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83我赶山打猎发家致富 第487节

  众人无声的沉默,宛如一把尖刀,将徐老蔫的心扎的稀碎。

  徐凤站出来勇敢发言,道:“谁敢说我爸小心眼,我第一个不答应!”

  “还得是我亲闺女!”徐老蔫无比赞同,表情都变得有优越感了。

  徐凤接着说:“我爸顶多是心里有点不得劲,过几天就好了。”

  “哈哈哈……”众人捧腹狂笑。

  徐老蔫黑着脸,忍下心中的憋屈,发自内心道:“我真挺高兴,你们咋就不信我呢。”

  王二利劝道:“大哥,别钻牛角尖,凤儿说的对劲儿。”

  “对什么对劲儿?”

  这时,徐宁以极快的速度从兜里掏出20块钱,并掩耳盗铃般将钱塞进了徐老蔫的胯兜。

  徐老蔫微微一愣,伸手进兜用手指一搓,脸蛋当即恢复了血色,扬起笑容道:“诶呀,这下我是真高兴啦!”

  “哈哈哈!”

  笑罢,屋内欢乐气氛极佳,基本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眼瞅着日子一天天变好,他们心里特别满足,若说有啥烦心事,冷不丁真想不出来。

  这年头有吃有喝、有余粮余钱,那就是好生活!但人总要有盼头,日子才能越过越有劲。

  随后,李福强凑到徐宁跟前说出了他的担忧,他主要是觉得领两份工资不踏实,经过徐宁耐心解答,他心里就踏实了,因为护林猎人队属于是兼职,只有庆安林场有牲口祸害庄稼、或伤了人才会工作,那平常没活也不能在家闲着啊?

  现在社会的风向是勤劳致富,他打两份工都能当成典型的劳模了。

  待众人离去后,徐宁和柴兵泡了个脚,便钻进被窝睡觉了。

  翌日,早饭结束。

  徐宁、柴兵、李福强、王虎和关磊、刘大明就乘车前往了市里。

  抵达市林业部门时,正好是9点钟。

  在门口和高大爷唠会嗑,便瞅见杨玉生、孙继善和徐龙从办公楼中走了出来。

  他们彼此打声招呼,杨玉生和孙继善特意跟高大爷唠了两句。

  当高大爷听说他们就是见义勇为的人之后,便惊道:“好!好小伙!这年头敢见义勇为的不多了。”

  徐宁笑说:“做好事嘛,这都是我们新一代青年应该做的。”

  “好!那你们快去吧,别耽误正事,有工夫再过来,大爷请你喝茶。”

  孙继善笑说:“二宁,你高大爷的茶可不是那么轻易能喝到的。”

  “好嘞,高大爷,有工夫我就过来。”

  随即,几人钻进两台车,朝着西北行驶。

  他们肯定不能在林业接受奖状表彰,而是要去二队的办公地点。

  刚到门口,便瞅见二队的程洋和章跃民站在门口等待,见到他们停下车,两人纷纷跑到吉普旁边打开后门,孙继善和杨玉生下车后,程洋又和后边从东风车跳下来的徐宁、李福强等人打招呼。

  二人喊着杨玉生和孙继善的职称,笑说:“……都在会议室等着呢,还有……”

  程洋说了一堆人名和职称,其中有本院的同志、市里的几位穿中山装的,省里没有人过来,因为实在是太远了,不如将这个机会留给市里。

  徐宁等人跟在杨玉生身后进了办公楼,走进一间大会议室,便瞅见了台上的红花和标语。

  一众人穿着常服、中西合璧的中山装,面带笑容与进门的杨玉生和孙继善点头挥手握手,杨玉生虽然调到过来没多久,但他和万发群认识就挺好使的,所以他们也得给点薄面。

  “这几位就是见义勇为的好同志吧?谢谢你们为社会做出的贡献……”

  杨玉生在旁与徐宁介绍,这位是谁谁谁,那位是谁谁谁,徐宁倒是没啥心理波动,伸出手微笑喊着姓氏加职称。

  李福强、王虎和关磊、刘大明就没那么淡定了,毕竟他们见过最大的职位就是杨玉生,但和杨玉生之间的感情不同,而他们是市里边的……

  一阵寒暄后,便奔主题了。

  台下一众人坐着,林栋梁站在台上,先是介绍了徐宁等人的英勇事迹,主要讲他们见义勇为如何惊险,这段讲了十多分钟,再有穿着中山装的上台致词,二十分钟后,才开始表彰。

  整个气氛很欢乐,并没有那么严肃,随后有专门的女同志为徐宁、李福强和王虎、关磊戴上了大红花,并帮他们整理了衣裳。

  刘大明主要是过来签合同的,而柴兵则是来送徐宁等人的,另外就是顺便和孙继善见一面,亲口跟他说一声,柴鸿雁和孙连军定下日子了。

  四人站在台上,从穿中山装的人手中接过两张奖状,再接过八个装有奖金的信封,徐宁和李福强手里的信封比较厚,足有六百块钱,王虎和关磊的信封比较薄,但也有一百五十块钱。

  “徐同志笑一笑!诶,对喽,李同志把奖状往下放放,好嘞!保持住……”

  咔嚓,一台尼康相机爆闪后,画面定格在了胶片中。

  一众人陆续登台照相,最后是杨玉生、徐宁、李福强和林栋梁,以及一位穿中山装的站在台上照的相,这张照片将要送往省里,用作登报。

  林栋梁的师傅郭茂贤把机会给了他,说句不好听的,这事是很长脸的,林栋梁年纪不大还有提升空间,郭茂贤都多大岁数了,早就没了往上奔的心。

  孙继善也没着急,他现在和杨玉生配合的挺好,杨玉生不可能在市里扎根,他早晚都得回省里,那剩下的还用说?

  “小杜啊,时间还早,你给这几位同志单独照两张,胶卷还剩多少?够不够用啊。”

  “够用!那我提议请这几位同志出去照,咱这屋里的光线还是暗。”

  “成,去吧。”

  待徐宁和李福强等人跟着小杜离去,屋内林栋梁给众人散着烟,便唠起了闲嗑,话题自然是围绕杨玉生捧着唠的,没招儿,谁让他和省里万发群那帮人关系好呢。

  刚出门小杜就靠着徐龙,笑说:“龙哥,快给我颗烟。”

  徐龙掏出烟递给他一颗,小杜点燃吐出烟雾:“诶呀,这家伙给我憋的!”

  “杜儿,这是我小弟,我小弟的把兄弟大哥,咱强哥也是杨局的侄儿,这也是我小弟的把兄弟关磊,他是我二叔家小弟王虎,这是我亲老舅,还有孙局的亲家,从我们这论得叫三哥,从孙局那边论得叫三叔。”

  小杜满脸诧异,他在屋里就知道这帮人和杨玉生、孙继善关系匪浅,没想到这么近。

  他紧忙挨个称呼,喊柴兵也是叫三叔,但柴兵说:“叫啥叔啊,叫声哥就行。”

  徐宁打趣道:“我三哥正年轻,别给喊老了。”

  “哈哈,行,三哥!”

  小杜目前在市里工作,能手捧相机是啥职位?肯定是一二把手身边的人。

  庆安拢共就有三台相机,一台尼康,两台海鸥,彩色胶卷底片加上洗照片的钱,每张就得要两三毛钱,比高中学生在食堂一天的饭钱贵多了。

  “那咱们搁门口,站车旁边拍吧,先个人拍,然后你们再合照,争取给我胯兜两卷胶卷都用完!”

  “不麻烦吧?”

  “麻烦啥呀,这是我的任务,离晌午还早着呢。”

  “妥!”

  众人站在吉普车前方挨个拍了单独照,随后两人合照、三人合照、四人合照……

  他手里的尼康相机是77年推出的改良型,也是销售时期最长的,直到二三十年后,还有人使用或是收藏。

  待他们拍完照片后,徐龙往小杜裤兜里塞了两包石林,说:“啥时候能洗好啊?”

  小杜笑说:“我得先去洗登报的照片,然后再洗你们的,这些照片有点多,估摸得五六天,等洗好了我给你送过去呗。”

  “成,麻烦了嗷。”

  “诶呀,龙哥,你咋老跟我客套,自打咱俩认识,你都给我塞多少包烟了。”

  “你也没少帮我忙啊,二宁,咱家防水布就是你杜哥帮忙整的,没花冤枉钱,还便宜不少。”

  “你早说啊,杜哥,多谢了嗷。”

  “瞅瞅你们两兄弟,咱相互照顾呗。得了,咱进屋啊?待会该去林业部门签合同了。”

  众人朝着办公楼走去,恰巧一位女同志走了出来,笑说:“杜秘书……说让你们先去林业签合同,然后直接去饭店。”

  “啊,那我这胶卷都用完了啊。”

  女同志瞅了眼徐宁,说:“那你跟我再去拿点呗。”

  “成,龙哥,你们搁这先等会。”

  小杜和女同志进了办公楼不到五分钟,他就小跑出来了,笑说:“咱走啊,直接去签合同。”

  几人走到门口,小杜热情招呼道:“二宁、磊子和虎子跟我一趟车呗,老舅,三哥别挑理嗷,我寻思都是同龄人能有点话题。”

  “哈哈哈,你们唠吧……”

  这种事谁都不能挑理,徐龙、徐宁和小杜、王虎、关磊坐吉普车,柴兵、刘大明、李福强坐东风,正好能坐的开,小杜的安排没啥毛病。

  上车后,徐龙就驱车朝着林业行驶,小杜转身和徐宁搭话:“二宁啊,我瞅你长得挺俊,要是搁市里发展不得将这帮小姑娘迷死啊?”

  徐宁闻言就明白小杜啥意思了,笑道:“哈哈,杜哥,我都是快要结婚的人了,还瞎扯啥犊子啊,老老实实搁家待着吧,正好市里少了我这么个祸害。”

  小杜一愣,笑说:“你瞅瞅,我还寻思给你介绍个小姑娘呢,刚才那小姑娘咋样?她爸……”

  徐龙转头说:“杜儿,我小弟和他对象是青梅竹马。”

  小杜没觉着尴尬,他拍手道:“诶呀,那怪我多嘴了。你说这帮小姑娘哈,就容易搞英雄崇拜,再碰上个模样俊朗的就更收不住嘴了,二宁,别怪杜哥说你哈,都是你太优秀整的!”

  “哈哈哈,杜哥,这话我爱听,人就不能太优秀。”

  车内五人仰头大笑,小杜接话:“可不咋地,龙哥,之前咋没跟我说你有这么个优秀的小弟啊。”

  徐龙转过头闷声闷气道:“这不是怕他被外边小姑娘勾搭走么,到时候我弟妹不得挠我啊?”

  “哈哈!龙哥还挺幽默,这就是跟自家人搁一块,二宁,你知道平常龙哥跟我们搁一块啥样不?那真是一声不吭啊,一脸严肃样儿。”

  徐宁笑说:“我哥就是闷骚。”

  “哈哈哈,一点不假,这词用的准!”

  小杜的办事能力挺强,跟谁都能唠唠家常,徐宁却觉得这小子心眼不少,至少徐龙是玩不过他的,这得看小杜有没有坏心,如果没有坏心眼也能处。

  不过徐龙也有自个的一套为人处世准则,那就是嘴严听话、办事严谨,单是这两样就足以在单位站住脚了。

  关磊和王虎没怎么搭话,和小杜这种人交谈,他们初入社会很容易被套话,说直白点就是太嫩。

  按照徐宁的说法,领他俩出门就是见见世面,待会还得去饭店跟一众人吃饭呢,到时候他们就得学学了。

  因为以后他们肯定得和这帮人的同类打交道,没有关系咋整?攀关系!两杯酒搞不定的事,那就喝两瓶……

  两台车行驶到林业门口,门卫的高大爷不见了踪影,而是换成了宣传的严贺。

第466章 入档案签合同 摩托倒骑驴

  严贺指着院内的空地,让两台车开了进来,待徐宁、小杜、李福强等人下车后,与严贺打声招呼。

  小杜和严贺肯定认识,他笑说:“贺哥,咋没瞅着我高爷啊?”

  “高爷回家招待客去了,听说有个老战友来了。”

  “啊,那行,我们先进去签合同,待会你也跟着去饭店呗?”

  “快拉倒吧,你们去吧,我搁食堂对付一口得了。”

  随后,小杜领着众人进到办公楼,登上二楼的一间办公室,他敲敲门走进去,笑说:“诶呦,三五天没见着,张姨又换个发型,这发型真好看。”

  张姨是个妇女,她一头蓬松卷发,用徐宁的话说就是用炉钩子烫出来的,50-70年代烫头、整头型确实是用火钳,烫发的时候直冒白烟,以及滋啦滋啦的响声,甚至能闻到一股焦糊味道。

  但自打改开以后,火钳烫头就更新成了烫发药水加电热帽……

  而这种烫发流行起来完全要归功于一部电影《庐山恋》,大多都是按照张瑜的波浪卷发整的,为了赶时髦嘛。

首节 上一节 487/69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