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一渔猎西北 第196节

  面条鱼,就是肚子里有和面条一样寄生虫的鱼,通常以鲫鱼比较多。

  “不多,有那么两条吧。”李青侠说道,“面条虫也是虫,鸡可爱吃哩。”

  对于面条虫这种寄生虫大家并不见怪,相对于上一世到二十年代那些连蚂蚱都不敢碰的小女孩,这时候像李娟这样的小孩,都是敢用手去抓面条虫的。

  至于捏死跳麻子、抓马蛇鼠之类的事情,女孩也不少干。

  “老爹老娘,你们先忙着,我给晓霞她爸那边送一些肉过去。”

  “对对对,快去吧。”杜春芳急忙说道,“把你爹逮的鱼也拿一些,拿开剥好的,省的麻烦了。”

  李龙就提着一些鱼,又带着一些风干肉和煮熟的内脏去给顾博远送过去。顾博远不在家,李龙就把东西放在了院子里桌子上,扣了个盆。

  这时候家里没人,除非亲戚或者邻居,一般没人会乱进,民风在这些方面还是很纯朴的。

  李龙又把剩下的一些带给了老罗叔,这才回到李家。

  等到这个时候,李建国和梁月梅已经回来,李强正拿着一罐头瓶子蚂蚱喂鸡。那些蚂蚱显然是被处理过,头都被捏扁了,虽然还能偶尔蹦一下,但都蹦不高。

  “小叔!”李强见到李龙,开心的叫着,“看我逮了那么多蚂蚱!”

  “好好好,这鸡吃了能多下蛋,你到时就能多吃点了!”

  “我不吃煮鸡蛋!”李强抗议着。

  “不吃煮的,咱吃线线辣子鸡蛋灌豇豆咋样?”李龙逗着李强。

  “好好好!”李强听着这个就开心起来。这道菜梁月梅在这个季节是经常做的,豇豆、细线辣子切成指头大小,在锅里快炒熟的时候,把打好的鸡蛋液倒进去,翻炒几下出锅。这个有辣味儿,有炒鸡蛋味儿,很下饭。

  “小龙你这可以啊。”李建国笑着说,“隔三岔五就能打着东西,是个好猎手了!”

  “这回纯是意外。”李龙解释着,“我昨天跑了好几个沟去捡蘑菇,实在是累了,就想着去温泉里泡一下。没想到三头狼在温泉那里猎野山羊,其实我打着两头狼两头山羊,不过有个狼拿不回来了,太远了。

  原想着今天弄完去拿,弄完累坏了,干脆就不要了。我估计等我回去,那狼可能早就让其他东西给吃掉了。”

  李龙说这话,其实也未免得意。毕竟这是他打猎以来最多猎获的一次。

  “厉害!”李建国也忍不住夸了一句,“四个——这收获,能说是老猎手了!”

  “就是,小叔厉害!”李强大声说着,说完又小声说:“小叔,那温泉是啥样的?泡着舒服吗?能不能带我去泡泡?”

  “等家里不忙了,咱一家人都去。”李龙笑着说,“就是走的路要远些。”

  “我不怕走的路远!”李强大声保证着。

  “那到时候带你去。”

  李强扭头看着李建国和梁月梅。

  “看我作啥?等忙完了就去呗,你小叔不是说了嘛。”李建国想着也是。麦收完,油葵和玉米还要过一段时间,中间有个空档,倒的确是可以进山里玩玩。

  “大哥,老娘说上面来人了?”李龙有些好奇的问道。

  “嗯,这不夏收了嘛,县里派人过来各村转着,督促夏收,要确保颗粒归仓。”

  当然,这个颗粒归仓其实也只是说说,真不可能做到的。毕竟地块这么大,麦子割完后就立刻要组织打场扬场然后交粮。

  这时候主要的劳动力都在麦场上,家里女人都要去麦场上干活挣工分,也就老人小孩能去拾个麦穗,就这个也不一定能拾过来。

  毕竟本队的土地面积太大。所以等到秋里,挖田梗子的时候,挖到的老鼠洞里,能掏出来许多的麦粒、稻子和玉米来。

  李龙隐约记得这时候交公粮通常都只是交两三成,剩下的就是队里的,还要分给各家。麦场的麦子打完收完,紧接着就是交公粮、交共济粮(队里的留的),然后就是给各家分麦子。

  这时候乡里还是有小型加工厂了,各家分到的麦子通常会留一些当麦种,然后剩下的全都加工成面粉了。李家的习惯是统一加工成八五粉,虽然黑一些,但经吃。

  用后世的话说,这样健康。

  北疆相比较内地来说,有一个非常大的好处,是分产到户后,通常给上面交的就是农业税(公粮),和队里的土地管理费(口粮田)、以及土地承包费(承包土地的费用),剩下的所谓的什么三提五统,李龙是没听说过的。

  没有那么多杂七杂八的费用,农民地多了,种地的心思活了,慢慢也能富起来。

  这也是为什么八十年代土地承包没过几年,村里不少人就买得起电视、拖拉机了。

  只是后来种地的成本越来越高,农资越来越贵,初级农产品的价格起不来,所以队里人家的生活水平就始终在那个阶段,上不去。

  晚上吃的就是李龙拿回来的那些熟的杂碎,同样也是弄个蘸料碗,再烧个糊糊,吃吧。

  第二天吃过早饭,李龙从院子里又摘了一些菜,带着就往县里而去。李娟已经放假,不需要上学了,她要在家里写作业。李强吃过早饭就跑得不见影子了,说还要抓蚂蚱。

  小孩子的精力旺盛,不知道疲倦,也挺难得。

  李龙骑车子在到那个小女孩桥洞的时候,喊了一声,往地上放了一些菜,等那个女孩露头的时候,便骑车离开了。

  懂得感恩的人,更容易获得人的好感和善意。这个女孩和李娟差不多大,李娟能上学,她却只能流浪,是挺可怜的。

  李龙去到大院子,顾晓霞已经上班去了。昨天李龙带回来的东西已经收拾妥当了,李龙便放下一些菜,又离开去了山里。

  等回到木屋,太阳还不高,李龙又把屋子里的那些肉挂出来,自己则带着麻袋,再次去往温泉。

  狼不狼的不说,那里还有不少菌子呢。

  今天李龙又绕了另外一条沟,一边捡菌子一边往那边去。前半段根本没碰到什么菌子,都捡完了,到距离温泉沟还有一公里左右的时候,才慢慢看到有黑虎掌菌。

  等李龙捡到温泉沟里的时候,麻袋里已经有了一大半菌子,今天这收获也不错了。

  他背着麻袋走到沟里,步伐小心,担心如果还有野兽,只是没想到一直走到池子那里,都啥也没看到。

  那只狼果然已经没有了踪影,除了偶尔能在岸边苔藓上看到隐约的血迹外,其他一切都消失了。

  李龙有些失望,没想到这森林里的隐藏者速度这么快!

  他又去找自己倒下来的蘑菇。这蘑菇倒还在,被什么东西扒拉过了,但还没坏。

  李龙便把这菌子都捡起来放在了麻袋里,然后换个方向返回。

  等出了温泉沟,太阳照下来挺刺眼,李龙便打消了再去其他沟里捡菌子的想法,快速的往木屋走去。

  到了木屋,李龙把菌子倒在木地板上晒着。原来的那些菌子已经差不多晒干了,他把这些蓖子挪到草地上,打算晒到下午,就收起来。等收集到一麻袋,然后就去陈红军那里卖。

  李龙自己都已经有想法,这采菌子肯定是没卖鱼那么收钱爽快,但胜在有意外收获。比如这狼和山羊。毕竟光吃鱼一个星期就腻,但肉天天换着花样儿吃,就不容易腻。

  中午李龙依然是吃半个西瓜,就着一些风干杂碎,肚子略微有那么一点不舒服,去木屋后面的茅坑蹲一下就好了。

  等下午起来,拿麻袋准备去捡菌子的时候,杆子上的风干肉看着已经差不多了。

  下午李龙提着半麻袋菌子回来,他打算明天骑自行车去白杨沟那边看看。毕竟这边附近已经不好找了。

  草坡上的那些菌子已经完全干了,杆子上的风干肉也差不多了,李龙把这些都收了起来,再把今天收回来的菌子都晒上。

  两天后,李龙用自行车带着一大麻袋黑虎掌菌来到了县收购站。

  这些菌子他估摸了一下,差不多有四十多公斤,按陈红军先前说的价格,也不少钱呢。

  陈红军从麻袋里取出一支黑虎掌菌看了看,点点头说道:

  “不错,看着品质很不错。”

  “倒出来看看,都这样。”李龙很自信,“绝对没啥杂质。”

  “我信你。”陈红军是这么说,但倒还是要倒出来的。

第253章 我今年买了对表

  “品质都不错。”陈红军下了定论,“一级品,我们这里定价二十二一公斤,你这些给你称一下。”

  过秤,除皮,李龙带来的这些黑虎掌菌一共四十四公斤半,计九百七十九块钱。

  李龙填了单子签了字,拿了钱,陈红军笑着说道:

  “小龙,你这也挣了不少钱了,怎么不买块表戴着?”

  李龙想想也是,自己现在也不是没钱了,不戴块表,时间就只能去估算,比较麻烦。

  抽空和顾晓霞一起去买块表吧。

  离开收购站,李龙就回了大院子。

  顾晓霞还没下班,李龙就直接做饭。他今天准备做点汤饭。

  前两天带回来的辣子还没完全蔫掉,拿两个,加一个茄子,一个西红柿,细细的切了。可惜这时候没有新鲜洋芋,不然更好一些。

  把菜炒好,盛出来放在一边,然后和面醒面,切成面剂子。

  揪片子李龙喜欢吃薄的,入味,好消化。虽然现在是年轻人,不是上一世离世前的糟老头子了,但这个习惯还是保留了下来。

  刷锅倒水烧开,把面剂子扯开搭在胳膊上,然后一片片往锅里揪。

  因为要扯的薄,就没有办法像嫂子梁月梅那样快速的如刀削面的那种速度,但李龙扯的也不算慢。三个面剂子条扯完,李龙觉得差不多,便拿勺到锅里,把沉底的面片搅一搅,不让沾锅。

  水开了一会儿,面片应该是熟了,李龙拿过炒好的菜倒了进去,搅开,一锅清水汤立刻就成了红汤,很快就开了锅。

  李龙用勺舀起一点儿汤,吹了吹,尝一下,味道有点儿淡,便又舀了一勺盐放进去,搅两下就差多了。

  最后从改造过的菜园那里掐一把芫荽,在水龙头那里洗一下洒进锅里,撤火。

  李龙刚把饭舀出来,这边门就响了。

  顾晓霞推车进来的时候,边推边笑着说:

  “我一到门口就闻着味儿了——你做的是汤饭?”

  “嗯。”李龙笑着说,“算着时间差不多了,你洗手就能吃了。”

  顾晓霞脸上幸福的笑容是掩饰不住的。刚才下班的时候,她还听着办公室里几个同事正在那里说着,要着急赶回去做饭,有一个大姐还问顾晓霞中午打算做什么饭。

  顾晓霞就含糊着说吃馍馍,那个大姐有点炫耀的说自己回去要焖米饭。

  虽然自自己回来没吃米饭,但这是现成饭啊!

  同事里有几个能回家就吃上现成饭的?听那几个大姐闲聊的时候说,现在还好是假期,等开学了,他们中午下班还要去先接孩子,接完孩子回家赶紧做饭,然后吃完收拾完,再赶紧把孩子送学校,再去上班。

  基本上是连轴转。

  自己呢?偶尔回来的时候,厨房里有肉有菜,而且都是细粮,想吃什么直接做就是了。这几天还时不时的吃现成饭,对比那些大姐,简直太幸福了。

  两个人头对头,开始吃饭。

  顾晓霞捡着办公室里的趣事聊着天。李龙边吃边听着,等顾晓霞说完,便说道:

  “呆会儿吃完,咱们去百货大楼买对表吧?”

  “买表?”顾晓霞抬起头,怀疑自己听错了。

  “是啊,你看你上班了,戴块表能更方便一些。我这边经常在山里跑,也是需要一块表。今天我卖了一麻袋蘑菇,几百块钱,这钱放着也是放着,不如就给咱们一人买块表。”

  顾晓霞沉默了一下,突然放下筷子进了卧室。

  李龙有点不明所以,这是怎么了?

  自己只是提了句买块表,没啥其他说的啊?

  这是生气了还是触动什么情绪了?

  李龙也放下筷子,打算去看看顾晓霞怎么了。

  这时候顾晓霞从屋子里走出来,手里拿着一沓钱。

  “李龙,这是我这几个月攒的钱,我原打算是给你买块表的。”顾晓霞有点不好意思,“我问过同事,也去百货大楼看过,男表一百二十八,我这钱还有点不够……”

  “哈哈哈哈……”李龙愣了一下,随即大笑起来。

  什么叫心有灵犀?什么叫双向奔赴?什么叫幸福?

首节 上一节 196/71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