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在1977 第599节

  那这个电脑该怎么打印?

  陈凡赶紧说道,“哦,国外有专门适配计算机的打印机,连接上电脑之后,可以打印任何图案和文字。不过我今天没带,打印机还在上海,回头我让表姐再寄一台过来,给您演示一下。”

  徐教授缓缓点头,又扶着桌子站起来,“嗯,挺好、挺好。”

  陈凡见他似乎对电脑不甚了解,便又介绍了一些常用功能。

  比如可以使用软盘拷贝文件,国外印刷厂也有可以直接与电脑连接的印刷机,插上软盘就能制作图书,……

  滔滔不绝讲了一大通,徐教授也始终静静聆听。

  介绍完之后,陈凡拿着茶杯喝了口水,正要说话,徐教授突然说道,“你这个中文打字软件,是只能装在这台电脑里面吗?”

  他似乎觉得意思表达不完整,又补充了一句,“我是说,是不是要买一台你这样的电脑,才能使用中文打字?”

  陈凡笑道,“那倒不用。”

  他转身拿起背包,从里面拿出一块扩展卡,放到徐教授面前,笑道,“这是一张扩展卡,里面固化了中文输入法和相应的中文文字处理软件,只需要在支持扩展卡的任意电脑上插入这张卡,就可以使用中文输入法。”

  徐教授一听,不禁两眼发亮,拿起扩展卡看了又看,随即问道,“这个要多少钱?”

  陈凡哈哈一笑,“现在这个还是试验品,没有定价。”

  随后指了指电脑,“我把这台电脑留给您,您可以直接使用。”

  老师对他是倾囊相授,上次还想推荐他出国留学,可见是真拿他当亲传弟子看,陈凡有了好东西,自然不介意送一台。

  反正老师平时都有每天写作的习惯,有了电脑,怎么说也能方便些。以后再配一台打印机,那就更方便了。

  结果徐教授笑着摆摆手,“好意心领了,但是我用不着,用了一辈子的笔,已经习惯了。”

  他说着拿起扩展卡,“你要是真有心,不如把这个送给我。”

  陈凡若有所思,“您想把这个给计算机系?”

  徐教授点点头,“上次你弄回来的电脑,他们也争取到一台,经过这两个月的研究,初步搞清楚了里面的结构,以及个人计算机的用途,并就在不久前,往上面打了报告,希望能组建一个微型个人计算机研究所。

  但是报告打上去之后,到目前还没有回音。”

  说到这里,他举起手里的扩展卡,“如果能有这个东西,说不定能推动一下,让上级下定决心。”

  他刚才只是用了一下文字处理软件,就觉得比手写要强得多,最重要的是,免去了之前中文打字机使用之前繁琐的学习期。

  其实一直以来,中文处理都有非常大的需求,要不然国内国外都有个人和公司在研究这方面的东西。

  如今有了这个扩展卡,只需要一台适配电脑和打印机,就能做得比传统的中文机械打印机更好,那何不继续研究呢?

  而且除了文字处理软件,里面还有表格软件,实用性上比单纯的打字机要强得多。

  更别说原本电脑里就有的计算功能。

  如此一来,徐教授也希望能看到、计算机系能够将这种可以供个人使用的电脑研究出来,对国家、对社会一定有好处。

  陈凡见老师这么说,便不假思索地说道,“这个您做主。”

  徐教授欣慰地笑了笑,随即放下扩展卡,拿起电话拨了出去,“给我接计算机系的黄教授。”

  过了几秒,等对面电话接通,他便将这里的情况简单讲了一下。

  下一秒,连陈凡都能听见话筒里“啪”的一下挂电话的声音。

  徐教授很淡定地将话筒放回去,笑道,“他们这些搞科研的,差不多都是这样,听见有新技术、新东西,连话都不会说,一定要第一时间去验证。”

  他说着抬起手腕,看了看手表,“你等着看吧,要不了十分钟,他就会过来。”

  陈凡咂吧咂吧嘴,将刚写的文档保存好,然后剪切到软盘里,再把软盘退出来、和稿纸一起收到背包。

  这才慢条斯理地说道,“嗯,我信!”

  上次在文化宫招待所,他就见识到黄教授他们那群人的疯狂劲,这次有了汉卡,绝对要疯。

  结果5分钟不到,黄教授就喘着粗气出现在办公室门口,“中、中文、中文在哪里?”

  陈凡赶紧起身让位,“是中文输入法和中文文字处理软件,我说您是不是先喘匀气?”

  黄教授顾不得跟他寒暄,只是对着他挥手笑了笑,便一屁股坐在椅子上,等看到已经打开的文字处理软件,还有上面的汉字,舍不得挪开眼睛。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转头看着陈凡,“怎么用?”

  陈凡指了指屏幕,“汉语拼音会不会?会的话直接用拼音打字。”

  黄教授二话不说,双手放在键盘上,手指还有些颤抖,但依然噼里啪啦打出一组拼音。

  当他看见显示出来的一组同音汉字,不禁眼眶发红,喃喃说道,“把汉字输入到存储芯片里面,再编写程序,用拼音作为检索方式,我怎么没想到?”

  陈凡站在旁边呵呵干笑,等你想到了,我还怎么赚钱?!

  黄教授沉默了几秒,突然再次对着键盘一阵输入。

  不得不说,毕竟是专业搞计算机研究的,不用陈凡怎么介绍,他便摸清楚这个汉卡的基本功能。

  直到这个时候,他才呼出一口长气,缓缓站起身来。

  刚站直身体,他忽然摇晃了一下,差点摔倒。

  陈凡赶紧将他扶住,同时按住他的脉门,把了一下脉,说道,“没事,你刚才太激动了,大脑有点缺氧,做几个深呼吸会好一点。”

  黄教授对着他笑了笑,“谢谢,我没事。”

  随即深吸两口气,脸上忽然满面红光,对着徐教授说道,“徐老,您真把这个扩展卡送给我?”

  徐教授哼哼笑了两声,指了指陈凡,“不是我送,是小陈送。”

  顿了一下,又说道,“小陈把这东西交给我,也只是让我来交给学校,否则我一个文科的老头子,拿着个塑胶板有什么用?”

  黄教授捧着扩展卡,眼里跟看稀世珍宝似的,“这个可不是塑胶板,是电脑发展的一个方向、是电脑个人化的开端。”

  陈凡在旁边呵呵笑道,“现在说这个还为时过早。还有啊,这个设备我可以给你们,但是这东西,是我老舅在全世界很多国家注册过专利的。

  虽然我国还没有专利法,但是如果要与国际接轨,你们还得考虑好要怎么处理这个问题才行。”

  黄教授愣了一下,随即若有所思地缓缓点头,“这个问题、确实是个大问题,我会慎重考虑,并向上级汇报。”

  陈凡也不多说,拿起背包挥了挥手,“老师我走了啊。”

  说完就跑了出去。

  徐教授刚想说什么,见他早已溜了出去,不禁摇头失笑。

  下一秒,他突然反应过来,月度考核还没进行呢?

  得,让这小子逃了一次。

第645章 小区

  电脑没拿,说是留给徐教授的,那就留给他慢慢玩。

  虽然徐教授说不要,可老一辈学者差不多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好奇心特别旺盛,对新事物的接受度很高,后来有些老人家8、90岁开始学电脑,也能用得很好。

  陈凡敢肯定,等一个月后自己再来,徐教授绝对把这台电脑的各种功能摸透,说不定还能写出两篇新作出来。

  当然,前提是他不把这个电脑让给计算机系,唔……,应该不会吧?

  晃了晃脑袋,陈凡爬上汽车,拉紧车门,缓缓往江大后门开过去。

  既然来了江大,那就顺便去文艺新村看看,就是不知道现在工程进度怎么样。

  什么?卢家湾在江大上学的那些人?

  他们有什么好看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就完了,难不成还想自己继续教他们?

  想得美。

  校园里车速不能过快,陈凡轻踩油门,以近乎慢跑的速度前进,不一会儿,便从成群结队跑步上课的同学们中间穿过校园,出了后门。

  与此同时,他也看到了文艺新村小区现在的模样。

  上次来的时候,还是市城建委的黄天志副主任带着他来看地。

  本来他只是想买一套环境稍微好点、附近人少点的房子,结果硬是被黄天志忽悠成了弄块地建房子。

  既然是建房子,那建小不如建大,转了一圈之后,这里就变成了作协机关主导、江南文艺杂志社和文学创作函授中心协办,文化厅指导的省城文艺界联合宿舍区。

  车子斜穿马路,便是一条铺着煤渣和碎石的土路,陈凡避开路口、将车停到一旁,下车往里走。

  此时整个工地上是热火朝天,机器的轰鸣声、工人的号子声、瓦刀的敲击声、……多种声音汇成一片,到处都吵吵闹闹的,让他连说话的兴趣都没有。

  不过虽说有不少人看见他,却没人过来打招呼。

  陈作家也好、陈老师也好,知道他这个人的确实不少,可要说认识,哼哼,……,这是谁啊?没见过,不认识!

  陈凡也没给自己找存在感,既然没人搭理他,那他就自己进去看。

  与初来这里时相比,从外到里,几座此时看上去极为新潮、后世看着非常老土的住宅楼拔地而起。

  一个楼道口是一个单元,每个单元是一梯两户、6层12户,然后每栋楼有3个单元,也就是36户。

  最外面的那栋宿舍楼已经封顶完工,往里的几栋也都已经建得七七八八,……

  不对啊?

  陈凡摸着脑袋,往后站到湖边,然后晃着脑袋左右张望。

  原来的计划是,建3栋共24套80平米的三房、一栋带卫生间和厨房共48间的单身宿舍,以及120套50平米的小两居室。

  作协连机关带文艺出版社加函授中心,一共也才161个人,而且又不是每个人都要求住新房、以及有小部分人是一个家里出来的,这么多房子绰绰有余。

  多出来的就是拿来与其他文艺单位做交易的房源。

  由于都是文化战线上的单位,所以这里才起名为“文艺新村”。

  长得跟龟背一样的湖心岛上、则全都是喜欢住平房的领导住的小院子,另外还有图书室、体育馆之类的公共文体设施。

  可是现在的房子,看上去要多不少哦。

  单单第一栋楼,就有36套、全都是80平米的三房。

  后面还有一栋一模一样的,这又是36套三房。

  难道是缩减了别的户型?

  陈凡顺着往里看,忍不住捏着下巴、皱眉不已。

  好嘛,24套三房变成了72套,一栋单间宿舍变成了两栋,120套的两居室变成了180套。

  不仅如此,以他一个建筑师的眼光去看,原来的20亩地皮,也似乎小小的大了一点点。

  嗯,大概多了一半吧。

  他忍不住摸了摸脑袋,作协这是发了吗?有钱建这么多房子?

  再转身看向湖心岛,从单面看,倒是跟规划一样,没什么大变化。

  呃,也不对。

  在湖边的住宅和坡顶的公共建筑之间,错落分布、多了一排稍微小一点的院子?

  这算什么?

  半山豪宅?!

  陈凡想着自己要不要回一趟作协大院,问问许启珍是什么情况,因为这里一直都是她在负责,可别把自己的小院子给弄没了,回头还得重新找地方建房子。

首节 上一节 599/6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