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从1978上北大开始 第14节

  “多谢!”刘红民笑着说道:“也祝贺你的《李娘子》也大获成功。”

  提到《李娘子》,查剑英更加高兴了。她也没想到,自己写的第一本小说就被《京城文艺》看中了,只不过,她需要去《京城文艺》的招待所去改稿。

  《李娘子》的故事很好,查剑英写的也很不错。只是和刘红民想的一样,《京城文艺》想要将这本小说打造成代表解放妇女权益的代表作,对于《李娘子》寄予厚望,所以《李娘子》这部短篇必须要精打细磨,改到无可挑剔不可。

  不过考虑到查剑英还是学生,就让白天上课,晚上返回招待所。这种半小黑屋的形式,在《京城文艺》招待所里面属于独一份。

  当然,给的补贴,也是独一份。别人是一天两块钱,而查剑英只有一块五。

  最开始听到的时候,刘红民都呆了,这年代还有这个待遇?在招待所改一个月的稿子,竟然比学校给的补贴还要多。早知道这样,当初写少包初稿的时候,他就投《京城文艺》了。

  只要《京城文艺》给的钱足够,他可以将稿子改到生命的尽头。

  到了邮局,工作人员在信封上贴满了邮票,花花绿绿的还挺好看。这些邮票里面有一些动物邮票,有去年的马票、今年的羊票,还有好几年前的虎票。

  刘红民猛然响起,明年好像是猴年,发行的猴票具有非常大的升值空间。

  就在查剑英要付钱的时候,刘红民直接掏出了一张大团结,递给了工作人员。

  “同志,除了这封信用的,剩下的钱我想买一些好看的邮票。”

  查剑英愣了一下,“你买那么多邮票干什么?”

  邮票才几分一毛一张,一张大团结可以卖几百张邮票了。

  “看着挺好看的,我想集邮玩玩。”

  查剑英点了点头,对此并不反对。京城这片土地上,历来就有玩物的习俗,不管是古董文玩还是花鸟鱼虫,很多京城爷们都有一爱好。刘红民不是学习就是写书,发展出来一个爱好也挺好的,可以放松心情。

  集邮虽然费点钱,但是以刘红民的收入,完全没问题。

  邮局的工作人员无喜无悲,他拿死工资,刘红民买不买邮票对他的收入没有半点关系。

  “都在这呢!你自己选吧!”

  刘红民立即从中发现了一套特殊的邮票,那是建国三十周年发现的邮票,主图是国徽,背景是飘舞的彩带,颜色五彩斑斓,相得益彰。

  “这一套!”

  刘红民立即将这套邮票挑选出来,然后又选择了一些生肖邮票和构图很漂亮的邮票。

  工作人员看了看,“还剩下点钱,要不我给你那一个集邮册吧!”

  刘红民看着手中的邮票,有点多,“可以。”

  集邮册拿出来之后,刘红民慢慢的将这些邮票塞了进去。只有那版纪念邮票,他没有动。这种邮票,只有成版的才值钱。

  查剑英看着刘红民费劲巴力的将那版纪念邮票小心翼翼的塞进包里面,不由得有点奇怪。

  “你不是集邮吗?为什么不放在集邮册里面?”

  刘红民笑着说道:“我这是在投资。”

  “投资?”查剑英不解的问道:“投资什么?”

  刘红民:“你说我手中这版邮票,一共印发了一万套,最后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只剩下了十套,但是却有十万个人喜欢它们,我这版邮票会值多少钱?”

  查剑英张了张嘴,“你不喜欢这些邮票?”

  “我更喜欢钱!”

  刘红民笑着问道:“是不是很庸俗?”

  查剑英沉默了一会儿,“你好像对钱很看重。”

  刘红民:“你记得我们出生后的那几年吗?”

  “你说的是三年大饥荒?”

  刘红民点头,“那时候我还小,别的都不记得,只记得家里没有粮食,只能吃苞米洋子充饥。”

  苞米洋子,就是玉米芯,那东西吃了之后会大肠干燥,连便便都拉不出来。

  哪怕原身不在了,刘红民依然记得那份痛苦。再加上刘红民的灵魂来自未来,他穷怕了,所以赚钱成为了他的本能。

第28章 包青天的热潮

  查剑英虽然做不到感同身受,但是以她对三年饥荒的了解,就很理解刘红民对于钱的执着了。

  母性让她怜悯刘红民的遭遇,对刘红民变得宽容了起来。

  “红民,没想到你竟然遭受过这些。”

  刘红民笑了笑,“都是过去的事情了。”

  查剑英立即认为刘红民为人乐观,无论是什么样的苦难,都无法打倒他,反而成就了他。

  刘红民不知道查剑英心中所想,不然一定会汗颜的。

  他哪里有那么好?只不过是一个平凡人罢了。

  刘红民将查剑英送到了《京城文艺》的招待所,然后独自返回了学校。查剑英在招待所也没有呆上多少天,毕竟一个短篇小说,就算从头再写一遍也用不了多少天。十多天后,查剑英终于改完了稿子,急匆匆的赶回学校。

  虽然才17号,但是她还是前往了传达室,“大爷,有没有从香江来的信?”

  “香江?”传达室大爷皱眉想了想,“没有。”

  查剑英有些失望的返回宿舍,第二天下课之后再次跑过来问。

  一连问了十多天,终于有了一封来自香江的信。查剑英拿到信之后,立即撇下王晓萍,跑去了男生宿舍。

  王晓萍顿时无语,“还说你们两个没有处对象,骗谁呢?”

  刘红民下楼,见到查剑英带着一封信,连忙走了过来,“剑英,香江那边有消息了?”

  查剑英点头,将手中的信递给了刘红民。

  刘红民刚要接过去,但还是停住了,“还是你来拆吧!”

  查剑英却直接将信塞在了刘红民手中,“你和我还客气什么?”

  刘红民尴尬的笑了一下,拆别人信件这种事,他还是头一次干。不过既然查剑英都这么说了,那么刘红民也就不客气了。

  将信拆开,刘红民的笑容越来越盛。

  “怎么样?”查剑英激动的问道。

  “还不错!”

  刘红民强自镇定,“你叔叔连续三天去了周围的报摊,15号没有什么变化,16号明报卖的比往常要好不少,17号就多了很多。据他说,按照这样的趋势下去,差不多20号,明报可能就会售罄,差不多是比往常多了三分之一左右。”

  “三分之一?”查剑英惊喜不已,“明报是香江很有影响力,每天平均可以冒出六七万分,增加了三分之一,差不多那就是多卖出去两万多份。”

  对于中国这个庞大市场来说,别说两万多份,就是十万份也不过是个小数目。但是在香江,两万份已经是一个庞大的数字了。每份报纸0.3港币,两万份就是6000港币,比当地教师的月工资都多。一个月就是18万港币,如果都是《名扬天下》带来的提升,那明报可就赚大发了。

  刘红民:“接下来就要看罗先生会不会联系我了。”

  查剑英想了想,“就算罗先生联系你,也需要一段时间,可能我叔叔的下一封信已经到了。”

  很快,查剑英的话得到了验证。

  她叔叔的第二封信在三天后送到了,信上说香江已经出现了包青天的热潮。本来香江人对于包青天就很喜欢,看到少包之后,就更加喜欢了。很多香江人都说,原来包青天小时候就这么聪明啊!

  《名扬天下》发表的第五天,明报的日销量就超过了十万张。金雍先生高兴坏了,直接将罗保铭叫到了办公室问道:“你之前说《少年包青天》还有剩下六部?”

  罗保铭点头,“没错。不过先生,现在再和刘红民谈合同的话,我怕他狮子大开口。”

  “大开口?”金雍先生笑着问道:“能有多大?比倪狂还大吗?”

  “那倒不至于!”罗保铭笑着回答。

  倪狂的稿酬是香江文艺界最快的,几个月的时间,就从千字十块涨到了千字八十。如果不是真报给不起钱,估计就是千字一百二十了。

  “先生,您的那位在京大上学远亲,和刘红民关系密切,我怕她通过在香江的关系,将这边的情况告诉刘红民。”

  金雍先生想了想,“这样,你先给他千字三十元的稿酬,如果他不满意的话你再往上加……”

  听到老板给的上限,罗保铭顿时松了一口气。如果没有老板的放权,他还真不敢和刘红民谈判,一旦谈崩了,恐怕他就要失业了。

  同时,他也不得不感慨刘红民的运气好,写包青天正好戳中了香江人的痒痒肉。

  在香江,人们经常拜关公,但是却没有一座关公庙。反而黄大仙庙,香火鼎盛,人们都说黄大仙有求必应。香江人的信仰很怪,对于神的地位也搞不清楚,有专门为伎女治疗那方面病的大夫,死后被尊为二伯公,里面祭祀。包青天也是香江人信仰的一部分,只不过并不是被信仰的主神,而是哪吒的陪祀。这座哪吒庙的另外一个陪祀,则是观音。

  《名扬天下》等于夸了香江人的信仰,再加上刘红民写的的确不赖。小说里面拥有悬疑、武侠两大香江人爱看的元素,肯定是会火的。

  这也是为什么93版的《包青天》在香江引起了热潮,刘红民的少包只是将这个热潮早引起了十多年而已。

  只是,谁也没想到会如此之火。火到TVB已经开始立项,想要拍一部包青天的电视剧了。

  罗保铭一刻不敢耽误,立即动身前往京城。

  身在千里之外的刘红民,在见到罗保铭那一刻的时候都惊呆了。然后心中大喜,看来少包在香港不是一般的火啊!不然,罗保铭绝对不会第一时间赶到京城。

  虽然只是坐十几个小时飞机,但飞机票钱都比《名扬天下》的稿酬贵了。

  看到刘红民的表情,罗保铭不由得心中一沉。看来,刘红民已经知道了香江的情况,这次的谈判恐怕不好办了。

  之前签合同的时候,他没有注意到其中的漏洞。回香江之后,明报的法务已经提醒他了,一旦《名扬天下》火了,刘红民就拥有坐地起价的资本。尽管他说少包系列只给明报发表,但是这其中并不包括出版社的发行权和电影电视剧的改编权。

  就算明报能给到倪狂的稿酬,剩下六部的稿酬连五万港币都不到。但若是买到发行权,至少也能拿到十万港币。改编权就更不用说了,至少也是十万港币以上。

第29章 一万五港币

  作为影视剧改写的小说,少包改编成影视剧很容易。按照主线脉络增添枝节,增加角色和戏份,只要规模不大的话,根本不会影响少包的可看性。在剧本都不怎写的香江,基本上可以拿过去就拍,改编权自然会很值钱。

  而且,香江免费电视台只有两个,TVB和RTV,两者争斗不休。TVB在筹拍包青天,RTV自然就盯上了少包。

  只不过,RTV现在还没有刘红民的联系方式,所以才没有出现。

  罗保铭先一步见到了刘红民,也算占据了先机。如果等RTV上门后,少包的稿酬很肯定会再一次增加的。

  所以,当刘红民再一次请他到王叔的饭馆吃饭的时候,罗保铭很干脆的说道:“刘先生,我这次来是想要和你谈一下少包剩下六部的合同。金雍先生亲自给的价格,千字五十港币。”

  刘红民笑了笑,“罗先生,别着急,我们边吃边谈。”

  看着刘红民手中的二锅头,罗保铭顿时抽了抽嘴角。上一次在这吃饭,罗保铭两杯就倒了,而刘红民什么事都没有。如果这次他再倒下,恐怕就要误事了。

  “刘先生,喝酒的事情不着急。刚刚的价格,已经是金雍先生给出的最高价了。如果你还不满意的话,我只能灰溜溜的回去了。”

  刘红民听到这话,才说道:“千字五十港币的稿酬其实已经不错了。不过,罗先生,你应该知道少包在香江引起了多大的风波,如果等这场风波达到顶点的时候,这个稿酬可就不够看了。”

  罗保铭点头,“这个我自然是清楚的。”

  “刘先生既然对香江的情况如此了解,那么允许我为你算一笔账。《名扬天下》可以连载十天,对于明报的影响力差不多可以维持一个月左右。按照我们的估计,这一个月将会让明报的销售额增加24万港币。”

  “但是这还没有刨除成本,印刷、纸张的成本差不多销售额的三分之一,这就是八万港币没有了……”

  “还有我们这些工作人员的奖金,因为业绩好,我们差不多可以分到一万港币……”

  “其他作家的稿酬提升,这一个月销量好,这期间的作家稿酬都要增加。按照我们的预估,这一个月的稿酬至少提升两万港币……”

  “《名扬天下》的成绩好,读者来信也非常多,金雍先生不得不雇佣了几个员工,他们的工资至少需要三万港币……”

  刘红民将二锅头拧开,倒进了罗保铭的杯子里面。罗保铭见此,就知道刘红民根本没有听他说话,无奈的停了下来,看向刘红民。

  “罗先生,如何运作一家企业,我不是很懂。但是这和我没有关系,毕竟金雍先生赚钱也不会分给我一分钱。我想要的,只是一个公平,我的作品值多少钱,我就要多少钱。”

首节 上一节 14/7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