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即便认真表态,“这个您大可放心,就冲是我们队的人,我也要特别照顾一下,听课让他坐最前面,实验也让他第一个动手。”
杨队长对陈凡嘴里的“我们队”很满意,当即咧嘴笑道,“开小灶倒是不必,今天你能给他开小灶,那以后他做了兽医,还能继续开小灶么?事情不是这么个做法。”
陈凡呵呵笑了两声,看看他们三人,这下他就想不明白,这三位来找自己的原因了?
杨队长这才说道,“关键还是这个名额交给谁?”
刘会计也点燃一支手卷烟,抬起头笑着说道,“虽然不一定能当统筹工,但是机会也很难得,所以队里就有几个年纪相当的都想试一试,可是选这个,那个不服气,选那个,这个又不服气,我们就想来问问你,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把这个人选出来。”
陈凡一听就明白了,无非就是生产队里的内部矛盾嘛。
从生产队的岗位分别被三个姓氏占据就能看出来,内部矛盾无处不在。
说是选兽医,但选的是利益、是脸面。选了杨家的,刘、黄两家不服,换过来也一样。
三家都相持不下,而自己又是这次兽医班的主导者,来问自己的意见,也就理所应当。
不过,这个意见也不能随便给,否则容易得罪另外两家。
恰好陈凡就有一个谁都不得罪的建议。
他当即笑道,“这还不简单。学兽医一定要文化基础知识扎实,你们搞两套试卷,给他们考试不就完了!”
第151章 打打打,都打
考试?
杨队长三人面面相觑,过了好几秒,他才略带犹豫地说道,“考些什么东西呢?”
刘会计则盯着陈凡问道,“题目是谁出?”
然后就被黄保管员丟了个白眼,“问这个?难道你还想作弊?”
刘会计瞬间瞪大眼睛,“谁作弊啦?我就问问怎么啦?”
杨队长不耐烦地摆摆手,“你们两个消停点,听小陈说。”
陈凡笑道,“他们都还没学过兽医,要考自然不能考这个,学兽医也要有文化知识,之前我也说过,最好是读完了初小,甚至是高小的,这么一来,考初小或高小的知识点,就很公平了吧?”
杨队长咂咂嘴,“这样倒也确实公平。”
不等他说完,黄保管员就迫不及待地说道,“但是初小毕业和高小毕业的人怎么比?”
刘会计立刻接过他的话,“那就让初小毕业的不要上,上高小毕业的啊!”
黄保管员眼睛一瞪,就要说话。
这时陈凡赶紧举起双手安抚两人,“稍安勿躁、稍安勿躁。”
随即正色说道,“昨天我去公社,兽医站的周站长也送了我一套兽医培训教材。”
不等面露喜色的三人说话,陈凡又立刻说道,“教材我看过了,说简单也简单,只要记忆力好、能背得快,学习基础好、能理解得快,两个月的时间,是可以通过考核、拿到乡村兽医证的。所以记忆力和基础是两个重点。”
他说着转头看向黄保管员,正色说道,“虽然初小和高小有一定的差距,但是既然要做到公平,就一定要用统一的标准衡量,不能说只读了初小就特别照顾,那样也不合理,否则那些没读过书的怎么办?总不能单独给他们出一套扫盲卷吧?
况且初小毕业生也不是完全没有机会。一般来说,高小毕业试卷也包括部分初小的内容,如果初小生的基础足够扎实,再突击几天,也未必没有机会考赢高小生。
或者,直接用初小的毕业试卷也行,看看高小毕业生有没有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同样也很公平。”
他这话可不是开玩笑,恢复高考之后的第一次考试,难度也就相当于初中水准,当时就有不少初中生考赢了高中毕业生,有些高中生连小学的知识要点都给忘光了,干脆交了白卷。
所以谁更厉害,具体就要看谁一直持续学习、谁毕业后就荒芜了学习。
等陈凡说完,刘会计立刻说道,“我觉得小陈这话有道理,我们是选兽医苗子,那必须要文化功底好才行啊,要不然医术不过关,那害的是公家的牲口!”
黄保管员抽着烟,眼眉低垂没有说话。
杨队长看看两人,沉吟两秒,才说道,“就按小陈说的,后天考试。”
黄保管员和刘会计两人闻言都是一惊,“后天?这么快?”
杨队长撇撇嘴,“大后天就是小年,过完小年就要开始上课,你们还想拖到什么时候去?至于试卷,我去想办法找。”
黄、刘两人相视一眼,都不吭声了。
……
第二天,2月9日,腊月22。
陈凡起了个大早,照例走了一番流程,看完毛孩子,又将安置在柴垛上的燕隼捧出来,仔细检查了一下,伤口已经愈合得差不多。
只是一点外伤,两三天时间,也应该可以痊愈。
随即给它喂了点肉条,说道,“今天再休息一天,明天伱就可以展翅高飞,以后要小心点,看见人就躲得远远的,要不然再被打下来,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啰。”
燕隼张张翅膀,“啾啾。”
陈凡眉头一皱,“不走?”
当即摇头,“不走可不行,我自己都没肉吃,还给你喂肉,怎么养得起?你还是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去吧!”
说完便将它放回柴垛上的稻草堆里,头也不回地离开。
自己救了它,它竟然不思回报,反而还想赖上自己,简直就是恩将仇报,不是好鸟!
燕隼站在稻草堆里,目不转睛地看着他的背影,一直到看不见,才“啾啾”叫了两声,试着扇了扇翅膀,随即便冲天而起,消失在空中。
……
陈凡今天的心情特别兴奋,连带脚步都快了不少,一路的冰雪也不能阻止他,十分钟不到,便已经跑到大队部。
和往常一样,5队的民兵正在练拳,见到陈凡过来,张文良跟他打了个招呼,“你待会儿准备一下,等你播完广播就出发。”
陈凡立刻点头,“好的。”
走进前院,正好碰见肖烈文在屋里抽烟,陈凡眼珠微转,走进去小声说道,“肖队长,您看今天咱们的民兵连集训,要不要写个通讯稿,在咱们自己的广播站里播一播?”
肖队长眼睛一亮,“写,必须写!”
随即眼睛都笑成一条缝,“要不说你这个小伙子的觉悟高呢,训练要做,宣传也要做,这样才能震慑住敌人。你先去写,写完了给我看看。”
话音未落,他干脆站了起来,背着手就往外走,“算了,我还是跟你一起去,不耽误时间。”
陈凡乐呵呵地跟在他旁边,又问道,“队长,今天有打枪吗?”
肖烈文看了他一眼,“想打枪?”
陈凡连连点头,“想。”
肖烈文嘿嘿一笑,“这样,你要是今天能把五行刀练熟,我就许你打个痛快。”
顿了一下,他傲然地抬起头,“我们民兵连不仅有枪,还有迫击炮和高射炮,你要是能做到,我让你打个够!”
陈凡两眼发亮,“这可是您说的?!”
肖烈文大摇大摆地往前走,“我说的。”
陈凡将肩上的布包和水壶摘下来,放到一旁,随即左右看了看,抄起一根扁担,手握在三分之一处,正色说道,“请队长指点!”
肖烈文听到动静,转身看着他,眼里满是惊奇。
几天时间学会五行拳和马步也就算了,他还能练熟五行刀?
事实胜于雄辩,陈凡简单做了几个热身动作,便开始演练。
虽然只是一根扁担,但在陈凡手中,竟然被挥舞得呼呼生风,宛如一柄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当年的抗战中,传自李尧臣的无极刀法、马凤图的破锋八刀都曾立下赫赫战功,此后有无数武林先辈投身军旅,抛开门户之见,纷纷将自己的绝学传给战友,肖烈文便学到了这套融合了无极刀法、破锋八刀以及关中刀客路数的改良版形意五行刀。
前两天陈凡又砍了几十颗杂树木柴,早已将刀法熟练掌握,此时使出来,竟然威风八面,比用柴刀的效果更好。
几分钟后,肖烈文摇着头往前走,心里一个劲地在念叨“怪物”。
陈凡抓起自己的东西跟在他旁边,“队长,说话算话啊。你说了让我打枪的。”
肖烈文没脑子地点头,“打打打,都打。”
第152章 避开下马威
播放广播的时候,陈凡就在写通讯稿。
这个稿子不用上报,他便往天上吹,什么威武之师、文明之师、胜利之师、和平之师,……,各种好话不要钱地往上写。
在一旁守着的肖烈文看得老脸微红,“小陈呐,不要太过,实事求是就好。”
陈凡立刻将稿子递给他,“请队长指点。”
肖烈文上下看了几遍,觉得删哪个都不合适,便干咳一声,“那就这么念吧,下回注意点。”
陈凡瞬间明了,用力点头,“下回一定!”
等广播结束,各个小队的民兵班也全部到大队部集结。
每个班12人,总共12个小队,再加上大队部的直属班、加上连长张文良、兼任指导员肖烈文,总共158人。
规模方面倒也中规中矩。
不过并不全是男人,还有差不多四分之一的女人,她们的年纪也都在20到30岁之间,其中一人便是大队部的妇女队长杨兴秀。
等广播里响起陈凡的声音,这一百多人都跟打了鸡血似的,拿着刚发到手的步枪抬头挺胸,像是即将奔赴战场的士兵。
念完通讯稿,陈凡跟在肖烈文后面,听见他说道,“现在民兵连的人少多啰,最多的时候,我们生产队的民兵连,总共有将近2000人,除了老人和小孩,上到55,下到14,全都上阵,占全部生产队社员人数的一半还多。
那时候每天都要抽出一个小时的时间训练,射击、刺刀、爆破、通信……,训练内容向正规部队看齐,除了装备差了点,没有实战经验,别的方面一点都不差。”
陈凡听着他絮絮叨叨,心里满是敬意。
他也知道这段历史,若不是有这种破釜沉舟的决心,恐怕撑不到邱小姐出生、东方红上天,就会出大事。
当然,现在有邱小姐坐镇,最大的危机已经解除,之后的民兵数量才急剧下降,不过还是比后世多了许多倍。
肖烈文大踏步走到前院,张文良立刻一声大吼,“集合。”
一百多名民兵像正规军一样迅速靠拢,同时整理武装带和着装。
至于步枪,刚才就已经检查过了。
陈凡在一旁看着,发现这些年纪从20到40不等的民兵,气质跟平时竟然完全不同。
他心里突然冒出一个念头,这些民兵肯定见过血!
虽然他们的衣服并不统一,都是各自的便装,队形也没有礼仪兵……甚至没有后世经过训练的大学生整齐,但是他们锐利的眼神、手中的钢枪,直让人心里发毛。
另一边,肖烈文见队列整齐,便走到正前方,大声说道,“今天,是开春前最后一次集训,大家要拿出平时刻苦锻炼的劲头,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务必要做到训练有效、训练有成。”
随即指着陈凡,“刚才陈广播员念的通讯稿,全大队都能听见,什么威武之师、文明之师、胜利之师、和平之师,……,各种好话不要钱地往你们身上送,今天的训练,就看你们配不配得上这几句话。听见没有?”
157人同时大喊,“听见了!”
肖烈文点点头,用正常的音量说道,“这次和以前一样,学习宣传组、训练指挥组、后勤保障组跟随训练,每个组3个人,上次的人表现都不错,这次就继续,出列。”
当即有9个人小跑着出列,在旁边站成一排,包括张文良和杨兴秀。
陈凡发现其中一个人背着个大药箱,如果没有猜错,他应该就是素未谋面的赤脚医生张大夫,也就是张家的“大虎”。
肖烈文看了他们一眼,继续说道,“训练指挥组,组长张文良;后勤保障组,组长张觉民。”
顿了一下,他又看向一个人,“杨兴秀,我再给你们宣传组加一个人。”
杨兴秀扣紧肩上钢枪的绳带,大声回到,“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