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在1977 第623节

  而这个课题呢,宜早不宜迟,一方面,我们在学术上的研究拖延太久,另一方面,谁也不能保证,会不会有别人想到这个课题。

  所以,您看是不是由您亲自来牵头,把咱们江大中文系、历史系的大师们都召集起来,一起来做这个课题?

  要不然给我一个人做,未免太过浪费。”

  见徐祖瑞陷入思索,他又小声说道,“我就挂在这个课题组里面,做一点点小小的研究,也跟着沾点光,您看怎么样?”

  听完他的话,徐祖瑞不禁陷入沉思。

  他当然知道,这个课题做成之后,不仅能在国学界独树一帜,同时还能在历史界树立一定的影响力。能成为课题组长,几乎等于是这一派的开山怪。

  他自己倒是对这个课题组长没什么兴趣,学术地位就摆在这里,不差这点锦上添花。

  而是希望陈凡能挑起这个头来,哪怕他现在的资历和能力都还不够,但有自己在一旁扶持,早晚能将这个课题开起来、做下去。

  可陈凡说的也有道理,如果只是为了培养弟子,而将这个学术课题拖延、甚至有可能被别人捷足先登,未免太过得不偿失。

  思考良久之后,徐祖瑞抬起头看着陈凡,轻声说道,“这样,回头我先跟学校商量一下,看看这件事要怎么处理。

  至于你自己,已经三个月了,连一篇作业都没有交。前面的就算了,我现在给你提出新的要求。就在你提出的这个课题范围之内,在本学期结束之前,写一篇正式的研究论文。”

  顿了一下,徐祖瑞指着弟子说道,“记住了,你的本专业是汉语言文学,在你的论文里面,既要有国宝体现出来的历史厚重,又要有本专业的知识沉淀。如果达不到要求,小心毕不了业!”

  陈凡脸色微僵,要求这么高的吗?

  原版的《如果国宝会说话》里面,只有国宝展现出来的部分,没有国学的内容啊!

  什么?课题是自己提的?

  那就自作自受呗。

  陈凡抿了抿嘴,毅然点头,“好嘞。”

  众所周知,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这几种古文体裁的典范,都是历史上相对比较强盛的时期发展起来的,这个就是文化兴盛的体现。

  再算上“经史子集”、历代名家著作,所谓“文以载道”,便构成了国学研究的主体。

  而文化是怎么来的呢?当然是从历史中来。于是历史、也成了国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宝反映的是某个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风貌,国学同样可以。

  以国宝印证国学、以国学反衬国宝,便能再现历史。

  许多国学宗师,总是同时精通历史,就是这个原因。

  现在陈凡只不过是将泛泛而论的历史,具体到某一件国宝之上。

  这个不能说是开宗立派,却也是在国学研究的殿堂里,另外开了一扇窗,给广大学者指明了一条新的思路。

  即便如此,也能在国学史上留墨。

  回头再拍成电视纪录片,每位专家讲解时,都要说一句这个研究方法是陈凡提出来的,说不定也能像陈寅恪、钱穆、南怀瑾那样出圈,名传天下。

  也难怪徐祖瑞会如此重视。除了课题提出人这个身份,更希望他能拿出第一篇研究论文,这个“创始人”,才能名正言顺。

  陈凡自然也明白了老师的心思,不管难度有多高,便一口答应下来。

  至于说难度?

  陈凡表示,国学不是问题,历史难度也不大。

  重点是,自打从卢四爷那里学到古董知识、开启了鉴宝技能之后,他就没怎么升过级,如今还是可怜的LV1。

  看来这一个短板,也需要补上了啊。

  不用他开口,徐祖瑞便亲笔写了一封推荐信,递给他说道,“你拿着这个,去省城博物馆找他们的张馆长,关于文物的知识,可以向他请教。”

  陈凡双手接过信,点了点头,“好嘞。”

  随后便被老师赶走。

  徐祖瑞则打了个电话,随后收起陈凡写的稿纸,急匆匆地离开。

  ……

  陈凡走出教学楼,看了看时间,下午三点多,正是不上不下的时候。

  吃晚饭还太早,吃午饭?

  谁这个时候还没吃午饭?

  他晃了晃脑袋,将老师写的信收好,开着车去了隔壁不远处的管理系。

  在江大校园里,见过陈凡的人不少,何况哪怕不是认识人,也听过他有一辆改装过的嘎斯69汽车。

  作为省作协的副处级主任,倒是从来没人质疑过他的汽车来历。

  所以刚到这里,就有校工笑脸相迎,“今天是哪阵风,把陈主任给吹到我们这里来了。”

  如果是在中文系,那肯定称呼陈同学更合适,但是在管理系,就不好叫同学,称呼职务才能更显得尊重。

  陈凡也很客气,敬了一支烟,笑道,“我想找一下行政管理专业大专班的林丽雯,或者公共管理专业的夏玉萍。随便哪个都可以。”

  校工同志很热情,“没问题,我去帮你叫。”

  说完转身就走进教学楼。

  陈凡便在外面等着。

  现在的江大,并没有高楼大厦,大部分的教学楼都只有三四层的高度,一栋楼容纳一个系的人,都很正常。

  其实哪怕到了几十年后,江大的楼房在全国名校里面,也是最少、最低的,更多的还是依托山势建起来的建筑,最高也不超过9层。

  此时陈凡站在场坪边上,往外望去,红色的屋顶掩映在绿色的树丛间,半点也不显得突兀,反而很是心旷神怡。

  没过多久,身后便响起一阵杂乱的脚步声,他回头看去,只见林丽雯和夏玉萍急匆匆跑了过来。

  等两人跑近,陈凡便笑道,“我刚从云湖回来,前些天还见了周姐,听她问起你们的情况,我却不知道,那多尴尬啊。

  这不,刚一回来,就过来看看你们,待会儿放学了有没有空?我请你们吃饭。”

  两人听到这话,欣喜的心情瞬间消失大半,不禁相视一眼,都能看见对方眼里的苦涩。

  原来是周姐让他来的啊?

  不过下一秒,两人还是调整好脸上的表情,齐齐点头笑道,“好啊。”

第665章 量身定制

  距离放学的时间还早,陈凡也不会干等着,便一车开到后门,去看看文艺新村的建设进度。

  刚出江大后门,便能看见深入湖里的小岛上,按照高、中、低,建起三排建筑。

  最高的部分呈长条形,从远处看、似乎连为一个整体,就是不知道里面怎么样。

  山腰和坡底,则是两条互不相连、青瓦白墙的平房小院。

  隔着上百米的湖面,陈凡还能看到自己的小院子,以及院子门外、小岛拐角处的钓鱼平台。

  黄天志没有骗人,他还真弄了一条小小的乌篷船停在那里,而且在另外几个小平台外,也各有一条小船。

  陈凡这下不用担心有人抢自己的船了。

  他开着车缓缓向前。

  小区门口处,有一块刻有“文艺新村”的花岗岩,也不知道是一整块,还是拼接起来的,看着就很有气势,却又不显高调。

  通过小区马路往里,是已经封顶的建筑。

  就连路面也做了硬化,还是噪音较低的柏油路面,其他地方的建筑材料也都收拾干净,至少从外面看过去,显得整齐有序,甚至还有花坛,只差等人入住。

  可惜花坛里空荡荡的,估计要等开春以后,才会添加绿植。

  陈凡开车进去逛了一圈,里面只有少数一些工人在收尾,而且都是在房子里面,应该是做装修工作。

  这年头就没有交毛坯房的道理,所有房子都是统一装修、统一完工,只在面积和格局上有所差异。

  当然,别指望装修有多精美。

  透过敞开的窗户,便能看见里面的景象。平整的水泥地面、还有些许灰尘,墙壁上粉刷了一层白灰,就连80年代比较常见的、离地一米高的卫生墙漆都没有。

  (卫生墙漆,就是墙上那截绿色的)

  所有窗户都装了玻璃,窗棂上也有一层等着主人入住时打扫的灰尘。

  这东西没办法,且不说这种大规模房产工程、不可能做得太仔细,拎包入住服务也不属于这年头的风格啊。

  如果想把房子装得更漂亮,就需要靠自己再做二次软装,比如买个漂亮的、吊扇电灯一体化的高级货,或者在墙上刷一层油漆,打一套时髦的家具。

  不管怎么说,这么一套带厨卫的厅室房,足以让绝大多数人为之疯狂,还要什么自行车?!

  在外面简单参观了一会儿,陈凡便兴致勃勃地开着车去了自己的小院。

  院子并不是高墙围着,只有一圈高约一米五、形象朴实做工却很讲究的木栅栏,栅栏只刷了一层清漆,院门处也是两扇栅栏门,不仅没有那一圈栅栏高,反而还低了不少,只有一米的样子。

  这东西还真就是个摆设,勉强算是圈定范围,还不耽误和八米外的邻居家聊天。

  此时栅栏门正敞开着,小院还不是泥土地,铺了一层青石板,石板从小院里一直连接上外面的柏油路。

  陈凡直接将车开进院子里,推门下车,仔细打量自己的小院。

  和云湖的陈家老宅一样,三开间的房子,总面积120平米,就是少了一个很大的后院和院子里的厨房。

  走进去一看,里面的格局也略有不同。

  进门是客厅,客厅后面是卫生间,东边是两间卧室,西边靠湖是书房兼主卧,中间用一个镂空的书架隔开,主卧里面还有一间小卫生间。

  与小卫生间相邻、靠山的那小半间,便是厨房。

  从厨房和客厅卫生间相对的走廊出去,便是后院。其实就是一个与山体隔开的小空地,五六米外便是土坡,土坡上去便是山腰处的公路和房子。

  再往上便是山顶的公共建筑。

  格局中规中矩,装修也和楼房那边差不多。

  水泥地面、白灰墙面,陈凡想着要不要弄点油漆,刷一层卫生墙漆出来,也算开了室内装修的新风格?!

  可能是这里已经完工,整个小区没什么人在,显得格外安静。

  屋里没地方坐,陈凡也就没有多待,开着车出来,看了看亲水平台外挂着的小船,便又开了出去。

  刚出了小岛,便看见有个人在路边站着,似乎还看着自己。

  陈凡想了想,这张脸好像有点印象,上次来的时候见到过?

  便将车停在他面前,掏出烟敬了一支,“师傅,这里都完工了吗?”

  老师傅接过烟,咧着一口黄牙,笑着说道,“对对,上个星期刚完工,这几天把垃圾都清理完了,就剩最后几套房里面还有一点东西要修补,做完今天,明天就要交房。”

  明天交房?

  陈凡眉头轻挑,“明天就交房?所有人?”

  “那不是。”

  老师傅赶紧解释,“是交给几个接收单位,就是作协、美协、音协、戏协还有文化厅这几家。”

  顿了一下,他略带疑惑地说道,“上次你来的时候,听黄主任说,好像是作协的吧,你不知道?”

  陈凡呵呵笑了笑,“哦,我前段时间出差了,今天才回来。而且这事是我们许秘书长在负责,我不清楚也正常。”

  “哦,原来是这样。”

首节 上一节 623/6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