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真相是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唐益希望这个例子是真的,也希望陆山能学一下。
很快,陆山就无奈的表示:“我倒不是怕挨骂,而是我回夏国更容易拿出成果,也对夏国更为有益。
因为我不仅研究数学,也研究其他的领域,在对不同的领域有所提升的同时,这些领域的发展反过来对数学有启发作用。”
唐益的脸上明显露出了不信的表情,在他看来,陆山的成功纯粹是因为他个人的能力,与外界条件的加持没太大关系,如果来到米国这里,陆山绝对能更快获得更好的进展。
这种想法没错,但唐益不知道陆山有奇点实验室。
想了想,陆山决定换个思维来说服唐益。
首先,陆山在夏国还有三家公司都需要打理,走了之后,它们就运转不了。
“就拿伴矽公司来说,新材料的工艺都在我这里,我需要回去盯着,并且不断改进。这么一来,我国的半导体行业水平就能得到提升。”
“伴矽公司的半导体技术在夏国属于最先进的那一批,还没来得及彻底摊开就结束,实在太可惜了。”
“高端技术对产业和经济带来的辐射效应是惊人的,甚至能改变社会经济的架构和国家发展的战略决策。”
唐益叹了一口气,陆山说得很在理,夏国好不容易出了个伴矽公司能参与到半导体行业的顶部环节,还指望伴矽公司能带动整个行业呢,确实不应该在这个时候离开。
其次,陆山强调自己的研究更多的是头脑逻辑性方面的东西,而不是具体的计算,对计算机等设备的要求没有那么高,夏国完全能满足需求,实在不行就找天河计算机组申请下,很快就搞定。
这个借口也被唐益接受了。
实际上,陆山打算自己建立自己的超级计算机,以后不用开口求别人。
到了那时候,陆山就更没有离开的理由了,眼下先把唐益给说服。
最后一个理由很私人,陆山说自己难离故土,否则就会焦虑,水土不服。
自己在汇报的过程中精力和体力突然衰竭,就是因为在米国吃不好,住不好,还睡不好。
如果长期呆在这里,没有家人朋友,只有一堆老外,实在是太难熬了。
“不对啊,人家不是给你的家人和女朋友都开了绿灯吗?他们过来就行了。”
“那不是我的女朋友,是助理。况且我这是饮食的问题。反正这个很难解释,差不多就是思乡病吧。”
陆山好说好歹,把唐益给送走了。
唐益来做陆山的工作,全程没有说钱,都是从科研,自我价值的实现来说服陆山的。
这可比直接甩钱难搞得多,人生意义,国家意义一上来,真的不好应对。
然而陆山说的也全都是实话,自己留在夏国可比留在米国作用大多了。
留在夏国能推动各学科,各行业的发展,留在米国能有什么?
除了给米国的科学界增加名声,什么实质都得不到。有了奇点实验室,自己在哪都能拿出成果,干嘛非得把鸡蛋下到米国这个鸡窝。
米国邀请陆山的动静不小,舆论已经全面报道了,这背后就是米国方面有意的引导所致。
想想看就明白了,米国这么干脆就承认了陆山的成果,还掏了一百万米刀,等于是完全认可了陆山是个重要的人才。
这么重要的人才,该怎么做?
要么公开留下为自己所用,要么就关起来为自己所用,实在不行就杀掉。
现在事情才刚起个头,米国方面还是愿意让米国的大学争取争取,一旦事情不顺利,后面的事情就没有保障了。
在米国媒体的有意渲染下,那些丰厚的条件被夏国的网友所知,加上陆山因为事情逗留了几天,夏国舆论就开始对陆山非常的不友好了。
“果然啊!陆山是想要移民了吧!一个学术交流汇报哪能搞这么久?”
“有点才能的人都会想着去米国发展,陆山也应该不例外了!”
“呸!亏我之前还说伴矽公司是民族企业,极越网站是夏国骄傲,转眼间它们的老板就要去外国了,真是浪费表情!”
“听说陆山不仅不回来,还在和米国那边的人商量移民的事,我的天!太气愤了!”
水军伺机而动,很多网站和平台纷纷骂成了一团。
这些网站本身就没有多少节操,有点击量就行了,内容压根不重要。
谁的名声受损都比不上自己的客户流失造成的损失严重。
这么多平台里面,就数UC骂的最凶。
UC的用户刷网页看新闻,看文章,很快就会被推送有关于陆山的负面新闻,这当中带着极其强烈的个人情绪。
环视一圈,这么多的平台,也就极越相对公正,不是没人骂陆山,而是很少有水军做妖,网友都很理智。
“陆山出去才几天?前后还没到十天吧,就说陆山不回来了?”
“几天都等不及,这些人怎么对陆山的耐心这么差?等到真相出来,他们又是什么表情?”
“网上说话总是那么容易,伤害了别人就沉默不语,然后下一次继续伤害别人。”
极越网站的气氛相对较好,使用的人以大学生,年轻的上班族为主,所以知识比较多,有自己的主见,加上水军控制得好,气氛也就好了。
一般的人在这种网站呆久了,会相对理性。
可是其他的平台就不是这样了,水军有意识的操纵,文章铺天盖地。如果一个人的知识储备很少,学历又相对低,那么就很容易被左右,跟风盲从,人家说什么,他也会说什么。
这些水军很阴险,每次都是阴阳怪气,绑上家国情怀,用模糊的事实来歪曲事实。
其他平台的动静很大很大,极越公司的人很快就知道了,江州大学的老师也都看到了,大家非常的生气,纷纷在各个网站留言。
“造谣不犯法的吗?张着嘴就是一通乱说?陆山什么时候答应了国外的条件?”
“别用你们狭窄的眼光去看陆山!你们根本不知道陆山的心胸和认知。”
“优秀的人才伱们都这样喷,你们还有什么人不敢喷?如果陆山回来了,骂他的人愿意打赌受惩罚吗?”
“媒体为了挣钱没有底线,光想着点击量和话题量,网友们也不能理智一些!没有知识还没有常识吗?”
一看有人帮助陆山说话,水军们更开心,亲自下场回喷,两边吵得不可开交,平台则是坐收点击量的红利。
陆山远在米国,但是夏国网友的反应他通过陈启仪知道了,那个老头再一次被气到了。
“愚蠢!这就是我为什么说要普及逻辑教育的原因,一个人没有知识还没有逻辑,大概率会变成非常可怕的盲流!人家说什么就是什么!
那些平台的管控为什么总是那么松散,网上说话总是没有后果,无形中伤害了多少无辜的人?心思太过可恶,应该全部抓起来!”陈启仪发完了脾气,直接跟朱亚杰反馈,要求校长想办法在这方面下点功夫。
朱亚杰高度重视这件事,回去之后思考一阵,选择了两个处理方式。
第一是以学校的名义来为陆山辟谣,严肃告诫那些造谣的,跟风的人,学校保留追诉的权利。
第二就是往上反应,希望推动网络发言方面的有效管控,不能再让畸形的言论损害整个国家的和谐。
这些举措的影响一时半会不会有所体现,但最起码种下了个种子。
那么暴风眼当中的陆山在做什么呢?
他改变了原来早点回国的想法,而是趁着这次机会,最大程度的增加学术上面的交流,给夏国的学术界带来更多的学术资源,提升效果的科学水平。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国际上针对夏国的歧视性学术条款非常多,不能学这个,不能学那个。
要学的话得满足什么什么条件,恨不得这个夏国人得完全不容于夏国了,没有退路了才会考虑一下。
很多外国的学校早就有了规定,不能学习理工科的内容,只能学习文科的内容。
最气人的是,东洋和南韩可以学,偏偏夏国人不能学。
米国欢迎夏国学生来学艺术,学人文,就是不能学理工科!
如果换个角度来看,似乎也没错。
夏国人太聪明了,很多技术看了之后能逆推,看一眼能造出来。如果再给夏国人大开学术之门,那么夏国的进步得多可怕?
学学艺术和人文多好,还能回家当自来水。
第271章 学霸的考量你们不懂
而在理科技术方面,夏国人当年被这样限制,都自己慢慢站了起来,如果开放,夏国就能抢掉所有的尖端部分,西方人就等着喝稀粥去。
但是一切都是博弈。
米国的大学正在评估陆山的条件以及可能导致的后果。
如果答应了之后,造成的危害太大,那就干脆不答应了。
陆山的要求很简单,就是开放合作,比如江州大学与普林斯顿大学合作,互相派学生交换学习。
如果换了以前,普林斯顿这些大学看都看不上这种机会。
但是现在江州大学有陆山在,似乎派过去也行。
但这件事想一想还是先别答应那么快,把陆山留在米国更直接。
坏处就是陆山可能摆烂不干,留了也白留,这还不如放陆山回去,还能有点科学上的交流。
“亲爱的陆山先生,您完全可以在普林斯顿办公,让江州大学的学生来这里让您指导,这样也不会太耽误您在米国的研究。”
“我已经说过,我不想在米国工作,生活方式相差太大,你看看我这段时间身体很不舒服,再待下去会生大病!”
“我感觉非常的遗憾,普林斯顿就有好医生,他们没来帮您看吗?”
“看了!没什么用,这是体质的问题。并且,我对米国绿卡也没兴趣。”
“尊敬的陆山先生,这又是为什么呢?如果你拿到米国的绿卡,在学术研究上,您会获得很多便利。”
陆山开玩笑说道:“问题是我加入了米国国籍就得放弃夏国国籍,夏国不承认双重国籍的,一旦放弃了夏国国籍,说不定我那些事业大部分就没了,您也不想看到我有这样的损失吧。”
“也对……”普林斯顿的副校长顿时瘪了气,陆山说的每一样都很在理,自己根本找不到反驳的理由。
陆山在夏国有公司的事情早就被调查清楚了,甚至连收入,利润都能猜得七七八八,所以陆山以这个作为理由也是非常合理的。
送走了说客,陆山摇摇头,非常无奈。
要不是为了给江州大学乃至夏国的大学多挣点学术资源,自己都不想摆出那个模样应付说客们。
米国确实求着陆山留下,但陆山也确实需要跟米国人合作。
说客回去了之后,对陆山的说法又进行了解析,试图找出更好的说服方法和角度。
根据他们的评估,陆山是一下子没能转变心态和思维,这件事还得慢火熬一熬,熬掉陆山内心的骄傲与情怀。
米国见过太多夏国的人才,他们一开始都是这样的表现,后来都被扭转过来了。
怎么扭转的?
两个办法,第一就是展示米国的优势,让陆山体会两国的差距,第二就是带着陆山看看那些夏国人来到米国之后混得有多好,打消陆山的顾虑,尤其是担心夏国人对自己的看法。
有了思路之后,普林斯度大学立马带着陆山去参观各个高端实验室,里面的设备很多都是不在市面上流通的。
陈启仪不是这些专业的,可也知道这些设备意味着什么。
很多设备都是夏国想要却得不到的好货,哪怕落后上两个层次,米国也不卖给夏国,夏国只能自己摸索着造。
然后又带着陆山一行人前往高端的生产产线。
不得不承认,技术水平那是真的高。
陆山也是开实体公司的,自然能看出这些产品能带来多高的效益。
再对比一下国内的那些工厂,差距一下子就出来了。
张灵溪已经在心里面换算,如果伴矽公司的东西放在这里的产线生产,赋值更高,需要雇佣的人更少,利润更高。
陪同的人员很满意陈启仪和张灵溪的表情,虽然不明显,但还是被抓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