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在1977 第87节

  陈凡赶紧说道,“刘师傅,我今天又抓了两头小猪和两只小羊,想过来借点饲料。”

  刘师傅一听,顿时笑骂道,“你真是瞎胡闹,哪有腊月份抓猪仔的?你到雪里面去刨猪草啊?”

  陈凡呵呵笑道,“所以才过来借点饲料嘛。”

  刘师傅说归说,但还是回房取了钥匙,领着他们往对面的棚子走去,同时说道,“这两天看你什么时候有空,还是过来听我讲一下养牲口的诀窍,要不然我怕你把那几头小家伙养死。

  我知道你要去当兽医,但是兽医是看病的,跟养牲口还是有很大的区别,何况你现在还不是兽医,你的胆子也是真大,同时养猪养羊还养马,我学了三四年都不敢这样搞,……”

  陈凡突然嘿嘿笑道,“还有小鸡小狗呢。”

  听着絮絮叨叨,他也不生气,这要搁几十年后,谁管你养死养活,避免麻烦才是第一位。

  刘师傅转过身,没好气地指了指他,这才拿着钥匙开门。

  堆放饲料的储藏室,跟隔壁牲口棚的唯一区别就是有墙有门,里面堆积着一捆捆草料,还有一只只鼓鼓囊囊的大麻袋,里面装的都是谷糠。

  在别的地方,麻袋可能是比较重要的物资,但是在云湖,却随处可见。

  不为别的,每年夏季涨水之前,上级都会拨付一批麻袋到沿河沿江的各个生产队,一旦遇到水患险情的时候,这些麻袋就会用来装土,村民做主力、民兵做骨干,前赴后继扛着麻袋土包冲到大堤上堵水。

  若是能坚持到大部队过来,基本上就能排除险情,若是坚持不到,不仅麻袋土包打了水漂、千亩良田被淹,连老百姓的生命都没办法保全,至于财产,自然也是听天由命。

  所以只要不蓄意破坏、妥善保管,这个地方从来不缺麻袋用。

  而冬天是最不可能有水患的,这些麻袋便成了装谷糠的最佳器具。

  刘师傅又拖了一架板车过来,跟陈凡一起抬了两袋谷糠到车上,又搬了四捆草料,这才说道,“这些东西应该够吃到正月,那时候猪草、青草多得是,你早上去打半个小时的草,就够这些牲口吃的,要是不够,就再来拉。”

  “好嘞,谢谢刘师傅。”

  陈凡道过谢之后,抬起头看了看,好奇地问道,“咱们没有准备青储饲料吗?”

  刘师傅愣了一下,转头看了一眼咧嘴直笑的杨队长,摇摇头笑道,“前几年倒是有技术员来过队里指导,不过那玩意太麻烦,要趁庄稼、青草还没枯的时候弄,还要讲究什么配方比例,我们队里就没弄。”

  顿了一下,又笑道,“我养牲口几十年,年年过冬都是用这些饲料,还不是把牲口伺候得好好的?也未必要弄那什么青储饲料。”

  陈凡抿抿嘴,正色说道,“要是有时间的话,明年还是准备一些青储饲料过冬比较好。”

  刘师傅微微一愣,看着他问道,“怎么说?”

  陈凡看了看他和杨队长,脸色颇有几分沉重,“我今天去了公社,到兽医站想找周站长讨一套兽医培训班的教材,正好碰见有一头水牛得了低温症,体温过低,器官也有衰竭的迹象,瘦的都成了皮包骨。

  后来我问了一下,排除其他几种致病原因,最有可能的就是没有让水牛得到足够的休息和营养补充,这才造成得了低温症,要不是恰好我过去,从一本期刊上找到治疗方法,很可能牛就没了。

  所以这个牲口在冬季的营养补充,一定不能忽视。”

  听到这话,刘师傅突然愣住,杨队长的脸色也不觉变得严肃起来。

  顿了两秒,刘师傅一把抓住陈凡,目不转睛地盯着他,问道,“你说的那个低、低温症,是怎么回事?”

  “哦。”

  陈凡详细将水牛低温症讲了一遍,最后说道,“这种病在冬季的发病率很高,听周站长说,最近一个月就有三头……”

  他话还没说完,便看见刘师傅猛地一巴掌抽在他自己脸上,眼眶刷地一下就红了,转头看着杨队长,哽咽着说道,“队长,我对不起队里,对不起大黑啊!我要是肯学怎么做青储饲料,去年大黑也不会死啊。”

  陈凡顿时愣住,看了看他,再看看杨队长,脑子里满是疑问,怎么了这是?

  杨队长一声长叹,摇头说道,“你又不是兽医,连周站长都没办法,能怎么办呢?那指导青储饲料的技术员,他也没有把话讲清楚啊。只说青储饲料比干草料好,那不是废话么。

  谁不知道肉比菜好吃?可肉比菜贵啊。弄个青储饲料这么麻烦,我们那时候要收晚稻,收完了就要去挑堤,哪有时间弄这个东西?!”

  刘师傅依然摇头,却只是叹着气,说不出话来。

  陈凡看看两人,隐隐明白发生了什么事,便在一旁喃喃说道,“也不是弄了青储饲料就一定没事,它这个发病原因还比较多,也许是感染血吸虫了也说不定……”

  刘师傅却不听他的安慰话,只是看着他问道,“小陈,你会不会做青储饲料?”

  陈凡迟疑了一下,随即说道,“这个可以学,只要有资料,看一遍就能学会。”

  “好。”

  刘师傅抹了把脸,转身看着杨队长,正色说道,“小杨啊,明年,一定一定,要准备青储饲料。”

  杨队长用力点头,“好。”

第148章 未来的美好生活

  拉着饲料回到知青点,卸到猪屋那边,陈凡又将板车拖回去,然后再跑回来,已经是气喘吁吁。

  吃过晚饭,他却没有去洗漱休息,而是对着姜丽丽问道,“我记得这里是有柴刀的吧?”

  姜丽丽立刻起身,“有,我去给你拿。”

  不一会儿将柴刀拿来递给陈凡,好奇地问道,“天都快黑了,你要干嘛?”

  陈凡拿着柴刀掂了两下,感觉还行,随即看着她笑道,“稻草用了这么多,我怕柴火不够,去后面砍点柴,顺便找个合适的地方,做个土窑烧点东西。”

  “啊?”

  姜丽丽瞬间瞪大眼睛,眨也不眨地看着他,“烧窑?”

  砍柴还可以理解,但是烧窑,他会吗?

  陈凡也没多解释,挥了两下柴刀就往外走。

  姜丽丽看着他的背影,眼里满是好奇,她很想知道,还有什么是这个男人不会的?

  直到陈凡穿着木屐、一手铁锹一手柴刀出了院门,她才回过神来,忙着给那群毛孩子准备吃食。

  小马小羊喂点草料就够了,小鸡也能直接吃谷糠,小狗就吃点剩饭,唯有小猪最麻烦,要给它们煮猪食。

  不过姜丽丽一点烦恼都没有,反而很期待两头小猪长成大猪之后的样子。

  ……

  陈凡走到后面,顿时两眼一抹黑。

  本来还有些熟悉的地形,此时全部都被冰雪覆盖,只有一棵棵的杂树扎根在冰雪中,伸出干枯的枝丫,愈发显得荒凉。

  他拿着铁锹当拐杖,沿着坡脊往前走,等走到一处相对比较高的地方才停了下来。

  举目四望,坦白说,这片地方真不小。

  从知青点往北,大约一百米的地方就是那个取泥土的小土坡,到了那里,也就意味着这片荒地到了尽头。

  至于宽度,荒地的边上是一条水沟,再往东约50多米就是河堤,所以边界线便是这条沟渠,以这条沟渠为起点,往西约5、60米处就是稻田。

  那这片荒地的面积就是差不多5、6000平米,远远超出队里批的两亩地。

  两亩地是1333平方米,如果按照知青点差不多25米的宽度,那么深度就是53到54米。

  当然,这只是院子的面积,建筑用地还是要遵循规则,不能超过两分五的地,也就是166.6平米。

  另外,在两亩地之外,也还有操作空间。

  比如说,将自己的院子与知青点之间留出10米的距离作为通道,那是不是又多占了5、600平米呢?!

  然后靠近西边稻田的地方,也给他种上一片小树林……这里可是荒地,我把荒地清理出来,改造成有用的木材林,队里应该给我发奖啊,怎么可能会责怪?!

  还有院子后面、东边,也都栽上树,……

  没错,陈凡现在已经打定主意,要将这一片5000多平米的地都给占下来。

  前面是通道,左、右、后面都是树林,中间就是自家的院子。

  等知青点被撤销,再把这个没人要的知青点租下来,然后在猪栏屋那里开一个后门,经过通道与自家的院子相连。

  人在后面住,前院就养点小东西。

  动、静隔离,自由自在。

  想到那时候的美好场景,陈凡就有点小激动。

  就算自己以后在城里定居,也不影响在这里留个别野度假嘛!

  畅想了一番未来的美好生活,陈凡终于开始面对现实,挥着柴刀干起了苦力。

  首先,知青院后面的一片杂树是肯定要清理干净的,他便从这里着手,先将一些小树砍断,至于树根部分,等雪化了再说。

  柴刀长约一尺,平头单刃,刀背极厚,刀柄也长约一尺,套进刀身的铁圈里面,再用铆钉固定。

  陈凡手持柴刀,开始演练五行刀法。

  形意五行刀,以五行拳劈、崩、钻、炮、横为基础,结合连环刀的套路而创出来的一门刀法,其招式结构严谨、劲力顺达,发劲勇猛,气势雄壮。

  而肖烈文教他的五行刀,更是结合了关中刀客的路数,深得“快、准、狠”的精髓,再配上形意拳的刚猛劲烈,此时在陈凡手里,一把柴刀飞舞,将一颗颗杂树砍断。

  刚开始的时候,他还有些不熟练,毕竟练刀和砍木头是两种感觉。

  但是随着这些杂树倒下,技能板经验值的上涨,自动纠正他发力错误的地方,使得他对五行刀的劲力变化体会越来越深,劈起树来,也更加得心应手。

  也不知过了多久,直到远处有嘎吱嘎吱的踩雪声响起,他才醒悟过来,再看地上,已经倒了四十多棵杂树。

  虽然这些杂树都长不大,最粗的也只有碗口大小,更多的是直径在拳头大小左右的小树,但他一个人能砍这么多,简直比专业的伐木工还强。

  等姜丽丽从院墙边转出来,看到这一地的断树,顿时呆住,过了好一会儿,才满脸惊讶地看着陈凡,“这些都是你砍的?”

  陈凡干咳一声,一本正经地说道,“天冷,树干都被冻脆了,随便敲一下就能断。”

  说着便一脚踩在一棵倒在地上的树干上,咔嚓一声断成两截。

  姜丽丽好奇地看了看他脚下的树,再看看不远处一棵更细一些的断树,走过去就是一脚。

  然后就抱着腿直哆嗦,“呜,好痛。”

  陈凡抹了把脸,死劲憋着笑,“伱那点力气,肯定踢不动的啦。”

  姜丽丽有些不服气,“前些天你挑水还不如我呢。”

  陈凡理直气壮地说道,“我那是大病初愈,换现在试试,连你都能挑走。”

  姜丽丽不知道想到什么,顿时满脸通红,低着头喃喃说道,“现在有点晚了,你还是先回去休息吧。”

  陈凡抬起头看了看天空,确实是暗沉沉一片,但是大地上厚厚的白雪,却能借到一点微光,勉强看清周围的环境。

  他转头对着姜丽丽说道,“你先回去休息,我挖个坑就过来,要不然等明天雪再厚一点,就更难了。”

  姜丽丽点点头,“那你小心点。”

  见陈凡点头应是,她才转身回去。

  等姜丽丽离开,陈凡将倒下的树干拖到一处迎风的地方,几棵大的垫在下面,其他树则依次往上叠,这样可以借助凄厉的北风,尽快将树枝吹干。

  随后又找了个低洼的地方,试了试下面冰雪的硬度。

  还好,南方的冰块不像北方那么结实,几铁锹铲下去,挖掉表层的冰块和硬土之后,下面的泥土便好挖很多。

  他选的地方正好是个洼地,把挖出来的泥土堆在地上做墙,这样往下深一分,往上再高一分,不一会儿,便挖出一个一米深、两米宽、3米多长的地坑。

  随后又砍了几颗小树将地坑遮住,防止晚上下大雪被淹没。

  忙完这些,他才活动几下筋骨,提着柴刀和铁锹回去。

  这时候知青点里面已经没有了灯光,陈凡到厨房瓮坛里打了盆热水,洗漱过后便直接睡觉。

  倒是没有发现,直到他这边的动静停下来,姜丽丽才裹着被子沉沉睡去。

第149章块9毛9包邮

首节 上一节 87/6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