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一渔猎西北 第400节

  “行咧。”梁月梅挺高兴,小叔子经常记得父亲的好,这让她挺欣慰的。

  “第二件事情就是把编抬把子的人落实了。活已经下来了,今年比去年多,一千个,也比去年贵,编一个抬把子我打算给他们四块钱,五月底完成,要还是十个人的话,就得把人定下来,最好这两天就得进山。”

  “一个四块?”李建国一听价格高了,也不由得心动起来,“真能给四块?那你还有钱赚木?”

  “有啊,还能赚不少。”李龙笑了笑。

  “那……我也去。”李建国看了梁月梅一眼,梁月梅秒懂丈夫的眼神,点点头,李建国顿时就有了决断,“我也编抬把子去,这钱别人是挣,自家人也是挣。”

  “你去?大哥,你去了那地里咋弄?”

  “地里,有你嫂子,你二嫂也能帮上忙。”

  “不是还有我哩?”李青侠略有不满,大儿子竟然不提他,这让他很没面子。

  “你能干啥?一天到晚都是逮鱼。”杜春芳毫不留情的揭了他的老底子,“开春过来,你就没咋干过活。”

  “后面应该浇水吧?嫂子浇水能不能行?”

  “嘿,小龙,你这是小看我了。”梁月梅笑笑说道,“以前队里的浇水活,我也没少干过。那个挣工分多,晚上浇水我都去过,实在不行把文玉叫来。”

  “那哪用?干活我也能行的。”陈丽蓉插了一句,虽然没有气势,但能听出来决心。

  “大哥,既然这样的,那去就去吧。一个月编抬把子,咋也能弄个几百块钱。”李建国既然决定了,李龙便不再说啥。

  “你人够了没有?不够的话,把铁头他爸叫上,他也是老手。”李建国说道,“编抬把子这活他也干过,一天编四五个不成问题。”

  “那行啊。”多一个人少一个人对李龙来说真不算啥,大哥提了那就去呗,“大哥,你给陆大哥说的时候可要说清楚,咱们这活必须要把质量提起来,质量不过关,那就得打回去重编。我能两年都要上这活,靠的就是质量好。”

  “这个你放心,我肯定给他说。”李建国笑了笑。

  “别光给他说,你自己也注意,别到时候别人编的都好,你编的不行,那脸上可挂不住,你也别等小龙说你。”梁月梅发了话,“咱家不丢那人!”

  “嘿,你说啥哩?这事我能马虎吗?这肯定不光是挣钱的事情,那给小龙出的活,能差吗?你放心点,就是慢点儿,我肯定也把抬把子编好。”

  李龙知道这是大哥嫂子变着法儿让他放心的,不过明显能看出来,老娘没听出来,这时候听大嫂说大哥,她有些不高兴了。

  老爹倒是听出来了,李青侠轻轻拍了拍杜春芳,李龙就知道不用多想,呆会儿老爹肯定会给老娘解释。

  老娘活的真是简单,也只有这样才能活得长吧。

  这事就这么敲定下来,吃过饭,拖拉机开到院子里,老酒拿下来,骨头放在桌子上摊开,李家人就看个稀奇。李龙拿着两截脊柱骨和一根腿骨说:

  “我把这个拿到队长那里去,给他说一说,这编抬把子的事情今年就不给队里分钱了,但事还得先说清楚。骨头我给老罗叔,晓霞她爸都要给一份。”

  “应该的应该的。”

  “那你还不如等咱家把酒泡好,直接把酒拿过去哩。”李建国说,“反正你弄回来这么多酒,干脆泡了再送呗。”

  “我想着等大嫂给梁叔说一说,看梁叔那里有没有方子,要不要加配料。”李龙想到先前自己想的办法,说道,“那这样,老罗叔和顾叔那里先不管,队长这骨头我先带过去。”

  李龙骑着李建国的自行车扶持了许成军家里,把编抬把子的活下来的事情说了一下,然后把骨头放在桌上说道:

  “队长,这是猞猁的骨头,这玩意儿跟豹子一样,骨头泡酒能治风湿、老年腰腿疼,你收起来吧,别和别人说我这里有啊。”

  “行行。”许成军也是刚吃完饭,其实中午听到拖拉机声响,就猜李龙回来了,也猜着这抬把子的活该下来了。

  “活下来了,其实你没回来这几天,他们也商量了,做饭就让老黄去,每个人交一个抬把子的任务,给老黄交两毛钱。每个人带十公斤苞谷面两公斤白面一公斤米,到时集中在一块儿,灶具老黄带,至于其他的,你问运东就行了。”

  既然他们已经商量好了,那这件事情,李龙也就感觉轻松多了。

  自己队里的人,还是省心。

第465章 一个接一个的意外人选

  李龙找到谢运东的时候,他正扛着铁锨准备到地里去。看到李龙过来,谢运东有所猜测了,他放下铁锨问道:

  “小龙回来了,这是有消息了?”

  “嗯,来活了。已经确定了,今年一千个,比去年多的多。最好这两天就进山,你看……”

  “那我这就去通知人。”谢运东立刻说道,“啥时候干完活?需要不需要再加人?”

  “五月底,我大哥和陆英明陆大哥也去,其他就不加了,就上一次你们知道的那些人。我听队长说你们把老黄叫上了?”

  “嗯,总得有人做饭。”谢运东说道,“你老丈人这次说不去了,那我就得找别人,老黄是队里的大师傅,做饭肯定没错。今年不是队里出人,总不能给人给工分吧,咱自己也给不了,我就和其他人商量了一下,给钱吧,大家都出钱,他觉得也行,原想着出去一个月能挣六七十块钱,现在好了,能挣一百,他可高兴了。”

  “那行。我现在去大强家看看他去不去,不管去不去到时让他去给你说。我开拖拉机过来的,今天要进山,谁要打算今天去,到时过来找我,对了,你们原打算咋走?”

  “原打算也是坐你拖拉机。不过后来想想你也不一定有时间,就想着用队里的马车,租用一下,给钱就行了。反正一天也就回来了。”

  “行,那你快去准备吧。这一走咋说也得一个月,家里肯定是要交待一下的。”李龙推着车子就走。

  谢运东急忙扛着铁锨回家去,这的确是得赶紧收拾一下。

  李龙到陶大强家里的时候,陶大强已经在给自行车打气,这是准备弄好之后,去李家约李青侠一起下网了。

  “哟,小龙哥回来了?”陶大强的妻子杨苹苹挺着肚子,最先看到李龙,笑着打招呼,“嫂子没回来?”

  “嗯,她上班,只能等星期天。”李龙笑笑说道,“还得几个月生?”

  “三四个月吧。”杨苹苹摸了摸肚子,“现在闹得利害。”

  “那可能是个儿子,淘气啊。”李龙开着玩笑。

  这时候对生儿子有些人还是有想法的,所以听到李龙的话,门口坐着的陶建设脸上露出了笑容。

  “小龙哥这过来是有事?”大强知道李龙能过来,大概率是有事,不然就等自己过去了。

  “我这边活下来了。编抬把子,价钱也涨了,一个四块。”李龙说道,“你看你去不去,不过看你媳妇这样子,你还是别去了。”

  “嗯嗯,我不去。”陶大强笑笑说,“我爸说他想去哩。”

  “陶叔?你去?”李龙有些意外,“那山里条件可不太好。”

  “嘿,有啥好不好的?当初你大哥我们一块副业队进山挖贝母,不比现在艰苦?现在能吃的带的东西可不少,那时候就只能吃窝窝头,啃干蘑菇……”陶建设一听李龙这么说,立刻就不服气起来。

  “那也行。”李龙想想,陶建设算算年纪还不到五十,要按后世算的确不算老,他们这个时代的人,到后世除了因为吃的太胖有了病之外,只要活动不停,基本上都活了八十多以上。

  “我呆会儿就开拖拉机去县里买东西,然后去山里,陶叔,你是后面跟着谢运东他们一块走,还是今天晚上跟我走?”李龙问道。

  “后面吧。”陶建设想了想说道,“今天太急了,收拾不过来,家里还有些事情要安排。”

  “行,那我先走了。”李龙把事情交待完,他就骑上自行车离开了。

  “一个抬把子四块,一天编好了能编五六个,那就是二三十块钱,”陶建设在李龙走后才兴奋起来,掰着手指头算着:“大强,不比你逮鱼差啊。”

  “那是,不过爸我给你说,这编抬把子要求可高。小龙哥能拿下这活,他说全凭交上去的抬把子质量好。质量要不好,他要退回来你可没面子。”

  “那我能不知道?”陶建设眼睛一瞪,“去年弄苇把子我就知道了,小龙平时看着客气,有礼貌,那干起事来可认真着哩。你放心吧,不给你丢人!”

  “嘿嘿嘿!”陶大强憨笑着摸了摸脑袋。

  李龙回的时候拐到老马号给老罗叔说了一下猞猁骨头的事情,老罗叔满脸笑着点点头,等李龙走后,他看着李龙的背影,心说这下子和老兄弟们聊天,又有得吹了。

  哦,不行,小龙说了这骨头不多,可不能说出去,说出去要的人多不好给了。嗯,等酒泡出来后再去给他们说,嘿,不说哪里来的,羡慕死他们!

  李龙骑着车子回到李建国的院子里,发现李建国正给拖拉机加油加水,陆英明也在院子里,看到李龙来了,满脸笑着说:

  “小龙啊,今天我也跟着走,你直接进山?”

  “嗯,今天进山,”李龙说道,“大哥你今天也进吗?”

  “进,早一天进早一天编抬把子。”李建国指了指车斗子,他已经把行李放了进去。

  “谢运东他们商量的,每编一个抬把子,给做饭的老黄给两毛钱。”李龙说道,“一个人交十公斤苞谷面、两公斤白面和一公斤大米,炊具老黄带,他们后面一块走。”

  “那我拿粮去。”陆英明急忙往家里走,“这东西我给忘了。”

  李龙笑笑,李建国加完水之后,让梁月梅也给他准备粮食。

  “今天晚上你们咋弄?”梁月梅有些担心。

  “大哥他们今天晚上我和一块住到木屋里去。”李龙笑笑说,“三个人挤一挤就行。明天一早去小白杨沟把地窝子弄好,下午就能编抬把子了。”

  “那把家里的馒头带一些。老黄明后天要来不了,得有吃的。”梁月梅想了想说。

  “不用不用,我木屋里啥都有。”李龙摆手,“馒头也有,肉也有,就是离的有点远,我那里也没啥条子,不然让我哥在那里编就好了。”

  “嘿,挣钱去,又不是享受去了。”李建国笑着说,“住肯定和大家住一块,别人能吃苦,我吃不了了?”

  那倒是。

  陆英明提着粮食袋子过来,因为是分装的,大大小小三个袋子。他还带了一罐头瓶子炒的咸菜,应该是以前炒好的现在现装了。

  “呆会儿去百货大楼我要进货,顺便多买些红豆腐就好。”李龙看着说道。

  “进货?”陆英明有些不解的问道,“你进啥货?”

  “我在山里弄了个木头房子,在那里和山里的盲流用物资换他们挖的贝母。”

  “还能挖?”陆英明看了李建国一眼,问道。

  “林业队看着哩。不过那些盲流偷偷挖,抓住就没收了,没抓着他们就赚了。”李龙解释着,“林业队的也到我那里换东西,他们拿的就是从盲流手里收来的贝母。有些盲流还会被抓去看守所蹲着,看运气了。”

  “这样啊?那咱们去编抬把子没事吧?”

  “没事,我有供销社的介绍信,也有林业队的。”李龙没说自己还是林业队的编外护林员,太张扬不好。

  铺盖、工具、粮食以及个人物资等都装好,水和油也加满,李建国和陆英明上了拖拉机的后斗子,李龙摇着拖拉机,倒出院子。两家人在门口挥手送别,李龙突突突的开着往县里而去。

  拖拉机到百货大楼的时候不过下午五点多,太阳还很高,他在这里买了胶鞋、火柴、砖茶、方糖等物资后,又去市场买了几袋米和面,之后才突突突开着拖拉机往山里而去。

  要是往常骑着自行车走的话,那等到山里天就黑了,要是赶马车,那干脆就明天早上再走吧。

  有了拖拉机,这一下子开过去,突突突的,到了木屋的时候,太阳还没落山。

  木屋这里没人,李龙熄火下车的时候,李建国也下来了。

  陆英明站在车斗子里四下望了望:

  “小龙,这地方不错啊。这房子也不错,你盖的?”

  “不是,朋友帮我盖的。”李龙看了看门锁,都是好的,没人动,他掏出钥匙打开门锁,把车上的东西往下搬,“我在山里还是有几个朋友的。”

  “嘿,这怪好哩。”陆英明跟着往下搬东西,李建国则在木屋里摆东西,他看了架子就大概知道东西往哪里放了。

  东西摆完,李龙开始架火,边架边说道:

  “晚上咱们简单吃点,我熬些肉,那边还有点风干肉,还有些杂碎,切一切。还有馒头,烤一烤就好。”

  “那么麻烦干啥?”陆英明摆摆手,“炉子一架,烤个馒头就行了。不是有红豆腐嘛,弄一些吃吃就好。”

  “也没啥事情,弄点吃的费啥事?”李龙架好炉子,坐上锅后开始烧水准备熬粥,“今天好好吃一顿,明天早上也是,然后我开拖拉机把你们拉到小白杨沟,那地方有个盲流,也是我朋友在住着,到时介绍你们认识认识。”

  “他也挖贝母?不怕被人抓?”

  “他认识个林业队的护林员,人家知道他,也就不抓了。”李龙抱着一抱子劈柴过来,把外面的灶引着火后,架上锅准备热菜。从家里带过来的牛杂碎每天都要热一遍,不然就坏掉了。这年头菜坏了还好说,肉要坏了没吃,那罪过就大了。毕竟哪怕队里地多,人富的快,也是有许多人一年吃不到几顿肉的,直到九十年代末期,肉才是能经常吃到的。

  而从这一点上讲,李家已经算是超前达到小康标准里的某一指标了。

  李龙隐约记得李强他们上到初中,也就是九十年代初期,学校还在用抬把子和大扫把干活。当然,机关单位在八十年代末就基本上不用抬把子了,两轮手推车已经慢慢在普及,人车三轮车也在使用中,所以这个编抬把子的活,应该还能干个三四年。

  这三四年时间完成原始积累,逐渐投入到机械化之中,李龙相信在赚钱这方面,他还能再稳居全队前列。

  要求不高,始终舒舒服服的好好活着就好。

  粥和馒头这边有陆英明照看着,李龙弄来野芹菜,炒菜的是李建国,他还看不上李龙的手艺。

  李龙自然乐得吃现成的。

  太阳快落山的时候,让李龙有些意外的是孙家强过来了。

首节 上一节 400/71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