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此以后,UFO热潮就一直长盛不衰,对外星人的猜想也从未间断。”
听到这里,两姐妹都明白周亚丽说的是什么意思,纷纷看着她发笑。
周亚丽却不以为意,干脆松开拉着他的手,感叹地说道,“本来我以为你会得够多了,没想到还懂设计汽车。”
她突然开心地笑起来,“现在我正式宣布你是非正常人类,这样我就不用自卑啦!”
陈凡转头看了看她,好奇地问道,“你还自卑过?真难得。”
周亚丽做了个鬼脸,懒得理他,拖着行李进了一楼的客房,同时喊道,“我就住这里,不用爬楼梯。”
随后走出来左右看了看,眉头微微皱起,“老弟,现在国内有空调卖没?”
陈凡与两姐妹相视一眼,得意地挑挑眉头,随即说道,“呐,空调这种家用电器又没什么难度,怎么可能没卖的,你想买空调?”
周亚丽连连点头,“我在家里没空调睡不着觉。”
陈凡打了个响指,“follow me.”
屁股还没落座,几人又开着车颠颠地往外跑。
等回来的时候,后面还跟着一辆轻卡,以及几位安装师傅。
看着安装师傅分成两组忙碌,陈凡站在树荫下很是有些忿忿不平,“美元就是香,支票拿出来,要多少空调都有,不够还可以马上生产。连安装都比别人快,定好时间的单位都不去了,跑过来先给这里装,还两组。”
周亚丽在一旁喝着绿豆汤,看着他的眼里满是不解,“我加钱了的啊,5台空调,每台加100美元,加急安装又每台加了100美元。而且这是你家。”
陈凡沉默了,自己还是太激动、太森破,要改。
不一会儿有位老师傅走过来,陈凡立刻掏出烟迎上去,“师傅,有事?”
老师傅接过烟,拿起来一看,呵,竟然是过滤嘴中华,这个少见啊。
当即双手虚捧着陈凡伸过来的手,凑到打火机上点燃,咧着嘴笑道,“没别的,就是你家一下子装5台空调,电线肯定要换。”
陈凡眉头微皱,“那我现在约供电所也来不及啊。要不你们先……”
不等话说完,老师傅就摆摆手打断他,“这个不用你找他们,我们有经验,来之前已经跟他们打过招呼,待会儿应该就有人到。
就改个线路,费不了多少功夫。我的意思是,你家里条件这么好,应该有冰箱吧?”
陈凡顿时明白过来,连连点头,“懂了,冰箱要断电,容易融化的东西要及时处理。”
老师傅呵呵笑着点头,“对,就是这个意思。”
陈凡转身对着周亚丽说道,“你去跟丽丽说一声,把绿豆汤都端出来,给师傅们消消暑。”
“好嘞。”
周亚丽二话不说往外跑。
老师傅这才慢吞吞地摆手,“哎哎,不用不用,这个真不用。”
陈凡嘴角微抽,人都走了你还拉个啥?
客气了两句,老师傅见陈凡似乎挺好说话,便小声问道,“那姑娘,是你家海外的亲戚?”
陈凡笑着点点头,“您怎么知道她是海外回来的?”
老师傅一笑,“穿的衣服跟咱们的不一样,说话做事也不同,这么明显还能看不出来?”
顿了一下又说道,“干我们这行的,见过的海外侨胞还真不少,他们回来探亲,好多人都是大买特买,电视机洗衣机都不稀奇,买冰箱空调的也不少。”
说着嘿嘿笑了起来,“其中也有不少人,和你家这亲戚一样,不想等时间,就加钱提货、加钱安装。我们这经验,就是这么来的。”
陈凡故作恍然地点了点头,“原来是这样,那你们也算是见多识广了,我就不知道这些。”
老师傅似乎很是得意,抬头挺胸腆着肚子,一手叉腰,一手将烟举得老高,“其实也没什么,主要还是行业特点,你要在涉外商店工作,也就见怪不怪。”
这时三位女同志各自端着托盘出来,托盘里都是粗瓷大碗装着的绿豆汤,师傅们一看这么客气,都连忙表示感谢。
感谢归感谢,倒是没有那种受宠若惊的样子。现在他们依然是工人老大哥,胸中自有傲气在。
陈凡又给他们一人送了一包过滤嘴中华烟,老师傅立刻拍着胸口表示保质保量,一切都没问题。
没过多久,果然供电所也来了人。
两位电工师傅忙忙碌碌,更换部分线路。
等他们忙完,陈凡又赶紧把剩下的绿豆汤端上,同样每人一包烟。
两位师傅本来准备离开,见主人家这么客气,也就顺势留下来歇口气。
年纪大的老师傅先一口气喝完绿豆汤,舒服地打了个饱嗝,随后接过陈凡递来的烟,笑呵呵地道了谢,“其实去年这栋房子的电线,就是我和徒弟一起做的,没想到后来被卖给你,今天我们又过来改线路,也是巧了。”
陈凡哈哈笑道,“缘分,都是缘分。”
老师傅点点头,“那是那是。”
顿了一下,他看了一眼小洋楼,说道,“同志,我看你人不错,给你提个醒。虽然你一下子安装了5台空调,但是呢,最好不要一下子全开,白天最多开一两台、晚上可以多开一两台,也就够了,全开的话,我怕换了线路也还是带不动,保险闸会跳。”
陈凡连连点头,“我懂我懂,保证不同时全开。”
周亚丽的房间肯定要开一台,白天自己房间也要开,两姐妹就不用了,等到晚上,干脆让她们睡一起,这样就平时最多只需要同时开三台空调。
也就是周亚丽钱多了烧得慌,陈凡也不在意,才让她一下子买了5台空调,一楼房间一台,二楼三个房间各一台,最后就是三楼的大书房和音乐室,看书的时候也可以享受冷气。
至于说一下子开5台,一般情况下也不可能啊。
见陈凡很好说话,老师傅又说道,“难得遇到像你这样明事理的人呐。”
他掸了掸烟灰,看着在外墙上忙碌的空调师傅,轻声说道,“上海是个大城市,从我干电工开始,就一直都缺电。刚建国的时候,上级给我们提出的要求是让老百姓‘能用电’,等到后来终于普及用电,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叫‘够用电’。”
说着抽了口烟,郁闷地吐出一口烟雾,“可是怎么够嘛,我们也只是送电的,没有发电站送来的电,我们上哪儿找电去给居民用?
所以啊,从开始到现在,那用电就没个够。况且生产用电要保证第一位,电力短缺的时候,能怎么办呢?也只能拉闸限电,今天这一片停电、明天那一片停电,大家都轮着来,将就着用呗。
能够保证晚上用电,那也是大部分工厂晚上机器都停了,这多出来的电,才能给居民供上。
就算这样,每次停电的时候,也免不了挨骂。”
陈凡很是好奇,问道,“当面骂?”
老师傅脖子一扬,满脸骄傲地说道,“谁敢?!”
陈凡脖子一缩,“这倒是。”
换他、他也不敢啊。
老师傅叹了口气,掸掸烟灰,“虽说没人敢当面骂,可是给报纸写信、给供电局写信,这些事情我们又不是不知道,难呐。”
陈凡对此也没辙,卢家湾为了解决用电难,跑去跟青山公社合作办小水电站,还差点捅了个大篓子呢,他能有什么办法给上海这么大的城市解决用电难题?
还是等师傅们安装好空调,先躲在家里冷静冷静吧。
窗式空调安装比较简单,就是要在窗户上开个孔,将空调嵌入进去就行,也没有外机。
但是同时要对窗户进行改装。
这年头的空调安装师傅自然明白这个流程,所以还带着会改窗户的木工师傅。
(窗机空调,到今天在香港还有很大的市场,因为不占地方、不需要外挂,缺点是费电、噪音大)
忙碌了大半天,空调终于装好,又分别测试过后,确认没问题,师傅们便准备撤离。
陈凡客气地留饭、师傅们知趣地婉拒,走过一套流程,才将他们都送出门。关上院门,陈凡两手叉腰,看着窗户上凸出来的大屁股,满意地点点头。
随即大手一挥,“走,去吹空调。”
周亚丽一马当先跑进房子大门,两姐妹则跟在陈凡身后,眼里满是期待。
陈凡在云湖的空调,她们都见过,可是没用过,还真有些好奇。
等走进一楼客房,周亚丽早已将空调打开。
嗡嗡的噪音中,没过一会儿,便有一股凌厉的冷风吹出来,屋子里的燥热迅速消退。
四人都搬了椅子进来坐着,姜丽丽感受着凉爽的空调风,眼里满是惊叹,“原来夏天也可以这么凉快。”
姜甜甜没有说话,可她已经在心里想着、怎么写一篇
先不管能不能发出去,这种能够勾起人心思的事情,必须要记录下来。
嗯,这是陈某人教的。
陈凡则靠在椅背上、翘着二郎腿,心里默默想着,电脑空调都有了,也就差一条网络,就基本具备宅男避暑的条件。
对了,网络是什么时候诞生的?
好像是思科的创始人跟他老婆一起搞出了多协议路由器,组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小型局域网,之后才有了思科和网络。
他们叫什么名字来着?
陈凡抓抓脑袋,穿越前他也用过思科的产品,但对他们的创始人还真没怎么关注过。
算了,不管了,回头跟老舅说一下,等中文输入法搞出来之后,让他去找一下斯坦福大学,看看能不能提前把这个东西弄出来。
哪怕以后保不住这家公司,至少也能赚一大笔,再留点股份在手上。在此之前,还能促成与国内大学的技术合作,这种便宜不占白不占。
就在他转头准备跟周亚丽说这个事的时候,周亚丽也同时转过头来,对着他说道,“老弟,我看这个空调的质量不怎么样啊,噪音太大了,而且也没有温度控制系统,都这么冷了还在呼呼的制冷,一点都不聪明。
你说我们在内地开个办事处,把美国的电器进口过来,有没有得搞头?”
第611章 期待
陈凡看着周亚丽,顿了两三秒,才满脸古怪地说道,“你上次过来,还说知道国内是外贸专卖制度,怎么今天就说起了胡话呢?”
周亚丽脸色一僵,撇着嘴闷闷不乐,不说话了。
她刚才就忘了这一点,外贸专卖,自然是所有商品都要经过内地的进出口公司交易,哪怕她想把货卖进来,也只能跟外贸公司谈合作。
可是,人家外贸公司不会直接跟厂家谈吗?还让你在中间赚一手?
失策了。
陈凡呵呵笑了两声,说道,“就当前来说,美国的电器确实要比国内的先进,不过相比小本子的产品,却有一个很大的劣势。”
周亚丽叹了口气,“明白,他们的更便宜嘛。”
她突然嘟了嘟嘴,“我都想不明白,为什么跟小本子和解了呢?每年还花那么多钱买他们的货,就因为便宜?”
陈凡干咳了一下,“这个就不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
随即将话题一转,“不过,实话实话,小本子的产品对比美国,确实更有价格优势。尤其是电器、汽车这类大件,虽说他们的产品算不上一流,却也没比美国的差太多,而价格却便宜很多,论性价比,还真比不上他们。”
当前世界第一的电器企业,还是美国的惠而浦公司,不少家用电器就是他们发明的,比如世界上第一台洗衣机。
不过后来没在小本子的竞争中败下来,却败给了国内的家用电器公司,逐渐沦为二流企业。
周亚丽轻轻点头,又叹了一口气,“也对。就连惠而浦在美国本土市场,也被小本子的产品打得节节败退,福特、通用几家汽车公司也一直在推动,要对小本子的汽车征收高额关税,可惜他们的公关费没有小本子给的多,丰田在美国的汽车厂还是越来越多。
算起来,当年福特日产8000辆汽车的时候,丰田只能生产40辆,丰田还要去福特学习。如今是教会了徒弟、饿死老师父。总之乱七八糟的事一大堆。”
陈凡撇撇嘴,“你倒是操心的挺多。”
周亚丽嘿嘿一笑,“我们学国际贸易,肯定要搞明白这里面的东西嘛。”
姜丽丽和姜甜甜坐在一旁,听着他们两人聊天,感觉像在听天书,一句话只能听懂一两分,剩下的完全不知道在说什么。
陈凡看了看她们一眼,咧嘴笑了笑,两姐妹也回以微笑,莫名的心情就平静下来。
周亚丽还在说着,“二战以后,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尤其是产业转移,成为各个新老资本关注的重点。