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一渔猎西北 第349节

  “大哥,这中央台的新闻联播马上开始了。”

  “新闻联播?”李建国没看过电视,还不知道这个节目。

  “嗯,是专门播新闻的节目。”

  “是不是和广播电台的那个《新闻和报纸摘要》差不多?”李建国立刻就联想起来。

  “对对,差不多,不过这个有画面,有人讲,还有录像。”李龙指了指电视说,“你看,呆会儿有主持人,还有讲解……”

  新闻联播准点开播,两位主持人开始介绍今天的主要节目。

  看着那个代表央视的卫星图标,以及图像略显单调的画面,李龙陷入到了回忆之中。

  一年了啊,重生来了一年了,总算又能看到屏幕上的画面了,尽管这个画面看着这么的简陋,但真的亲切啊。

  这算是重生的人生迈出了一大步吗?

  尽管自己的存款少了一大截,但感觉一切都是值得的。

  和自己上一世最终的那个时代,又近了一步。

  李龙在这里感慨的时候,李建国已经开始激动的喊着:

  “月梅,月梅?快过来,快过来!看看,看电视上……那谁出来了!”

  梁月梅在厨房里问着:

  “谁出来了?”

  “你过来看看就知道了……”

  梁月梅从厨房里出来,手里还拿着锅铲子,有点埋怨的说道:

  “我还在弄菜……咦?这不是……”

  她扭头看了李建国一眼,又看了看电视,等画面过去后,才感叹着说:

  “这……剩下的不多了啊。”

  “是啊。”李建国点点头,感慨的说,“他们那一辈人真是厉害……”

  李龙有点没头没脑的,不过他也没问。

  新闻联播时间不长,看的时候梁月梅就把一盘盘的菜端了上来。

  虽然现在的物资远没有后世那么丰富,但比前两年强太多了,梁月梅尽可能把年夜饭做的丰盛一些。

  除了李龙弄回来的肉、鱼、内脏之外,梁月梅还炒了鸡蛋,凉拌了白菜心,绿豆芽,炒了咸菜肉,炖了粉条肉等等。

  桌上摆了七八盘菜,还有饺子和汤。

  外面传来了李娟和李强的声音,听得出来李强埋怨着李娟让了回来的这么早,天还没完全黑,还能玩一会儿,李娟则训斥李强不听话,趴地上把衣服都搞脏了。

  然后门打开了。

  “妈,来客人了吗?”李强小声问道,“我咋听着里屋有生人说话哩。”

  “不是,你去看看就知道了。”梁月梅笑着卖起了关子。

  李强小心翼翼的过去掀了门帘,然后就看到了一台大彩电正在播放着节目。

  他虽然没见过彩电,但听说过,这时候懵了一下,福至心灵,一下子猜了出来,激动的大喊着:

  “大彩电啊!姐,姐!咱家买了大彩电了啊!快看,上面有人,还会动,还在说话……”

  李娟正洗手准备帮着妈妈端东西,这时候听到了李强的话,立刻甩着手往里屋跑去,在看到彩电的时候,也是一声惊呼!

  “你小叔买的,”梁月梅笑着说道,“先放在咱家里。看吧,你小叔说呆会儿有好节目,正好咱一家好好看看,过个好年!”

  大年三十晚上通常都是自己家人过,不乱走动,所以基本上也不担心会被打扰。

  饭菜到桌上,梁月梅也忙完,为了方便看电视,一家人把桌子从靠墙的位置抬了出来,李建国和梁月梅坐在正对着电视的位置,左手是李龙,右手是李娟和李强。

  第一届央视春晚的主持人是王景愚、刘晓庆、马季、姜昆,李龙隐约记得这一届春晚有好几个特色,比如李谷一演唱了《乡恋》,开启了内地流行音乐;这次的春晚开通了四部电话,可以点播节目,也算是一种创举了。

  一开始,赵忠祥至开幕词,然后介绍到场嘉宾,侯宝林大师讲话,马季赵林说了三个相声——这在后世简单是不能想像的。

  当时就挺正常的。毕竟后面同样有一个人或者组合演好些个节目。

  总的感觉这个春晚的气氛非常的宽松,也不怕出什么错,李龙隐约记得晚会初创的时候连名字都没有,快开播了才确定《春节联欢晚会》的名字。

  因为家里有收音机,听相声的不少,但看着真人在这里“演相声”倒是头一回,一家人看着全神贯注,除了李龙,饭都忘了吃了。

  李龙也没提醒,想想当初自己第一次看电视应该也是这样吧。

  时过境迁,沧海桑田,谁也别笑话谁。

  相声挺可乐的,但李龙两世为人,笑点已经被拔高了,他是享受着和家人一起吃团圆饭的过程,看着家里人不时因为相声里的包袱发出一阵阵大笑,而开心。

  毕竟听相声和看相声完全不一样,相声表演者的表情动作都是能够增加趣味性的,只听是感觉不到的。

  相声,小品,歌曲,不少人都是一个人表演好多个节目,像李谷一,独唱了六七首歌,这在后世怎么可能?

  当然,因为这次其实是央视职工演的春晚,因为影响太大,所以后面才扩大到了全国。

  节目要说起来没有后世那么精致,场地也没那么华丽,甚至节目的衔接也挺随意的,但看着就是开心、喜庆,感觉就是过年该看的节目。

  胡松华出来的时候,李建国感叹着:

  “他这嗓子还真是好!”

  节目里还有魔术、武术,这是李娟和李强最喜欢的节目,他们看着的时候不时惊呼,还忍不住鼓掌。

  陆英明吃完,出来放水的时候隐约听到李家家里挺热闹,不时有人大笑,从窗户看过去,好像里面光影乱动,不知道在干嘛。

  黑夜里,他也看不太清楚那根杆子上到底顶着啥。

  喝的略有点多,现在去人家家里是不方便的,陆英明打算明天早上串门的时候到李家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

  李家的气氛很欢快,李龙和李建国面前都有酒杯,但两个人喝的很克制,都不算多,主要是在看着春晚一直挺开心,偶尔喝一下,谁也没想着喝多的意思。

  春晚放的很晚,零点的时候是姜昆、马季的相声,被零点钟声打断了没说完,后面一家人都等着看,结果也不说了。

  这成了一个遗憾。

  节目播完已经很晚了,李娟和李强看的时候还挺精神,看完立刻就困得不行了。两个人去睡觉,三个大人把桌上的东西收拾干净,总不能等到明天梁月梅起来收拾。

  收拾完,李建国的意思是李龙就在东屋睡得了,李龙摆摆手:

  “大哥,明天你这里拜年的肯定多,我还想睡个懒觉。早上吃饺子就别等我了,中午我过来。”

  说完他穿上大衣,戴上帽子出了门,大步往马号走去。

  马号那边,老罗叔已经睡下了,李龙悄悄打开自己的房门,发现炉火还挺旺,虽然压着,但压之前已经加了炭,屋子里很暖和。

  他也瞌睡了,看炉火不用动,便脱了衣服,关了灯钻到了被窝里,很快就进入到了梦乡。

  梦里,李龙发现自己回到过去是一场梦,他又出现在了二十一世纪二十年代,那个科技非常发达,但却没了大哥的年代。

  李龙百感交集,一个人跑到大哥的坟头去哭了好久,然后再起来的时候,看到了年轻的顾晓霞,顾晓霞奇怪的问他:

  “你在这里干什么?”

  李龙感觉很疑惑,这时候顾晓霞不应该在这里啊,也不应该这么年轻啊。

  但看看自己,一下子又变成了年轻的自己。

  他没办法解释,就只好问顾晓霞:

  “你过来干嘛?”

  “我来叫你回家吃饭啊,饭都做好了,就不见你回来,走,回家吃饭了。”

  李龙再看看大哥的坟头,已经变成了一片棉花地……

  这特么乱七八糟的。

  李龙感觉自己很清醒,他知道这是梦,但在梦里就是醒不过来。

  但梦里已经和顾晓霞结婚了,而这个时候,大哥大嫂一家还挺好,只是二哥一家过来后,二嫂生了许多的事情,让一大家子很是不愉快……

  好吧,就是一地的鸡毛。李龙忍不住把二哥说了一顿,结果二嫂说他没资格说他二哥,把李龙气的,给气醒了。

  然后就听到了外面的敲门声。

  李龙隐约记得二嫂不是个小肚鸡肠的人啊?怎么梦里变成了这样?

  想想也就是梦吧,可能担心到时二哥他们一家子住过来,有可能因为生活习惯不一样闹矛盾?

  想着这事,李龙爬起来,问道:

  “谁啊?我还没起。”

  “我,永强!”

  “大强。”

  这两个啊。

  李龙觉得应该就是他们,毕竟也只有这两个会这时候跑来找自己。

  把衣服穿好,李龙去开了门。

  “龙哥,厉害啊!十八寸大彩电!全队第一个!”杨永强进来后直接竖起了大拇指。

  “估计全公社都少……”陶大强也是敬佩的说道。

  “你们也会有的。那天我做的东西知道不?”李龙笑着问。

  “知道知道,天线啊!早知道那天我就跟着好好学学了!”显然,杨永强和陶大强两个在李建国屋子那边把事情了解的清清楚楚。

  “现在建设叔的院子里啊,人满了!”杨永强继续说着,“都知道了,大家都知道你家买了彩电,都过来看个稀奇。”

  “看啥啊,现在也没节目。”李龙一边透着炉灰一边说道,“等晚上才有节目。”

  “没节目那也是彩电啊!”陶大强说了句大实话,“大家都羡慕的很,都在想着今年好好干,到时也买台电视。”

  “龙哥,你这回害了我们了。”杨永强突然说道,“看了你家的彩电,我们后面只能买黑白的,那咋办啊。”

  “哈哈哈哈。”李龙笑了,“那今年就加油努力,挣个彩电回来。反正贵也贵不到哪里去。”

  李龙是知道要土地承包的,像陶大强杨永强两家,如果多承包一些土地,只要不瞎胡闹,年底还是能剩下不少钱的。再加上跟着自己干着也能落下不少现钱,到年底弄台彩电不是啥难事。

  毕竟北疆这边可不完全靠天吃饭,都是水浇地,只要种地的时候勤快些,肯定是能挣的,当然就在于挣的多少不一样而已。

  李龙让家里种打瓜,是想突破挣的上限,毕竟只种粮食作物的话,家里会有余钱,但并不多。

  打瓜就不一样了,种的好的话,一亩地就能有三四百块的毛收入,在这个年月已经非常高了。哪怕除掉成本,也能落下两百以上,这一年就能弄台彩电回来!

  当然,这是理想状态。

  但不是还有其他方面的收入吗?

第418章 大意失左手

  李龙和陶大强、杨永强聊了一会儿,去老罗叔的屋子里拜年。老罗叔这边屋子里小桌子上已经摆上了瓜子、糖、花生等东西,今年还多了些干果,红枣葡萄干之类的,都是李龙从乌城买回来的,这边也放了一些。

  老罗叔这里每年大年初一其实也很热闹,李龙他们离开的时候,就已经有一帮小孩子跑过来给老罗叔拜年了。

  对于队里这样的老兵,家里有小孩的,通常小孩的父母会让小孩去给老人们拜年,这是非常好的习惯。老人们也会非常的开心,任由小孩们在桌子上挑自己喜欢吃的东西,然后装着带走。

  李龙这样没结婚的年轻人通常也会三五成群的去村里长辈家里拜年,聊天,喝茶,大部分时间初一早上就要把村子里比较熟悉的关系不错的长辈家里转完,接下来就是比较扎实的拜年走亲戚了。

首节 上一节 349/71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