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一渔猎西北 第23节

  远远就看到李建国正卡在冰窟窿中间,努力的把抄网往外拖,一条长近一米的大鲢鱼小半个身子在网外,正挣扎着。

  “这么大?”李龙立刻跑了起来,冲到李建国边上,帮着把那条鱼给捞了上来。

  “大哥,这鱼个头真大!得有个十公斤吧?”

  “差不多。”李建国有些得意的说道,“我就那么一捞,感觉网咋那么沉呢,劲还大得不行,我就想着得快点儿。也就是冬天,要是夏天,这鱼一尾巴就把网扇烂了。”

  李龙点点头,抠着两边腮盖把鱼提了起来,这是大头鲢子,也就是花鲢,重差不多就是十公斤,长得有一米多点儿,被李龙提起来后,尾巴还在使劲的甩着。

  “这鱼不卖了,留着家里吃。”李龙笑着说。

  “不好吃,还是卖掉好。”李建国从冰窟窿里爬了出来,“看着好看,不好吃,还是别留了。你们鱼卖的咋样?”

  “卖完了。大的价格高点,小的价格低点,到最后归一堆卖给城东北那富户了。”

  “也是,那家有钱。”李建国显然知道那一家的。

  李龙把花鲢放下,又扭头看了看,发现李建国已经捞上来十多条大鱼了,小鱼也有一堆。

  “大哥,今天鱼不少啊!”

  “昨天打的透气口,今天应该是其他水面的鱼过来了。虽然有苇子通气,毕竟还是不如这冰窟窿。”李建国说。

  陶大强已经接过抄网开始在另外一个冰窟窿那里捞了起来。

  每一网都有鱼,虽然不多,但只要不空,大家就有兴致捞鱼。

  这边捞了五六网,水下便没鱼了,李龙接过抄网,又去了先前那个冰窟窿。

  这边鱼少了一些,李龙开始几网都是小鲫鱼和沟鱼,他觉得应该差不多了。

  这时候,陶大强突然小声说了一句:

  “有人来了。”

  李龙往来路看过去,发现有三个人走上了冰面。

  都是生产队里的人,和李建国年纪差不多的王红军,他的弟弟王红兵,和小舅子何伟。

  他们手里也拿着抄网。王红军老家就是淮河边上的,老渔民出身。这网也是自己找线织出来的,李龙记得他们家里好像还有个织网的梭子。

  “哟,建国,这鱼弄的不少啊。”王红军笑着打招呼,“这条……得有个十来公斤吧?”他看到了那条花鲢。

  “运气好。”李建国笑笑,“你们也来捞鱼?”

  “是啊,冬天闲着没事,搞点鱼准备过年。”

  李龙看他们只带了一把十字镐,就知道这一家估计是打算利用自己这两个冰窟窿的,只是没想到这边现在有人。

  “那建国,借你钢钎使使?”

  “行,你拿去吧。”李建国说道。

  王家三人拿着钢钎往小海子另外一个地方过去,距离这边一百多米,他们开始清理冰面上的雪,然后砸冰。

  李龙又捞了两网,上了冰面。

  鱼明显是比昨天少了。

  陶大强接了过来,继续在另外那个冰窟窿那里捞了起来。

  “你们明天一早还去卖鱼?”李建国问。

  “嗯,反正闲着也没事。”

  “我估计到明后天,队里的马车就没人借了。”李建国说,“不行到时赶马车去卖鱼也成啊。”

  “马车就算了,真要出点啥事,跑都跑不及。”李龙摇头,“要卖鱼还是得爬犁——嗯?马车也行,不过要用马车的话,得去石城。”

  石城距离玛县不到二十公里,但市里的人口却多好几倍。那边的消费水平是比这边强一些的。

  三个人一直干到快天黑,捞了差不多有两袋七十多公斤鱼,然后回家了。

  李龙看了看王家那边,发现他们还在那里折腾呢。

  李龙猜测他们估计是要等自己这边走了后,用这边的冰窟窿吧。

  当然是无所谓了,他打算回去就借马车,然后明天去石城卖鱼!

第37章 远近亲疏分清楚

  陶大强在李家吃了晚饭,李龙告诉他第二天六点去叫他,他应了一声就回家了。

  天已经彻底黑了下来。好在月亮挺大,加上雪的反光,路看得很清楚。

  进了自家院子,看到屋里有灯,他想着父亲的习惯,便准备砸点煤拿屋里,不能再受冻了。

  大不了明天挣了钱,让龙哥带自己买些煤回来,反正明天要架马车去卖鱼。

  到煤棚下面,陶大强看着那多出来的不少煤有些意外,他想到一个可能,立刻撮了一撮箕煤提进了屋里。

  陶建设还是靠在炕上抽着烟,屋里烟气很大。

  “我哥拿煤过来了?”陶大强问着。

  “嗯。”陶建设坐直了身子,看着陶大强把煤放下,指了指炕上说:

  “换衣服,坐过来说话。”

  陶大强很少看父亲这么郑重,他有些不太适应。

  他快速换好衣服,坐在炕上。

  “你哥把你嫂子骂了一顿,送煤过来,说你说的在理,他是陶家人,得往陶家着想。原本还说让伱嫂子的弟弟把木头送回来,我想着都是亲戚,那木头给了就给了。”

  哥哥能改,陶大强有些意外,不过既然有变化,那木头给就给了吧,他点点头。

  “那后面你们兄弟两个就别再生啥闲气。”陶建设磕了磕烟锅说道,“人都说兄弟齐心能断金,你哥虽然分家了,但还是你哥。”

  “这我知道。”

  “还有件事。我看你和李家小二抓鱼卖挺来钱的,这事不能落下你哥。我明天去借抄网,后面你也别跟李家小二了,人家兄弟两个,你夹中间算啥?”

  陶大强刚想解释,陶建设一抬手止住了他的话:

  “他们兄弟两个,你们不也有兄弟两个?你明天跟李家小二说,后面不跟他逮鱼了,你和你哥两个去。小海子鱼多,公家的,谁逮算谁的。后面你们两个逮,你和你哥一起去卖,得钱你们两个平分,趁这机会年前多挣点,开春也能松快点。”

  陶大强不说话了。

  父亲说的有道理吗?

  自然是有的。其实如果李龙不带自己,那能拿的钱更多。

  带上自己,完全是因为自己主动巴上去的。当然,李龙心善,讲义气,这是陶大强紧信的。

  但自己愿意舍了李龙,跟着哥去干这事吗?

  陶大强扪心自问,他是抗拒的。

  自己家的哥哥不是那种精明的人,逮鱼可能还行,但卖鱼肯定是卖不出啥好名堂的。自己跟着李龙看了一遭,都没看出啥来,现在的农村人,有几个能这么灵活的去想各种法子?

  大概率去卖鱼,就跟黑市上的那些人一样,坐在那里,连张口吆喝都不会,就等人过来问。

  但是,父亲的意思也很明确。李家再好,那是别人,自己哥哥都不帮,那算啥?

  让他说不出反对的话来。

  这一刻陶大强觉得嘴里是苦的。

  李龙送走陶大强,就去了队长许成军家里。

  “来借马车?”许成军看着李龙,表情略微有些尴尬。

  他带着小舅子去了山里,却发现事情完全不像想的那么简单。近一米厚的雪根本走不通,也不知道李龙是走的哪条路。

  作为生产队长,他是做不出去问李龙路径的事情的。所以第二天马车就没再用,然后让其他人借走了。

  结果两天过去,没有一家拉着大堆木头回来,这下队里的马就闲了下来。

  “嗯,明天去县里转转,要借一下马车。”李龙把三块二放在桌上,“要借两天。”

  “行。”许成军收了钱,写了条子,“去县里还是去山上?”

  “看情况吧。”李龙说的比较含糊。

  许成军是知道李龙去卖鱼的。现在政策虽然没有完全放开,但他也知道有些事情上面管的不严甚至不怎么管了。全生产队有收音机的没几家,他家里就有一台。

  听着收音机里那些人讲的政策,许成军也知道,风向已经变了。所以李龙他们去卖鱼,许成军并没有阻止。

  李龙拿着条子去找老罗,老罗笑着接过条子:

  “唉,还是你厉害。那些人牵了马车出去,一个个感觉山里的木头满地都是随便捡一样,结果回来的时候一个个哭丧着脸,别提多丧气了。也不会照顾马,折腾的够呛!”

  这种话老罗能说,李龙却没接,只说明天早上早点过来牵马车,老罗应了。

  李龙回到家里,隔着窗户和李建国说了一声,就回自己的东屋去了。

  第二天天没亮,李龙就叫李建国叫醒,匆匆吃过早饭后,他到马号牵了马车,就去了陶家。

  陶大强很快就出了门,和李龙一起往李家走。

  拉上鱼,两个人赶着马车往县里走,走了有三公里多路,陶大强吞吞吐吐的把他爹的意思给李龙说了出来。

  “这是好事啊。”李龙听着有些意外,这陶建设和陶大勇是转性了?

  因为陶大强变得“有用”了,所以陶家对他重视了?

  好事的确是好事。至少能改变陶大强的人生,而且看样子是往好的方向改变,这让李龙有些感叹。

  “那咱们……”陶大强还以为李龙会生气,没想到李龙现在是这副表情,让他有些摸不着头脑了。

  “你放心跟着你哥去逮鱼。”李龙想了想说,“我今天卖完鱼后,暂时先停停,准备去山里看看。”

  陶大强不说话了。

  明明是自己提出来“散伙”的,怎么李龙这么一说,他有种被抛弃的感觉呢?

  “你们逮鱼肯定是没问题的。”李龙一边赶着马车一边说道,“但卖鱼还是要警惕一些。现在虽然管的松了,但你们要是大意了,那还是有人抓的。

  看到有戴袖标的人过来,就赶紧跑,哪怕鱼不要了也得人跑得,不然罚款就挺麻烦。”

  陶大强听着李龙的话,感觉像是在给自己传授秘笈一样,鼻子有点酸。

  就这样说着聊着,赶到县城的时候,天还没完全亮。

  “你在这里呆着,我把鱼拖过去卖。”李龙说,“我一次不拖多,这样有事也容易跑。你离远点儿,发现情况不对就赶紧赶着马车往城北,绕一圈咱们在大肉食堂集合。”

  说完见陶大强点头,李龙提着十几公斤鱼往黑市点走去。

  现在卖东西的人还比较多,但基本上都不怎么说话。

  李龙看有人离开,立刻就提着袋子占了位置,把尿素袋子铺开,摆上鱼来。

  这年头吃点荤腥不易,所以他一摆上来,立刻就有人过来问价。

  开张不错。

第38章 转战石城

  “这大花鲢咋卖?看个头得有十公斤吧?”

首节 上一节 23/56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