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国科学院的团队的神情更加复杂,这批人是夏国最聪明的一群人,围绕这个课题努力了这么多年,有思路,有方向,也有进展,但是不多。
搞了这么多年,已经花了很多钱,没想到最终被一个小年轻搞出来了,甚至还是跨专业的!
陆山这是什么牛马!
这群聪明人给陆山提供的积分最多,领悟能力高出其他人一大截。
此时,陆山将整体大框架讲得差不多了,就开始讲局部,当然讲不得太深入。
他只能拿出一些论文作为例子,将里面的问题不断提点一下。
这一手做的非常高明,积分再次猛增,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相当于一对一补课了,如果这样都没受到启发,那么这种人大概率也是混的。
说着说着,陆山拿出了江州材化学院的论文,他没读出来,可是大屏幕能把封面给拍下来。
并且,谭明为了让自己获得更高知名度,把论文的标题还放大了很多,把自己的名字也放大了很多。
这是不合适的,因为论文都有写作标准,可是这一篇没来得及校稿,也就原汁原味的来到了这里。
谭明瞬间就炸了,这是要公开处刑了吗!
“这一份论文是典型的错误,它是那种每样看起来都对,组合起来也对,但就是不对的典型例子……”
“因为它的数学模型是正确的,所以每一个局部看起来都很正常。可如果细看实验部分就知道并不是这样,偏差太大,这么多局部组合起来,就不可能正确了。之所以最终结果看上去没问题,实则是巧合,无法重现,我说一下论文的具体逻辑错误……”
沈言春心想:“完了!”
谭明颓了:“这下子全完了!”
其他学校的人没觉得有什么,自己本身就是来听报告的,陆山又不是针对谁,他连自己的学校都能直言不讳,可谓公平至极!
听听,人家陆山将本校材化团队的论文讲得多详细!
谭明咬牙切齿,这个陆山就是想让自己出丑!
可陆山真的没有这个心思,单纯因为自己经历了谭明团队的全过程,说起来更方便。
况且错的非常典型,其他学校可没这么好的示范效果,没这么容易涨积分。
学术报告整整做了一个白天,分成了上下半场,没人缺席,全都听得如痴如醉。
哪怕是谭明和沈言春也是获益良多,如果就此发奋,以后还是能够参与到这种产业的上下游。但沈言春的内心冒出了其他的想法,并在听报告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
学术报告结束了,现场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大家见证了这历史性的一刻,绝大部分的人是自豪的,大家心里确实会失落,毕竟这个成就被别人先得了。
可是听了报告后才发现,凭自己是搞不出来的,花很多年都不一定能行,除非是有陆山这样的人。
“老沈!恭喜了啊!你们学校摘下了这颗半导体前沿的明珠!”
“陆山这次可是替江州大学好好露脸了,这样的人才可要好好培养啊!”
跟沈言春见过面的人纷纷过来表示祝贺,谭明很快就被挤出圈了,在外面非常难受。
这种荣誉本来应该是自己的,现在落到这个地步,他自觉没脸见人。
自行回了江州大学,估计很长一段时间都无法走出这个阴影。
沈言春强颜欢笑,跟诸多同行打哈哈。
突然间人群快速散开,朝着一个方向而去,原来都去追陆山了,沈言春一下子就无人问津,尴尬站在远处。
望着远离的人群,沈言春更加坚定了自己内心的想法。
这个成果确实是陆山的,但是陆山也是材化团队的一员,没有实验室的设备,他能搞出这个成果吗?
没有他沈院长的关照,陆山能使用实验材料吗?
虽然用得不多,但也不是一个学生能搞到手的。
所以,院方的关爱是陆山获得成果的关键因素,加上陆山也是材化团队的一员,这个成果还是在院内获得的,怎么说都算是院方和陆山一起努力的结果。
太多的想法在脑子里面过了又过,沈言春逐渐下了决心,他要回去慢慢落实了。
陆山会后还专门给追来的人做了个小型问答会,尽量解释他们的疑问,当场是对那些积分较高又耗时少的问题进行解答,不知不觉又过了一个多小时。
夏光明看不过去了,走出来阻止了意犹未尽的人群,。
“陆山已经一天都没休息过了,大家有什么可以给他发邮件,回头联系,现在该让他去吃饭了。”
众人看看天色,已经不知不觉都黑了下来,大家也就一一告辞。
夏光明是邀请方,自然由他带着陆山前去就餐。
“真是年少有为啊,我没看错人!”夏光明笑的很真诚很开心。
来这里作陪的是科学院原本的团队骨干,他们也自发的一起过来了,这些人频频向陆山致敬,陆山则是以茶代酒回应了他们。
陆山吃饭的时候就说了自己不喝酒,因为会影响大脑的思考,所以这群人根本就不敢劝酒,如果换个人,今天这个局就不好说了,有才能才有拒绝无聊社交的权利。
而夏光明则一直找机会想找陆山说点事。
第174章 这么大的产业,你一个人搞不定
饭局上。
其他人酒到杯干,有些人真心佩服陆山,有的人则是应付场面,场面上一直热络没有冷下来,也算是和谐。
陆山自己吃自己的,礼貌性的回应,很快就停下了筷子,他累了,有些想回去休息。
这个时候,夏光明主动提出送陆山,其他人一看这架势,也都告辞了。
夏光明把陆山送回房间就走了,他有话想说,但现在确实不是时间,他也需要时间整理下思绪。
就这样,同天同风月,心思各不同,今夜很多人都会带着满肚子的心思入眠,或者压根成眠不了,这当然不包括陆山。
第二天早上七点钟,陆山就醒来了。
自从有了英灵空间后,他的睡眠质量就很好,一方面是英灵的活动消耗他的精神力,但另一方面,他的精神力跟着英灵空间不断成长。
陆山甚至觉得这么发展下去,自己或许进化到不用睡眠的地步。
下楼来到自助餐厅吃早饭,盘算着中午就离开科学院,目的已经达到了,自然不会多呆。
没想到餐厅里面已经坐着夏光明,他好像很早就来到了这里,有一搭没一搭的喝茶。
陆山跟他的视线接触上,只好礼貌性的过去打招呼,夏光明顺势让陆山坐下用餐。
这顿饭让陆山吃得相当的不安稳,昨晚吃饭的时候就这么个感觉了,他凭直觉知道夏光明找他有事情要说,而且还比较过分,自己都不一定能答应。
饭后,两个人聊了一会,夏光明终于开始进入正题了。
“陆山同学,对于后面你有什么打算?”
“上学,做研究。”陆山实话实说。
“挺好的,之前我在陈院长面前跟你提过待遇的问题,现在已经落实了,你如今在夏国科学院可以带个小团队做局部的研究,这已经是中层的待遇,职级也是中层。但具体的中层岗位我们没有直接给伱,因为太快了,希望你能明白。”
“没事。”实质性待遇到位就得了,干嘛一定要搞个职务,负担那些日常的工作。
陆山明白很多地方都得排资论辈,看起来有些傻,其实一点不傻。
如果不排资论辈熬时间才能上,有些人二十多岁就能做担任高层,因为他们家有这个资格。
所以排资论辈有利于团结下面的人,不过陆山不喜欢这一套而已,能者上,庸者下,才是最正确的做法。
夏光明松了一口气,陆山接受了他的提议,关系就近多了。
“要不要考虑直接来夏国科学院念书?这样的话就可以一边学习,一边将所学用于实践了,这对于你的理论水平也是很有好处的。”
“我还是留在江州大学吧,那里更方便,也能照顾家庭。”
夏光明顿时语结,这个陆山是塞万提斯吗?一辈子就没走出过家乡附近八十公里的地方,如果不是现代社会,有高铁和飞机,给他足够的研究资源,陆山估计真能在江州待到死了吧。
想了一下,夏光明再次找角度切入自己的话题,因为他似乎感觉到陆山有些不耐烦了,再这么溜下去今天什么都别说了,但这种事情也不能说得太直白。
“陆山同学,你知道每年我国从海外进口半导体产品的花费有多大吗?”
“只知道很大,不知道确切的数字。”
“上万亿!商业芯片,工业芯片,电视机,手机,收音机,微波炉,空调都用得上,我们的半导体水平确实跟国外差距挺远。”
陆山认真的点点头,这个情况他自然清楚,上一世米国总是联合棒子,东洋人一起卡夏国的脖子,让夏国在许多方面做出让步。
没办法,夏国当时虽然国力蒸蒸日上,但是作为世界性的大国,它被整个发达国家圈给围堵,什么都得靠自己,发展起来自然缓慢。
好不容易有突破,刚想抢市场回血,人家就会利用产品代差,把次一点的产品降价,导致自己的半导体产品卖都卖不出,只能内部消化,然后再继续提升。
如果不是军用方面的要求没那么高,甚至可能被围殴。
一看陆山接茬了,夏光明眼睛瞬间亮起来,继续讲述:“只要是涉及到高端产品,基本上就是外国的芯片在说话,我们很着急但也没有办法。产业链太长了,一个国家建立起来非常困难,国外都是全球联合才把产业链搞定了。
由于他们入行早,技术都被注册完了,我们绕不开。
更重要的是,这些发达国家知道什么是必经之路,早早就把控了相应的材料,出台了一堆一堆的法律。我们想引进都做不到,自研之路非常艰辛。
所以才要搞拓扑半金属半导体材料,这个属于前沿科学,前面没有路,也就没人设卡,但这些年一直进展很慢,半导体行业基础发展落后是重大的原因。
好在你把这个难题突破了,整个国家的半导体行业就有希望了!”
说着,夏光明盯着陆山:“你知道你开发的材料有多大前景吗?”
“略知。”
“知道是一方面,但是你绝对没有直观感受。半导体行业能带动多大的效应,从矿石原材料,到中间半成品,再到成品商业化,工人,商人,社会税收全都会被带动起来,就业,社保,经济……”
陆山倍感无聊,他是真的知道,为啥夏院长一直说这些?
“这么长的产业,你一个人是没办法全部铺开的,如果真的由你一个人开始推行,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夏光明开始严肃起来。
“什么严重后果?”陆山是真的懵了,自己搞出这种划时代的材料还有错了?
“你一个人搞,就会耗费很多很多时间,趁着这个时间,在你的材料完全商业化之前,外国人很可能就会追赶上来!到了那时候,我们还没搭建好产业链就会被人挤压。
在新材料没有全部摊开前,我们的其他市场依旧会受到冲击,所以一定要快!快到外国人反应不过来,夏国人才能从中获得最大的利益!”
陆山这时候差不多明白夏光明的意思了,自己一个人搞不了,就得大家一起搞了呗?为了确定这件事,陆山还特意问了句:“那怎么快速推广开来?”
“合作!最好跟国家大机构合作,夏国科学院就是最合适的对象,我们跟诸多高校有合作,高校有自己的产业公司,有一大堆的公司,工厂围绕,能最快铺开产业,将技术分解,让大家都能参与进来。”
“如果你一个人做,做不了那么快。”夏光明非常的诚恳。
陆山已然明白,这是要把自己的材料交给科学院呐。
看到陆山的表情,夏光明有点急,他赶紧解释:“专利在你这里,到时候可以谈相关的分成。钱对于科学院来说真的不重要,关键是技术要快速推开。”
“这个还不能合作,我还有很多地方要打磨才能让材料进入生产环节,就这样是不行的。”
“那你可以跟我们合作一起打磨细节。”
“倒也不用,我们就足够了。”
夏光明一听,顿时浮想联翩,早就觉得奇怪。陆山原来是有厉害团队的,这么前沿的技术怎么可能光一个人就搞出来。
陆山真正拒绝的理由是实验室这一层的关管理太复杂,从跟江州大学的合作就看出了不少的问题,这群人太过僵化,什么都听不进去。
有功劳就想抢,出了问题就想推。
夏光明这边好很多,但也存在赏罚不分明的弊端,自己完全没有话语权,那还怎么弄?
现在都没提专利的问题,亲兄弟还得明算账,跟他们合作太马虎了。
“江州大学的条件已经足够我们将后续的事情完成,我就不用过来科学院这边。”陆山将自己的想法说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