山林里,才站起来,开始淘洗那些贝母。

  刘山民在这里呆的时间没超过一个星期,对于李龙来说只是一个意外的过客,他一个人过才是常态,所以并不存在患得患失或者其他什么情绪。

  把贝母洗干净晒上后,李龙提着斧头去前面的山林砍木头,他打算今天就把给拖拉机搭架子的八根木头砍好。然后明天就把架子给搭起来。

  哪怕现在不用,后面队里拉麦子的时候也是要用的。

首节 上一节 421/71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