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一渔猎西北 第393节

  “说啥呢?你对我不赖,我看着这有活咋能走呢?来来来,看我的。”孙家强把鞋子甩开直接就踩在泥巴上,边踩边说道:

  “看到没有,这样多踩,把里面没有被水泡透的硬土踩碎,泥巴才好用,到时抹到墙上才不会出现大疙瘩,抹得才平。”

  好吧,李龙没话说了。然后他低头就看到了孙家强那已经破得不像样子的鞋了。

  想想小木屋里还有好几双这次带过来的黄胶鞋,便问道:

  “老孙,你脚多大的?”

  “四零,咋?准备给我弄双鞋?”

  “我从县百货大楼买来几双黄胶鞋,给你一双。”

  “你还有胶鞋?李老板,你不实诚啊!这么好的东西前面怎么就没看到呢?”孙家强一听有黄胶鞋,顿时就兴奋且报怨起来,“快快快,拿来拿来,我肉不要了,要双鞋!我这鞋还是我妈做的,千层底的布鞋,但这鞋在家里穿着舒服,在山里真是难受,湿了就干不了,我脚都捂烂了!”

  听着他的报怨声,李龙笑笑,去到小木屋里拿了双黄胶鞋出来放在泥巴堆边上,说道:

  “这肉该换就换。今天你帮我干活,这鞋就送你了。”

  “那哪行?你从山外弄来也不容易嘛。”孙家强也很实诚,“该收的成本也是要收的。”

  “行了行了,别客气了,来洗洗脚,先试试鞋。我这还有袜子,你一起换上吧。”

  “不不不,鞋试一下就行。”孙家强犹豫了一下,还是没忍着新鞋的诱惑,去泉眼那里洗了脚,过来坐在木地板上,用衣服擦了擦脚,美滋滋的把新鞋换上。

  新的黄胶鞋鞋带是没穿好的,他试了试,在地上小心翼翼的踩了踩,说道:

  “刚好啊!”

  “那就穿着吧。”李龙笑着说,“在山里,这个的确要方便一些。”

  “何止方便一些!”孙家强对李龙的表述强烈不满,“简直就没有比这个更好的了。早上有露水也不湿,碰到硬树枝子也不怕伤着。这冬天的大头鞋,夏天的黄胶鞋,最牛皮的东西了!”

  他把鞋脱下来,然后开始穿鞋带,穿好后放在一边,把李龙给他的袜子也放在一边,快速的跑到泥巴堆里开始继续踩起来,很卖力。

  李龙心想你是不知道再过一些年头,登山鞋出来,那玩意儿在山里才是好东西,眼下这黄胶鞋到时给人提鞋都不配的。

  当然,眼下黄胶鞋对于普通进山人来说,的确是好东西了。

  他踩泥,李龙就去弄草沫子,找工具。

  两个人干活就是比一个人快,李龙这边工具弄好,那边孙家强已经把泥巴踩的差不多了。休息了一会儿就开干。这一堆泥巴勉强能把两面墙抹完。

  “那两面不抹了吗?下午继续吧?”孙家强的干活欲望还挺强,李龙急忙摆手:

  “别别别,中午吃过饭,你就忙你的去吧。”李龙可不想让孙家强就一直在这里干活,他可不是陶大强,不能耽误人家挣钱的路子。

  “行吧,中午吃啥?”

  “昨天卤的心肝肺肠子肚子切一盘,”李龙说道,“炒一盘野芹菜,蒸个米饭怎么样?”

  “有馒头吗?我米饭吃不惯。”孙家强摆手,“你蒸你的米饭,给我一个馒头就行。”

  “行吧,那就不蒸米饭了,我把馒头馏一下。”李龙从善如流,“你去洗洗,我来弄饭。”

  “我来帮忙,架火这事我最熟了。”孙家强不愿意吃白饭,穿好新鞋后,开心的跑去弄劈柴架火。

  李龙觉得其实有这么个伴在山里也是挺好的,但还是那句话,不能耽误人家干活挣钱。自己这边闲着也有钱赚,但这位不同,冒着风险呢。

  李龙去泉眼那里找了一些野芹菜,这玩意儿像貌相对普通,和家种的那种芹菜(不是西芹不是毛芹)比较像,但长的高。还有一种和这玩意儿挺像的是毒草,有些人分辨不清楚,容易中毒。

  把野芹菜弄来后,李龙就在外面的案子上切菜、切卤肉,里面的炉子上架火熥馒头。

  孙家强一边点着外面灶台里的火一边说道:

  “李老板,昨天我还碰到一个挖贝母的,我给他说你这里可以换东西,他还不相信,说哪有可能有这么好的事情,说你肯定是林业队的过来设计抓我们的。”

  “看来今年山里弄贝母的人挺多啊。”李龙没回答这个问题,也不用回答,真要是这样,现在孙家强已经进笆篱子了。

  “是挺多,我这些天就碰到好几个了。从口里过来的人不少,找不到好干的活,或者害怕被抓,就进山呗。”孙家强把火搞起来,两个灶台上一个烧水,一个准备炒菜。看李龙把肚子肠子切了一盘,他凑过来拿起了块尝了起来,然后露出满足的表情:

  “还是肉好吃啊。”

  那当然!

  年轻人,饭量都不小,两个人都是两个馒头起步,切的一大盘卤货没够吃,李龙又临时切了一盘,炒的野芹菜倒是剩下一点儿。

  吃完,两个人都不动了。肚子里东西太多,站起来太累。

  收音机里放着袁阔成老先生的评书《三国演义》,李龙听着入迷,老先生们讲这个的功力真的不一般,引人入胜,如身临其境。

  “走了走了。”好一会儿,孙家强站了起来,抬脚就往东走:

  “不能再呆了,再呆我就觉得我过的不是人过的日子了。”

  “袋子拿上,装一些肉。”李龙急忙起身给他拿袋子装风干肉,“再给你装一些卤货?”

  “不用不用,这一顿吃的就不少了……那就装点肚子吧?”孙家强最终还是没能忍着肉食的诱惑,带着风干肉和卤杂碎离开了。

  李龙这边开始收拾碗筷,弄完之后,休息了一会儿,准备去后面先把厕所的坑给挖出来。

  厕所他打算用胳膊粗的木头搭起来,就相当于建木排的那种,把差不多粗的木头并起来钉下去,上段和下段用木头夹起来,绑着或钉着。这里没有砖,也不好拓土坯,这样更方便一些。

  其实在山里搞厕所,在许多人看来都是多余的。毕竟这里地方大,又没什么人,随便找块地方就可以上厕所。但在李龙看来,厕所也是文明的象征,当然这是往大里说,往小里说,再过段时间,毒虫蛇蚁啥的都出来了,上厕所还是要找个干净、安全的地方比较好。

  哈里木给他说过,这些年他家的马至少有两匹被蛇咬过,而被咬过的羊就更多了。山里的蛇大都有毒,咬了基本上就活不了了——或者说马通常都是被蛇咬着腿,马是站着睡觉的,不好卧,一旦腿受伤,这马基本上就废了。

  挖好坑,把坑四周的草清掉,铲平。在坑上面铺上木头板子,踩着比较方便一些。为了能够稳一些,他还把木头下面的土铲掉一些,相当于把木头嵌入到土里,这样更结实,蹲坑的时候踩在脚下不晃。

  这里的木头条子不够,李龙打算明后天外面的风干肉好了之后,开着拖拉机去拉煤的时候顺便再砍一些树枝子回来,就可以建厕所了。

  这些搞完,李龙提着铁锨回到木屋正面,放下铁锨后回到小房间,把那些贝母铺开。

  贝母有些多,小房间已经铺不下了,李龙便把其中的一些拿出来放在外面木地板上铺开先晾着。

  孙家强带着那袋子肉,脚下踩着崭新的黄胶鞋,喜滋滋的走回到了自己住的地窝子。

  母亲做的千层底布鞋他也没扔,以后找工具缝缝还能穿。他把袋子里的肉藏起放好,然后就带着那双千层底布鞋到溪水边上,准备洗一洗。没有刷子,就找个小木棍,把鞋底的泥清干净,然后用手慢慢的在水里揉搓着这鞋子。

  身上的衣服也有破的,既然李龙这里能弄到鞋子,他就想着下一次能不能让李龙给弄套衣服过来。自己的这身衣服穿的时间有点长了,虽然有天晴的时候白天能洗一洗,但不敢洗次数太多,就这一身,要干不了,遭罪的还是自己。

  鞋子洗差不多干净,就放在地窝子边上晾着,然后他就把自己的东西收拾收拾装袋子里,提着去附近的沟里挖贝母。

  虽然在李龙那里嘻嘻哈哈不想走,但孙家强还是很清楚自己在山里应该干什么。

  只有挖到更多的贝母,才能换钱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好。他现在有点保障就是得到了波拉提的认可,又有李龙那里能换东西,安全和物资基本上没啥问题,比其他挖贝母的强太多了。

  孙家强进了一个沟里,才挖了十几个贝母,就听到了前面有人喊他:

  “喂,老乡,你今天来的有点晚啊。”

  他抬头,看着那个衣服比他还破烂、头发比他还长,胡子也长出不少的人,说道:

  “我去换鞋子了。”

  “换鞋子?”那个人愣了一下,“你用贝母换的鞋子?啥鞋?”

  “你看,黄胶鞋。”孙家强很得意的把踢腿让那个人看。

  那个人提着袋子过来,看到孙家强脚上的鞋子,愣了一下,然后一脸羡慕的说道:

  “真能换?你没骗我?”

  “呵呵。”孙家强不想多费唾沫。头天他说贝母能换物资,这货不相信,他也就不再说了。

  “我不仅换了鞋子,还换了一些肉。”孙家强笑着说,“卤好的熟肉,可好吃了。”

  他心想,羡慕死你!

  那个人舔了舔嘴唇,怀疑着问:

  “不会是死掉的东西的肉吧?”

  “人家自己也吃呢,怎么可能是死掉的东西的肉?”孙家强反驳着,“我刚才中午就和那人一起吃了一顿。行了,不说了,你也快挖贝母吧,反正你也不感兴趣。”

  那个人距离孙家强十来米,这时候犹豫了,最后忍不住说道:

  “能不能……把你的鞋子换给我?那鞋子放外面也就几块钱,我给你一公斤贝母?”

  “滚。”孙家强怒了,“再说这种混帐话,我打你了啊。”这些天孙家强吃的好,有营养,他虽然先前没打过那个人,脸上还有乌青,但面前这个瘦瘦小小的,他还是打得过的。

  那个人吓了一跳,看孙家强表情不假,只好嘟嘟囔囔的离开了。

第459章 这也叫双赢

  这个人叫吴本忠,来这里已经两年了。去年玛县刚开始土地承包,市场刚开张他就过来了,也是听老家说这边好挣钱才过来的。原本是想做些小买卖,带了点本钱过来,可惜对这边的市场不了解,从乌城进的一些货在这边没卖掉,赔了个底掉,本钱没了,也没脸回家,去兵团的亲戚那里混了冬天。兵团连队那边日子现在也不好过,虽然苞谷面能吃饭,但想要挣钱真的很难。所以一开春他就进山来了。这也是有人给他指了条道,说山里有好东西,只要弄到了,就能到收购站里换钱。如果能捡到碰到宝贝,那就发财了。

  吴本忠一开始也不是很相信,他老家附近也有山,对大山也算了解,但进山找山货的本事不是很精通。他来之前还专门去收购站问过,当时收购站里的人也明确告诉他,收的山货不少,皮子、党参、贝母、鹿角之类的,价钱也不低。

  吴本忠听过后就进山了,山里的草药他也就只认识贝母,党参都是后面别人告诉他的。现在不是挖党参的时间,吴本忠也就只盯着贝母。然后就又碰到了其他杂七杂八的东西。

  但山里也并不好混,他三月下旬进的山,那时候有些地方还有雪,进山后一开始看不到贝母,就想着捡点其他东西。一旦进了山,再想出去就有点难。山里也没啥吃的,草刚长起来的时候就挖草根,捡干蘑菇,加上带的一些苞谷面。

  他没想着出山,因为出山也没办法,兜里没钱没捡到好东西,出去最多就是要饭。

  吴本忠要脸,不然也不会从兵团亲戚家出来。在那里要死皮赖脸呆着,也能活下去。因为他要脸,不想混饭吃才出来的,所以也因为要脸,不想下山到县里要饭,他希望能够凭能力凭本能挣钱。

  然后他就在沟里捡了一副鹿角,这可把他高兴坏了。他分明记得收购站里的人都说了,鹿角的收购价在一公斤六块钱以上。这一副鹿角得有个五六公斤,顶工人一个月工资了。

  原想着带着鹿角下山去卖钱,顺带着买一些生活用品上来,然而让他忿怒的是,还没出山,就碰到了林业队的人,然后就把他的鹿角给收了。那人还告诉他让他尽快出山,不然下一次碰到他在山里捡东西挖草药,就把他抓起来了。

  对方有枪有马,吴本忠反抗不得,就只能自认倒霉。

  没了鹿角,他不甘心,却也没办法。好在挨到四月初贝母出现了,他就开始挖贝母。现在自己带的苞谷面差不多吃完了,天天吃野菜,拉的屎都是绿的,他很想大米、白面和肉的味道。

  碰到孙家强也是挺意外的,不过看到对方和自己差不多的打扮,吴本忠便没那么害怕了,但还是有几分戒心。这年头,除了自家人,有谁能相信呢?

  孙家强看到吴本忠其实还是挺高兴的,虽然他以前碰到过坏的盲流,但总归心底里保持着几份善念,所以把李龙那里能换到物资的事情告诉了吴本忠。

  吴本忠昨天是不相信的,但今天看到了孙家强换来的鞋子,他有些动摇了。

  从沟里离开,七拐八拐的出了沟,又过了两道沟,再拐向西,翻了两道山之后,吴本忠来到了一处小山沟里。这山沟很窄,两边都生长着松树,牛羊都没有从这里经过过,草长得很深,而且很杂很乱,因为有松树的遮挡,沟两边没什么阳光,地表长着厚厚的苔藓。

  吴本忠进了这条沟后,往里走出四五十米,在山坡一处风倒松树的边上,掀开一大片苔藓,露出一个洞口来。

  这是他好不容易找到的庇护所。这洞外面看着挺小,里面其实挺大的,因为被树枝、苔藓挡着,不容易被发现,里面虽然有点潮,但总比呆在外面强。

  吴本忠钻了进去,里面别有洞天。有通气孔,显得不憋闷,他在里面储存不少干柴,用四块石头堆了一个灶台,上面架着一个铝盆充当锅,还有一个掉了好几块瓷的搪瓷盆是吃饭的碗。

  洞的左面铺着干草,上面有尿素袋子和麻袋片,还有一个破了好几个洞的被子团在一起,这是吴本忠睡觉的地方。

  山洞右边的角落里放着好几个袋子,袋子边上还有乱七八糟的东西,有两副鹿角,一副狍鹿子的角,一个北山羊头,十七八个角节的那种,还有几块石头。

  吴本忠看了看这些东西,他能确定的是鹿角和袋子里的贝母能换钱,其他的还不清楚。

  往袋子里抓了一把,贝母还是很湿,有些潮,这几袋子加起来得有二三十公斤。

  吴本忠也很发愁。自己采挖的贝母不少了,但自己居住的这个沟安全是安全,林业队的也找不到,但这里没有能晒东西的地方,上面够得着阳光的地方都是松林子,下面潮气这么大根本没地方晒。想找个合适的地方晒,又怕被别人偷走,自己每天还要挖,总不能一直看着。

  他想起了刘家强的话,咬咬牙,提起最小的一袋子贝母往洞外走去。

  大不了就损失一些吧。自己这里粮食已经完全没有了。除非下山,但收购站里的人说了,只收干贝母,他们可不负责晒。眼下自己要下山,至少得走一天。可今天晚上的饭都已经没着落了。何况火柴也没有了,中午自己就嚼的干蘑菇,这晚上再没东西吃,明天有没有下山的力气他都持怀疑态度。

  那就试一下,换点东西吧。

  吴本忠出现在木屋东面的时候,李龙正在从绳子上把风干肉收下来。虽然四月初,但这里地势平坦,光线充足,又有风,这肉已经晾晒的差不多了。他打算今天把肉收起来明天就不晒了,明天去孙家强说的那个地方看看有没有鹿。

  看到吴本忠,李龙吓了一跳,要不是大白天,他都以为对方是鬼呢!

  好歹见过孙家强、李正堂兄弟以及那个小偷坏人,李龙也算是见过山里各种盲流了,但像吴本忠这样的还头一次见。

  别人最多不修边幅,这位简直就跟骷髅一样,有没有四十公斤李龙都在怀疑。

首节 上一节 393/71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