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从1978上北大开始 第39节

  他只是一个学生,没有影院,看着《大唐》好评如潮他自己却拿不到半毛钱,实在让刘红民难受。

  这的多少钱啊!

  没有两天,京城各个影院都开始上映《大唐》。靠着原著作品的名声,很多观众都迫不及待的进入影院,想要一睹为快。

  然而,进入影院之后,观众就差点走不出来。除了那些对影片带有偏见的,每一个看过的观众的,都被两位老戏骨所折服。他们完全没想到,形象不好的程强,竟然可以为了别人的梦想,倒在了大漠之中。

  影片中展现出来的绝望,让观众感同身受。特别是卢十四在即将成功的前夕,倒在了龟兹城外。

  悲愤的情绪到达了顶点,成为很多观众的意难平。

  爱而不得,最是难忘。

  观众们对《大唐》,就是如此。卢十四的悲剧,让很多人都愤愤不平,甚至不惜在报纸上发表评论文章,讨伐京影厂的残酷。

  不管是什么时候的观众,都喜欢看全家欢的结局。这个时代也是一样,人们经过了特殊时期,更想看到的是和谐美好。《大唐》的结局显然是和观众们对立的,自然会激怒一些人。

  这些批评并不能将《大唐》的的评价,反而将《大唐》送到了风尖浪口。

  有争议的作品,热度才会高。

  《大唐》的凭借结局的争议,频繁见诸报纸,引起了观众的观影热潮。随着观影热潮,很多人再次拿出来《大唐》的原著,和电影进行对比。

  于是,距离《大唐》发表过去几个月之后,再次成为了人们讨论的热门小说。

  可惜的是,《大唐》是短篇小说,无法发行单行本。

  京大出版社迎难而上,从刘红民手中拿到了发行版权,和陈健功的《飘逝的花头巾》等作品一起,直接出了一本《京大短篇小说集》。

  连夜加印十万册,趁着《大唐》的热度,很快就销售一空。

  短篇小说集也算是佳作不断,不管是《大唐》还是《飘逝的花头巾》,都是非常好的作品。读者买了这个作品集,等于看到了好几个优秀的短篇小说。这对于文艺青年来说,简直就是发放福利。

  于是,京大出版社乘了一次东风,赚的盆满钵满。

  各大电影院也赚了很多,一万块钱买的拷贝,三四个影厅来回播放,没到两天就将成本给赚了回来,剩下的就是纯赚。

  这时候可没有档期这个说法,只要你买了拷贝,那么这部电影就随便放。哪怕你的拷贝已经看不清楚了,只要你想放,那么你就可以随便放。

  所以说,这年头的电影院是超低成本,但是却可以大把赚钱,让刘红民看着都眼馋。

  《大唐》上映之后,刘红民就将他买的拷贝拿了回去。第一部改编成电影的小说,就能有如此成就,让这份拷贝具有非常大的收藏价值。哪怕不拿出去卖掉,刘红民也会收藏它一辈子。

  看过《大唐》之后,刘红民等人却沉浸了下来。

  有想法的人在默默的写着观后感,邮寄给各大报纸,想要将自己的想法公之于众。

  刘红民和邹世芳却投入到了创作之中,继续写他们的小说。

  邹世芳已经将第五个故事写了出来,但是受到了《大唐》热映的后遗症,错误的地方很多。刘红民不得不严厉对待邹世芳,让他尽快投入创作之中。

  刘红民自己,则加快了《大明王朝1566》的创作。他已经捋顺了创作思路,写的非常快。如果不是还要帮邹世芳审稿,这个速度还会更快。

  纷纷扰扰之中,4月份过去了,5月份也过去了。

  京影厂联络了中影,中影联络了各家影院,粗略的统计了一下电影票房,差不多八九千万一个亿的样子。

  1981年的电影票,普遍是一毛钱,稍微好点的影厅最多一毛五。《大唐》能够拿到一亿左右的票房,观影人次至少达到了六七亿。

  这个成绩很不错,说明很多人都看过《大唐》。但是这个成绩并不是出类拔萃,去年的票房冠军《405谋杀案》过亿,没有半点水分在其中。

  虽然《大唐》和《405谋杀案》是两个类型的电影,不好放在一起比较。但是从票房方面来说,《405谋杀案》的确更胜一筹。

  这主要是《大唐》的观看门槛比较高,很多学生看了,恨不得立即投笔从戎,前往边疆保家卫国。

  而《405谋杀案》则不一样,它是由真实事件改编而成,天然的就带有猎奇属性。

  《大唐》能够达到现在的成就,刘红民已经非常高兴了。

  更让刘红民高兴的是,黄强听说《大唐》上映之后,再次赶来了京城。他这次来不是为了改编电视剧,而是为了《大唐》而来的。

  上次离开之后,黄强就一直留意内地的情况。《大唐》上映之后,他第一时间收集关于《大唐》的信息,看到全国几乎所有媒体都是好评,黄强顿时坐不住了。

  他从中影购买了一份电影拷贝,准备拿到RTV上播放。虽然这时候,还没有电视电影,但是并不妨碍在电视上播放电影。

  一万块钱购买拷贝,相当于买了一个宝藏。黄强对此非常满意,哪怕《大唐》在香江遭受到冷遇,RTV也不会损失什么。一万块钱,对于内地来说是个很大的数字,但是对于RTV来说,根本不算什么,都没有改编电视剧请刘红民担当顾问花的钱多。

第76章 《包青天》完成

  黄强并没有马上返回香江,他又去找了刘红民。因为在之前的信中,刘红民告诉他《包青天》已经写得差不多了。

  这一天是周六,黄强早早的就来到了四合院,见到了刘红民和《包青天》的作者邹世芳。

  “强哥,《大宋提刑官》的收视率怎么样?”

  “好不错,虽然没有到达少包那样火爆,但是也能和TVB打个平手。”

  “那也不错!”

  这年头两地的影视剧风格不一样,《大宋提刑官》能够和TVB打个平手,就说明黄强没有花冤枉钱。

  中台可是停了大半年的拍摄计划,前后花了十多万打造了《大宋提刑官》。就算这样,剧组也是拍拍停停。

  没办法,实在是没钱。如果不是有政志任务,中台根本不会考虑拍摄《大宋提刑官》。一部《大宋提刑官》,中台可以拍摄十到二十部电视剧。不仅是按照钱算,按集数也是如此。1981年的中台,一部电视剧只有几集,少的甚至只有一集。

  如果同样集数的电视剧,换到香江来拍的话,至少需要几百万。我们都说这时代香江的演员工资少,但那时相对于香江来说的。

  香江白领的工资在一万港币左右,临时演员干一个月,可能只能拿到一两千港币。按照当前的汇率,一千港币可以兑换五百人民币,这就是六到十个人的工资。所以,黄强宁可花五十万人民币购买播放权,也不想花五百万港币重新拍摄。

  哪怕内地版的《大宋提刑官》可能没有香江版的收视率高,他也不想重新拍摄。这是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如果能够保证香江版《大宋提刑官》能够拿到少包的收视率,别说五百万港币,就算是一千万港币他都拍。

  “的确不错!”黄强略有得意,这笔交易是他少包之后的又一功绩。

  不过,这些都是过去式了,他现在更想看到《包青天》。

  “刘老弟,《包青天》写完了吗?”

  “差不多了!”刘红民拿出《铡美案》的稿子,递给黄强。

  黄强迫不及待的接过稿子,开始看了起来。几分钟之后,他确认了这部小说和刘红民说的一样:它的故事性并没有少包那么强,所以想要改编成电视剧,就需要一个形象、演技都很强的人担当主角。

  刘志嵘演少包没问题,《包青天》的主角的确不适合他。

  可是,上哪去找演包青天的演员呢?

  刘红民:“强哥,《包青天》虽然不是我写的,但是凭借着包青天在香江的名声,改编成电视剧肯定错不了。”

  “这一点我不怀疑,我们同样可以拉上明报和三联出版社,复刻我们之前的操作。”

  “我也是这么想的,不过和少包不一样。你也看到了,《包青天》的故事性差了一些,所以不管是连载还是出版,成绩都不会太好,只能跟着喝点汤。我最看好的是改编电视剧,只要拍的好的话,收视率可能比少包更好。”

  少包悬疑属性太重,其实是不利于改编的。能够有高收视率,一是因为香江人对包青天的追捧,二是因为RTV、明报和三联出版社的联合营销。

  黄强惊讶的看着刘红民,“刘老弟,你真这么想?”

  刘红民很少说大话,但是每次语出惊人之后,最后都能实现。他说几天能够选出展昭的演员,果然选出了何嘉晋。

  这是黄强对刘红民信服的原因,刘红民现在说《包青天》的收视率可能比少包还要好,他的心脏忍不住狂跳起来。

  刘红民打包票,“当然,如果不是看中了这一点,我又怎么会将《包青天》的改编权拿在手里呢?”

  黄强一听这话,当即就拍板说道:“好!我信你,刘老弟。咱们按照少包二的改编费,《包青天》的改编权我买了。”

  “合作愉快!”

  刘红民很满意黄强给出的价格,《包青天》还没有发表,能拿到21万港币的改编费,已经是黄强最大的诚意了。如果换成其他人,改编费至少要减少一半。

  邹世芳看着两人三言两语的就将改编权搞定,不由得心痒痒起来。如果他能够手握改编权的话,是不是也能多赚点?

  野心在邹世芳心中滋长,不过他也知道自己现在还太嫩。他想着拿《包青天》练手,然后再慢慢琢磨属于自己的作品。

  刘红民也是这样想的,吃过饭让葛朝光他们再次将黄强送回招待所。他也有些醉意了,拉着邹世芳说道:“《包青天》要尽快写完,保质保量,我好拿到香江去。在我的计划里面,《包青天》有几十个故事,可以写上很多年。等RTV那边把电视剧拍出来,你的笔名将会传遍香江。到时候,你再写其他作品,就好发表了。老邹,你是我的老大哥,和我亲哥哥一样,我绝对能把你给推出去。到时候,咱哥俩一起赚大钱,不比出国留学强多了?”

  邹世芳这才知道,在刘红民心里,一直都对他有安排。

  最初的几个哥们,刘振云和陈健功他们自尊心更强一些,所以不想依赖刘红民。只有他,放下身段跟在刘红民屁股后面,帮他忙前忙后。

  刘红民对刘振云、陈健功他们的感情没有变,但是他尊重两人的选择,并不需要替他们操心未来的事情。

  邹世芳和他们不一样,邹世芳没有成为大作家的天赋。所以刘红民给他铺的路,让他成为一个商业作家。咱既然写不出来深刻意义的作品,那就好好赚钱得了。

  “红民,你放心,我一定好好写!”

  邹世芳果然奋发图强,半个月之后,将《包青天》写完了。

  刘红民拿着《铡庞昱》的稿子,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邹世芳认真修改,十多天改了四五次稿子,终于通过了刘红民的审核。

  “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这几天先准备考试,考完试我带你去香江。”

  刘红民说到做到,等邹世芳考完试,拍过毕业照之后,就带着他办理手续,前往香江。

  这一次,刘红民准备大展拳脚,好好干一番大事业。

第77章 靓绝五台山

  然而,到了香江之后,刘红民才知道香江的影视圈并不是那么好闯的。

  黄强叫来了罗保铭、杨桂仁,四方再次坐下来商议推广《包青天》的事情。

  刘红民将《包青天》的情况告诉了罗保铭和杨桂仁,两人都拿了一本稿子看了一会儿,认可了刘红民的话。有了前两次的合作,刘红民也不藏着掖着,开门见山的说道:“这一次收益最多的是RTV,但是你们两方肯定能够跟着喝口汤。”

  罗保铭看了一眼邹世芳,然后说道:“刘先生,《包青天》的稿费不会太高,它的故事性不强,作者也没有名气……”

  刘红民摆手,“这个我知道,我也不强求千字七十的稿费。不过单凭包青天这三个字,就会让很多读者买报纸了。所以,太少了肯定不行。你可以和金雍先生商议一下,不能低于千字三十港币。”

  罗保铭点头,“没问题,我会和金雍先生说的。”

  杨桂仁就没有那么多问题,“按照少包一的版税标准吧!”

  “可以!”刘红民没有抬价,《包青天》只能在香江卖卖,能赚到钱就等于意外之喜。

  杨桂仁也看了一眼邹世芳,提出了一个想法。

  “如果隐藏邹先生的身份,我们或许可以将《包青天》卖到绿岛去。”

  众人看向邹世芳,如果隐藏他身份的话,《包青天》的商业价值会升高很多。

  黄强也劝说道:“如果这样的话,我们或许可以从绿岛那边找演员来演包青天。”

  邹世芳微微皱眉,但是很快就又将眉头展开,“我没问题。”

  刘红民却摇头,“这样做不好,他以后还要写其他小说,不能欺骗读者。”

  杨桂仁说道:“我们只是不交代邹先生的身份,这样很多人就会误以为《包青天》的作者是香江人。他们自己想错了,和我们没有关系。”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没问题了。”

  于是,几个人商议了一下细节,然后各自散去。

  邹世芳跟着黄强走了,作为原著作者,他这次也是《包青天》的顾问。一个月前,黄强从京城回来,就开始筹备《包青天》的拍摄事宜,已经有了不少成果,需要邹世芳过去看看。

  刘红民则去了摄影棚,来一趟香江,怎么也要见见自己的两个“小弟”。

  很快,他就看到了已经演上小配角的周星星正在和一个女孩子在候场聊天。那个女孩子长得挺漂亮,周星星明显对她有意思。

  “等一会儿开拍了,你就这么演,没有什么难的。我也是从龙套过来的,你这么靓,以后肯定能够成为明星。”

首节 上一节 39/7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