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一渔猎西北 第199节

  单人床上还有旧的被褥,李龙也没收拾就退了出来。

  他锁好小门,去摘了几个成熟的西红柿,离开了院子。

  暂时这院子还用不着,就吃菜吧。反正院子里也没啥值钱的,而且这里原本是邻居的家,想来小偷也不会光顾吧?

  李龙直接骑回到了大院子,今天就不上山了。

  晚上顾晓霞回来,李龙已经烧好了汤,并对她说了小院子的事情。

  “你又买了个小院子?买那个做啥呢?”顾晓霞显然也不理解,“咱们住这个大院子就够了啊。”

  “那个小院子距离你们单位近,而且整个装修也不错。”李龙解释着,“我想着如果你感觉每天跑得远的话,就到那边住。当然,住哪边看你的想法。两边跑着住都行——还有就是我想着后面如果家里人过来了,也可以住啊。”

  至于投资什么的,现在说还为时尚早,即使说了也没人会相信。

  其实这个投资在这个年代,以李龙所知的一些东西来说是最不保值,或者说升值最慢的。毕竟上一世就算在下个世纪十年代,房价最高的时候,县城的房价也不过五千。

  所以真要囤房的话,在石城或乌城都比这边强。

  李龙买院子,只是一个亲近土地的农民的习惯使然。

  “我还是住这里吧。”顾晓霞想了想说,“住习惯了,不想再搬了。再说这里也挺好的,虽然院子旧些,但看着就大气,我挺喜欢的!”

  “喜欢就住这里。”李龙笑着说,“那个就先放下。不行就租出去,反正空不下。”

  这个话题就揭过去了。

  吃过饭顾晓霞和李龙一起收拾完,便去学习了。这几天李龙都在,也知道顾晓霞平时的工作基本上不带回来,晚上的学习主要还是电大。

  她对李龙的提议非常上心,在进入教育局后也发现,高中学历的不少,大学本科、大专学历的很少。如果想要在这些人中脱颖而出,不仅要能力强,还必须得有高学历。

  工作了几个月,顾晓霞也已经不是新丁了,她已经知道了学历的重要性。打个最简单的比方,在中学教书的时候,两个教龄差不多的教师,大专学历的就比高中学历的工资要高一些。

  哪怕这个大专是函授的或者电大的!

  这时候电大、夜大还是被承认的。

  李龙也没去打扰顾晓霞学习,他倒了一杯水给顾晓霞,又切了几牙西瓜放在顾晓霞的桌前,便自己去房间里看书了。

  回到屋子李龙才反应过来,这不太对啊,怎么感觉自己和顾晓霞跟老夫老妻一样了?不应该是有年轻人的激情吗?

  想想还是算了,估计这时候顾晓霞也比较害羞,毕竟只是订婚还没结婚,这年头措施也不完善,真要有点啥情况,还是容易被人指指点点的。

  于是就吃着西瓜看起书来。

  第二天早饭是顾晓霞做的,吃过后,顾晓霞去上班,李龙骑着自行车到县城边上卖馕的铺子那里买了两个馕,卷起来放在挎包里,往山里骑去。

  下过雨后,天气变得更热,一直骑行到进山里才算好一些。

  到了木屋,李龙把屋子里摊开的剩下不多的蘑菇拿出来晒上,然后提着麻袋就去附近的沟里找。

  果然,下完雨后,蘑菇又长了出来,而且数量还不少。

  到了中午就捡了大半麻袋,李龙回来晒上后,取出馕,又切了半个西瓜,简单的吃完,睡觉。中午太热,现在出去不舒服。

  半下午的时候,李龙起来,再次提着麻袋背着枪在附近的沟里寻找着。

  现在算是黑虎掌菌最后的季节,还能生长十天半个月,过了草黄了,地皮要干了,那时候就基本上没有了。

  而李龙很清楚的记得,曾经有一段时间,山里比较湿润,或者说大气候都挺不错的时候,这蘑菇可以捡到八月份。

  而好像在他从上一世离开那两年,黑虎掌菌就只能捡到七月份,然后就下季了。

  是天气越来越热了吗?

  李龙不知道。

  下午的收获要比上午多一些,也可能是因为地方的原因,也可能因为上午这玩意还在生长。在太阳还没落山的时候,李龙就又捡了一麻袋,回到了木屋。

  山里晚上凉,有个好处就是这时候没什么蚊子,看星星非常清楚。银河就在天空中横亘着,李龙很轻易的就找到了牵牛星织女星和北斗、北极。

  想着那个最开始还比较合理,后来被改得乱七八糟,已经不怎么符合现代价值观的七夕故事,李龙摇了摇头,还是现在的娃娃们幸福,学的简单,背的简单,上出来就有工作。

  第二天李龙照样捡蘑菇、晒蘑菇,到第三天的时候,他就不得不下山——干蘑菇又能装满一麻袋了。

  他把干的装满麻袋,然后又带了一些新鲜的骑车下了山。木屋前的木地板上还晒了一些,数量不算多,所以李龙也不是很在意。

  去收购站卖了蘑菇后,李龙把新鲜蘑菇分一部分放在大院子,然后又提着几公斤去找李向前。

  “正好要找你呢。上一次说的那些小任务,你看看你能不能接。”李向前对李龙提来的蘑菇提也没提,这玩意儿收着就收着了,也不算受贿。

  “有啥好活?”李龙也不见外,笑着说,“能干我肯定干。”

  “收羊毛。你不是有牧民朋友嘛,今年的羊毛肯定剪了吧?能不能收上几吨羊毛?”

  “收不了。”李龙想了想说道,“他们已经去夏牧场了。那里在深山,羊毛运下来太不方便。如果明年还收的话,他们转场前剪毛可以。今年肯定是不行……”

  主要是深山路远,李龙还不知道具体的位置,他也不能盲目去找,搞不好迷路了,那只有死路一条。

  “嗯,那这个过。还有一个就是收红花。我记得你说你们那里有种红花的,现在也该到采摘的季节了,我这里有小单子,三百公斤,能收到吗?”

  “收不到收不到。”李龙急忙摆手,“我们那是村民小组直接种在荒地里的,那一片地能收几十公斤顶天了……附近其他村好像也没种的。”

  “那就算了。暂时没其他你能干的了。”李向前摆了摆手,“后面再说吧。”

  “嗯,我不急。这些天卖蘑菇也挣了些钱,”李龙说道,“够花一阵子了。”

  “那院子你收拾了没有?”李向前随口问道,“看着怎么样?”

  “很好啊。还没收拾,里面要收拾的也不多,简单打扫一下就行。”李龙说道,“我对象说还是愿意住在大院子,我看着到时收拾一下,如果有人住就住,没人住就租出去。”

  “你这……嘿!”李向前真不知道怎么说李龙好,“你这不败家子嘛!”

  “这可不是。”李龙嬉皮笑脸,“多个院子多个落脚的地方。以后我再搞什么采购啥的,也能往里面放嘛。”

  “你当仓库啊?那不是浪费嘛。”

  两个人聊了会儿天,李龙起身离开,在山里这几天了,他想回去洗洗。

  走到院子车棚那里,刚把车锁打开,就听着李向前在办公室窗户那里喊:

  “小龙,小龙!过来接电话,找你的!”

  “找我?”李龙有些意外,哪里的电话找自己?队里的吗?出事了吗?

  他急忙放好车子,锁都没来得及,跑进去接电话了。

  “喂,李龙吗?我是玉素甫啊!”

  玉素甫?

  李龙愣了一下,随即就想到了那个卖玉的民族人。

  他啊?

  “阿达西,亚克西木塞斯……”李龙也跟他说了一句,“你现在在哪里?”

  这位找自己,不会是又要卖玉吧?

第256章 自由市场扩大,好事

  “我在乌城啊。”玉素甫笑着说,“阿达西,我记得你上次说,只要我找到了好的小籽料,就可以过来找你,是真的吗?”

  “当然了。”李龙笑着说,“可以可以。你什么时候过来?”

  “今天我打算去玉器厂把一些大块的卖掉,明天早上坐车过去找你好不好?对了,你不过来吗?”

  “不了,我这边没什么好料子。”李龙心想还是在县里吧。毕竟玛县是自己的地盘,不担心会被骗。这年头虽然人相对比后世“纯朴”一些,但也不排除会有仙人跳之类的事情。

  “那好,明天一早我就坐车过去找你。是去供销社找你吗?”

  “可以。你到了后,直接到这里来找我就可以。”李龙应了下来。

  挂了电话,李向前好奇的问:

  “你这是联系了一个卖玉的?”

  “嗯,南疆卖和田玉的。”李龙说道,“上一次我去乌城卖碧玉,刚好碰上他来卖和田玉。他收了不少的小块和田玉籽料,玉器厂不收,嫌太小,我就说不如卖给我,让他以后有的话给我卖一些。”

  “多大?”

  李龙比划了一下鸽蛋大小。

  “那有啥意思?”李向前嫌弃的瞥了一眼,“要买就买大块的,买成料。那镯子不好吗?玉佩不好吗?坠子不好吗?非要搞个小石蛋蛋,那么点能干嘛?”

  “做个手串啥的。”李龙笑着说,“咱不是没钱嘛。”

  “你就是买个镯子也要不了多少钱,对了,你不是有对象了嘛,不得给对象买个玉镯子?年轻人戴金镯子有些土气,玉的就挺好。”

  他这么一说,李龙还真的就心动了。

  不如去一趟玉器厂?咱不要那种顶级的料子,也不需要顶级的雕工,就一般就行。当然,现在的一般,就跟四大天王里黎天王所说的那种“一般”一样,放到后世,那也是天王级的存在。

  毕竟李龙看短视频久了,也知道这一行里面的发展,最好的料子到下一世纪都开采的差不多了。所以一些不怎么好的料子都慢慢流行起来。

  比如大名鼎鼎的翡翠,在二十一世纪初,根本不入流的砖头料、一点种水都没有只有绿的所谓铁龙生,二十年后都成了新品,很贵的。

  而在世纪初的时候,这样的料子都是被嫌弃的。

  九十年代初一卡车才几千块钱的青海料,二十年后是一块几千上万……

  李龙也没想着囤着发财,至少在能买得起的时候给家人买点儿,等到时涨起来了,至少别人有,自己家里也有,就行了。

  “那你明天还过来?”李向前看李龙沉默不说话,便问道。

  “来啊。明天我过来把他接上,如果他有好料子,我就买下来先放着。请他吃个饭,把他送走,后面再办我自己的事情。”

  “行,明天你过来就在我办公室里等着吧。”李向前说,“反正我也没啥事。”

  李龙骑着自行车回去,做好饭的时候顾晓霞回来了。

  李龙把准备买玉镯的事情给她说了一下。

  “不用不用!”顾晓霞用非常郑重的语气说,“不用给我买!你……给大娘买就行了。我有手表戴呢,现在上班的没有带这些装饰品的,大家都觉得不合适。”

  李龙反应过来了。虽然已经改革开放了,但事实上现在人们的思想还没从那个年代出来。戴这样比较传统的东西,是会承受一些异样的眼光的。

  “那行,我给老娘他们买点。这玩意儿,以后肯定是越来越少,买点放着没事。”

  “嗯。”这个顾晓霞没意见,“今天王副局长又表扬我了,说等到秋天,看如果有指标,就看着能不能帮我转正。”

  “好事啊。”李龙笑了,“这是大好事……不过别抱太高的期待,毕竟有没有还不好说。有些人借调好几年都不一定能转正……”

  “我知道。”顾晓霞不觉得李龙是啰嗦,她知道对方是为了自己好,“踏实干好自己的事情就行了。”

  “要多跟领导汇报自己的思想,有什么困惑,办公室如果有什么闲言碎语也要给领导说一说。领导既然借调你过来,是看好你,那么就不光光是工作方面。不打小报告,但也别让自己受委屈。”

  李龙这么说,顾晓霞思考了一下,缓缓点头。

  这和她所接受的教育还是不太一样的。

  “我听过一句话,叫‘低头拉车还要知道抬头看路’。光知道干活,路走不长,也走不远。”

  顾晓霞一直到去上班的时候,还在时不时想着李龙的话。

  李龙在屋子里休息了一会儿,便骑着车子去自由市场里转。

  原本想看着还能不能碰上卖古董的,结果没有。但自由市场好像整顿过,摊位摆的都整齐了不少,而且也多了不少。摊位之间的大小距离都差不多,也没有了那些脏乱差的垃圾,看着整洁不少。

  让李龙有些意外的是,孟志强竟然还在卖鱼——他摊位上的鱼还不少,有些已经死了,还有个别鲫鱼还活着。

  李龙其实挺佩服这些野生鲫鱼的,生命力太强了。

首节 上一节 199/71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