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档07:开启学神殿 第38节

  准确的说,庞加莱给陆山的并不是一篇论文,更多的是对自己所发现的问题进行相应的研究,并且给出的相应的解决方式。

  而且庞加莱非常喜欢用数学的逻辑和算法来解决问题。

  比如在他草稿纸的后面几页,他就使用了数学的算法,算出了最佳的通讯基站排列布局。

  在论文中,他提出以无线链路分析和估算人口较多地区覆盖半径的基本方法来推算,还计算了不同的业务速率、用户移动速度和无线信道环境,最终造成空间链路允许的最大损耗不同。

  庞加莱甚至给出了遗传算法优化和详细的计算公式。

  数学不是万能的,但是数学可以解决很多问题。

  就通讯公司而言,建设一个3g基站的成本,大概是50万到80万元,这其中包括了里面设备的费用。

  人口在50万人以上的三线城市,需要数百个3G基站才能够保证网络的畅通。

  人口再多一点的二线以上的城市,甚至需要数千甚至上万个基站。

  基站的维护也是一笔不菲的费用。

  所以每一个通信公司都在想尽一切办法,用最少的基站覆盖更多的用户和更大的面积。

  这就涉及到了通讯上的数学问题。

  这篇草稿无论在2G还是3G时代都很有实用价值!

  如果陆山记得没错,夏国从08年开始才开始使用3g技术。

  第1批的3g技术就是移动购买国外阉割版的td-cdma,后来联通购买的的WCDMA制式也逐渐的进入市场。

  而大量的3d技术都是掌握在西门子、三星、诺基亚、爱立信、NEC和高通的手中,国内的华威和中兴的专业少的可怜。

  3G通信领域拥有很多专利技术,要想使用3G通讯,重要专利的使用权都需要拿到手。

  在通信领域,不同公司使用专利技术互相授予制度。

  也就是如果你在3g通讯领域拥有某个技术专利,你可以把这个技术权授予另外一个公司,同时获得这家公司其他的专利技术。

  当然你说伱有3g通信领域的某项专利还不行,还必须获得国际(西方)的认可。

  这就意味着你在该领域拥有的专利技术越多,你的话语权就越高,反之只有花费金钱甚至和其他代价去购买。

  夏国在3G通讯技术上不占优,在上面也吃了很多亏。

  当初大唐脑子一热花了巨资购买了西门子淘汰的TD-SCDMA,后来移动又花费2000亿发展TD-SCDMA。

  结果该项技术几乎只有夏国在硬着头皮用,国际上差点不承认,因为TD-SCDMA虽然叫3G,但理论下载速度只有2.8M/s,而WCDMA下载速度可达 21M/s。

  夏国移动变成了“夏国移不动”。

  无论是3G也好,4G也好,通讯技术最重要的基础就是数学。

  既然这段时间庞加莱对现代通讯技术感兴趣,陆山忽然有了一些想法。

  只要站在时代的风口,猪也能够飞上天。

  在一些应用风口,做一些适用性非常强的学术性研究,应该会有更多的学术和科技积分。

  比如,你现在搞一篇利用数学模型还原古代天气的论文,恐怕没有几个人会看。

  但是如果你搞一篇利用数学算法,计算出100%中七星彩和大乐透的文章。

  绝逼成爆款。

  陆山默念道:小庞同学,3G通讯是风口啊!

  庞加莱要是生在这个时代,在他伟大的数学家、天体物理学家等一系列的头衔后面恐怕还要加一个伟大的无线电通讯专家。

  庞加莱见陆山一直看着自己,好像还在舔舌头,心里有些发毛。

  毕竟奇点实验室只有两个男人,两个人还朝夕相处。

  “陆山,我是不是穿得比较单薄,你下次来的时候可不可以给我带一件厚棉衣。”

  陆山愣了:你是英灵,没有冷热的感觉,也没有饥饿的感觉,穿个毛线棉衣啊。

  随后,陆山见庞加莱有些瑟瑟发抖的害怕的表情,知道这位老兄误会了。

  陆山轻咳了一声说道:“现在有很多资料网上都可以查询了,我现在教你。”

  庞加莱:“你离远一点教都行,我应该能听得见。”

  陆山:……

  聪明的人在任何一个时代都聪明。

  陆山用了不一会儿的时间就教会了庞加莱使用计算机。

  这一下庞加莱开始研究计算机了,陆山也空下来,继续高质量学习大学相关专业课,直到精力完全透支这才带着庞加莱的草稿纸离开奇点实验室。

  这一次,陆山带出来的草稿纸有两个。

  一个是还没有完全整理完的“三维及以上流形的拓扑学问题”,还有一个便是庞加莱对通讯领域一些思考和数学优化。

  一周后,陆山带着书籍去江州大学图书馆归还,也准备再借阅一些书籍。

  而乔薇薇在熬了几个通宵之后,和马丽娟、李杰再一次去找陈启仪,跪求论文通过。

  陈启仪前几届原本带博士生的。

  两年前成为理学院院长之后,陈启仪很多工作重心也都转移到了理学院的行政管理中,反而是在教学和科研上的精力要少一些。

  学校考虑到这一点,这才让陈启仪下来带硕士,也轻松一点。

  这种日子,并不是陈启仪喜欢的。

  但是没有办法。

  人是社会群体性动物,特别是在夏国高校的这种环境下,你要想的认真潜心不顾世俗之事的搞研究,几乎是不可能。

  到时候恐怕连科研资源都没有了,更别说搞研究了。

  临近期末和春节理学院的事情也多的不得了,陈启仪也更加的烦躁。

  马丽娟戳了戳乔薇薇,用眼神指了指陈启仪的头,意思是陈启仪更加“秃然”了。

  “论文都改好了?这一次我要是发现还有低级错误,平时成绩就给你们打不及格。”

  这话不威自怒,众人都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随后你戳戳我,我戳戳你,都不敢第1个去交论文。

  陈启仪无语,“干嘛呢,我前面有火坑啊!都等着对方往下跳呀?”

  “李杰你戳了左边又戳右边,看样子你对自己的论文是胸有成竹啊!行,你来!”

  李杰:“额?”

  陈启仪:“饿什么饿!还没到饭点,赶紧把论文拿过来!”

  求追读!追读!追读!

第52章 陈启仪大大点赞

  李杰心里面咯噔一下。

  脑子里面已经想了千万次自己挨骂的情景。

  关键的一点是陈启仪骂人,永远不会带脏字,但是会戳心窝子,让你的灵魂要痛好几天,甚至有重新投胎做人回炉重造的那种绝望。

  李杰现在化身为树懒,磨磨唧唧的从包里面拿出论文,又磨磨唧唧的向着陈启仪的方向蠕动。

  “赶紧去呀,还干什么,一会要吃饭了。”马丽娟推了推李杰。

  李杰差点一个踉跄摔在陈启仪的面前,他狠狠的瞪了马丽娟一眼,马丽娟装的看不见。

  马丽娟就是让李杰试一试陈启仪的火候,看看他今天要生几分气。

  没有退路可言。

  李杰只得把手里面的论文递给陈启仪。

  陈启仪看着论文,脸上露出微笑。

  这个表情让三人一阵放松,看样子是得救了。

  陈启仪一页一页翻着论文,随口问道:“李杰,你这段时间在忙什么呢?”

  李杰:“写……写论文啊……”

  陈启仪:“没忙着考教师资格证?”

  李杰:“啊?考了……本科考了的。”

  陈启仪:“考的什么?”

  李杰这一下就奇怪了,陈教授怎么老是问一些奇奇怪怪的问题?

  李杰:“考的高中教师资格证。”

  “啪!”陈启仪脸色一变忽然就把论文狠狠的甩在桌上,巨大的响声,吓了李杰一大跳。

  陈启仪气得口鼻冒烟,“我觉得你应该考一个小学教师资格证。”

  “伱看看你的论文写的啥,《小学中年级数学学困生转化方法研究》!”

  “噗!”马丽娟忍俊不禁,笑出了声。

  陈启仪气得胸口发痛:“我辛辛苦苦要带你们三年,我要的是你们成为数学学科上最拔尖的那群人,不是小学数学老师!”

  “你的论文切入点的确不错,数学的基础教育也的的确确是咱们国家比较缺失的!”

  “但是这些问题不是我们要去研究的,我们要研究的是构造性拓扑学分析、线性规划模型与运筹学原理、数学算法在数据科学中的应用等这一些全国全球的前沿类的问题。”

  “你要研究这个,是浪费我的时间!”

  “我现在给你两个选择,第1个就是重写论文,第2个就是重选导师。”

  “你上一篇论文是《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的优化设计》,我给你30多个选题,你一个都不选!你想存心气死我啊!”

  李杰快哭了。

  马丽娟和乔薇薇赶紧严肃起来,不敢笑了。

  马丽娟偷偷的给了乔薇薇一个眼色,意思是陈启仪今天十分气。

  紧接着是马丽娟。

  马丽娟的论文虽然没有完成,但是也形成了开题报告和骨架,题目是《两类破碎群体平衡方程接受的李群及群不变解》。

  内容是针对难找到破碎群体平衡方程的精确解和解析方法缺乏的问题,研究两类积分偏微分方程(破碎群体平衡方程)接受的李群、群不变解、约化积分常微分方程及精确解的相关方法。

  陈启仪的评价是:想法行,但是结构一塌糊涂,绝对不能够依赖经典李群分析方法,让马丽娟重写。

  马丽娟:哭唧唧。

  所有人都看着乔薇薇。

  就等待着乔薇薇跳火坑了。

  陈启仪看到乔薇薇,语气也放缓了几分:“你的论文呢?上次给你说了怎么修改,你说你听懂了,快给我看看。”

  陈启仪知道自己下面几个学生的性格。

首节 上一节 38/34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