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在1977 第615节

  最简单的一个例子,春耕。在土大学之前,不少地方并不懂翻耕的技巧和原因,种水稻要怎么耕、种小麦和玉米又要怎么耕,他们并不清楚,而是按照老一辈传下来的经验去耕种。

  正是有了土大学的出现,由农业专家撰写的“精耕细作”方式,才第一次在全国得以普及。

  还有育苗,也是有了土大学的推广,才有了更多、更科学的育苗方式,缩短了育苗期、并让秧苗的存活率更高。

  所以,尽管土大学在短短的一两年后,便如同来时一般、又迅速消退,但老一辈不少农民,都还记得非常清楚。

  毕竟那可是让农民赖以保命的耕种本事,就这么一分不要教了出来,很难不让人记住。

  以至于陈凡这么一说,肖烈文立刻就想到了当年的土大学。

  等笑声停歇,杨书记斟酌了一会儿,眉头微微皱起,说道,“土大学的办法不错,副业公司里面也能出几个‘土教授’。”

  他说着抬起头来,左右看了看,脸色有些为难,“就是这个土大学,当年确认了是错误的,如果我们再办?”

  陈凡当即说道,“我们又不是办土大学,就是办个技能培训班而已。连学校两个字都不提,更别说大学。

  到时候就说是技术培训班,专门给卢家湾工厂培养工人,敞开门办学,不要学费,只收住宿费和生活费,培训合格的,择优录取。

  我就不信了,谁还会跟土大学联系起来。”

  听到这话,张长江、肖烈文几人都转头看向杨书记,毕竟他才是卢家湾的掌舵人。

  杨书记咬了咬牙,“行,就这么办!”

  连副业公司都办起来了,还差一个“土大学”?

  谁要是说卢家湾不能办这个学校,他老杨也不是吃素的,不办行啊,你们负责给我解决人手问题,否则就是破坏农村发展副业经济!

  不就是扣帽子吗,跟谁不会似的!

第658章 一家一半

  一般情况下,陈凡只管出主意,不参与具体执行。

  也就是去年刚开始搞副业的时候,生产队里没人知道副业要怎么办,他才亲自操作,从养殖到开店,什么事都带着他们干,还在知青点办起了养殖示范点、为大队部培育兔苗。

  如今一年多的时间过去,经过一系列的摸爬滚打,上到杨书记、中到张文良和各个小队的队长、下至小队里的兽医及联络员,都得到了极大的锻炼。

  就像这次招聘会,他也只是提了一句,后面张文良他们不就办得很好么。

  这个“卢家湾技能培训班”也一样。

  甩出建议之后,具体的执行工作,他一概不管。

  包括办学章程、课程设置、老师选拔、教学地点、学生宿舍安排等等工作,都是杨书记他们商量着安排,然后由张文良各方联络,这么一点点摸索着建立起来的。

  陈凡只在一旁束手旁观,哪怕看见了问题也不吭声。

  鲁迅说:人教人,教不会,事教人,一次就好了。吃亏和吃饭一样,吃多了就会成长。

  眼下卢家湾上上下下的人都成长得很好,尤其是张文良、杨队长他们几个,都成了副业公司发展的中坚力量。

  所以说,该放手时就放手,才能风风火火闯九州。

  “依儿呀、唉嗨呀,唉嗨唉嗨依儿呀,……”

  陈凡小声哼着歌,离开服装培训班,来到养殖场进行巡视。

  一间小房子里,养殖员正在给新来的学员做培训。

  只见他举着一枚鸡蛋说道,“我们搞养殖场,卫生防疫有兽医盯着,一般不会出问题。那么最大的难题有两个:第一个是饲料,第二个就是种苗。

  想当初,我们还是找红星、甘家村、白浪湖和胜利四个大队,赊了一批种苗,才办起来养殖场。

  后来呢,我们和公社农技站的同志一起,学习了人工孵化方法,从此以后,我们的养殖场就再也不缺种苗了,而且还能支援兄弟大队,一起共同发展。

  你们这些人,有一半是我们本大队的,还有另一半,是其他大队的人。本大队的都好说,其他几个大队的,我要跟你们讲清楚、把丑话说在前面,否则出了事,不要怪我们杨书记去找你们大队书记发火。

  什么话呢?

  那就是你们在这里学到的技术,可以带回去,这个我们不要求隐瞒。……”

  这话一出,人群中立刻有小部分人窃窃私语。

  但当养殖员师傅视线扫过来,一个个立刻闭上嘴。

  等现场安静下来,养殖员继续说道,“技术我们不怕你们学走,但是有一点,你们都是签了合同的,必须在这里干满5年,除非是不合格、或者犯了错误,我们赶你们走。

  要是你们敢自己离开,那连累的是你们大队,到时候走一个赔两个,我们杨书记会亲自去你们大队上要人。

  都听清楚了没有?”

  话音落下,过了两三秒,才断断续续有人回应,“听清楚了。”

  陈凡在窗外看着呵呵直笑,这纪律性不行啊,得跟张文良说一下,必须把民兵军训加入到培训班的教学大纲里面去,有组织无纪律,可不是什么好现象。

  至于某人经常旷工,视单位纪律如无物、全国乱跑的事实,当然看不见。

  谁能看见自己身上黑呢?

  房子里面养殖员警告完之后,便开始教学,“我国从2000多年前,就有人工孵化的记载,1876年的时候,小本子还从我们国家学了过去,所以我国的人工孵化技术是比较长久、也比较先进的。

  现在的人工孵化技术,在北方一般用炕、南方用桶,我们这里用什么呢?”

  他说着指了指墙边放着的几口大缸,“我们用缸,缸孵的这种方法比较复杂,而且需要很好的耐心,除了要保持水温之外,放置鸡蛋的铝盆还不能沾水,每隔四五个小时就要翻一次鸡蛋,……”

  陈凡正听着里面的讲课,这时张文良走过来,抽出一支烟递上,轻声笑道,“这个技术你会不会?”

  接过烟放到嘴里,陈凡眯着眼睛说道,“除了缸孵,还有炕孵和用大功率的电灯加热孵化,怎么就学了这个缸孵呢?”

  张文良微微一愣,“嘿,你还真懂?”

  顿了一下,他划燃火柴点燃烟,又帮陈凡点上,这才说道,“因为县里的农技员只会这种缸孵,况且大功率电灯不好买、买到了也经常停电,所以只能用这种孵化技术。”

  陈凡嘴角微抽,打了个手势,便往远处走去,同时问道,“孵化成功率怎么样?”

  张文良笑了笑,“还行,有个七八成的孵化率吧。”

  陈凡转头看了他一眼,“这么低?”

  张文良抽了口烟,吐出一条长雾,“不低啦。书上说有95%,实际操作起来,跟书上多少有些差别,可能等以后时间长了,孵化员的技术越来越高,孵化率就能跟书上的差不多吧。”

  陈凡点了点头,眯着眼睛若有所思。

  国产人工孵化机是哪一年发明来着?

  好像是1987年,陕西安康的丽原修造部发明了第一台国产孵化机?

  不过之后一直在改进,直到95年才开始订单式生产。

  距离现在还有十好几年呢。

  通常来说,禽蛋孵化器也是机电一体化设备,这东西算是正好撞在陈凡的专业上了,他若是肯在实验室里沉浸几天,说不定就能把这玩意儿弄出来。

  而一台禽蛋孵化器,对养殖业的意义自然不用多说。

  之前没弄,一方面是没到时候,卢家湾创业之初什么都缺,单单一台孵化器、并不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何况家禽的养殖规模,除了种苗之外,还受到饲料、出栏速度等因素的限制,孵化鸡苗太多、反而是个麻烦。

  另一方面,则是如果没有稳定、快速有效的销售渠道,肯定撑不起工业孵化带来的养殖数量增长。

  现在要成立食品厂,倒是可以考虑引入工业孵化器,否则就有可能反过来,像去年那样,出栏的家禽不够卖,只能提前拉其他生产大队入局。

  张文良见他不吭声,不禁眼神微动,小声问道,“又有新主意?”

  陈凡瞟了他一眼,一手插兜,一手夹着烟,吐出几个烟圈,随即笑道,“想法是有,不过现在还不好说,等有了眉目再讲。”

  张文良顿时喜笑颜开,乐呵呵地连连点头,“没问题、没问题,你想什么时候讲都行。”

  只要陈凡脑子一转,卢家湾就有好处,他巴不得陈凡的主意多一点,最好每天一个、源源不断。

  ……

  陈凡将剩余的几个副业单位走完,没发现什么大问题,便回到家里。

  看看日历,今天是11月15日,下元节。

  掐指一算,除了拆家破屋、诸事不宜。

  他便决定明天再出发。

  主打一个谨慎!

  第二天一早,让刘璐她们跟杨书记和杨队长他们带个话,自己便带着背包,开着小船往地委而去。

  由于起得比较早,还没到上班时间,他便在码头换车,先找了一家早餐店吃饭。

  柜台设在门口,吃早餐的人不少,陈凡排了一会儿队,轮到他时,买了几张票、随后去出餐口取餐。

  嗯,继续排队。

  好不容易排到,要了一碗米线、一个油饼、一根油条和两个大肉包,端着转了一圈,才找到位置坐下。

  想想姜丽丽她们还在的时候,每天早上都是她们买好送到家里,确实挺累的。

  陈凡追忆了一下过去,感叹两姐妹真勤快,随即大口开动。

  这种地方自然少不了熟人之间的高谈阔论,陈凡默默吃着东西,竖起耳朵听地委最近的新鲜事。

  “听说拍电影的昨天走了?”

  “昨天刚走,我隔壁邻居他女儿还跑去云湖宾馆看了,拍戏的几个演员坐了一辆云湖轿车,其他人坐了两辆面包车,还有一辆货车,他们一起走的。”

  “呵,这次待的时间不短吧?”

  “不短不短,9月底来的,这都快两个月了。拍戏那地方天天有人跑去看,听说陈凡都去过。”

  “嗯嗯,我也听说了,好像是10月份上旬去的,之后还停拍了几天,听说是陈凡改了戏。”

  “人家是作家,书都是他写的,看演员演的味道不对,肯定要说撒。”

  “所以说还是作家狠嗷,拍电影的都要听作家的话。”

  “就是不知道陈凡其他几个故事,还会不会来云湖拍?”

  “这个不好说,反正摆渡人听说已经拍完了,就在上海周边找地方拍的,其他的估计也未必会来。”

  “那样不对诶,人家陈凡写的就是这个地方,怎么不来这里,去其他地方拍呢?”

  “拍电影就这样,这里拍个山、那里拍个水,然后说是一个地方,在哪里哪里,其实就他们自己晓得。”

  ……

  陈凡耳里听着他们的议论,心里猜测估计在云湖只拍了外景和部分内景,回去之后还要拍别的镜头。

  否则以现在的效率,两个月不到的时间,不太可能拍完一部电影。

  不一会儿吃完早餐,感觉身体有些发热,他掏出手绢擦了擦嘴,将外套扣子解开,便上车走人。

  先去的地方是棉纺厂。

  恰好姜恒和沈雪怡过来上班,见到他格外高兴,沈雪怡更是连自己办公室都不去了,跟着一起到了厂长办公室。

  陈凡没让他们动手,从包里拿出旅行杯,自己倒了杯水,随即坐到沙发上,笑着说道,“我听说《云湖恋》剧组拍完走了,里面有棉纺厂的镜头没?”

  姜恒走过来坐下,哈哈笑道,“肯定有啊。我按照你说的办法,先联系上江南电影厂,用一批‘计划外’的布料,跟他们换了一批胶片,然后再去找他们黄导演。

  他一听说有胶片,都乐得合不拢嘴,再听说是你在里面穿针引线,二话不说,当时就一口答应下来。”

  顿了一下,他将烟灰缸挪到陈凡面前,“你抽你的,不用管我。”

  陈凡笑着摆摆手,“我也不经常抽,差不多都是应酬烟。”

首节 上一节 615/6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