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60年代,苟出富贵一生 第19节

  起床后,赶紧来到知青点的井边上,洗漱完了之后。

  从空间里拿出5个热腾腾的肉包子,吃完喝了口灵泉水之后。

  打开知青点的大门,慢悠悠的往晒谷场方向走去。

  到了晒谷场,王援朝看着太阳渐渐爬上东方的天边,晨光微熹,光芒开始染红天际,金色的光辉如丝绸般柔和地铺展开来,一时间入了神。

  都不知道什么时候,晒谷场旁边来了一辆牛车,

  等王援朝回过神之后,就看到牛车上坐着一个老大爷。

  王援朝从口袋里面拿出昨天的大前门香烟,走过去递了根烟后,问道:

  “大爷,我是昨天新来的知青,请问一下,这个牛车,待会是不是要去公社啊?”

  老大爷一身黝黑的欺负,苍老的脸庞,露出憨厚的笑容,看着王援朝递过来的烟,双手摆动,拒绝道:

  “娃子,不用,不用,这是干部烟,这么好的烟,我抽不来,不用给我,

  牛车待会是去公社的,你们如果要坐牛车去公社,队里是要收钱的,

  单边收一分钱,打来回是两分钱。”

  王援朝见老大爷实在是不肯接自己的烟,于是直接把烟放到大爷坐着的腿上,说道:

  “大爷,烟拿着,你抽,我这刚来大队,待会好多事情还得问你呢,

  你这不抽我的烟,那我待会怎么好意思问你队里的事情呀。”

  老大爷见状,知道今天自己不接这烟都不行了。

  于是笑呵呵的说道:

  “你这娃,手太松了,村里的一些事情,你想知道的,问我就好了,没必要给我这么好的烟,就当是我们闲聊嘛。”

  王援朝今天穿的是昨天洗干净,一晚上在空间里晾干的绿军装。

  这时也不嫌脏,从口袋里面掏出一分钱递给老大爷后,就直接上了牛车,坐在了老大爷的旁边,

  开口说道:

  “老大爷,你贵姓啊?”

  “娃子,我姓刘,现在年纪大了,村里照顾我这老人一口吃的,在村里负责这头牛的,村里外出的牛车也是我负责。

  大家都叫我刘老倌,你也叫我刘老倌吧。”

  王援朝自然不会这么称呼一位老人家,开口说道:

  “哪能叫你刘老倌呢,别人听到了,还以为我不懂事,没有教养呢,

  我以后叫你刘大爷吧。”

  说完王援朝又从口袋里拿出一粒水果糖,递过去说道:

  “刘大爷,刚好我身上带了水果糖,你给尝尝味,甜甜嘴。”

  说完,也不给刘大爷拒绝的机会,把糖纸直接打开后,把糖塞进了刘大爷的嘴里。

  刘大爷刚准备开口拒绝,就被王援朝用糖塞住了嘴,只好慈祥的对着王援朝笑了笑,嗦着水果糖说道:

  “你这娃呀,给我吃这么精贵的糖果,不是浪费了吗,

  我都这么大年纪的人了,指不定哪天就没了。

  这么精贵的东西,得给你们这些孩子吃才行。”

  王援朝笑了笑,说道:

  “刘大爷,我这还有呢,亏不了我自己的。

  刘大爷,咱村里的牛车,每天都会去公社吗?”

  “现在不是还没开始春耕嘛,这地化雪了没多久,现在路上都是烂泥,走路的话,一步一脚烂泥,大家去公社都不方便,所以趁着大家休息的时候,我每天都跑一趟,方便大家出门嘛。”

  “你这每天都一大清早起来赶车,实在是太辛苦了。”

  “嘿,这辛苦啥,老头我年轻的时候,在村里干活可是一把好手,实打实的壮劳力,

  现在人老了,村里照顾我,能够给村里多做点事,那是我愿意的。

  这人呐,最怕的就是没用。”

  刘大爷说完这句话后,陷入了沉思。

  王援朝看的出来,刘大爷这辈子的经历,估计过的也不平顺,是个有故事的人。

  等刘大爷缅怀过后,王援朝问道:

  “刘大爷,我这刚来村里当知青,很多生活物品都需要置换,

  我想请问一下,咱们村里,有没有置换柜子,炕桌和水缸,坛坛罐罐这些东西的地方啊?”

  “哦,柜子,炕桌这些东西,你可以找村头的李抗战家,

  咱们村里山多树多,木材不缺,李抗战以前在城里学的手艺,手艺非常的好,十里八村的很多人,都找他置换家具。

  水缸这些东西,得找张瘸子,

  张瘸子是我们村的英雄,以前参加东北抗联的时候,在山上打鬼子,

  救了我们村里不少人。

  抗战胜利后,张瘸子腿被打残了,就在我们村安置了下来。

  队里也照顾张瘸子,让张瘸子负责村里的土窑,

  他也是个有手艺的,会捏土胚,咱们村里用的水缸啊,坛坛罐罐之类的东西,都不用去公社买,去他那里置换就行了。”

第31章 等车

  王援朝和刘大爷聊了好一会之后,对于村里的物资置换,以及搞清楚了村里简单的一些事情。

  “呦,这是昨天刚来的知青吧,长的这个俊呦。”

  听到声音,王援朝抬头一看,就看到一个大妈慢悠悠的往牛车这边走,一看也是坐牛车去公社的,

  大妈看上去就一个典型的农村妇女,她的全身穿着一套补满补丁的衣服,头上用一块灰色的布包着,

  浑身皮肤比较黑,皱纹如鱼尾一起巴着她的脸,这是一个久经风霜的农村妇人。

  王援朝见状立刻脸上装起了坦然的笑,客客气气的说道:

  “你好,大婶,我是昨天刚来咱村下乡的知青,王援朝。”

  王援朝从昨天到今天,看到大家对自己的态度之后,

  知道当前下乡的知青还是颇受村里欢迎的,在乡民们看来,这是国家关照和重视他们农民阶级的体现,知青是来帮助他们搞发展的。

  “哎,王知青,你好,你好,

  婶叫李梨花,你以后可以叫我李婶,梨花婶都可以。”

  王援朝没有多想就点了点头,毕竟自己刚来这里,人生地不熟的,能够多交好一些村民,就多交好一些村民,

  至于是表面交好,还是深交,这个可以等以后了解到大家的秉性之后,随心决定就好。

  “如果不嫌弃的话,那我以后叫你梨花婶吧,这样亲切一点。”

  梨花婶看着落落大方的王援朝,脸上显得有点青涩,

  但是刚才冲着自己这一笑,真如一朵娇艳的丁香花,让李翠花的心情都美好了起来。

  “唉,亲切好,亲切好,王知青昨天来咱们这里后,有没有感觉到不习惯啊?”

  王援朝感受到梨花大婶目光炯炯的看着自己,腼腆的冲着翠花大婶笑了笑,说道:

  “还行吧,梨花婶,既然我选择了下乡支援农村建设,其实心里早就做好了吃苦的准备,

  昨天到了村里后,发现咱村里比我想象的要好,村里的干部们也非常的热情,能够习惯的下来的。”

  “能够习惯就好,咱们大队的人都不错,民风也好,周边十里八乡的小姑娘,都想要嫁到咱们大队来呢,

  王知青既年轻,又有知识,还是城市里来的,到时候可是咱们这里的香饽饽咯。”

  “李梨花,你在说啥香饽饽啊?”

  王援朝一看,一个皮肤特别的粗糙,人很结实,身上穿着的衣服很明显很多年了,上面都是补丁的妇女走了过来,

  一条黑色直筒裤子,也是补丁摞补丁,脚上一双土布鞋都带着补丁。大嗓门的对着李翠花说话。

  李翠花也没有直接回答这位妇女的话,开口说道:

  “春花娘,你不是这几天都去了公社吗?

  怎么今天又去呀?”

  “唉呦,这不是家里实在没衣服穿了吗?

  我家春城,春进,春武三个男娃,猫冬都只有一套衣服换着穿,

  好不容易拿家里的腊鸡,腊肉和存起来的鸡蛋,和城里电机厂的采购员换了些布票,

  想给家里人做两身衣服,

  结果连续好多天去公社,都没有抢到布,这坐牛车的钱都心疼死我了。”

  王援朝听到两位大婶的对话,突然心里有点涩涩的,这时候的人,过的是真苦啊,

  和前世真的比不了一点,前世的社会,世面上的工业物资早就已经过剩了,哪里会出现几个人穿一套衣服的情况啊,就连打了补丁的衣服,都没有人会穿。

  王援朝来到这个年代越久,就越能理解国家从一穷二白之中,发展工业化的建国之初,

  国家的发展是有多难,人民的生活是有多苦了。

  “是呦,我也是去公社抢布的,今天有一批新布要到,希望今天能够抢的到吧。”

  “唉,难呦。”

  王援朝忍不住的插了句嘴,说道:

  “梨花婶,既然公社的供销社买不到布,你们为啥不去县里和市里买呢?

  据我了解的情况,去市里,县里的距离,也不比去公社远吧?”

  “哎呦,王知青,你是不知道,去县里和市里,还需要大队开什么介绍信,

  麻烦先不说,没重要的事情,队里还要求咱们最好不要去,

  说是怕咱们村里的人,不懂城里的规矩,到时候无意中在县里,市里闹了事,

  会影响到队里先进大队的评选,会影响到大队的荣誉,

  到时候公社里有什么好事,就轮不到咱们大队了。”

  王援朝心里一阵感慨,这年代讲究劳动光荣,一般老百姓都老老实实的,

  听党的话,跟着党走,不少老百姓把荣誉看的比命还重要。

  这要放在前世农村里,啥?村长不让咱进城?村长是啥?啥也不是。。。。

  但是国情,民情如此,王援朝也只能笑了笑,说道:

首节 上一节 19/10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